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日劇追的有點後繼無力,總算追完了,依追完順序如下:「名偵探主廚」、「演繹屋」、「Tokyo Mer~行動診療室」、「我的殺意戀愛了」、「Night Doctor」、「約定的灰姑娘」、「她很漂亮」、「秘密內幕~戰鬥吧 派出所女子」、「緊急取調室 4」、「我推的王子」、「漂流者」、「家族募集中」、「可以跟拍到你家嗎」。
除了熱血沸騰的「Tokyo Mer~行動診療室」及維持一定水準的「緊急取調室4」,以下3部我看的點是:
「約定的灰姑娘」-飾演高中生的真榮田鄉敦實在太可愛(o^^o)
「她很漂亮」-我承認我是為了看赤楚衛二少少的戲份而追這部的(*☻-☻*)
「秘密內幕~戰鬥吧 派出所女子」-本季看的最看心、歡樂的刑警劇,劇情不重要,高顏值的演員群們+太多爆笑橋段,真的就夠了o(≧v≦)o
以上,一如往常的本季追劇報告。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不列顛亞瑟王的圓桌騎士。圓桌第二席。 珀西瓦爾·德·加勒。 有時也被稱為純潔愚者的忠實騎士。 他是用槍高手, 是見證了聖杯奇跡的騎士, 是救濟萬物的仁...
中序 後繼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涓滴不倦,終成巨流」
今天參加我的好朋友邱萬興(小邱)的新書《台灣關鍵年代:民進黨的誕生1986-1987》發表會,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游錫堃院長及許多民主前輩齊聚一堂,一起紀念35年前,在戒嚴時期,民進黨人突破重重難關,冒著「此去無回」的風險,成功組黨的歷史。
小邱用影像與文字,詳細記錄民進黨人的膽識、熱情、智慧與包容。民進黨的創黨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有醫師、律師、老師、學者,也有平凡的政治工作者、家庭主婦,大家一起面對種種挫折與挑戰,一起把力量集中,衝破黨禁,迎來民主政治的曙光。
我們與國民黨不同,今天的國民黨仍在懷念過往「一中」的美好年代,民進黨則是在開創台灣未來希望的新時代。我們不只承擔歷史給我們的責任,我們還承擔台灣人民的國家未來的期盼。
我想透過這本書,可以讓我們這一代及下一代的民進黨人理解到,我們有更多的任務要完成,我們要記取這個政黨一路以來所累積的智慧,努力往前走。
照片來源:民主進步黨
==
《台灣關鍵年代:民進黨的誕生1986-1987》
〈推薦序〉桃園市長鄭文燦
1986年9月28日,歷史上的一天,台灣本土的反對黨-「民主進步黨」於台北圓山飯店成立,台灣民主化的腳步,從這一刻開始,展開與執政當局的拔河競賽。
民主進步黨組黨消息傳來,我當時仍是台灣大學電機系二年級的學生,我第一個反應是:. 「台灣是不是真的要改變了?」、「執政當局是不是會不承認,甚至直接解散這個新生的政黨?」、「台灣民主化是否已經露出曙光?」興奮、期盼、不安、恐懼,各種思緒心情,非常亂雜,交織在一起。不過,還來不及整理好心情的時候,歷史的巨浪,已經迎頭而來。
原本,在台北圓山飯店召開的是「一九八六黨外選舉後援會」會員大會,在臨時動議中突然提案組黨,並連署通過。看似臨時起意的組黨行動,其實不是。從1980年代,美麗島事件之後,「黨外公政會」、「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就把組黨當作最重要的目標,從組黨十人秘密小組到建黨十八人工作小組,創黨的民進黨人做好的準備,有準備入黑牢,也有準備前仆後繼完成任務,總之,在悲壯與使命的心情下,又要保密周全,防止消息走漏,而且必須與情治單位捉迷藏,最終才能踏出石破天驚的這一步。
當然,1986年民主進步黨的成立,短期是追溯到黨外民主運動,從自由中國、大學雜誌、中壢事件到美麗島事件,中期可以繼承白色恐佈時代反抗份子反對獨裁、地方反國民黨的黨外力量。遠期,可以反思日本統治時期,台灣人的政治社會運動,包括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報、台灣民眾黨、台灣農民組合、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這是歷史的資產。
