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於創新的可能(上)】
很榮幸受長庚科技大學之邀,為大一新生演講,原本的實體演講,因疫情關係改成線上,也成了我第一場上百人的線上演講。
收到邀請信息時,校方訂的題目為「創新力」,希望我能談談音樂裡的創新力、音樂如何帶來創新力。我笑笑地想著,為新生演講很有意義,但音樂裡的創新力也太硬太具挑戰了吧,畢竟他們不是音樂系學生,大多為護理系學生呀~
不過還是希望能藉此機會,分享我接觸中大學生時,覺得他們可以思考的方向。如同我對自己的學生,總跟她們討論現階段或未來幾年內可能會發生的事、或許可以走的幾條路,可以開拓或嘗試的方向。
近兩個小時的演講,前半段聊了求學階段的人生與選擇,後半段,跟大家聊聊何謂創新,以及在未來四年或許可以如何開展。
【求學階段的人生與選擇】
我先分享了自己的音樂歷程,以及音樂帶給我什麼樣的人生,小學、中學、大學、到紐約求學及返國後,許多的自身小故事。這些小故事,其實也只是以音樂為背景,述說的同是大家在台灣求學及成長階段的狀態,以及都會發生的小故事。
我自己每進一個新階段、到一個新環境,都非常興奮期待,從沒有離鄉背井思鄉哭泣的過渡。我分享著小學初進音樂班時如何的興奮開心(每每想到我都非常愉悅)、國中緊抓時間念書回想卻空白的時光,音樂變成帶著壓力的必修,而非純粹的喜愛;高中生的叛逆、大學生的自由.出國後是如何受到衝擊,導致性格與思想改變,以及回國後的職涯,中間的各種選擇。
(舉例來說,初至紐約參加迎新時,聽到歐洲同學說,他們在歐洲都會在高中畢業時去世界各地走走,或到某個國家學語言,然後才去念大學;例如我的歐洲朋友,他先到俄國念語言一年,再到紐約修了一段時間的電影,才來音樂院念大學。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這種觀念是相當新奇的,因為在台灣,大家不是都要趕快修完學業,跳級才是厲害、留級延畢是羞愧嗎?在當時的台灣,那樣可能會被稱作「浪費時間」呢)
中大學時期的叛逆,常常是學生與家庭間的困擾。但 #所謂的叛逆,90%不是壞 ,#其實只是來自於溝通不良。中學生會開始有很多的反思與找尋自己是自然,而世代的思想差異是必然。中學生正處於各方思想交疊的自我矛盾期,當思緒還沒定型、尚未釐清、講不清楚、不知如何表達,又與家長的期待不盡相同時,就容易形成大人口中的叛逆:家長覺得孩子不聽話、孩子覺得不被理解,雙方都不會表達,自然衝撞。這種矛盾時期,很多會延續到大學。
大人會要孩子走安全的路,是很正常的心態。站在大多數父母的立場,看著小孩穩穩地打安全牌,是最放心的;看著小孩走不同的路,是很難不擔憂的,這是身為父母的天性。然而,複製著前人走過的路、沿用舊有模式,看似最保險,實際上可能最危險,因為時代變異很快,可能因此被淘汰。
「多嘗試」是老掉牙的字眼,但我渴望他們盡力實踐,只需謹記「保護自己」。#唯一能保護自己的 #是價值觀 #而不是關在安全區。
音樂在我生命裡扮演的角色,並非熱愛之物,而是一份信仰,人人都需要信仰,因為信仰帶來安定。大學這個年紀,可能會有很多情懷,但通常還感受不到真正的信仰,若擁有穩定的價值觀,就算想要試著衝破框架、測試框架的極限,也不會跨出那條不該跨出的警戒。
我分享著自身求學期間各個重要選擇,都來自於我自己,我雖鼓勵大家走自己想走的路,但非鼓勵恣意任性。「任性」跟「選擇自己想走的路」畢竟還是有點差別的。差別在於做了選擇,後面要別人承擔,還是自己承擔。假設做了選擇,結果擺爛要父母概括承受,付出金錢心力,那叫任性;自己選擇的路後果自己承接,叫做「選擇自己所想要」。求學階段會遇到的選擇,比起出社會進入職場,未來幾十年可能遇到的人生抉擇,是相對容易的,風險成本真的是低許多。
多嘗試,包含參加社團,盡可能地尋找打工機會,談戀愛,發掘自己的興趣。
為什麼要分享這些呢?因為透過以上,才會更認識自己。進入專職科系(未來當師字輩)的人,乖乖讀書的可能佔大多數,遵循家長的鼓勵而踏入的也不少,卻不一定真的認識自己,未來的職涯相對也較受限,若走著一條不夠認識自己、又受限的路,要怎麼創新呢?
