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樂] #10
陳舜臣(1924.2.18—2005.1.21)。
閱讀、觀賞、聆聽創作者的作品,是最有效力的生日祝福。
今天適合讀陳舜臣。
.
「我們台灣人接受日本教育,隨著『皇民化』的口號被教育成日本人。然而,台灣『光復』之後,我們就光明正大地變成了『中國人』。」
「成為中國人。——問題是,何謂中國人?」
——陳舜臣,《憤怒的菩薩》
.
「我常說的『台灣人云云』,恐怕是因為我對於自己是台灣人的身份很在意的緣故吧。自己應該是台灣人沒錯,不過周遭都是日本人,讓還是小孩的自己產生了錯亂。」
.
「自己到底是誰?或許長久以來,心中總是沒有拋開這個疑惑吧。年幼時期的自言自語,其實就是我成為作家的出發點,每次只要回頭展望,就能看到當初自己的起點,也能重新找到自己現在身處的定位。」
.
「但我已覺悟到,必須認清自己是少數派中的少數派並生存下去。」
——陳舜臣《半路上》
.
「台灣沒有好好傳承他,中國那邊認為他是台灣人,在日本,他的形象就是個華僑,三方都沒有好好評價過他。」
——陳舜臣姪女、日本兵庫縣立大學經濟學部國際經濟學科教授陳來幸
.
.
今天想聊聊對陳舜臣的接收史。
.
出生於日本神戶的台灣人家庭、在神戶成長的陳舜臣,只在二戰後短暫回台三年,經歷二二八事件之後,選擇回到日本。他協助家中經商十年,直到起心動念要寫小說,轉身投入文壇。
.
1961年,《枯草之根》獲「江戶川亂步賞」;1969年,《青玉獅子爐》獲「直木賞」;1970年,《再見玉嶺》、《孔雀之道》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1992年,《諸葛孔明》獲「吉川英治文學賞」,陳舜臣以日文寫作,以推理小說進入日本文壇,以歷史小說與摯友司馬遼太郎齊名,一生獲獎無數。除此之外,尚有通史、隨筆、遊記、評論、漢詩集及翻譯作品。他曾自述:
.
「我每天寫五到六個小時,在寫《琉球之風》的時候,寫到手指抬不起來。」
.
他寫的中國歷史小說,以探索中國近代史為其重要貢獻。不僅樹立了日本文學裡中國歷史小說的一脈分支,也深深影響了日本人觀看中國的方式。有趣的是,戰後西川滿回到日本時曾二度改寫《西遊記》,而這也影響了邱永漢、陳舜臣再度翻寫《西遊記》。
.
陳舜臣在台灣的出版歷史約略可分為三階段,而這也可以和台灣日語世代作家戰後的命運相互映照。
.
第一階段,是戒嚴時期的暗流。
.
在這個階段,陳舜臣在日本文壇成名獲獎。但是,只有少數作品出現在台灣讀者的視野中,或有台灣日語世代作家如黃得時、楊熾昌(水蔭萍)、龍瑛宗關注他的動向。1963年6月至1976年1月,平鑫濤兼任《聯合報》「聯合副刊」主編,而劉慕沙說:
.
「(民國五十二年九月)在葛樂禮水災之後,平先生匯來兩萬元,西甯為了早日還債,開始著手寫醞釀多時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貓》,並於次年在皇冠上連載。我亦在聯副連載第一部長篇譯作,陳舜臣的《#黑色喜馬拉雅山》。這麼一來總算結束了不時得變賣下個月眷糧券貼補家用的日子。」
.
1965年,《黑色喜馬拉雅山》由皇冠出版,應屬皇冠創社第一年出版的書籍。之後,獲得直木賞的《青玉獅子香爐》也是在聯合報副刊連載。
.
然而,由於陳舜臣家族經商,和港、台、南洋、中國都有著貿易往來;加上他多次前往共產中國取材,根據他的自述,不只他的著作曾被列為禁書,他也上過黑名單,長年無法回台。
.