當時,參與創黨的民進黨人,對於1979年美麗島事件大逮捕仍記憶猶新,許多人抱著此去無回的決心參與組黨。所幸,台灣人民已經累積了巨大的支持能量,國民黨政府被迫於隔年宣布解嚴,開放黨禁、報禁,終結長達38年的戒嚴令。涓滴不倦,終成巨流,獨裁統治終究抵不住眾聲喧嘩,台灣人百年來追求的出頭天的悲願,在此刻,迎來民主的曙光。
黨外民主前輩經歷過獨裁者殘酷的追捕、打壓、監控,以及黑牢酷刑的折磨,但他們如同壓不扁的玫瑰,在越是貧瘠的土地上,越能開出越燦爛鮮紅的玫瑰。
小邱,正是這片玫瑰花海的紀錄者。我與小邱的緣分,始於學生時代。在那個社會力迸發的時代中,我與校園的夥伴一起,爭取「大學自主」,發起「大學改革請願團」,赴立法院請願修正《大學法》。從這時開始,我就成為小邱鏡頭中的常客。那時小邱給我的印象,是個才華洋溢,活力充沛的大哥。白天在街頭衝撞,捕捉街頭運動的光影瞬間,晚上則挑燈夜戰,幫黨外雜誌美工設計、做傳單、布條。當時的街頭運動,充滿肅殺的氛圍,隨時都有被鎮壓的危險;而黨外雜誌則是時常被政府查緝,編輯人員屢屢被情治單位跟監、恐嚇。然而,小邱爽朗的笑聲卻不存在恐懼、擔憂,彷彿一切充滿希望。
隨後,我參與野百合學運,深刻投入民主改革。學運之後,懷抱著改革社會的熱情,我加入民主進步黨,希望延續民主運動的能量,改變台灣。在民進黨擔任幕僚期間,我有更多機會與小邱共事。小邱與我曾一同在1994年省長選舉中替陳定南先生製作文宣,他的設計及排版充滿力道,民進黨的選舉文宣主要是訴求改革、進步,並開創新的政治文化。小邱的妙手把這股新生的力量具體轉化為圖像設計,再加上他平時勤奮地為各個街頭運動、選舉活動留下的照片,結合生動的照片與力量充沛的設計,文宣總是第一眼就能吸引選民的目光,讓人忍不住繼續看下去。
2009年,我臨危受命,參選桃園縣長,從投入選舉到投票日只剩58天,我必須用最快的速度製作出文宣,加深選民對我的印象。還好小邱很快幫我整理出我過去的照片,我這才驚覺,原來我從學生運動、當兵、擔任幕僚、參選議員到擔任新聞局長,青春年華的樣貌竟都收錄在小邱的相機裡,從我大學時青澀、瘦弱的窮學生模樣,到以小搏大、力戰強敵的「胖周瑜」,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影像紀錄的功力。當然,我只是他鏡頭中的一個小人物,小邱記錄了整個民主世代,整個街頭運動的迸發,為台灣民主的關鍵年代留下珍貴又精確的紀錄。
還好有小邱,讓我們今天能得以窺見民進黨組黨的秘辛,以及黨外運動的關鍵過程。這些年,小邱致力於傳承歷史,努力出版、策展,讓更多歷史事件及人物,能被年輕一代認識、追憶,讓我們的下一代理解到,台灣當前的民主與自由,其實得來並不容易。我相信,小邱會記錄民主、記錄台灣,小邱手中的快門,已經按出了台灣的歷史光影,可以載入史冊,成為這塊土地珍貴的記憶。
中序 後繼者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沒資源的研究初學者該如何起步
🗣️ 還沒有寫論文經驗,想在 PGY 階段寫出一篇論文,曾找過主治醫師,但老師可能手邊沒 data,或還不信任我,不想帶我,想詢問在這個階段,要如何得到寫論文的 data?或是如果得不到,有什麼突破困境的方法嗎?⠀⠀
⠀⠀
⠀⠀
答:(蔡依橙)沒經驗、沒背景是常態。我們都是這樣起步的。除了上課時我們會針對這主題做分享之外,以下重點先跟大家預習。
⠀⠀
⠀⠀
🤔 找老師的考量
⠀⠀
找老師當然很重要,我個人認為的價值順序是:「真的有 publication 的,然後找願意教學的。」
⠀⠀
老師自己沒 publication 的就不要了,就算看起來很厲害,可能也是一張嘴而已,我們年輕的時候,對於嘴砲跟真的有實力,往往分不出來,要特別小心。能夠量產的老師通常更理解架構與重點,要優先考慮。
⠀⠀
請去找出科裡主治醫師的英文發表名字,並一個一個 PubMed 一下,秤秤老師們幾斤幾兩,然後才選對象唷。Google Scholar 也行,尤其現在又提供 h-index 可以快速評估。
⠀⠀
📍 Impact factor 業務被出售後,學術評價怎麼走?
