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來勢洶洶,防災能力須加速升級!
前幾天高雄暴雨,許多民眾向我反映災情,我一一盤點著手處理,發現問題除了低窪地區易積水、側溝阻塞需清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時雨量爆表,超出排水系統的蓄水量。
鳳山開發的早,主要的水利設施曹公圳,以及原本填湖而成的澄清路一帶,原本的設計頂多只有10年洪患標準,全線也只有25年洪患標準。極端氣候下,動輒就是百年洪患降雨,勢必抵擋不住,低窪的里更是動輒得咎。
不只是國內,最近西歐、中國鄭州也都傳出非常嚴重的洪水災情,逼著我們不得不正視極端氣候的問題。
15年前當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不願面對的真相》電影中講述全球暖化將全面改變氣候模式時,大家還半信半疑,許多暖化懷疑論者指控這是危言聳聽。15年過後,事實證明若無法盡快調整思維與政策,將無法安然度過危機,甚至遭受天災威脅。
上禮拜歐盟執委會提出「Fit for 55」,其中包括12項政策,目的是符合《歐洲氣候法》的承諾「於2030年前,溫室氣體淨排放量必須比1990年減少55%」,這項計畫涵蓋了現有經濟模式中的各項領域,其中最受人關注的有能源(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達40%)、碳邊境調整機制(高碳排商品進入歐盟須購買碳權)與交通(2035年禁售燃油車)、稅制(能源賦稅改革)等政策。
而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已經宣示台灣2050淨零碳排目標,我認為這是一項非常負責任的宣示,立法院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審議《氣候變遷行動法》,不只是回應國際社會的要求,台灣確實也應該從現在起準備好,面對極端氣候影響經濟模式的轉變。
在城市的層次,更需要深入社區提升災害應變的能力。生活在重工業為重的海洋城市,我認為高雄市的治理模式更要有革命性的轉變,不論是「再生能源發展」還是「高碳排產業轉型」,或是「能源賦稅改革」與「能應對極端氣候的綠色公共建設」,都是必須立刻著手進行的改造工程。
短期目標,我會要求水利局與養工處,針對鐵路綠廊帶地區,加強並發揮原本預期的疏洪與涵養能力。長期目標,則會與許智傑委員共同努力,在中央地方合作下,把現在正在做的曹公圳防洪工程加速完成,儘速提升鳳山的洪患標準,改善民眾遇雨必淹的生活環境。
我會繼續要求市府加速升級公共建設,提昇防災能力,更要加速推動綠色經濟,與市民一起面對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的挑戰!
--
捷伴同行,一起前進!
👉 留言、分享、私訊
🤳 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jie_official/
🖥️ Youtube:https://reurl.cc/pyoRdr
📁 公開資料:https://issuu.com/voteforfongshan
🕕 服務處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1800
🏠 地址:鳳山區中泰街42號
☎️ 電話:(07)710-1230
🖨️ 傳真:(07)710-1312
📬 信箱:voteforfongshan@gmail.com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泰緬孤軍(嘉賓:王Sir)(主持:Gary) 泰緬孤軍,泛指自1949年到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現居於泰國北部邊境,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今簡稱「孤軍」。 孤軍早期主力來自李彌率領的第八軍第二三七師及余程萬率領的第二十六軍第九十三師。原本為國軍抗日正...