直到1990年,李登輝讓他從黑名單上移除,陳舜臣才再次踏上台灣這塊土地。他更引介司馬遼太郎進行「台灣紀行」,使日本文史學界開始對台灣有了新的視點。
而這時,也迎來第二階段,戒嚴後的盛放。
1990年代,遠流有系統地出版陳舜臣的歷史小說和推理小說,甚至有過暢銷十萬本的佳績,使台灣讀者逐漸熟悉這位歷史小說家。
.
但隨著時序進入2010年代,彼時的出版聲勢漸弱漸淡。我對陳舜臣的認識,便要到第三階段,陳舜臣的再發現。
.
2016年,游擊文化和內容力合作,推動「大時代下的陳舜臣三部曲:青雲之軸、憤怒的菩薩、半路上」系列出版;2018年,陳舜臣唯一以台灣新莊為推理小說舞台的《憤怒的菩薩》改編為公視四集電視劇;加上2019年出版野島剛《漂流日本:失去故鄉的臺灣人》,2020年出版笹沼俊暁《流轉的亞洲細語:當代日本列島作家如何書寫台灣、中國大陸》。
.
這個階段,出版者更著墨於陳舜臣小說和自傳作品中的「台灣經驗」與「在日台灣人經驗」。如游擊文化編輯群在Okapi專訪談陳舜臣三部曲時所說:
.
「藉由三本文類各異、虛實交錯的文體,將小說家的身世回歸到時代的洪流之中,在台灣與東亞歷史的脈絡之下,爬梳在日台灣人的無奈與掙扎、身世的飄零與歸屬,最後反問己身:何謂國籍?何謂國家?我是誰?」
.
然而,因緣際會整理逝世的外公外婆書櫃時,我和架上一整排陳舜臣寫的《阿片戰爭》、《太平天國》等日文文庫本面面相覷。原來,經歷過日本時代、受過日語教育的長輩,早就習慣透過閱讀台灣作家以日文寫作的中國歷史小說,作為接觸中國歷史的方式。若與陳舜臣在台灣、日本、中國之間流轉的身分認同和命運相互參看,實在心有戚戚。
.
牽涉到台灣、日本、中國三方之間的「翻譯」,在小說之外,陳舜臣也寫下了大量的文化隨筆。在這樣的背景下閱讀玉山社2017年出版陳舜臣和妻子蔡錦墩合寫的《#美味方丈記》,讀來津津有味之餘,格外感覺到複雜的情感。
.
台灣版搭配了食物插畫,書中寫了台灣的食物如肉圓、春餅、南北粽之爭等,也寫了海參、生魚片、海蜇皮、膽肝、豬腳、紅龜、艾草餅、彈珠汽水等。他們夫婦接龍討論、挖掘中日食物文化的差異,活用典故而不艱澀,再加上譯筆生動,讀來很能拉近和台灣讀者的距離。而在看似信手拈來的閒談中,窺見小說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勤於查考的歷史小說準備工夫。
.
讀陳舜臣、蔡錦墩的後記,或能稍稍領會他們鬥嘴吐槽的風格:
.
「 為什麼這本《美食方丈記》會變成夫妻共同執筆的作品呢?自從接下這份工作開始,我們兩人就不停思索,回想起來真是相當害臊的故事。《サンデー每日》當時的總編輯高原先生來訪提出這個想法時,丈夫喝得微醺一臉愉悅地說:
食物平常由妻子負責,是她的領域。也該讓她嚐嚐截稿地獄的痛苦,才能體會我平時的苦啊。
說得相當大膽。而妻子則表示,
寫東西是他的工作。
想得可簡單了。
等到二人答應要共同執筆後,酒終於醒了,兩人面面相覷,才知道彼此都把負責推到了對方頭上,等搞清楚狀況時已來不及了,不過也沒有多想。
──總有辦法的吧。
只能用大家熟悉的樂天主義貫徹下去了。」
.
是在歷史小說外,輕鬆的陳舜臣。
.
不過,在這個階段,還可以注意到中國的譯本。
.
陳舜臣所寫的文化隨筆,由中國畫報出版社在2019-2021年以「陳舜臣隨筆集」系列翻譯出版19冊。中國出版社在此之前也翻譯了他的歷史小說、歷史著作和推理小說。在目前台灣歷史小說出版動能衰退,且幾乎絕版的情況下,台灣出版社引進的簡體譯本,成為讀者不得不的接受媒介。這固然是現實所囿限,但難道不也是另一種弔詭嗎?
