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一個筷子引發的歷史慘案!|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話說有一日,漢景帝在禁宮之中準備吃飯,飯前他想起來自己的弘股之臣周亞夫。
於是就命令侍從喚周亞夫共食。
在古代,能和天子共同吃飯,那是天大的榮耀,無數人都以此為人生巔峰,足以吹一輩子。
這份恩典可不輕。
周亞夫一看皇帝要請自己吃飯,當時也興奮的不行,於是急匆匆的過來了。
過來之後咧,就看到了一幕令人尷尬的場景,只見宴席之中,亞夫位置上,確有一整快肉,可這肉即沒切過,邊上又沒筷子!
這就尷尬了啊,怎麼吃?
周亞夫一看有點小不爽,於是就對下人說,看啥看,沒看見木有筷子嗎?跟我拿筷子去。
下人一聽,戰戰兢兢望著漢景帝。
漢景帝一看,悠悠然說了一句「此不足君所乎?」意思是,這不能滿足你的需要嗎?
周亞夫一看,請我吃飯,又不給筷子,有點上火,於是起身將帽子去掉,給皇帝行了一禮之後,轉身就急匆匆走了。
漢景帝一看,也不攔,而是用眼神盯著周亞夫,淡淡說,這哥們啊,做不了少主儲君的臣子。
頃之,景帝居禁中,召條侯,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櫡。條侯心不平,顧謂尚席取櫡。景帝視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條侯免冠謝。上起,條侯因趨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大多數人看這段話,看的最多的應該是筷子問題,也是啊,這漢景帝情人吃飯,居然不給刀不給筷子,難道讓周亞夫學印度人用手吃飯嗎?
禮儀之邦,無此規矩,在這點上來看,其實是漢景帝失儀,甚至有失風度。
這個時候的周亞夫,即便要筷子也是人之常情,沒啥不好想的。
如果漢景帝順言取櫡(筷子),根本就不會有後面的事情。
可是他偏偏說一句「此不足君所乎?」
此話一說,就讓周亞夫彆扭了,原因很簡單,這話意思太過深奧而且層次豐富。
那麼層次豐富在哪,就可以用善意和惡意兩個方面去解讀。
善意來看意思是,你哪兒缺這點東西嗎?
我沒給你筷子,你為啥要抱怨,用手難道不能吃飯嗎?再說我也不是故意的。
惡意來看意思是,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地方嗎?
那就有點惡毒了,我給你飯吃,你還挑三揀四,沒筷子不能吃飯嗎?你不提,吃飯的時候我不會給你嗎?
這正反意思一解讀,眾人就會知當時周亞夫的尷尬了。
也對,周亞夫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帝王即便獨尊,可對丞相也應有起碼的尊重,你這不給筷子,豈不是不把我當回事,不尊重人。
心裡有想法的周亞夫,有點犯嘀咕沒什麼大問題。
但是為何這會成後續被殺導火索?則和他的過激反應有關。事件發生之後的周亞夫,免除頭上的冠帽,磕頭謝罪。
如果不免除冠帽,這事情也一點問題沒有,可是除帽子就有問題了,帽子在漢朝有著身份的定義,皇帝有皇冠,臣子有冠冕,各個級別次序井然,要求嚴格。
你這免帽謝罪,是啥意思?辭職?不滿?鬧意見?
以丞相之位,要挾我給你筷子?
無論漢景帝如何想都想不到好結果。
漢景帝一看周亞夫認真了,也收起架勢,順勢讓周亞夫起來,進而準備說點好話。
可話還沒出口,剛剛免帽謝罪的周亞夫居然一溜煙的走了,招呼也不打,只留漢景帝風中凌亂。
這就有問題了,原本風平浪靜因為不告而別,成了軒然大波。
用職場解讀這個事件,周亞夫確實犯了大錯。
周亞夫的謝罪漢景帝已表達了善意,這個時候,不該糾結於為什麼!因為上位者自有其考慮,回到席間繼續吃飯,誠懇認錯才是正解。
可是這不告而別,就有點負氣出走意思,更深層次看,則有點仰仗功高驕橫跋扈意思。
面對一路提攜自己的老領導漢景帝,周亞夫都敢如此,做做表面功夫後,立馬表達不滿。
那麼如果漢景帝不在了,少主繼位,這周亞夫會如何?