/
#長庚科技大學新生演講 #六藝之樂
🌟如果想follow蔡老師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chuan18/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天水圍作為一個新市鎮,遠離市中心、自成一角。有人說她是「悲情城市」,有人說她是新移民的集中地,今集《港。故》主角陳君明(Kessay),就想告訴大家天水圍的另一面。 熱愛社區 拍片推廣天水圍 「我眼中想呈現嘅天水圍,其實係一個好多年輕人嘅地方,而年輕人有佢哋想做嘅事。有好多正面嘅訊息、活動進行緊...
中大音樂系老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初階彈奏與訓練該注意的事」( 9/2 12:04 更新 已額滿)
最近兩班的研習專題,昨天畫下句點,預計從10月再次啟動,想先利用這個月好好把我其他工作進度給補齊。
不過,這半年的專題研習課程中,大家的許多疑問,其實還是來自於基本,不管是基本觸鍵,或其他方面的訓練。所以還是開一堂基礎課程,希望能一次完整講述所有在兒童教材階段就該訓練的基礎與觀念建議。
非常希望未來想上蔡老師專題研習的人,都先上過這堂基礎課程🙏🙏🙏。
初階(兒童教材到巴哈初步)是坊間學琴孩子佔最大的學琴階段,它不是只是很簡單的手指動動,涵蓋許多教學概念,影響未來很遠。
📍【課程綱要】
大家都知道「基礎很重要」,有時卻淪為只是口號。到底怎樣才叫做「把基礎打好」呢?要如何方方面面都照顧到?
所謂的「瓶頸」,其實是壞習慣的積累爆發。學的時間越長.程度往上走,能力卻沒跟上。
📍兒童教材階段最怕養出三大問題:
1. 手變緊硬彈
2. 視譜能力跟不上彈奏能力,看不懂音與節拍
3. 不練琴
/
🔸「兒童教材階段常有問題與多方面訓練」
🔸【 基本手型與運作概念】手站不好/小關節太軟/坊間雞蛋手.蘋果手迷思
基本解釋:手掌.指節.小關節.小吸盤
.手指訓練:如何強化小關節/ 抬高與貼鍵/ 開收/影響深遠轉手指/和弦彈法/ 休止符
.所謂「放鬆」,其基本原則
.為何小指不能捲翹,手指不飛,大拇指不夾
🔸【訓練層面】訓練與教的差別
避免:視譜過慢/不看指法,譜亂看
1. 耳朵太好?還是只是懶的認音。如何解決視譜與節拍。
2. 眼 -> 腦 ->手: ex.和弦進行練習要點 / 先唱譜後彈奏
3. 唱譜+打拍。反拍的的重要性與影響
4. 短暫記憶的利用
5. 耳 :如何教孩子聽,孩子才知道要聽什麼。(和弦彈法、休止符、疊音)
6. 常彈錯音三大主因
7. 如何避免填鴨式與流水帳教學
8. 節拍器,很重要嗎
🔸【教材搭配基本原則】
——————————————
📍【上課日期】
9/23、9/30 (四) 早上10:00-12:30 共兩週。
📍【線上課程使用軟體】zoom。 上課前給會議 ID。
📍【報名方式】
填妥表單:https://forms.gle/ZiNkmbVvFf8ABqgr9 ,加蔡老師 line ID,匯款後告知您的帳號末五碼。
012 台北富邦銀行(士林分行)
帳號:300168101957
戶名:蔡佩娟
*依匯款時間視為報名順序。
*備註欄若需寫字,請寫您的名字,若寫「報名研習課程」之類的文字,無法辨別是哪位匯的款喔。
*上課時請盡量在鋼琴旁,鏡頭照到琴鍵
#教師研習 #鋼琴老師 #初階訓練 #音樂系 #鋼琴教學法
🌟如果想follow蔡老師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chuan18/
中大音樂系老師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非科班、科班主副修畢業的、國外留學回來的一起上研習課,難道程度的落差,不會對程度好的來說太簡單,對程度淺的太難?