.
此外,陳舜臣的國籍曾經數度轉換,「1973年日中建交後,為了方便到中國取材考證而申請中國護照。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放棄中國籍,1990年正式歸化日本籍。」然而,根據野島剛的文章,遠流1990年代為了解決陳舜臣作品的版權爭議,向戶政事務所查詢的結果是:
.
「「1991年3月19日第81戶司發行8150103號」的文件裡是解釋:「台灣光復之初,居住在台灣者自動就視為擁有中華民國國籍,陳舜臣並沒有表明放棄國籍,因此現在仍擁有中華民國國籍。」
.
國籍之外,陳舜臣1999年也取得台灣戶籍,設籍淡水。只是,無論是曾經擁有哪一種雙重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雙重國籍;日本、中華民國雙國籍,這些在當代中國對陳舜臣的詮釋裡,自然是被抹去的存在。
.
陳舜臣的文學世界,根基於台灣、日本、中國三國糾葛甚深的歷史,其出版發表的歷程,也因於不同時期出版、以不同語言引介,讓不同世代、不同國籍的讀者閱讀,形成文壇曖昧殊異的風景。他的作品巍巍成山,能以多重面向來詮釋;字裡行間也可看見他心懷海洋,在島嶼和大陸之間遊走,波瀾壯闊的一生。1994年,他在《琉球之風》自序中說:
.
「《琉球之風》故事發生在一六○六年的琉球;《龍虎風雲》是由一六二三年的澳門展開;而《旋風兒:小說鄭成功》則是一六四四年,由長崎揭開序幕。
.....
其中,最重要的是,我所愛的故鄉台灣在這個時期開始浮出具體形狀。故鄉的誕生這件事情,一直留在後有的腦海裡,時時鼓舞著我。
這三部曲的共通主題之一是「海」。毫無國界之分的海,不但是運輸物資和文化的通道,同時也象徵著自由。
......
這三部曲也意味著從海來看東亞歷史。以後,這種視點大概會逐漸受重視吧!
海,今後仍會是我寫作的主題。也許有一天我會試著著寫台灣的歷史。到那時候,這三部曲將會成為那本書的序章。」
.
可惜的是,文壇終究沒有等到這部作品。
.
延伸追想,從曹永和提出在海洋史乃至世界史架構中鋪陳的「臺灣島史」以來,台灣出版了不少以「海洋史觀」為中心,觀察台灣在世界史的地位的史學書籍。近期更有《風之帝國》、《海上傭兵》、《公司與幕府》、《巴達維亞號之死》,或許能稍稍和作家的未竟之志遙相呼應吧。
.
2017年到神戶旅行時,「陳舜臣アジア文藝館」當時休館中,沒有機會拜訪。而剛查找資料時發現,財團法人台北市南海文教基金會舜臣圖書館,不確定是否已廢館。在這些地點之外,淡水的「一滴水博物館」中設有「陳舜臣文庫」,決定再找時間去走走看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羅文好公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以下網址是詹芸老師的頻道 請多多訂閱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5KpXtVgncDJQkA39C4tIQ 想要成為羅文好公民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相關獎勵嗎? 想要觀看會員專屬影片嗎?請點以下連結查看詳細說明喔! https://www.youtube....