(閱讀文章>> https://bit.ly/3zzugGX)
⠀⠀
有成績的如果有很多位,找愛教學的。不然光是自己好,不懂怎麼教學,或不願意教學,都很糟。住院醫師時期很難獨立作業,病人資料多在老師手上,靠行難免。
⠀⠀
⠀⠀
💪 說服老師的重點:讓自己能寫作、有利用價值
⠀⠀
這次來上課,你將學會寫作、統計與製圖的重點。有了這些能力,在競爭「好老師」的過程,你就比其他同學更容易被選上。現實點說,就是因為你有「利用價值」,可以在整個論文生產部分幫上忙。
⠀⠀
一旦有老師願意給你題目,一週內就一定要用 Email 報告進度,讓人家知道,把資料交給你,把時間花在你身上,是值得的。
⠀⠀
所以,認真預習、專心上課、互動實作、課後繼續練習,讓自己更有「利用價值」吧!
⠀⠀
⠀⠀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學,寫作投稿都上手!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 追尋當代典範的足跡
⠀⠀
另外,仔細閱讀已經有大量成績的研究者早期起步的足跡,會給自己更多啟發。
⠀⠀
我不敢說自己是典範,只是拿來舉例給您參考。如果您到 PubMed 搜尋 I-Chen Tsai,會發現其實我早期是以 case report 起家的,然後練習兩篇 correspondence,接著才陸續有 original article,而且那個過程滿緩慢,但過了一個突破點後就井噴了。而且 original article 之外,我仍持續寫 case report 搶快,把一些新技術先做發表。雖然後來也寫 correspondence,但切入點跟行文口氣與最早的兩篇不同,不那麼中二。
⠀⠀
然後,你可以去查我是哪一年畢業的,對照我的每一篇文章,大概是在 R 幾的時候發展,去思考「為什麼他可以而我不能」,持續找到可以突破的點。
⠀⠀
我在住院醫師時,對不少國外比我大約 5-10 歲的大師,做過這樣的調查,讓自己一直都用世界級的標準,要求自己。如此一來,度過起步最困難的時期,會變得更容易。
⠀⠀
⠀⠀
#身為一個年輕研究者……
.研究資源稀少,不知如何起步?
.很害怕統計,規劃圖表都有困難?
.選投期刊有障礙,想提升成功率?
.不需要研究所學歷,就想發表論文?
⠀⠀
⠀⠀
#讓自己具備做研究的能力
新思惟陪著每一位校友,度過最困難的初學起步階段,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被全世界看見,至今研究課程的校友們共發表了超過 2000 篇的 SCI 文章。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歡迎你一起來學習!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中序 後繼者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不列顛亞瑟王的圓桌騎士。圓桌第二席。
珀西瓦爾·德·加勒。
有時也被稱為純潔愚者的忠實騎士。
他是用槍高手,
是見證了聖杯奇跡的騎士,
是救濟萬物的仁慈騎士,
也是守護著與騎士王所持聖槍截然不同的
「另一把聖槍」,即朗基努斯的騎士。
身高/體重:195cm·110kg
出處:亞瑟王傳說、歌劇『帕西法爾』等
地域:歐洲
屬性:秩序·善 性別:男性
一切料理都要盛得滿滿的。
一名重視禮節、忠實的守護騎士。
也有純潔騎士之稱。
不多疑、不動怒,作風穩健。
容易受陌生的孩童和動物所喜愛,但這點他本人並沒有自知。他生前常常在早晨的陽光下站在卡美洛的庭園中,把小鳥們搭在自己的肩或手臂上。
戰鬥時他會展現出比平時更為嚴肅的一面。
但這終究僅限戰鬥時。
聖杯的命運是與加拉哈德一同升天,
而聖槍朗基努斯的命運則是留在人間。
在本作,將這把聖槍帶回之人正是珀西瓦爾爵士。
騎士珀西瓦爾的形象在
瓦格納最後的歌劇『帕西法爾』中也有描述。
在歌劇當中,他被描述為聖槍的奪回者與後繼者。
聖杯的加護:A
作為見證加拉哈德升天之人,他與聖杯緣分密切,
從而受到某種加護。
珀西瓦爾在傳說與故事中甚至被稱作聖杯的肩負者。