更加居功自傲當時必然。
由此,才有了漢景帝最後的感言:「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怏怏者在這裡的意思是,負氣出走的周亞夫有點跋扈小氣,甚至不平。
而漢景帝的殺心就此產生,和筷子問題關係不大,和周亞夫的做派有關。
這一切,其實是漢景帝和周亞夫矛盾累積之後的產物而已,我們可以將筷子事件,當做漢景帝對周亞夫最後的試探,試探結果,周亞夫不合格。
那麼周亞夫為何不合格,則說來話長!
漢朝時候,特別是漢武帝之前,皇權還沒有因為加強中央集權而得到強化。
丞相是握有重要權利的官職,在很多時候,甚至能影響否決皇帝的決議。
周亞夫居如此高位,如果平時謹言慎行,還不會引發漢景帝的反感,可是周亞夫一點不低調,反而特別高調。
這高調的事情史書不絕。
首先:周亞夫對皇帝繼承人的任命,居然有不同意見。
景帝廢栗太子,丞相固爭之,不得。
漢景帝罷黜栗太子的時候,周亞夫不停,還不停爭論,最後在漢景帝強制命令下,太子才被廢。
其次:面對漢景帝的母親,周亞夫也毫不客氣。
竇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請得與丞相議之。」丞相議之,亞夫曰:「高皇帝約‘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今信雖皇后兄,無功,侯之,非約也。」景帝默然止。
這話啥意思,就是竇太后想開無功而封侯的口子,最後漢景帝甩鍋給周亞夫,讓周亞夫去擋槍,周亞夫面對竇太后也是寸步不讓,不知委婉用詞,而是拿漢高祖的組訓直接給否了,漢景帝一看有點無語,估計是覺得對不起媽媽,這是個粗人,說話不文藝。
這件事周亞夫做的並沒有錯,可是話語太沖了,讓漢景帝下不來台就有問題。
再次:則是面對漢景帝不同意見,居然以辭職相要挾。
匈奴王徐盧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勸後。丞相亞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則何以責人臣不守節者乎?」景帝曰:「丞相議不可用。」乃悉封徐盧等為列侯。亞夫因謝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意思是漢景帝想封投降的幾個匈奴小王為侯,目的是拉攏更多人投降,進而穩定外部邊患。
這是大政方針的問題。可是周亞夫依然不允許,反而出言諷刺漢景帝,甚至辭職表達自己的不滿,這即是不尊重漢景帝,也是居功自傲的表現。
如此三件事,不僅件件不順漢景帝的心意,也暴露出了周亞夫不少問題。
第一件事,涉及儲君位置。
有干涉皇權的意思在裡面,周亞夫此舉雖然合乎法理,但是卻不懂漢景帝的心思。這心思很簡單,如果太子因為你的救助成了皇帝,以後是不是更仰仗你,丞相已經位高權重,在有皇帝信任,這漢朝江山到底是誰的?
這舉動無疑威脅論皇權的唯一性。
第二件事,涉及的問題更嚴重。
周亞夫反覆重申「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還不斷強調,「天下共擊之」。
兩個不,一個擊,前面是否,後面就是喊打喊殺,這算啥?武力威脅嗎?問話的可是竇太后,皇帝的老媽,你說話就不能藝術一點嗎?
由此可見,這周亞夫堅持原則也有點冥頑不靈,幾乎毫無說話藝術,這樣的人不懂調和政治關係,做不好丞相,更關鍵的是,他還有軍事威脅。
第三件事,則是明擺著和皇權做對,你不順我意我就不幹了。
一有不同意見,皇帝不聽你就辭職,你是皇帝,還是漢景帝是皇帝?性格太過剛強的周亞夫,又如何讓皇帝喜歡?
由此三件事之後,漢景帝不僅看到了周亞夫性格剛強的缺點,也看到了不知變通的缺點,更看到了他不懂政治大局的缺點,進而還引申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勳貴集團的驕橫跋扈!
作為漢初開國大臣周勃之子的周亞夫,因為平定七國之亂的功勛,成了丞相,進而成了勳貴階級的領頭人,這股勢力足以威脅皇權,如果自己不在了,小皇帝繼承位置。
原本的定國之臣,如果不安好心,就會成亂國之臣。
這可期的未來,太過可怕,如果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站在皇帝的角度看,這樣的威脅必須消除。
掃除了他,等於掃除了能威脅皇權的一股勢力,必須祛除,馬上立刻!