中華民國 禁書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拒絕綠色恐怖!」、「綠色恐怖時代正式來臨」#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79889382151137&id=584986081641475
千萬要記住!➡「#不是光復而是台灣收留我們」
「中國人根本沒真把台灣人當什麼同胞看。
同胞只是為了騙取信任,方便殖民的話術。」
#中華民國難民果然是全世界最快樂的難民。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91301621009914&id=584986081641475
簡筱倩:那些亂罵民進黨綠色恐怖的人,應該要好好體會什麼是白色恐怖……
#從來沒有藍綠一樣爛
#別再說一樣爛這種智障話了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揭開警總的神秘面紗
#以戰爭之名而生的超規模軍事單位
#從倒吊入水的刑求到查禁圖書一手包辦
1971年2月26日下午,任職於某公司的李政一,準備將樣品送往客戶那裏時,被一個彪形大漢攔住,以要購買商品的藉口,將他脅持入車上銬。在黑雨中,車過了總統府,開進博愛路上的警備總部保安處。並被押進一號牢房,接下來有好幾天,不管吃、睡或問訊,都在這方空間裡,數天後,移送到保安處六張犁看守所。只因為懷疑他涉入台南美國新聞處與台北美國商業銀行的爆炸案。謝聰敏、魏廷朝、李敖、劉辰旦等人也是同案。
李敖在他所編著的《白色恐怖述奇》中,收錄了李政一遭構陷的完整自述:在看守所裡,李政一與其同案不斷被刑求逼供,有時被賞巴掌,蹺頭顱,手夾原子筆、跪象棋、以尖銳物或棒物戳擊胸腹、棍棒亂打、香菸屁股戳襲肉身,甚至還有被特務戲稱為「殺豬」的灌水灌汽油等逼供方式,令他痛楚萬分,不時淒喊苦叫。警總甚至逼他們抄寫擬好的「家書」,表達自己平安健康,並很後悔且認錯,「我已將我的事情坦白的向政府報告,請妳坦白告訴他們,好讓我們的案子早日結束。」
其餘同犯在灌水刑求之後,幾次蹂躪後,受不了,只好在特務的引導下「坦白犯行」。李政一因為怎麼也不肯「認罪」,於是在不斷綁吊、灌水、灌汽油、痛毆且令其疲勞的情況下,被迫簽署警總「製作」的筆錄。而後,送軍法處受審。
透過李政一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關於政治案件的偵查、起訴、判決與執行,警總都設有相應的部門,一起維持這條血跡斑斑的「生產鍊」。
▉ 排除妨礙政府的「威脅」:擁有高度權力的台灣警備總司令部
戰後臺灣眾多的情治機構中,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及其前身的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是戒嚴時期長期負責偵辦調查政治異議份子的機關。但對經歷過威權統治時期的人們來說,「警總」是一個伴隨著恐怖陰影的名詞,即便不見得都有機會與之直接接觸,但能感知到它以「保密防諜」的名義介入民眾的日常生活、嚴密控管人民的言行──包含監聽通訊、攔截郵件、查禁書刊、審查文化活動,甚至管制入出境。
換句話說,警總負責控管島內流通的資訊,進而發掘、矯正或排除一切可能妨礙政府的「威脅」。除此之外,舉凡政治案件或重大刑事案件的偵查、起訴、判決與執行,警總都設有相應的部門,警總的新生訓導處,更是負責關押政治犯、企圖以苦役改造「有毒思想」,嚴密控制政治犯的單位。許多為人所知的事件,包含陳文成案、美麗島大審等,皆有警總身影。
▉ 以戰爭之名整併民政與軍事單位,成為無所不管的巨型機關
為了實現「反攻大業」,政府在1958年整併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臺灣防衛總司令部、臺灣省民防司令部及臺北衛戍總司令部等數個軍事單位,正式成立一個規模控制全臺的超大軍事部門「臺灣警備總司令部」。這個因「戒嚴」、「戡亂」而生的機關,如怪物一樣盤據臺灣長達30多年。
政府遷臺後,依據「以黨領軍」、「以軍領警」等原則,將管制社會的權力集中至軍事與情報機構,如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警總的前身之一)。又因反共與反攻大陸的情勢與需要,政府成立警總,更進一步集中監控與管理社會的權力,讓警總可以「支援前線,安定後方」。警總對家戶人口的管制與社會監控,是預期戰爭將會發生。
儘管「反攻大業」終究沒有實現,應對戰爭的思維卻長期主導政府管制社會的方式,不斷防範、懷疑敵人藏在社會中。因此,警總擁有極大的權力,其觸角廣泛滲透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持續監控、威嚇著臺灣社會。遲至1992年,終止動員戡亂後的隔年,政府才將這個為了戰爭而成立的「暫時機關」裁撤。
▉ 警總恐怖形象滲透人民生活,促轉會持續揭露解密資料
