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新京報
🇨🇳 新京報 160527 所有人都说“我是听着草蜢的歌长大的”
网上曾经有个帖子,讨论在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乐坛,到底是草蜢的乐坛地位高还是Beyond高。很多人会说,就当时的乐坛地位,草蜢的音乐地位是Beyond不能比的。具体到底谁高谁低,如今想来也毫无意义。
很多人提到草蜢,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年那部电视剧《家有仙妻》的主题曲《失恋阵线联盟》,即使草蜢有19年没有再发国语专辑,也鲜少来内地,但是这首歌一直占据着各大KTV的流行歌曲排行榜。前不久的电影《港囧》《我的少女时代》和《火锅英雄》里也大量用到草蜢的经典歌曲。说到这些,草蜢很高兴,“我们的歌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很荣幸。而且这也说明,经典的永远不会过时。”
这一次,草蜢带着全新的国语专辑《Music Walker》重新在内地出发,这张专辑,他们筹备了几年,甚至放弃了在成军30周年的节点发表,就为了精益求精。“我们发现音乐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而且经典是会被一直传唱的,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影响更多的年轻人。这张专辑的每一首歌,都是精雕细琢的,每一首歌都是我们几十年以来的生活感悟。”
在接受新京报专访的这一天,草蜢刚刚参加完一个大型的音乐盛典活动。在等他们回酒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们感慨,刚刚走红毯的时候,这三位哥哥引发的尖叫度毫不逊色于一些当红偶像,甚至有所超越。而且不光是来自歌迷,还有很多80后的媒体人,他们天天跑场,对明星见怪不怪,但看到草蜢出场仍会特别的兴奋。
得梅姑赏识入行
首张专辑即获十大金曲新人奖
蔡一智和蔡一杰是亲兄弟,苏志威是和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三兄弟从小就对音乐格外感兴趣,因为三个人的姓氏都是草字头,所以取名叫“草蜢”。1985年,他们参加了由香港无线电视和华星唱片举办的新秀歌唱大赛。这个比赛曾推出过很多明星,如梅艳芳、张卫健、温兆伦、罗嘉良。虽然在决赛中落败,但是他们的演出获得了梅艳芳的赏识。于是,1987年,草蜢签约宝丽金唱片,第二年发布了首张粤语专辑《草蜢》,获得了当年十大劲歌金曲奖“最受欢迎新人奖”。不过,对于自己的这位伯乐兼师长,苏志威说:“刚出道的时候,觉得前辈(梅艳芳)的眼神很可怕,光看一眼她的眼睛就会害怕,你会觉得,老虎站在你面前你都不再害怕了。”
而草蜢首次发行国语歌曲,则是在他们出道第三年的时候。之后,谭咏麟在台湾发行了一张国语合辑《永远的朋友》,里面收录了草蜢原唱的国语歌《一路顺风》,结果成了这张专辑里面最红的一首。于是草蜢被请到台湾,刚到台湾的三人连国语都不太会讲,“不会听、不会说,我记得实在没办法的时候还讲了英文。”当时,他们接受采访都是用广东话夹杂着英文及手语才完成的。
初到台湾遇尴尬
又唱又跳七遍才发现还没录
草蜢听到别人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听着你们的歌长大的。”但是,当你见到草蜢的时候,会惊讶于这三位哥哥的状态,从相貌到身材,完全看不出年龄,最重要他们永远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样,有时候甚至会幼稚地玩闹。他们其实一直和他们歌曲中传达的那种活跃相吻合,看着这三个人,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能做出让人开心的音乐。
草蜢听到别人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听着你们的歌长大的。”但是,当你见到草蜢的时候,会惊讶于这三位哥哥的状态,从相貌到身材,完全看不出年龄,最重要他们永远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样,有时候甚至会幼稚地玩闹。他们其实一直和他们歌曲中传达的那种活跃相吻合,看着这三个人,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能做出让人开心的音乐。