如果只是把音彈出來,當然會有程度之差,但其實我們習琴與教琴過程中,大家有些共同問題:
📍 一、#理論與鋼琴譜裡沒有連結
雖然念科班時都上過曲析課,但曲析課的內容沒有在鋼琴課裡做連結,所以容易出現樂理考試一百分,但看到鋼琴譜還是傻傻逐音看,即便很認真將曲析課裡上的內容寫在鋼琴譜裡做分析,也只是知識上知道,#難以明白它在詮釋上扮演的角色與意義,因此對於彈奏上的思考,難有幫助。
一般的鋼琴課,多在「修曲子」(老師幫你修成一個比較漂亮的樣子),較少講解。比較是學生之所以彈得好,是因為老師幫你想好,不見得是學生有比較理解音樂,所以對於「怎麼看」曲子,各程度的人,都有不少改善空間。
很多概念,建議在鋼琴課裡教。鋼琴課裡的邏輯很重要,對於練琴或對樂曲的理解都很有幫助。但不需要用很複雜的曲式分析去寫出每個和聲,會讓學生挫折老師崩潰。其實偏向清楚架構、了解語句,明白樂句的意思與陳述方式即可。有了判別依據,才能開始有想法,而漸形成自己的觀點。
(所以同學在上完研習後會有「學了這麼久,第一次覺得看懂譜」之感,樂譜有層次、變立體💡)
📍 二、#會彈不等於會教
這概念大家清楚。好的選手,不一定會變成好的教練;好的教練,Performance的狀態不一定比選手好,因為鍛鍊時間減少或年紀漸大,自然不在狀態內,但通常得要曾經也是程度不錯的選手,才能看出問題的眉角、給出策略,並且比選手更提早看出選手的狀態。
有些老師彈得不錯,但他是「#憑感覺會彈」或者在很小的時候就受了很好的教育,早已忘記小時候遇到問題的當下,是怎麼扭轉、解決的。
學生會有的問題,不見得是老師遇過的問題,然而,我們小時候只有學怎麼彈,沒有學怎麼教,當角色轉換成教學者時,角度不一樣,很多時候也能重新思考,幫助到自己的彈奏。
「#講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先很清楚自己想表達什麼,但有時即便清楚欲表達的內容,卻講的不明確,學生便不易理解。講述,是需要經過思考與練習的。
我分享了幾個方式讓大家練習,在學員講述時,提醒「用詞」,給些建議,基本上,用詞可以不同,但不能邏輯不正確。不只是在講述思考邏輯上,解決學生技巧與音色彈奏層面亦是如此。
教學最重要的是「深入淺出」,講複雜,不僅學生不易懂,容易有挫折或放空,主要也因為:後面真正難的東西還很多啊~🍵
📍 三、#流水帳學琴,#流水帳教琴
我們從小總流水帳練琴,若老師流水帳的教,我們長大以後,也易複製流水帳教學,憑感覺彈,也憑感覺教。台灣學生習慣把音找齊「再給老師修就好」,若沒有老師就不知如何處理、音樂該怎麼做,其實是因為譜上的依據與練琴方法沒有被建立起來。
記得跟大家分享過以前在美國念書時,曾有個樂段我就是聽不懂想不通,於是我就「等老師修」,課堂上我什麼也沒說,但鋼琴家老師聽完我彈非常生氣的說:「你剛剛那裏根本什麼想法都沒有,只是把音彈出來,你是等著我來告訴你嗎?」老師的語氣明顯覺得這樣的行為也太羞愧(只差沒講shame on you)😂。
這讓我在日後教學,更重視幫學生建立思緒,看懂樂譜框架,直到他們明白、能運用。看懂基本題,才有可能做應用題。
/
將課程設計為「連貫式」,是因為有實作才會有感,畢竟聽老師講都是容易的,在自己實作跟討論的過程,才會產生許多疑問。
課堂選的教材從不長的開始,例如創意曲跟徹爾尼三十:皆邏輯清楚、教學常用,大多只有兩頁。會看了,再看古典奏鳴曲,古典的曲子看不懂,浪漫派更難以理解,浪漫派是應用題,後浪漫樂派是超級應用題。
技巧也是,訓練及修正基本技巧或觸鍵,建議 #在短小曲子裡學_在長曲裡應用。
/
當然,我並非只重視理性層面(邏輯與技術),藝術層面(感覺、文化與音樂的想像)也非常重要。以前常在教兒童時用音樂說故事,或讓他們在樂譜裡填上旁白。