中泰 邊境 在 新北市議員宋明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本土175例,新北市87例
👉新莊12例 泰山增2例 五股1例 林口0例
🔊最新公告🔊
👉泰山區82歲(暨原住民72歲)以上長者COVID-19疫苗接種通知
💉泰山區共二處施打疫苗:
💖第一處
1.施打地點:泰山高中(泰山區辭修路7號)
2.施打日期:110年6月19日(六)
3.施打時段: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6:30
4.施打對象:分里分時段施打(詳圖表👇)
💖第二處
1.施打地點:泰山區衛生所(泰山區全興路212號3樓)
2.施打日期:110年6月20日(日)
3.施打時段及對象:
4.上午8:30~10:00 全興里
📍下午13:30~15:00未設籍泰山區長者 (含其他縣市)
📍6月19日17:00前請📞電洽公所預約
👉注意事項:
1. 請攜帶身分證、健保卡,依通知時間報到。
2. 為避免群聚,僅可由一位家人陪同。
3.出門務必戴口罩, #隨身攜帶酒精勤消毒
☎️連絡電話:
泰山衛生所:(02)2909-9921
泰山區公所:(02)2909-9551轉9️
🔊泰山區行動篩檢站
🔴設置地點:泰山體育館(泰山區公園路54號)
🔴日期:6/16(三)~6/22(二)
🔴時間: 上午09:00~11:30
下午13:30~16:00
👉注意事項:請攜帶雙證件(身分證+健保卡)
♥請泰山區民眾請踴躍參與快篩,透過廣篩及加強低度活動,達到圍堵減災、有效降低疫情的目標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齊心抗疫
中泰 邊境 在 新北市議員宋明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本土263例,新北市112例
👉新莊6例 泰山增4例 五股0例 林口0例
📢我詢問了以下單位(非醫療體系的第一線單位),他們也是得經常接觸民眾或是直接到熱區服務的,若是民眾有愛心想捐給我們地方上的單位,我可以來協助蒐集後轉交,或是家人們可將物資交給新北市愛心大平台。
#泰山區公所:簡便型防護衣、防護面罩
#五股區公所:簡便型防護衣、酒精
#泰山消防分隊:統籌中
#五股消防分隊:統籌中
#泰山區清潔隊:防護面罩、醫療口罩、一次性手套
#五股區清潔隊:醫療口罩
#泰山分駐所:分局有配給目前不缺
#明志派出所:分局有配給目前不缺
#泰山衛生所:目前尚不缺
#五股衛生所:目前尚不缺
#泰山戶政事務所:醫療口罩、酒精
#五股戶政事務所:醫療口罩、酒精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齊心抗疫
中泰 邊境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泰緬孤軍(嘉賓:王Sir)(主持:Gary)
泰緬孤軍,泛指自1949年到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現居於泰國北部邊境,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今簡稱「孤軍」。
孤軍早期主力來自李彌率領的第八軍第二三七師及余程萬率領的第二十六軍第九十三師。原本為國軍抗日正規軍、滇桂黔省府軍、滇桂黔省防衛軍、滇桂黔省關隘邊防軍、滇桂黔省警察、滇桂黔省消防部隊等。因為時任雲南省主席的盧漢领导投共,各省、縣、市、鄉、鎮等逃難軍官家屬被迫自雲南、廣西、貴州南部轉進,由李彌在曼谷指揮孤軍作戰,籌措軍備。
1953年,李彌在國際壓力下奉令回臺,並擬定天、地兩案,明為撤軍,卻仍在當地發展武力,與中共抗爭,與緬軍作戰。3月8日,李彌在外交部長葉公超邀宴時中風,急送臺北中心診所診治,後轉送陽明山招待所療養。依據李彌計劃,臺北改派柳元麟將軍接任總指揮,繼續留在當地發展游擊武力;但隨即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施壓而二度撤軍,剩餘孤軍殘部由李文煥、段希文二位軍長改編成第三軍、第五軍。兩位將軍曾應泰國需要訓練泰軍出征協助掃蕩苗共、泰共,維護泰北安寧。更積功獲泰王普密蓬頒授徽章、御賜泰國居留權,鞏固孤軍在泰北清萊的美斯樂等地駐足的必要性[1]。
由於早期一部份的將領如李彌後來率領部隊撤往台灣,麾下軍眷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安排安居於桃園縣中壢市(今桃園市中壢區)龍岡的忠貞新村[2];後期歸台的泰緬僑民則多定居於台北的雙和地區一帶。有些軍民被分配置在南投縣清境農場附近農業養殖。另有少數滯於緬北金三角山區從事各式各樣產業。
據孤軍遺老指出,當地軍人及其眷屬總人數仍有七、八萬之譜,並且收容了仍陸陸續續逃離中國大陸之民眾;至於中泰緬老邊界的華裔人口有多少,有人稱約20萬,實難以估算。目前泰緬僑民相關事宜以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3]、中華救助總會、中華民國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和民間自力成立的「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為交流最密切的窗口。