蔡一杰一直说,他们太久不来内地了,又新发了国语专辑,总感觉自己像新人一样。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草蜢当初从香港到台湾发展,那时的他们其实已经在华语歌坛火了半边天,但是初到台湾却特别谦和,“有一次,一个电视节目录影,导演让我们唱跳一首歌,我们当时以为已经开始录了,就特别卖力地边唱边跳。然后就这样,我们连续卖力跳了七遍,跳到最后我们仨都要累趴下了。然后导演突然说了一句,‘灯光准备,正式开始’,我们都傻眼了。”蔡一杰讲道。即便这样,草蜢也没有生气,他们觉得自己在台湾就是个新人,应该认真学习。
从未想过要解散
别说30年90岁能唱照样唱
草蜢听到别人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听着你们的歌长大的。”但是,当你见到草蜢的时候,会惊讶于这三位哥哥的状态,从相貌到身材,完全看不出年龄,最重要他们永远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样,有时候甚至会幼稚地玩闹。他们其实一直和他们歌曲中传达的那种活跃相吻合,看着这三个人,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能做出让人开心的音乐。
蔡一杰一直说,他们太久不来内地了,又新发了国语专辑,总感觉自己像新人一样。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草蜢当初从香港到台湾发展,那时的他们其实已经在华语歌坛火了半边天,但是初到台湾却特别谦和,“有一次,一个电视节目录影,导演让我们唱跳一首歌,我们当时以为已经开始录了,就特别卖力地边唱边跳。然后就这样,我们连续卖力跳了七遍,跳到最后我们仨都要累趴下了。然后导演突然说了一句,‘灯光准备,正式开始’,我们都傻眼了。”蔡一杰讲道。即便这样,草蜢也没有生气,他们觉得自己在台湾就是个新人,应该认真学习。
从未想过要解散
别说30年90岁能唱照样唱
“三个人聚在一起时是草蜢,但是我们一样也会分开工作,因为这样工作比较有弹性。比如蔡一杰会出solo专辑,阿威会去拍戏、做主持人,虽然他讲话那么烂(哈哈哈哈,开玩笑)。”苏志威笑着说:“对,虽然我国语很烂,但是广东话还是可以的,电台节目、电视节目我都主持,有娱乐访谈,也有讲鬼故事那种,不过现在都没有了。”虽然分别去做过其他的事情,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解散,“因为我们太久没出国语专辑,所以比较少机会来内地,有一些朋友会误以为我们是解散了,这次是重组。其实不是,我们一直都没有解散过。”草蜢特意强调了这件事。
他们说,其实一直没有发国语唱片的原因很简单,当初最早的国语唱片合约是在台湾的公司,解约后,他们就无法发国语唱片了,这一拖就到了现在。蔡一杰说:“本来后来签了新公司,我们是准备在成团30周年的节点发这张国语唱片的,但是筹备了这么久,希望做到最完美,当时就觉得还没有准备好,决定还是再等一等,不要急于一时,反正草蜢会一直唱下去,别说30年,90岁能唱也会继续唱的。”
提问草蜢
草蜢谁最爱发脾气?
蔡一杰
蔡一智1965年生人,苏志威是1966年的,蔡一杰则是1967年生人。蔡一杰虽然年纪最小,但却是草蜢的队长。别看他在台上善于搞怪,私底下却是个很注重规矩的人。蔡一智和苏志威爆料在演唱会后台,最容易发脾气的就是蔡一杰,因为他总觉得另外两个人很不严肃,一直在聊牛排啊、火锅啊之类的,然后他就会发脾气。蔡一杰说:“幸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要不我就要发疯掉了。”苏志威也不放过声讨的机会:“他最希望我们化完妆就坐成一排,谁也不动特严肃,进来一个人就三个人一起起立三鞠躬。”但是,队里貌似也没有人在意蔡一杰的规矩,苏志威一句“谁怕谁啊?”搞得大家哄堂大笑。拍摄间隙,蔡一杰也很注重社交,会主动陪记者聊天。
职业生涯最大对手?
盗版
草蜢虽然19年没有出国语专辑,但是他们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乐坛。蔡一智说:“那个时候,一方面是国语合约的问题,还有就是盗版太猖獗。我们发现有一种形式盗版没法复制的,就是演唱会,因为是现场的气氛,是盗版盗不走的。所以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全球跑巡回,到处开演唱会。”草蜢对自己演唱会的气氛特别满意。蔡一杰看了看记者,断定地说:“你应该没看过我们的演唱会,我们演唱会气氛特别high,所有的观众都是从头跳到尾的,基本上没有人坐着,都是站着!