然後,周亞夫就悲劇了。
這悲劇的背後,既有漢景帝的多疑和猜忌,也有周亞夫的不通事故不懂職場。
就如史記中太史公所言:足己而不學,守節不遜,終以窮困。悲夫!
意思是,這人啊,是個好人,做的事情,也是好事,就是太不會察言觀色太不會做人了,千萬不能學他!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央集權缺點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印度為啥錯失工業化機遇?】
印度,這個有著4500年文明史,大英帝國南亞繼承人的國家。
在二戰後,有著第三世界最發達的工業體系:鐵路里程、鋼鐵產量、發電量、產業工人遠超中國,冠絕亞非拉。
1949年,印度鋼鐵產量是中國的近10倍。
1955年,萬隆會議召開,尼赫魯左手拉著中國,右邊跟著馬來西亞,顧盼生輝,儼然第三世界領袖,亞洲追求工業化國家的領導者。
1950年代末期,印度工業化初見成效,百萬噸級的魯爾克拉、比萊鋼鐵廠先後建成,自主制造汽車下線,進入全球十大工業國行列。
印度人堅信:隨著工業化的推進,走上亞洲之巔,與美蘇三國鼎力,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印度先是在1962年邊境戰爭中,被解放軍的炮火摧毀了全球政治影響力,經濟競爭力也被日本、韓國甚至中國臺灣超越,更被完成工業化的中國甩出雲霄。
那麽,占據先發優勢的印度為何錯失了工業化?在中美歐日即將開啟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時候,印度還在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成而苦苦追尋,是什麽導致了印度20世紀印度工業化的功敗垂成,印度山川稟賦和工業化歷史細節,為諸君解惑。
【先天不足的山川稟賦】
先天條件決定人成功的一半,國家也是如此。
我們印象中的印度,和中國一樣:物產豐富、礦藏繁多;但事實上,印度的農業存在著嚴重的先天不足;而印度的礦藏資源相比同體量國家,可說是貧乏。
由於印度大陸屬於熱帶季風性氣候,降雨極端的不均衡,在7-9月,幾乎集中了全年降雨量的90%,且水量極大,超過農作物的正常需求;其他時間則滴雨難求。
這導致印度主要產糧區-恒河大平原雨季時澇死,非雨季時旱死;更可怕的是,恒河大平原地處高溫熱帶,土壤有機物分解極快(需要更多肥料施加)。
相對於中國降雨均衡、氣溫合適的華北、長江中下遊平原;印度平原先天不足,一年只能一熟,畝單產糧只有中國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所以盡管印度平原總面積比中國多,但糧食總產量卻只有中國的一半左右。
印度農業的先天不足,也是導致古代印度:分裂時間大於統一時間的最重要因素,占據平原的印度主體王朝,農耕能力低下(相比中國),實力不足以抵達印度南部,即使抵達了,統治不能穩定,亦不能持久。
所以南亞歷史上的統一大王朝:孔雀、貴霜、笈多、莫臥兒等,基本都曇花一現,而所謂的統一,其外圍領土大多是類似附屬國的土邦,
中央集權統治從未貫徹過。這導致印度邦國林立,小文化圈、小民族圈橫行,小圈的爭鬥,給印度獨立後的工業化目標,帶來了無盡傷痕(本文最後會詳述)。
印度的礦藏呢,不能說少,但作為一個10億人口,就顯得貧乏了。
印度石油儲量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煤炭儲量是中國的二分之一,鐵礦是中國的60%,銅礦是中國的七分之一,印度幾乎沒有鉀鹽(制造鉀肥的重要原料),中國是3.6億噸。
礦藏的貧乏,對印度工業化無疑是重大打擊,當中國1990年之前,還可以出口石油、煤炭、鐵礦等能源礦藏,換取工業化資金和先進設備時,印度從一開始,還要進口石油和煤炭,一進一出之間,加重了印度工業化的負擔,特別是重化工業。
美國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曾有一句名言:
“每逢妳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妳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妳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當我們面對印度糧食產量低,工業化速度慢時,總是歸結為人種懶、文化頹廢,但是否考慮過印度先天條件不足造成的巨大不利條件呢?