只是 #邏輯與技術 較易系統化,#藝術層面 則較抽象,需要更多時間醞釀,「想像」是透過感染,「文化」則是需要長時間潛移默化。前者適合開課,後者只適合分享。
簡單來說,基本邏輯是最前端的工作,手上技術會花你不少時間,而藝術層面是終端(在你背譜完的很久很久以後才會完成)。
-------------------
📍【#巴哈創意曲】專題(線上zoom)
🌟7/27- 8/31 (每周二) 早上10:00-12:30 共六週。
🌟課程綱要與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aXPwiGxT7xd4Jrcn8
🌟〔更新〕港澳或其它海外朋友若想用Paypal 付款,請以 #台幣 轉帳至:https://paypal.me/PianistPei
📍【#古典專題-#莫札特】( 舊生優先)
🌟7/22- 8/26 (每周四) 早上10:00-12:30 共六週。(下週四開始喔哈哈)
*匯款完成才算完成報名,欲報名者請加蔡老師line (ID: pchuantsai)
🌟如果想看上過同學的課後心得請見蔡老師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chuan18/
/
#學鋼琴 #鋼琴老師 #教師研習 #鋼琴 #音樂班 #音樂系 #在職進修 #學音樂很有趣
中大音樂系老師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天水圍作為一個新市鎮,遠離市中心、自成一角。有人說她是「悲情城市」,有人說她是新移民的集中地,今集《港。故》主角陳君明(Kessay),就想告訴大家天水圍的另一面。
熱愛社區 拍片推廣天水圍
「我眼中想呈現嘅天水圍,其實係一個好多年輕人嘅地方,而年輕人有佢哋想做嘅事。有好多正面嘅訊息、活動進行緊,無伴奏合唱係其中一樣,我想畀區內嘅人見到,呢個地方都好有活力,亦好有夢想。」在天水圍成長的Kessay,對自己的社區很有感情,作為中大音樂系學生的他,希望用自己擅長的音樂和拍攝,去製作一條紀錄片,凝聚社區之餘,亦令區外的人對天水圍有新的認識。
紀錄片長達45分鐘,內容圍繞四個天水圍年輕人學習無伴奏合唱(Acappella)的經歷和故事。選擇用無伴奏合唱作為紀錄片的主線,是因為Kessay自中學開始就接觸這音樂活動,對他而言,無伴奏合唱不只是興趣,更是他學習以外的生活寄託:「諗返究竟自己中學生涯做咗啲咩,發現原來都關音樂事,好大部分同無伴奏合唱有關,都係靠無伴奏合唱嘅活動經歷帶我嚟到中文大學。」
無伴奏合唱 入場門檻低
過去幾年,無伴奏合唱在香港逐漸盛行。Kessay表示,無伴奏合唱毋須另購樂器,經濟上入場門檻較低,造就天水圍區超過一半中學都開辦此課外活動,多間非牟利機構亦有提供相關課程,讓更多基層學生可接觸音樂,並藉着音樂的成就去改變人生。
Kessay對音樂的熱誠和推廣無伴奏合唱的堅持,得到不少朋友和老師的支持,而在中大崇基學院「圓夢計劃」的經濟資助和行政支援下,Kessay用了大半年時間,一手一腳拍成紀錄片,還舉辦了幾場區內、區外的放映會,希望用這紀錄片,連繫天水圍區內外的人,讓這個社區不再「悲情」。
今集《港。故》用8分鐘,由熱愛音樂、擅長無伴奏合唱的Kessay,帶大家去認識天水圍的另一面。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GBduxePgm8/hqdefault.jpg)
中大音樂系老師 在 WennnTV溫蒂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我的頻道 看我最新影片▶️https://pse.is/JKBTU
(點開下面還有得看!)
