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詮爭取讓身、視障者優先施打疫苗,黃偉哲市長欣然兌現承諾
日前旺詮接受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調理保健技術系傅士豪系主任的陳情,為生計困難的弱勢視障按摩師復業準備,爭取優先施打疫苗,市長黃偉哲欣然應允,並於今(26)日上午於台南市復興國中開始施打,旺詮和調理保健系友會的志工及工會紛紛到場提供幫助,盡顯台南人的愛心。
這次讓視障者優先接種疫苗的措施,是由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調理保健技術系傅士豪系主任與該系系友會理事長王琪婷為視障按摩師所提出的陳情。
旺詮接獲陳情後,立即居中協調,聯繫市長與相關局處,安排造冊施打,極力促成這次善舉。
自發布三級警戒開始,視障(盲眼)按摩師完全停工,造成入不敷出的窘境,而且按摩從業者有很多以抽成的方式營業,非傳統意義上的勞雇關係,申請紓困上有困難,為照顧他們的權益,應該優先讓他們施打疫苗,使他們能夠盡速復工維持生計。
非常感謝黃偉哲市長的支持,上周四接獲陳情後,便馬上請勞工局會同按摩職業工會造冊完成約近100位視障者,加上庇護工場身障工作人員150位,並於今(26)日上午於台南市復興國中開始施打,一大早市長在質詢前還特地抽空前來關心施打狀況,實在非常暖心。
市府除了特意安排專門供身、視障者施打的場地之外,為避免接種者長時間日曬,也架設了遮陽棚等設施,可以說相當貼心,現場的動線與秩序也維持的相當不錯,感謝市長、市府與現場醫護、工作人員的努力與用心,完全體現了對弱勢者的關懷。
而現場接種疫苗者,除了有100多位視障按摩師(包含未加入按摩職業工會與視障協會者)以外,庇護工廠也有約150人接種疫苗,所以今日完成疫苗施打的共有250位左右。接受施打者雖多,但現場秩序與動線卻是有條不紊,除工作人員外,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調理保健技術系系友會理事長王琪婷與按摩職業工會理事長蔡協政分別率領學生與志工在現場維護秩序,引導身障、視障者,並依其需求提供幫助。
王琪婷理事長透過系學會名冊,一一聯絡視障校友,確認其生活狀況與施打意願,並了解其交通接送是否方便,若家人無法接送者,王理事長更是自掏腰包,聯絡計程車接送,顯示台南人的熱心與愛心。
黃偉哲市長表示,對於熱心的系友會大表肯定,強調由於大家熱心付出,視障朋友才得以順利接種疫苗,而職業重建的朋友也由家屬或各庇護工場工作人員載送前來,讓今日的現場與其他施打站有很不一樣的風景,秉持生命平等的願則,市府會考量各種特殊族群,盡可能的給予協助。
旺詮也表示,目前的疫苗預約平台有三分鐘的時限,對操作電腦不便的視障者來說,很難在時限內完成登記,這次疫苗施打可以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保障其健康之外,讓顧客也更加安心上門,對其未來復工也有相當大的助益。也感謝市府與民間各方的大力相助與對弱勢朋友的關心,讓艱困的疫情期間多了一絲溫情,也期盼未來社會能延續這股精神,繼續來關注弱勢議題。
中華 醫事 科技 大學 未來 學生 在 蔡旺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整復推拿按摩業因疫情生計困難,旺詮受理陳情和醫大系主任探討,爭取視障優先接種疫苗、整復業有條件解封
國內整復推拿按摩業因新冠疫情影響停業二個多月,生活紛紛陷入困境,視障按摩師更加難以維持生計。旺詮接受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調理保健技術系主任傅士豪和系友會陳情,並正式議會提案向主管機關爭取視障按摩師優先接種疫苗,並請市府與整復推拿按摩業者協商,提出具體的有條件解封指引,因應三級警戒降級後能配合中央政策及時復業。
受到新冠疫情衝擊,自5月19日中央發布三級警戒開始,許多人開始改變工作型態,服務業以網路視訊的方式居家辦公,餐飲業也改成外帶外送的模式。然而整復推拿按摩業者的工作性質必須與顧客面對面接觸,所以自警戒發布以來完全停工,造成入不敷出的窘境,其中更以弱勢的視障按摩師尤為嚴重。
傅主任指出,該系學生大多從事整復推拿按摩業,受到這次疫情衝擊非常巨大,其中弱勢的視障按摩師更有斷炊的情形發生,希望未來在政府的協助輔導下,能夠盡快復工,解決學生的生計問題。
傅主任也提到,整復推拿按摩從業者有很多以抽成的方式營業,非傳統意義上的勞雇關係,申請紓困上有困難,眼下正在微解封,盡速有條件復工成了他們唯一的營生希望。
他強調,這些專業人員在校都有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在衛生消毒等操作上都是非常專業的,希望能夠安排弱勢的視障按摩師優先施打疫苗,在政府指引下有條件的盡快復工,讓顧客與按摩師都能放心,也期盼政府可以提出具體的有條件復業規定,不要讓視障按摩師處在隨時可能被停業斷炊的陰影之下。
旺詮也十分關心學生的生活情況,允諾將會盡速提案,並代為向市長與相關局處表達有條件復業的意願與需求。認為傅主任提到的「有條件復工」是具有可行性的,他分析道,由於按摩師與客人密切接觸,所以必須規劃詳細的解封指引,包含按摩師須施打疫苗或出具PCR檢測結果、定時消毒、床位梅花座等SOP流程指引,這必須由市府與業者共同出面研議,讓市府了解業者執業的方式與難處,也讓業者了解法規與衛生條件規範,提出具可行性的解封指引。
其中的關鍵點,認為要讓弱勢的視障按摩師優先施打疫苗和有條件復工是第一要務,考量到按摩師生計問題,有需要提前讓其施打疫苗,以便解封後可以馬上投入工作之中,才能保障從業者與顧客雙方的安全。
目前的疫苗預約平台有三分鐘的時限,對操作電腦不便的視障者來說,很難在時限內完成登記,目前全國視障按摩師約有5,000人,其中只有三成的已施打疫苗,這三成還是因為年紀較大的原因才有機會優先施打,換言之,其餘未施打的視障按摩師根本無法有效的運用疫苗預約平台,這已經不僅僅是生計問題,更是視障者的安全健康問題,希望市府能夠提出相關的因應方案或替代管道,讓視障按摩師優先施打疫苗,保障其健康之外,對其未來復工也有相當大的助益。