當然,有人會說,日本、韓國先天條件也不足,他們後天努力了,所以工業化成功了。
下邊我們就看一看印度工業化的後天努力。
【印度國民黨的‘紳士’革命】
欲實現工業化,首先要實現民族、國家獨立。
20世紀上半夜,反殖民、反帝國的革命洪流席卷全球,蘇聯、中國都通過暴力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印度另辟蹊徑,走的是‘非暴力、小清新、不流血’革命。
領導印度獨立的國大黨,類似四一二前的中國國民黨,代表了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所謂開明地主的利益,但團結了印度共產黨、農工等左翼力量,政策中亦有社會主義的因子。
憲法規定:印度是一個主權的、世俗的、社會主義的、民主的共和國。
由於二戰德意誌打殘了英國,日不落帝國全球統治力下降,印度得以不經過暴力革命,就獲得了獨立,並繼承了大英帝國在南亞的政治遺產和工業建設。
這種從容不迫、文質彬彬的革命,被世人稱為‘紳士’革命,亦可以稱為‘小清新’革命。優點是避免了流血,國家政權平穩過渡;缺點是沒有滌除印度社會中的封建生產關系和落後階層,反而讓他們大量進入執政階級,成為此後印度社會改革和工業化的最大阻力和隱患。
【蝸牛工業化】
印度獨立後,在尼赫魯的領導下,也效法蘇聯,開啟‘社會主義’工業化,開始了第一、二、三....個五年計劃。
1956年印度工業政策決議:基礎工業、戰略性工業、公益工業掌握在政府手中,私人企業在國家指導下發展。這和中國、日本、蘇聯的國家(計劃)資本主義如出一轍。
於是,印度政府開支了龐大資金發展工業,由於優秀的國際環境,外國援建也絡繹不絕,社會主義、資本主義都來幫忙。
亞洲一流,百萬噸級的魯爾克拉鋼廠,由德國克虜伯財團援建,杜加普爾鋼鐵廠,是英國鋼鐵制造財團貸款,比萊鋼鐵廠,是蘇聯援建。
印度摩拳擦掌,一頓操作猛如虎,但當人們看到結果時,大吃一驚。
直到1984-1985年,印度國有企業產值占GDP 比例才24.5%,尼赫魯時期,這個數值不超過15%。
印度工業產值占GDP的比例,1980年之前,長期維持在25%以下,而中國1980年工業產值占GDP比例已經高達48%。而直到2018年,印度工業產值占GDP比例依然不超過30%。
一個農業國的經濟發展里程:必然是工業產值大幅度提升,占據國民經濟的主導地位,實現工業化,然後再商業化,出現繁榮的第三產業,工業產值比例出現下降。
從工業產值占GDP比例來看,在尼赫魯以及女兒英.甘地執政(19470-1984),實施國家(計劃)資本主義時期,印度的工業化成就相當潦倒。
更騷的是:1969之前,印度還未施行大銀行國有化,14家最大的私有銀行,占據了全國存款的85%,貸款的84%。
也就是說,印度政府雄心勃勃,制定了工業化的宏偉藍圖,結果手中的執行工具--國有企業,不在國民中占據主導地位;私有銀行的存在,讓印度政府也無法靠控制資金流向自己計劃的產業。
那麽為什麽印度的工業化,速度是如此的蝸牛呢?主要有兩大原因導致:
1. 印度在尼赫魯和英.甘地時期,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並行,但由於市場經濟過於強大(特別是塔塔集團這樣的財閥存在),大量私人資本、民營企業並不願意投資重化工業,而更喜歡回報快的消費工業(微輕工業),這導致稀缺的資本不能有效的投入重化工業;而對糧、糖、棉、布等消費品價格的不予管制,放任自由化,導致大量資本流入了商人和上層精英的腰包,這些階層為了享樂,大量進口高檔品,不僅浪費了大量外匯,也浪費了寶貴的再投入資本。
2. 印度農地改革(土地革命)的半途而廢,功敗垂成。
【半吊子的土地革命】
我們應該知道,一個大國想要實現全面工業化,必然先實現農地改革(土地革命)。
大規模投資基礎工業和重化工業,需要巨額資本、脫產的產業工人以及海量的糧食、原料,這些在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都需要建立在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基礎上:用更少的人,更短的時間,生產更多的糧食。
而在重化工業反哺農業,提供廉價的機械、化肥、先進種子之前,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更多的依靠以下策略實現:
