|#竹筍 #災損|
-
嘉義縣竹筍災損救助核定了,農委會已核定嘉義縣大林鎮、梅山鄉、竹崎鄉、番路鄉、阿里山鄉、中埔鄉、大埔鄉為辦理林業類「森林副產物-竹筍」3-5月高溫乾旱遲發性損害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並函請嘉義縣政府自公告日翌日起,辦理救助相關事宜。請相關公所自8月7日起至8月16日止,受理農民申請辦理現金救助。
-
受損農戶損失率達20%以上者,依標準予以救助每公頃36,000元。
-
▨救助對象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救助對象應為實際從事農作生產之自然人,且無農業天然災救助辦法第5條第2項所定情事。
二、現金救助額度:每公頃救助36,000元。
三、申報項目損失率達20%以上者,依救助額度予以救助;未達20%者不予救助。
四、長期作農產品於同曆年,救助以一次為限。
-
疫情期間請符合救助規定農民,請先行電話洽詢土地所在地公所申辦管道,若欲親自前往公所或村辦公處申請,請務必分批、分流,全程戴好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中埔鄉公所電話 在 林緗亭,需要您相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通知,嘉縣9案本土+ 1案境外
#縣府已主動尋求王必勝執行長指導
(1)工廠職場群聚7案:
水上鄉56歲女(案15760)、57歲男(案15761)及29歲男(案15765);太保市36歲女(案15762);中埔鄉23歲男(案15763);鹿草鄉18歲男(案15764);梅山鄉37歲男(案15766)。
(2)接觸者檢驗陽性:太保市5歲女(案15767,員工案15762之女)、鹿草鄉31歲女(案15769,員工案15764之繼母)
水上工廠染疫事件:
一、工廠染疫事件發生的確診案源及其處理
1.本府於7月28日(星期四)晚上11點接到嘉義市政府電話通知,嘉義市有一確診個案,其上班地點在水上鄉,基於區域聯防,所以通知本縣。
2.當晚,本縣衛生局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措施,工廠內所有員工完成PCR採檢及抗體檢驗,並連夜進行疫調,掌握廠區員工有本縣7位確診者。
3.本府進一步針對確診者家人及密切接觸者進行匡列與處置。昨天(7月29日)更主動與衛福部醫福會王必勝執行長、防疫專家、確診者居住地的鄉鎮市長聯繫,討論本縣應變作為。以最審慎的態度來面對此次的工廠染疫事件。
二、整體案件目前狀況
1.該工廠有本縣7人確診(包含老闆及老闆娘),在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中匡列43位進行PCR篩檢,其中有2人確診,合計有9人確診就醫。疫調涉及外縣市者轉由其追蹤,目前入住集中檢驗所及他病住院治療39人,另有14位自主健康管理。該案已在掌控中,請民眾不用過度恐慌。
2.所有員工都有作PCR及抽血抗體檢驗,其中一位員工有抗體反應,顯示曾經染疫。針對該員工進行疫調,該員工於七月中旬前皆居住於台北萬華,7月16日返回台中住家,7月18日到嘉義縣水上工廠上班,從所有染疫者分析推論該員工為感染源。
因應本次工廠染疫案,嘉義縣即日起至8月6日提升防疫管制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一、縣府及鄉鎮市公所辦理之活動取消或延期
二、公有場館暫停對外開放(如表演藝術中心、梅嶺美術館、水道頭文創聚落、各地方文化館、圖書館、北回太陽館等)。
三、餐飲業及夜市一律外帶,不開放內用,應遵守實聯制、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
四、公祭暫停。
五、防疫管制措施,視疫情發展滾動式檢討。
中埔鄉公所電話 在 陳明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林班地承租戶將獲得筍災救助|
今年前五個月,台灣因為天旱,至使許多農作生長受到影響,我們嘉義縣竹筍地也因天旱的關係而發不出來,目前為止,大概只有往年二至三成的量,已經嚴重影響我們農民的收益。
雖然農糧署在6/2公告對嘉義縣筍災進行救助,但是這個公告適用的對象只有在農地種植的筍農,卻不包含 #林班地 的筍農,引發了很大的疑問和反彈。
大家都知道,我們嘉義縣幾個山區鄉鎮,包括阿里山、梅山鄉、番路鄉、竹崎鄉、大埔鄉,甚至是中埔鄉都有林班地的分布,6/2這個公告一出來,幾個鄉的林班地承租戶,感到難以接受,認為政府對天然災害的救助,存在一國兩制。
我們服務處當天接到了許多林班地承租戶陳情電話,就實際深入的去尋求問題所在;發現到,林班地筍災無法獲得救助,是因為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的 #天然災害救助辦法 框架造成的。
依該辦法第五條第二項第二款的規定,土地使用不得違反法令,農糧署救助的是「農作物」的災損,而林班地的竹筍若將之定位成農作物,則會有山坡地超限利用的問題,也就是說,以農糧署的救助角度看,可能就存在違反法令的情況,所以農糧署的救助範圍只限於農地的筍災,不及於林班地;林務局依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第六條公告的林業損失救助表內,也只有「竹材」而不及竹筍,以致於也無法獲從林務局獲得救助。
我認為,竹木也是林務局允許重植的作物,林班地承租戶只要是合法使用土地没有違規,那他們的使用權和所生的財產,就應該受到保護及保障。所以我6/3就積極聯絡協調農糧署及林務局兩個單位,因為林班地屬林務局管轄,最後取得這問題由林務局主責的共識。而林務局也非常迅速進行內部討論,研議出處理方案,並立即著手提出救助辦法第六條附表的修正,以森林副產物把竹筍納入林業損失的項目之一,修正草案今天正準備送農委會核定,農委會正式核定後,這次的災損救助就可以適用了。
我想在這裡要對林務局,這次能夠快速的接受本人建議,作出正面回應民意,保障承租戶權益的決定,表示肯定,也代我們眾多的林班地農民,向林務局表示謝意;這其實是政府和人民共贏的例子。
今天我邀集林務局、縣府一起到番路來會勘,只是擇一處代表,除了要讓林務局實地瞭解災損情形外,主要也是要讓我們林班地承租戶的農民安心,也要提醒大家,要把受損情形報給鄉公所,才能讓林班地的竹筍災損救助,能儘快的依程序來進行,讓我們林班地的農民可以彌補部分損失,維持基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