蔡一杰说,他的最高纪录是在演唱会上持续30分钟唱跳不停,他们自认几人的体力都很OK。“你们到底是怎么保持这么好的体力的?”我很好奇。“坚持做运动啊。”他们三个异口同声。“我们每天要做好多运动,跑步、游泳、健身房里面那种骑脚踏车。”这么好的体力,才能支撑每一次在舞台上活力四射的表演。他们的好朋友陈奕迅就曾经投诉说:“你们做演唱会,可以一开场就半个多钟头地边唱边跳,给我们的压力很大。”蔡一智也曾说过,张智霖向他抱怨:“我在跑步机上边跑步,边听你们(草蜢)演唱会的现场实况专辑。听到大概40分钟的时候发现你们一直在边唱边跳,而我在跑步机上已经跑得没力气了。”
出道这么久,草蜢当然也会遇到特别冷静的场子和歌迷。其实这种状况是很多唱跳歌手最害怕遇到的场景。但是草蜢却不会觉得尴尬,蔡一智说:“这二十几年,我们去过很多不同的国家,总会遇到不认识我们的人。而我们想的就是要用音乐征服他们,点燃他们。”蔡一杰说:“一开始场子气氛很冷,我们心里会不好受,但是心里会默念,一会让你们都站起来跳舞。”
蔡一杰很喜欢solo?
那是跳错了
为什么每次站队蔡一杰都会在中间,难道就因为他是队长吗?对此,苏志威说:“因为他在演唱会或者表演的时候经常会有solo的部分啊,有时你们会看到蔡一杰又solo啦!其实呢,是他跳错了,他就开始solo,但是你们都不会发现的。”当然,也不是每一次solo都是跳错。
人谁的女友最多?
苏志威
蔡一杰曾经爆料,他觉得在他们三个人中,苏志威是最受女粉丝喜欢的,也是女朋友最多的一个。蔡一智是这样解释的:“我们的女歌迷都喜欢外形比较正常的男人,可能他会比较受女生的欢迎,是因为他男人味比较重。”蔡一杰说:“看外表的话,别人会以为我很花,结果我不是。”
奶爸扎堆也会聊娃?
YES
如今的草蜢三子里,蔡一智和苏志威都做了爸爸。这次新专辑中,蔡一智的一首独唱主打歌就邀请了女儿参与,这首名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根手指头》的歌曲开头有一个可爱的童声,就是蔡一智女儿的声音。蔡一智告诉记者:“这首歌最初录制的版本是邀请小朋友跟我合唱。今年春节,吃完了团圆饭,我在家里听新专辑,听到这首歌时,突然隔壁有一个小孩子唱得朗朗上口,原来是我女儿。我才发现,她都会唱了,于是有了一个新想法,让她跟我合唱,所以才有了如今的最终版。”
而同样有一个可爱女儿的还有苏志威。蔡一杰说,自从这两个人有了女儿,三个人在一起聊的话题都发生了变化,有段时间觉得两人满口爸爸经,自己被他们忽略,但后来和两个小姑娘越来越亲,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也就融入了奶爸们的世界里。“她们都会过来抱我,我觉得很温暖。”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坤玉
乐华七子解散了吗 在 蘇志威Sobos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新京報 160527 所有人都说“我是听着草蜢的歌长大的”
网上曾经有个帖子,讨论在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乐坛,到底是草蜢的乐坛地位高还是Beyond高。很多人会说,就当时的乐坛地位,草蜢的音乐地位是Beyond不能比的。具体到底谁高谁低,如今想来也毫无意义。
很多人提到草蜢,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年那部电视剧《家有仙妻》的主题曲《失恋阵线联盟》,即使草蜢有19年没有再发国语专辑,也鲜少来内地,但是这首歌一直占据着各大KTV的流行歌曲排行榜。前不久的电影《港囧》《我的少女时代》和《火锅英雄》里也大量用到草蜢的经典歌曲。说到这些,草蜢很高兴,“我们的歌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很荣幸。而且这也说明,经典的永远不会过时。”