每次跟笑哈哈合作憋笑功力都會再提升xDD
(希望有天能成為憋笑神人)
*感謝阿軒提供法國音樂院畫面
▴▴▴More about 溫蒂▴▴▴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ennnTV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nnntv/
・Weibo微博 👉https://goo.gl/DiFk71
・商務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寄東西給溫蒂 👉 40699 台中大坑口郵局第7號信箱
▴▴▴♕ 其他溫蒂的影片 ♕▴▴▴
【文化差異系列】
法國人餐桌上的4大禁忌?!來去法國轟媽家作客!:https://goo.gl/dxV9aK
英國法國生活真的有差這麼多嗎?!https://goo.gl/srjcq5
法國人都怎麼唸「麥當勞」?外來字?:https://goo.gl/eyaGAH
帶你逛法國超市|台灣人在法國超市驚訝的三個畫面: https://goo.gl/tAwJnE
留學法國要多花少錢?留學費開銷大公開!https://goo.gl/sdmQhm
法國人看台灣,最真實的文化衝擊!: https://goo.gl/pi7CyJ
巴黎地鐵 vs 台北捷運 5大差異! : https://goo.gl/orfV8T
法國「沒有」的5件事 :https://goo.gl/g3VsYc
法國高中老師真難當?法國與台灣國高中的五大差異https://goo.gl/6oJJMw
【留學經驗談】
為什麼我後來沒有選擇留在法國?:https://goo.gl/jcTmCY
原來法國國高中生都是這樣學中文的!:https://goo.gl/6X9Dvw
法國的這五件事...竟令我懷念?!https://goo.gl/y6q2vD
【美食系列】
原來法國人都愛吃這些台北小吃?!https://goo.gl/8RUQPJ
到巴黎別說你沒吃過這家法國麵包!https://goo.gl/2TsRPY
來孚日廣場必吃的巴黎小餐館!https://goo.gl/V8kKiQ
法國超市餅乾10大推薦!:https://goo.gl/bhRYkV
法國人試吃中秋月餅: https://goo.gl/y6GPD6
【台灣VLOG系列】
超美!夏天必去的台中秘境👉https://goo.gl/qkFqjM
走入叢林!與閨蜜造訪宜蘭仙境:https://goo.gl/xTtsxY
彰化鹿港初體驗,10樣小吃大評比:https://goo.gl/xc4GCR
我家哥哥結婚了!婚禮主持初體驗 :https://goo.gl/hRJmNH
【法文小教室 TOP5】
🌹學法文|教你法文字母發音A到Z 👉 https://goo.gl/jG8zxp
🌹學法文|我是如何學法文的?👉 https://goo.gl/zlFQE6
🌹學法文|法國人打招呼這件事👉 https://goo.gl/IyvC2R
🌹學法文|如何用法文自我介紹?👉 https://goo.gl/Zpahm6
🌹學法文|教你念法文數字1-20!超實用法文發音教學 👉 https://goo.gl/YHA27Y
溫蒂's關鍵字:
法國、法文、法語、學法文,法國留學,巴黎、杜爾、語言、語言學校、vlog、法國旅行、旅遊、推薦、試吃、開箱、美食,文化差異,法國人,亞洲,台灣人、台中、學法語,溫蒂法文,台灣人說法文,留學巴黎,行前必看、自助,自由行,必看,必知,法國生活,經驗分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WNAIwBgWPs/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YIT797vUH3o6_RhYHuqWhjA4Ffg)
中大音樂系老師 在 葉宇峻彈吉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介紹刷弦時常出現的一個錯誤動作 。
用手腕刷弦可以比較省力又快速,整體律動也會更好。相對如果移動半徑很大時,會又費力氣又慢,韻律也會比較僵硬。
另外一種常見錯誤: #74 彈吉他常見的錯誤動作 - 換和弦間偷半拍
https://youtu.be/6mSjA12BI80
♫《吉他伴奏大全》葉宇峻彈吉他 線上課程報名中! ♫
報名連結☛ https://hahow.in/cr/paupauband
【葉宇峻彈吉他現在招生中】
教學項目包含:
木吉他自彈自唱/Fingerstyle演奏曲/各式風格電吉他/樂理分析/即興演奏
教學/演出聯絡方式:
葉宇峻老師 吉他教學/各式現場演出@台中 0980-410902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aupauband
http://paupauband.pixnet.net/blog
paupauband@hot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5tSnnog_t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