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期間基本上做了兩件大事,第一就是西進政策使大量台商轉進中國,導致台灣內部投資不足,薪資水準下滑(不要再推給金融海嘯,這個以前我已經駁斥過了,真的很丟臉)。
第二就是鬆綁開放中資。真的很棒,讓台灣資金去中國,使台灣內部投資空虛,然後大家就會覺得天哪我們好需要中資。這真的不知道該說是笨還是心機深。
馬總統時期真的是弱台八年無誤,真的不要再賴給金融海嘯跟歐債危機,房價漲最高就那時候,經濟不好房價高,真的不要再找藉口。
還好蔡總統調整了大方向,我支持蔡英文根本就是因為這些事情,我跟綠營沒有淵源,整個生活環境也沒什麼綠營的人(當然現在有很多了,以前沒有),但我有眼睛我會看。
———————
中資來台許可辦法 6 年未修、開放中資業別及中資控制力定義更近十年未檢討。他細數,製造業已有 95% 開放,包括關鍵的高科技積體電路製造業等,形同對中資「開大門」,「馬英九離譜的決定,為什麼不把它畫上句點?」專研資訊戰的沈伯洋警告,制度上的不作為,等於拱手把台灣的安全都讓給中國。待疫情穩定後,台灣反而會從最安全變成最危險的地方。
賴中強說,馬政府時期利用行政命令五次修正,不斷開放中資投資業別。在製造業的部分,已有 95%項目開放中資投資,包括積體電路製造業、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業、被動電子元件製造業等關鍵產業。
在服務業則累計開放 160 項、佔服務業項數 51%,涵蓋幾乎所有批發、零售業、電信業、電腦系統設計服務業等。在用 BOT 引進民間資金參與的公共建設部分,累計開放中資 43 項,佔公共建設 52%。在馬政府任內,認為可引進中資參與的項目包括:公立文化機構及其設施、依法指定之古蹟、大眾捷運系統、輕軌運輸系、轉運站、車站等。
資訊戰專家沈伯洋:中資滲透資訊業分化台灣人 是中共最想做的事
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舉例,最近大同案沸沸揚揚,因為大同承包個人生物特徵系統、內政部移民署出入境電腦設備、全國戶政系統,甚至包括國防部參謀本部資通電軍指揮部公文管理系統。他反問,如果懷疑承包的公司是中資,會不會很怕?
適逢罷韓剛落幕,沈伯洋觀察,照理說台灣每次選舉之後容易歸於平淡,但從 2018 年到現在,每一次選舉後都造成更多族群的激化。從昨天到今天的觀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帳號在 FB 或 Dcard 上去分化台灣族群,而且只針對特定族群產生仇恨言論,希望有更多的抗議事件在台灣發生。
沈伯洋認為,只會在特定地方看到仇恨性言論,是因為中國對於台灣的個資蒐集不遺餘力,個資的蒐集越完整才可以針對人群做分類。做好分類之後,才可以知道哪一群人比較容易受到特定言論的影響。這種廣泛的個資蒐集,就要透過很多的公司在台灣做營運。
沈伯洋指出,更可怕的是,如果台灣本來可以蒐集到資訊的業者,直接被中資滲透。像是大同案,不要認為只是公司派還是市場派之爭。最重要的就是,今天購買大同股票的資金來源其實是很明確。若中資可以過來的話,根本也不用駭客,一天之內就可以把個資全部帶走。就更可以對台灣人做分類,然後再針對不同的族群來個別裂解、製造對立,這就是中國共產黨所想要達到的事情。
https://musou.watchout.tw/read/1CJ2rezTFhAoEXFstTOE
主動元件被動元件定義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汽車智慧化現況與趨勢
2016/11/07-DIGITIMES企劃
華創車電(HAITEC)技術中心前瞻工程部資深經理陳正夫先生,在論壇首場以「汽車智慧化現況與趨勢」議題揭開序幕。首先智慧車輛的定義,涵蓋任何具有感官與智慧的可移動載具。而智慧車輛的演進可從早期AM/FM音響、自動門鎖、自動變速,到近期(1985年以後)配置智慧導航、影像輔助。未來將朝節能環保、主動安全、聯網應用、自動駕駛等方向為發展目標。