这一次,草蜢带着全新的国语专辑《Music Walker》重新在内地出发,这张专辑,他们筹备了几年,甚至放弃了在成军30周年的节点发表,就为了精益求精。“我们发现音乐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而且经典是会被一直传唱的,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影响更多的年轻人。这张专辑的每一首歌,都是精雕细琢的,每一首歌都是我们几十年以来的生活感悟。”
在接受新京报专访的这一天,草蜢刚刚参加完一个大型的音乐盛典活动。在等他们回酒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们感慨,刚刚走红毯的时候,这三位哥哥引发的尖叫度毫不逊色于一些当红偶像,甚至有所超越。而且不光是来自歌迷,还有很多80后的媒体人,他们天天跑场,对明星见怪不怪,但看到草蜢出场仍会特别的兴奋。
得梅姑赏识入行
首张专辑即获十大金曲新人奖
蔡一智和蔡一杰是亲兄弟,苏志威是和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三兄弟从小就对音乐格外感兴趣,因为三个人的姓氏都是草字头,所以取名叫“草蜢”。1985年,他们参加了由香港无线电视和华星唱片举办的新秀歌唱大赛。这个比赛曾推出过很多明星,如梅艳芳、张卫健、温兆伦、罗嘉良。虽然在决赛中落败,但是他们的演出获得了梅艳芳的赏识。于是,1987年,草蜢签约宝丽金唱片,第二年发布了首张粤语专辑《草蜢》,获得了当年十大劲歌金曲奖“最受欢迎新人奖”。不过,对于自己的这位伯乐兼师长,苏志威说:“刚出道的时候,觉得前辈(梅艳芳)的眼神很可怕,光看一眼她的眼睛就会害怕,你会觉得,老虎站在你面前你都不再害怕了。”
而草蜢首次发行国语歌曲,则是在他们出道第三年的时候。之后,谭咏麟在台湾发行了一张国语合辑《永远的朋友》,里面收录了草蜢原唱的国语歌《一路顺风》,结果成了这张专辑里面最红的一首。于是草蜢被请到台湾,刚到台湾的三人连国语都不太会讲,“不会听、不会说,我记得实在没办法的时候还讲了英文。”当时,他们接受采访都是用广东话夹杂着英文及手语才完成的。
初到台湾遇尴尬
又唱又跳七遍才发现还没录
草蜢听到别人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听着你们的歌长大的。”但是,当你见到草蜢的时候,会惊讶于这三位哥哥的状态,从相貌到身材,完全看不出年龄,最重要他们永远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样,有时候甚至会幼稚地玩闹。他们其实一直和他们歌曲中传达的那种活跃相吻合,看着这三个人,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能做出让人开心的音乐。
草蜢听到别人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听着你们的歌长大的。”但是,当你见到草蜢的时候,会惊讶于这三位哥哥的状态,从相貌到身材,完全看不出年龄,最重要他们永远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样,有时候甚至会幼稚地玩闹。他们其实一直和他们歌曲中传达的那种活跃相吻合,看着这三个人,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能做出让人开心的音乐。
蔡一杰一直说,他们太久不来内地了,又新发了国语专辑,总感觉自己像新人一样。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草蜢当初从香港到台湾发展,那时的他们其实已经在华语歌坛火了半边天,但是初到台湾却特别谦和,“有一次,一个电视节目录影,导演让我们唱跳一首歌,我们当时以为已经开始录了,就特别卖力地边唱边跳。然后就这样,我们连续卖力跳了七遍,跳到最后我们仨都要累趴下了。然后导演突然说了一句,‘灯光准备,正式开始’,我们都傻眼了。”蔡一杰讲道。即便这样,草蜢也没有生气,他们觉得自己在台湾就是个新人,应该认真学习。