守護騎士(聖槍):B+
象徵守護著聖槍的高潔騎士的技能。
與稀有的守護騎士技能看起來相似,但實際上完全不同。
救濟之光:B
發出含有防護效果以及恢復效果的光。
將聖槍的附加效果之一作為技能發動。
這一效果無需解放二重拘束,始終都能使用。
『光芒照射的命運之槍』
階級:C+~A+ 種類:對城寶具
有效範圍:1~70 最大捕捉:600人
Longinus Count Zero
據說刺穿了救世主之胸的另一把聖槍。
真名解放後的朗基努斯,能發揮出曾獲得聖槍的巴林卿在與漁夫王的戰爭中所展現的極為強大的威力。正如對城寶具其名,它能使王城(被認為與聖杯城卡伯涅克相同)崩塌。
雖然是恐怖的破壞性寶具,但同時也具有治癒的力量。
聖槍受到來自加拉哈德與巴林的二重拘束。這應該可以看作是騎士王所持的聖槍倫戈米尼亞德(或是異世界的騎士王所持的聖劍Excalibur)中的「十三拘束」的縮小版吧。
很會照顧人。
尤其是年紀小的人、後輩,他會經常照顧。
即便對御主也不例外。
因為他發自內心地想守護年輕人、想讓他們平安成長為偉大的傑出人物。
用圓桌的話說,年輕的加雷斯、見習騎士鮑斯、蘭斯洛特卿之子加拉哈德等正是他守護的對象。
「珀西瓦爾卿比哥哥大人們更有哥哥大人般的氣質。」
生前的加雷斯微笑著如是說道。
——在加雷斯死後才聽聞這句話的珀西瓦爾,在無人的卡美洛庭園中流下了一行眼淚。
#FGO #珀西瓦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B1O7LO3-gw/hqdefault.jpg)
中序 後繼者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繼承了某座靈園的秘術的少女。
她雖然尚未能好好融入世俗,但也作為君主埃爾梅羅二世的徒弟,在魔術協會、時鐘塔勤勞工作。
她的一個秘密隱藏在兜帽內裡,知道的人為數不多,只有包括埃爾梅羅二世的一小部分人,還有一個名叫亞德的奇妙的“會說話的盒子”。
身高/體重:154cm・42kg (譯注:這裡跟藍傻的資料一模一樣。)
出典:《君主・埃爾梅羅二世的事件簿》
地域:英國等地
屬性:秩序・善 性別:女性
她以assassin這職階現界,都是亞德特性的緣故。
基本上她怕生,性格內向。
她在鄉村長大,融入不了都市的生活,平時習慣站在一旁看著。
因為她本性溫和,善於忍耐,意外挺受人歡迎,所以在大多數地方待一會就能熟絡起來吧。
......然而這一切,都基於不提及她那張臉。
她和毒舌直率的亞德是對好搭檔。
○封印禮裝解除:C
格蕾擁有的封印禮裝亞德,不僅限於封印聖槍,還可以根據不同狀況進行特殊的解放,變化成各種形態。
她作為assassin現界,都是因為這個禮裝和技能。
○對靈戰鬥:B
在大英帝國裡數一數二的靈園——布萊克摩爾(Blackmore)裡,作為守墓後繼者而受培養的她,掌握了對抗各種惡靈的技巧。
就算是對付顯現了強大英靈的從者,也沒有例外。
○王的憑依身:A
表現出她是過去的王、未來的王的容器的技能。
因此,她能擁有現代人類根本無法擁有的能力。
“閃耀於終焉之槍”
等級:A+(本來是A++,但因格蕾無法完全發揮而降級) 種類:對城寶具
範圍:1~99 最大捕捉:100人
Rhongomyniad
真正的姿態是維繫世界表裡的錨,她所用的槍是那個錨錨的影子。
但是,就算只是影子,對於原來是人類的格蕾來說根本無法使用,所以平時都會封印在封印禮裝亞德內裡,必要的時候才會解放出來。亞德能夠變成各種武器,也是因為它利用了這把聖槍滿溢的力量。
聖槍的力量受十三道拘束和封印禮裝的雙重限制,即便如此,它的光芒也從未消失。
在以前,某一家族曾打算製造王的容器。
那副肉體忠實地再現了古代的那位英雄,讓作為現代人類的她能發揮出驚人的性能。
然而對於格蕾本人,這是一個小時候突如其來的劇變,所以到現在她仍未接受這是自己的臉。
因此,當帶她離鄉的埃爾梅羅二世表現出對這幅臉些微的忌諱時,兩人便築成了堅固的信賴。
#FGO #格蕾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jfiiQItc7s/hqdefault.jpg)