智慧汽車配備多 安全觀念也正改變
智慧車輛涵蓋了多種配備,使得汽車成為完整的網路通訊加資訊娛樂,同時能兼顧行車安全的系統。為了進一步提升操控性與駕駛安全,智慧汽車都會配置各式攝影機與感測器,來提供汽車駕駛輔助、影像辨識與環境感測等需求。例如不少車款就提供了夜視功能、倒車輔助、全周影像系統、遠距環境感知等系統。
為發揮各元件的優勢,車廠通常會選擇配置攝影機來做影像辨識,使用雷達或光達做為環境感測。市面上一些高檔車款,其車身周圍都配置了各種感測器,可做到更完整的感測需求。
在行車安全的趨勢方面,早期買車的觀念是車子越堅固越好,近期的觀念則慢慢改變成當發生碰撞時,人是否受到良好保護,並透過各項先進科技來避免車子碰撞,讓車子主動介入操控,以降低車禍機率。
化被動為主動 提升行車安全
隨著科技進步,車輛所配置安全系統,也從被動式設計走向主動式設計。被動安全系統,是藉由預期或感測到的事故發生時,能夠減少人的傷害,例如:Airbag(安全氣囊)、SASC(半主動懸吊系統控制)、LDWS(車道偏移警示系統)等等。
而主動安全系統,則藉由控制系統介入駕駛的操控以防止意外發生(如自動將安全帶拉緊、天窗關閉等)。包括ABS(防鎖死煞車系統)、ESC(電子車身穩定系統)、ACC(適應性自動巡航)、LKS (車道維持輔助系統)、AEB(主動緊急煞車)等等。近年來不少高級車款都陸續加入這些系統,且不斷做精進與改良,以協助駕駛減少意外發生機率。
車聯網與無人車 是智慧車未來趨勢
車輛導入資通訊科技,可提供行車通訊(包含無線通訊、GPS)、資訊娛樂(影音播放、資訊顯示、高精度圖資),近年來物聯網的應用也導入汽車產業,形成結合雲端技術的車聯網應用,諸如即時路況、緊急救護(如歐盟eCall)等等。未來的趨勢將會朝車輛共乘/共用、聯網汽車可雲端下載更新、大數據分析與深度學習可提升駕駛輔助的可靠度、自動駕駛技術更精進、未來車不斷加入先進技術等方向邁進。
因應上述趨勢,造成汽車工業改變,將促使傳產與新興科技合作/合併,人口也會從郊區往市區集中,在綠能議題抬頭之下,節能環保要求將日趨嚴苛,導致未來用車行為也會跟著改變,從以前擁有車來處理交通需求,變成未來依需求來選用不同的車輛,而車輛也將依使用目的來設計,自動駕駛需求也將提升。
由於智慧車是多種專長的組合,行車安全與性能將是汽車最優先考量的因素,擁有良好的系統分析與控制策略,才能達到行的功能。由於環保意識越來越受重視,智慧化車輛必須透過外界的資訊服務,才能與周圍環境做最佳的配合而發揮最佳的效能(包括行車路徑縮點,避免塞車路段,以減少油耗與行車時間)。
因此智慧車輛將改變汽車市場與用車行為。總之,智慧車輛近年來將以車聯網應用為主,未來將朝更安全、更舒適、更環保等訴求發展,並往自動駕駛的應用邁進。
附圖:華創車電技術中心前瞻工程部資深經理陳正夫。
資料來源: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
主動元件被動元件定義 在 [問題] 請教電路學中的主/被動元件定義- 看板Electronics 的推薦與評價
電路學(Dorf的國際版 第八版)的課本中
說電路元件可以分為主動與被動兩大類
分類原則是看這元件對於整個電路是吸收能量(電能)
或是供給能量(電能)而定. W = 積分(VI)dt
按照這個定義 很容易了解 RLC 是被動元件
電壓與電流源是主動元件.
我的問題是 在電路學課本上看到的元件 都是兩端點的元件
那如果不是兩端點的元件 該如何使用此定義去判斷主動或被動?
例如 MOS , BJT 等電晶體 , 甚至很多PIN腳的 IC 等等
我的認知是:MOS,BJT與IC等元件不是電源
從能量的觀點上 這些元件應該是被動元件
可是有說法卻把二極體 電晶體 運算放大器等視為"主動元件"
這裡"主動元件"的意義 與電路學定義的主動元件 有一樣嗎?
感謝版友的回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9.189.7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