从未想过要解散
别说30年90岁能唱照样唱
草蜢听到别人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听着你们的歌长大的。”但是,当你见到草蜢的时候,会惊讶于这三位哥哥的状态,从相貌到身材,完全看不出年龄,最重要他们永远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样,有时候甚至会幼稚地玩闹。他们其实一直和他们歌曲中传达的那种活跃相吻合,看着这三个人,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能做出让人开心的音乐。
蔡一杰一直说,他们太久不来内地了,又新发了国语专辑,总感觉自己像新人一样。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草蜢当初从香港到台湾发展,那时的他们其实已经在华语歌坛火了半边天,但是初到台湾却特别谦和,“有一次,一个电视节目录影,导演让我们唱跳一首歌,我们当时以为已经开始录了,就特别卖力地边唱边跳。然后就这样,我们连续卖力跳了七遍,跳到最后我们仨都要累趴下了。然后导演突然说了一句,‘灯光准备,正式开始’,我们都傻眼了。”蔡一杰讲道。即便这样,草蜢也没有生气,他们觉得自己在台湾就是个新人,应该认真学习。
从未想过要解散
别说30年90岁能唱照样唱
“三个人聚在一起时是草蜢,但是我们一样也会分开工作,因为这样工作比较有弹性。比如蔡一杰会出solo专辑,阿威会去拍戏、做主持人,虽然他讲话那么烂(哈哈哈哈,开玩笑)。”苏志威笑着说:“对,虽然我国语很烂,但是广东话还是可以的,电台节目、电视节目我都主持,有娱乐访谈,也有讲鬼故事那种,不过现在都没有了。”虽然分别去做过其他的事情,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解散,“因为我们太久没出国语专辑,所以比较少机会来内地,有一些朋友会误以为我们是解散了,这次是重组。其实不是,我们一直都没有解散过。”草蜢特意强调了这件事。
他们说,其实一直没有发国语唱片的原因很简单,当初最早的国语唱片合约是在台湾的公司,解约后,他们就无法发国语唱片了,这一拖就到了现在。蔡一杰说:“本来后来签了新公司,我们是准备在成团30周年的节点发这张国语唱片的,但是筹备了这么久,希望做到最完美,当时就觉得还没有准备好,决定还是再等一等,不要急于一时,反正草蜢会一直唱下去,别说30年,90岁能唱也会继续唱的。”
提问草蜢
草蜢谁最爱发脾气?
蔡一杰
蔡一智1965年生人,苏志威是1966年的,蔡一杰则是1967年生人。蔡一杰虽然年纪最小,但却是草蜢的队长。别看他在台上善于搞怪,私底下却是个很注重规矩的人。蔡一智和苏志威爆料在演唱会后台,最容易发脾气的就是蔡一杰,因为他总觉得另外两个人很不严肃,一直在聊牛排啊、火锅啊之类的,然后他就会发脾气。蔡一杰说:“幸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要不我就要发疯掉了。”苏志威也不放过声讨的机会:“他最希望我们化完妆就坐成一排,谁也不动特严肃,进来一个人就三个人一起起立三鞠躬。”但是,队里貌似也没有人在意蔡一杰的规矩,苏志威一句“谁怕谁啊?”搞得大家哄堂大笑。拍摄间隙,蔡一杰也很注重社交,会主动陪记者聊天。
职业生涯最大对手?
盗版
草蜢虽然19年没有出国语专辑,但是他们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乐坛。蔡一智说:“那个时候,一方面是国语合约的问题,还有就是盗版太猖獗。我们发现有一种形式盗版没法复制的,就是演唱会,因为是现场的气氛,是盗版盗不走的。所以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全球跑巡回,到处开演唱会。”草蜢对自己演唱会的气氛特别满意。蔡一杰看了看记者,断定地说:“你应该没看过我们的演唱会,我们演唱会气氛特别high,所有的观众都是从头跳到尾的,基本上没有人坐着,都是站着!