至今,距離警總裁撤已經有27年,但警總強大又殘酷的恐怖形象,依舊深植許多國人的記憶中。然由於警總的規模太過龐大、無所不包,我們對於警總既熟悉、又陌生,如同瞎子摸象。且伴隨警總裁撤、人員遣散,許多檔案資料也因此遺失或遭到不當銷毀;這也導致臺灣社會追求轉型正義的過程中,對警總的認識始終有限、也難以追究相關承辦人員或部門的責任。
未來,促轉會將會持續公布本會相關研究成果與新解密的檔案資料,透過不同主題,逐步向大家介紹警總運作的神秘面紗。
註:圖片為前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景美看守所)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65207233643556&id=100004628776578
中華民國 禁書 在 馬英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中華民國110年元旦,我到國民黨中央黨部升旗,與江啟臣主席、吳敦義前主席、朱立倫前主席及支持中華民國的好朋友們,一起祝福我們的國家生日快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在蔡總統一人獨裁、民進黨一黨專政之下,臺灣人民收到的新年大禮是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民眾無論是在外用餐,在家做飯,或是購買豬肉加工食品,都有可能會吃到萊豬。萊劑是農委會公告的動物禁藥,全球有161國、超過八成的國家禁用,臺灣的豬都不准吃萊劑,可是臺灣的人卻被迫會吃到萊豬,難道人不如豬嗎?這次民進黨違反主流民意開放萊豬,出賣人民健康的「萊豬立委」全部現形,下次選舉把他們全部下架!國民黨正力推「反萊豬公投」第二階段連署,今年8月底讓我們以公投展現全民意志,用真正的民意否決萊豬,讓蔡總統自己把萊豬吞回去!
去年元旦升旗時,我以臺大教授蘇宏達批評故宮政策而被「查水表」為例,提醒大家,蔡總統的種種作為,正侵害臺灣民主長年建立的民主根基。一年下來,她變本加厲,蔡政府不但關掉中天新聞臺、查禁童書,還傳出要審查大陸出版品;曾與蔡總統併肩反萊牛的蘇偉碩醫師,因為反萊豬,也被「查水表」。民進黨去年通過《反滲透法》還嫌不夠,還想再強推《代理人法》,讓「綠色恐怖」無處不在。蔡總統一方面高喊民主,同時卻讓國家機器執行打壓言論自由、思想檢查,難怪最近《亞洲週刊》以臺灣民選獨裁為題,報導在蔡總統執政下的「新威權主義」。
蔡總統批評,北京和香港當局對民主自由的戕害,令人想起臺灣威權統治年代,她並引用當年雷震因為「自由中國」的言論入獄,胡適之先生送給雷震的詩句「萬山不許一溪奔」 。蔡總統,在妳執政下,政府機關變成「東廠」打擊異己,關媒體、禁書籍、查水表,不顧民眾反對、犧牲民眾健康就是要進口萊豬,這才是真正的「萬山不許一溪奔」,把臺灣帶回威權統治年代!不曉得蔡總統知不知道,這首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桂源鋪》,最後一句是「堂堂溪水出前村」,就是無論政府如何用盡手段打壓,終究擋不住洶湧民意的反撲!
再怎麼野蠻霸道,也不能漠視食品安全,因為這與每位民眾的健康深切相關。民進黨打著民主的大旗做反民主的勾當,我相信未來臺灣人民一定會百倍奉還!
中華民國 禁書 在 羅文好公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以下網址是詹芸老師的頻道 請多多訂閱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5KpXtVgncDJQkA39C4tIQ
想要成為羅文好公民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相關獎勵嗎?
想要觀看會員專屬影片嗎?請點以下連結查看詳細說明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25xDGzTxeic8W_6mIZbug/join
►羅文快速記憶系列影片:https://reurl.cc/jld8M
►羅文快樂學習系列影片:https://reurl.cc/ZXnja
►羅文大學學什麼系列影片:https://reurl.cc/ZeZXW
►羅文三分鐘學會系列影片:https://reurl.cc/qkDgn
►羅文三分鐘開箱系列影片:https://reurl.cc/WD43y
►羅文三分鐘開好書系列影片:https://reurl.cc/zAyea
►羅文好公民FB(趕快來按讚):https://reurl.cc/1eQom
►羅文IG(請追蹤):https://reurl.cc/a1l9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Tpc9MGjHb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