A、均分土地,讓每個農民都有自己的土地,讓土地和勞力得到更合理的資源配置。
B、集約化生產:利用合作社的方式,動員集體力量,建設水庫、灌溉渠等農業基礎設施;集中農民的零散資本,進行機械購買、肥料種子研發、資本借貸等規模性投資,自我累積農業資本。
C、減少地主、高利貸者等農業食利階層,讓更多剩余資本,投入工業和農業再生產。
在印度獨立後,也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農地改革,但由於執政黨-國大黨是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以及地主的代表,官僚成員也絕大多數來自高種姓地主集團、企業家和商人,來自農民的幾乎沒有。
所以,盡管國大黨在印度獨立過程中,為了聯合工農,宣稱要搞土地革命,但在真正執政後,政策起了變化。
印度的土地制度被稱為柴明達爾制,柴明達爾(地主)的土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國家代管,是收稅中間人,對土地沒有所有權;另一部分是自營土地,擁有世襲所有權。
印度農地改革的策略是:政府贖回柴明達爾們代管的土地,允許保留自營地。
但由於政策執行人本身就是柴明達爾階層,又遭遇印度右翼政黨強烈反對,用法院體系對抗(妄稱政府侵犯個人財產所有權,過低價格贖買等等),導致農地改革推行了10多年之久,給柴明達爾們留下了充分的時間:擴大自營地,把本屬於國家的土地大量侵吞。
結果是,政府只收回了1.7億英畝土地,約占總耕地的48%。改革完,25%農戶依然沒有一分土地,25%的農戶只有土地的1%。而擁有1000英畝以上的地主仍不少見。
尼赫魯的所謂合作社:也因為富農和大地主的反對,不能夠執行。
印度農村仍然是落後的生產方式,一盤散沙,大規模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無法施行。
【工農業惡性死循環】
農地改革半途而廢,導致印度農業效率一直不能夠快速提升,更不能夠提高有效的資源(資金、脫產工人、剩余糧食)給工業;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不能夠快速發展,就不能反哺提升農業效率,印度的工農業陷入了惡性循環。
更奇葩的是,印度農業在一些年頭,連自給都不行,要靠進口大量糧食滿足需要,1961-1966年,印度進口糧食2500萬噸,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外匯,更造成印度外債高築(工業資金不足,也要向外國借款)。
1966年,印度外債已達350億盧比,財政收入的約20%用來還債,印度內循環惡化,走上了依賴歐美和蘇聯的道路。
【棄難求易的綠色革命】
為了達到糧食自給,1965年之後,印度開始推行綠色革命。
綠色革命的策略是基本放棄進一步改革土地制度,利用機械、良種和肥料增產。
但機械、良種和肥料需要大量金錢,於是印度只得一方面從歐美獲得農業貸款,另一方面只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土地肥沃,見效快的地區。
中央政府提供的農業資金,僅能夠讓300萬地主受到普惠;但擁有小額田畝的農戶超過四千九百萬。
印度綠色革命導致的好處是,糧食產量有所提高,並出現了小片工農業發達的飛地,但廣大腹地依然不能解決農業效率低下的問題,印度的人口和消費需求都得不到解放,工業始終不能形成強大規模。
【劍走偏鋒的互聯網革命】
等到尼赫魯(1947-1964執政)的外孫,英.甘地(1966-1984執政)的兒子拉吉夫·甘地(1984-1989)當選印度總理時,他深感印度工農業落後歐美太多,而當時全球互聯網革命風起雲湧,拉吉夫·甘地高喊:用計算機把印度代入21世紀。
拉吉夫·甘地認為印度有世界第三的高等教育人才數量,要趕上世界潮流,當然拉吉夫拉的互聯網戰略,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印度已成為僅次於中美歐日的第五大軟件國,拉吉夫·甘地打下基礎的雄厚基礎功不可沒。