中序 後繼者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10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C5elYrub-00
明報社評
最近香港社會對司法公正和獨立,有很多議論,部分法官更被冠以不同顏色,有黃有藍更有紅。法庭是講法律和證據的地方,公眾有權對司法機構已判決的案件表達意見,若有人認為法官的具體處理有問題,又或懷疑存在系統性的偏頗,亦可依程序投訴,然而若僅因為個別裁決不合個人政治喜好,就給法官定顏色分立場、肆意人身攻擊,則大有問題。法官審理案件,必須堅守法律專業,秉持公正中立原則,不能有實質偏頗,又或表現出存有偏頗的觀感。司法不能為政治立場服務,司法制度被任何一種顏色控制、偏離公正原則,都是法治的災難,絕對不能讓這種情况在香港發生。香港社會撕裂,反修例風暴以來,司法機構面對大量涉及政治和暴力的案件,法官如何處理,不同政治陣營都密切緊盯。
蘋果頭條
日前一名12歲女童到旺角買顏料時,看見手持盾牌及警棍的警察,欲快步離開現場,豈料被一名防暴警正面撞飛後,繼而被約3名警員以膝壓等方式制服。報道一出,許多網民質疑警方處理手法,亦紛紛認為由蕭芳芳成立、打正旗號保護18歲以下兒童的「護苗基金」為何沒為該女童發聲!?身為「護苗基金」會長的蕭芳芳沒為事件發聲,連日來毫無「音訊」,不過她今日卻出現在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的官方FB,張建宗留言稱前日到訪檢測中心偶遇蕭芳芳,更貼出一張與滿臉笑容的蕭芳芳手踭互撞代替握手的照片
東方正論
政府抗疫其中一場重頭戲,全民檢測新冠病毒,未推出已引來不少質疑聲音,專家紛潑冷水,反對派更為檢測扣上「送中」帽子,市民的反應亦未像預期中踴躍,這「全民」兩個字做不到,政府又一次雷聲大雨點小,而且疑因為「未夠數」,再度延長計劃三天至下周一。整個檢測計劃由本月初展開,至昨天推行了九天期間,約一百四十二萬人於全港各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採樣,人數未夠全港兩成人口。而檢測所發現的隱形患者,暫時為十九人,包括昨日其中一宗,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確診個案數字不多,是一個好現象。這句話聽在市民耳中,實在是莫大諷刺。
星島社論
中美兩國關係緊張敏感時刻,由美國政府持有的南區壽山村道豪宅,經過連月商討後於昨日落實出售,美方指在審議多份標書後,已接納一家財團的標書,並將於今年底完成交易。據悉成交價約二十五億,每呎樓面地價約五萬二千元。美國駐港領事館發言人回覆本報時稱,南區壽山村道三十七號項目於七月底截標時,接獲多份標書,最終接納其中一份標書,將於今年十二月底完成交易,並已把有關消息通知落選的財團。發言人並強調,今次交易是「純粹商業決定」(purely a business decision ),而獲得的資金,會投放入美方於本港持有物業中,同時對領事館的運作不會構成影響,另外,美國政府相關部門,會定期檢視海外的物業,作為全球資產再投資計畫的一部分。雖然項目落實售出,但美領館未有透露中標財團身分、以及實際標價,而負責招標的世邦魏理仕,其發言人指將於今日公布標價。
經濟社評
港府與11國磋商建立旅遊氣泡之際,台灣昨將本港改列為中低風險地區,商務客入境檢疫期縮至7天,無疑是個好消息。惟疫下建立旅遊氣泡非易事,港府除積極清零外,更要汲取中外經驗,在落實計劃時須宜緊勿鬆,方能重建旅客重臨和港人外遊信心,氣泡才有望愈谷愈大。商經局局長邱騰華昨表示,正接觸11國磋商旅遊氣泡事宜,其中5至6個感興趣,與日本和泰國的商討已進入衞生部門接觸階段,大家仍要考慮彼此的檢測標準,以及能否互認檢測安排等問題。即使落實措施,都可能有不同限制,有機會一程兩檢,即離境和抵埗時都要做檢測,意味全程可能要做4次檢測,才能縮短隔離日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5elYrub-0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