傅主任也提到,日前已向衛福部反映按摩業者復工的問題,衛福部回應,傳統推拿、腳底按摩、經絡調理與視障按摩四者未在適度鬆綁之列,目前正在研議相關草案。他認為整體按摩業都受到嚴重衝擊,雖然無法全面復工,但考量到生計,至少弱勢的視障按摩師也應該優先施打疫苗並復工,以保障其權益。
蔡旺詮回應,疫情期間民眾多少都有受到影響,對於弱勢團體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視障按摩師施打疫苗與復工必須優先處理,希望透過提案來促成市府與業者的協商,提出具體的解封指引,不論是對其他行業,甚至其他縣市,都能起到示範的作用,也讓日後陸續解封的業者有所依歸。
中華 醫事 科技 大學 未來 學生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OVID-19疫情下中西醫結合的情志護理】:
2019年底開始,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悄悄地在世界各地蔓延。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許多國家措手不及,匆匆以停班停課、社交隔離、封鎖城市等措施,將飆高的死亡率壓制下來。
若親友身處疫情控制不佳的國家,社交隔離所造成的孤獨感、擔心自己和家人染病的恐懼、對未來的無望感、失去親友的哀傷,以及因封鎖造成的失業等經濟問題,也啃噬了人們的情緒和心理健康…
一項刊登於《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美國成年人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憂鬱症發生率是疫情發生前的三倍。而擁有較少社會、經濟資源以及承受較多壓力源(如:失業)者,更容易出現憂鬱症狀。
另一項來自英國「心理健康中心」(Centre for Mental Health)的報告亦指出,病毒和封鎖措施,讓某些族群陷入更大的心理危機中,包括原本就有心理疾病者、長期身體健康狀況不佳者、收入不足者、受暴孩童與婦女,以及某些特定背景,如英國黑人、非洲黑人,以及來自孟加拉、巴基斯坦等移民社區者。【註1】。
當前COVID-19仍極具散播力、變異性、存活力、隱匿性,是世界各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共同醫療衛生問題。雖然各種相關療效的實證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許多高影響力的期刊,但結論還是尚缺乏能有效治療COVID-19的藥物。
幸而疫苗即將開打,但是民眾的心理健康議題仍亟需被關注。當今民眾最普遍的心理困擾壓力源應當是COVID-19感染以及其造成的工作與經濟影響;對於在學者而言,學業中斷可能成為心理困擾的重要壓力源。
護理人員在醫療照護體系中占醫事人員一半以上,更應挺身而出展現專業,關注民眾的心理困擾。當壓力源無法避免時,則協助民眾面對自我的壓力情緒反應。中醫醫療文化傳承已久,其中的情志護理即適合應用於改善民眾的心理困擾症狀。
中醫的情志包括「七情」和「五志」,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以喜、怒、憂、思、悲、恐、驚為「七情」,怒、喜、思、悲、恐為「五志」,來表示人對外在事物或環境所反應的基本情緒、思維活動以及中醫五臟表現。
身處COVID-19疫情下,情志之傷無不從心而發,若能適度地宣洩情緒則有利於人體臟腑功能運作。一旦心理困擾過度嚴重或持續過久,憂慮、恐懼過度易感神疲力乏、鬱悶不舒、自律神經與消化系統功能失調等,此時可以尋求專業醫療協助;跨專業中西醫結合照護更有助於治療民眾的嚴重心理困擾。【註2】
▶ 完整全文,詳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COVID-19疫情下中西醫結合的情志護理」:https://forum.nhri.edu.tw/r18/
■撰文者:
葉美玲教授(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審閱者:
王秀紅諮議委員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Reference】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109年研議議題
「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議題召集人:王秀紅教授(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
■以護理人力的教育、考試、訓練與任用過程,並融合透過人力「輸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出(output)」的概念分為7個面向,從護理人力之人才培育(護理教育)、護理專業之能力提升(專業認證、進階護理),以至從初級照護、次級急性照護、至三級照護的執業場域(社區護理、醫院護理、長照護理)之護理人力需求;再以科技護理橫貫人才培育、能力提升以及人力需求等層面的教育與應用。
➤https://forum.nhri.edu.tw/109-pp-3/
1. 資料來源
【註1】
中時新聞網「陪伴因疫情失業而 憂鬱的親友,可以這樣做」:http://bit.ly/3nuEliV
【註2】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COVID-19疫情下中西醫結合的情志護理」
https://forum.nhri.edu.tw/r18/
2. 照片來源
BBC News「肺炎疫情:非常時期如何維護心理精神健康」:http://bbc.in/3fuWF7Z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生會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台灣護理學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