不過,在25歲以上人口,73%文盲的當時印度,發展這種高端科技服務業對印度整體經濟實力的提升影響有限,反而更加重了印度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如果說尼赫魯(1947-1964執政)沒有徹底完成農業崛起,那麽英.甘地(1966-1984執政)用綠色革命劍走偏鋒,放棄了全面提升印度農業的戰略,而拉吉夫·甘地(1984-1989)再一次劍走偏鋒,把工農業都交給自由化市場,押註互聯網實現彎道超車,結果是舍本求末。
這即是印度沒有徹底滌除封建生產關系,完成土地革命,執政層擁有強大保守勢力大背景下的無奈選擇,也是印度歷史上一直不能夠完成大一統,國內利益集團相互內卷的結果。
在印度國內,有十四個語言集團(都宣稱有獨特的文化遺產),有占人口六分之一的穆斯林教派,有三千個婚內聯姻的種姓集團,他們都狹隘的效忠小集團。
階級矛盾、種族矛盾、宗教矛盾橫雜交錯,非但無法對國家整體的目標形成合力,反而導致國家的目標一再變化和妥協,在無盡的內耗和謊言中,冷了英雄的血,麻了百姓的心。
而在印度為清除封建生產關系和團結障礙,追求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漫長過程中,他錯過了20世紀後半葉第二次工業化浪潮,錯過了20世紀70-80年代歐美的產業轉移,錯過了21世初的全球化,錯過了移動互聯網革命,也即將錯過第四次科技革命。
基礎不牢,所有的機遇對印度來說,都地動山搖,把握不住。這就是現代印度面臨的最大難題,但一面補齊基礎,一面追趕,對印度來說,又好不辛苦。
中央集權缺點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何養出像柯文哲那樣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困難,我在看高中生備審資料或去幫忙模擬面試的時候,看多了這種對他人苦難無感,覺得別人都是活該或不努力,以為自己好聰明,非常會揣摩上意卻又自以為敦厚有禮的假掰學生。
什麼樣子呢?
(1) 只對可以影響他"前途"的師長畢恭畢敬:我舉例來說,有些很會算,家裡也"很會教"的學生,認為只有台清交成的教授和院士是教授,其他都叫others。
(2) 認為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努力來的,絲毫不知道他能擁有的資源可能是父母全家族全校把資源灌注給他才有今天。
(3) 在有利害關係的人面前很謙虛很有禮貌,但是對其他人就只有盛氣凌人和雞巴。別人都是笨蛋,他最聰明了。
(4) 把別人的苦難、辛苦、貧困,拿來當成自己往上爬的機會。最明顯最討人厭的例子就是有些學生為了爭取上大學的機會,跑去參加飢餓三十,說他們在"體驗貧窮",但他們要的就是活動結束後的晚會,覺得有人唱歌還有東西吃很開心,或者是在老師精心安排下去給老人送年菜,還在老師要求下拍照存證"表示有做愛心"。
(5) 因為成績好、比賽有得獎,所以有很多人格特質上的缺點就非常容易被原諒,或輕輕放下。
(6) 崇尚科技萬能、人定勝天、中央集權、金錢至上,認為社會議題和自己沒有關係,就算要做公益也是因為這樣可以建立自己的形象。
這些學生一開始應該都是無心的,也不知道那樣有問題,因為就是大人教的,大人鼓勵的,但久而久之嘗到甜頭以後,天知道會歪成什麼模樣?而且還可能開始爬上台階變成主管呢。
中央集權缺點 在 中央集權- 玉壘浮雲的工作站's pos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中央集權 、地方分權或混合式各有其優缺點,並為不同國家所採用。下列哪一個國家在教育行政權分配型態上,最偏向中央集權制? (A)德國(B)美國(C)英國(D) ... ... <看更多>
中央集權缺點 在 君主制的优点和缺点;专制独裁减少了社会的动乱.md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君主制有什么优点? 君主制的缺点不是“没有选出最优秀的主子”;. 专制独裁不会制造动乱,中央集权是动乱的根源 ... ... <看更多>
中央集權缺點 在 四下01宋中央集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此講課原名是2022宋 中央集權, 因要與其他高中的影片名稱劃一格式, ... 中二級中國歷史(北宋篇第2) - 北宋的 中央集權 ... 究竟Norwich有冇 缺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