中泰 邊境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泰緬孤軍(嘉賓:王Sir)(主持:Gary)
泰緬孤軍,泛指自1949年到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現居於泰國北部邊境,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今簡稱「孤軍」。
孤軍早期主力來自李彌率領的第八軍第二三七師及余程萬率領的第二十六軍第九十三師。原本為國軍抗日正規軍、滇桂黔省府軍、滇桂黔省防衛軍、滇桂黔省關隘邊防軍、滇桂黔省警察、滇桂黔省消防部隊等。因為時任雲南省主席的盧漢领导投共,各省、縣、市、鄉、鎮等逃難軍官家屬被迫自雲南、廣西、貴州南部轉進,由李彌在曼谷指揮孤軍作戰,籌措軍備。
1953年,李彌在國際壓力下奉令回臺,並擬定天、地兩案,明為撤軍,卻仍在當地發展武力,與中共抗爭,與緬軍作戰。3月8日,李彌在外交部長葉公超邀宴時中風,急送臺北中心診所診治,後轉送陽明山招待所療養。依據李彌計劃,臺北改派柳元麟將軍接任總指揮,繼續留在當地發展游擊武力;但隨即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施壓而二度撤軍,剩餘孤軍殘部由李文煥、段希文二位軍長改編成第三軍、第五軍。兩位將軍曾應泰國需要訓練泰軍出征協助掃蕩苗共、泰共,維護泰北安寧。更積功獲泰王普密蓬頒授徽章、御賜泰國居留權,鞏固孤軍在泰北清萊的美斯樂等地駐足的必要性[1]。
由於早期一部份的將領如李彌後來率領部隊撤往台灣,麾下軍眷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安排安居於桃園縣中壢市(今桃園市中壢區)龍岡的忠貞新村[2];後期歸台的泰緬僑民則多定居於台北的雙和地區一帶。有些軍民被分配置在南投縣清境農場附近農業養殖。另有少數滯於緬北金三角山區從事各式各樣產業。
據孤軍遺老指出,當地軍人及其眷屬總人數仍有七、八萬之譜,並且收容了仍陸陸續續逃離中國大陸之民眾;至於中泰緬老邊界的華裔人口有多少,有人稱約20萬,實難以估算。目前泰緬僑民相關事宜以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3]、中華救助總會、中華民國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和民間自力成立的「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為交流最密切的窗口
中泰 邊境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泰緬孤軍(嘉賓:王Sir)(主持:Gary)
泰緬孤軍,泛指自1949年到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現居於泰國北部邊境,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今簡稱「孤軍」。
孤軍早期主力來自李彌率領的第八軍第二三七師及余程萬率領的第二十六軍第九十三師。原本為國軍抗日正規軍、滇桂黔省府軍、滇桂黔省防衛軍、滇桂黔省關隘邊防軍、滇桂黔省警察、滇桂黔省消防部隊等。因為時任雲南省主席的盧漢领导投共,各省、縣、市、鄉、鎮等逃難軍官家屬被迫自雲南、廣西、貴州南部轉進,由李彌在曼谷指揮孤軍作戰,籌措軍備。
1953年,李彌在國際壓力下奉令回臺,並擬定天、地兩案,明為撤軍,卻仍在當地發展武力,與中共抗爭,與緬軍作戰。3月8日,李彌在外交部長葉公超邀宴時中風,急送臺北中心診所診治,後轉送陽明山招待所療養。依據李彌計劃,臺北改派柳元麟將軍接任總指揮,繼續留在當地發展游擊武力;但隨即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施壓而二度撤軍,剩餘孤軍殘部由李文煥、段希文二位軍長改編成第三軍、第五軍。兩位將軍曾應泰國需要訓練泰軍出征協助掃蕩苗共、泰共,維護泰北安寧。更積功獲泰王普密蓬頒授徽章、御賜泰國居留權,鞏固孤軍在泰北清萊的美斯樂等地駐足的必要性[1]。
由於早期一部份的將領如李彌後來率領部隊撤往台灣,麾下軍眷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安排安居於桃園縣中壢市(今桃園市中壢區)龍岡的忠貞新村[2];後期歸台的泰緬僑民則多定居於台北的雙和地區一帶。有些軍民被分配置在南投縣清境農場附近農業養殖。另有少數滯於緬北金三角山區從事各式各樣產業。
據孤軍遺老指出,當地軍人及其眷屬總人數仍有七、八萬之譜,並且收容了仍陸陸續續逃離中國大陸之民眾;至於中泰緬老邊界的華裔人口有多少,有人稱約20萬,實難以估算。目前泰緬僑民相關事宜以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3]、中華救助總會、中華民國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和民間自力成立的「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為交流最密切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