蔡一杰说,他的最高纪录是在演唱会上持续30分钟唱跳不停,他们自认几人的体力都很OK。“你们到底是怎么保持这么好的体力的?”我很好奇。“坚持做运动啊。”他们三个异口同声。“我们每天要做好多运动,跑步、游泳、健身房里面那种骑脚踏车。”这么好的体力,才能支撑每一次在舞台上活力四射的表演。他们的好朋友陈奕迅就曾经投诉说:“你们做演唱会,可以一开场就半个多钟头地边唱边跳,给我们的压力很大。”蔡一智也曾说过,张智霖向他抱怨:“我在跑步机上边跑步,边听你们(草蜢)演唱会的现场实况专辑。听到大概40分钟的时候发现你们一直在边唱边跳,而我在跑步机上已经跑得没力气了。”
出道这么久,草蜢当然也会遇到特别冷静的场子和歌迷。其实这种状况是很多唱跳歌手最害怕遇到的场景。但是草蜢却不会觉得尴尬,蔡一智说:“这二十几年,我们去过很多不同的国家,总会遇到不认识我们的人。而我们想的就是要用音乐征服他们,点燃他们。”蔡一杰说:“一开始场子气氛很冷,我们心里会不好受,但是心里会默念,一会让你们都站起来跳舞。”
蔡一杰很喜欢solo?
那是跳错了
为什么每次站队蔡一杰都会在中间,难道就因为他是队长吗?对此,苏志威说:“因为他在演唱会或者表演的时候经常会有solo的部分啊,有时你们会看到蔡一杰又solo啦!其实呢,是他跳错了,他就开始solo,但是你们都不会发现的。”当然,也不是每一次solo都是跳错。
人谁的女友最多?
苏志威
蔡一杰曾经爆料,他觉得在他们三个人中,苏志威是最受女粉丝喜欢的,也是女朋友最多的一个。蔡一智是这样解释的:“我们的女歌迷都喜欢外形比较正常的男人,可能他会比较受女生的欢迎,是因为他男人味比较重。”蔡一杰说:“看外表的话,别人会以为我很花,结果我不是。”
奶爸扎堆也会聊娃?
YES
如今的草蜢三子里,蔡一智和苏志威都做了爸爸。这次新专辑中,蔡一智的一首独唱主打歌就邀请了女儿参与,这首名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根手指头》的歌曲开头有一个可爱的童声,就是蔡一智女儿的声音。蔡一智告诉记者:“这首歌最初录制的版本是邀请小朋友跟我合唱。今年春节,吃完了团圆饭,我在家里听新专辑,听到这首歌时,突然隔壁有一个小孩子唱得朗朗上口,原来是我女儿。我才发现,她都会唱了,于是有了一个新想法,让她跟我合唱,所以才有了如今的最终版。”
而同样有一个可爱女儿的还有苏志威。蔡一杰说,自从这两个人有了女儿,三个人在一起聊的话题都发生了变化,有段时间觉得两人满口爸爸经,自己被他们忽略,但后来和两个小姑娘越来越亲,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也就融入了奶爸们的世界里。“她们都会过来抱我,我觉得很温暖。”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坤玉
乐华七子解散了吗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华夏文摘|歪脖子树:斥网络空间主权论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办公区
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凡上网者皆为网民。网络世界人不到而心灵至。大家以文会友,高谈阔论,才思共享,异见各持。 网络是精彩的新兴人类文明。
“网络自由”本质是“言论自由”、“通讯自由”。属于基本的人权。
根据“联合国人权宣言”第19条: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在联合国人权宣言上签字画押转身又干涉网络自由的政府,完全是无赖政府。不论那无赖耍得多么富有地道的本土特色,无赖就是无赖,如此而已,岂有它哉!
独裁者应当明白, 虽然他的警察可以随时敲门破户拘禁本国草民,治他们的“网络罪”,但是他要面对更多的鞭长莫及的国际网民。国际网民遍布世界各地,挟人权自重,从心底藐视独裁者的言论专制。独裁者一旦被网民藐视的目光锁定,他就自动矮化为世界范围的宵小。
然而,中国的执政者(到今天我还是对习近平的恻隐之心不死,不忍心直接点名)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他要宣示中国的“网络空间主权”了。全国人代会还一本正经地在网上征求对《网络安全法》草案的意见。好吧,那我就接受全国人代会的邀请,以“世界网民”——而不是习近平治下的草民—-身份直抒己见。我的意见是:坚决反对中国借口维护“网络空间主权”侵犯“世界网民”的人权。
1),“网络空间主权”——一个莫须有的名词
习近平的智库人物们创造了若干逻辑混乱的理论,已经被人们奚落了一通,现在又捏造了一个“网络空间主权”的怪味名词。
诚然,如果“网络主权”意指中国境内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所有权,那是无可厚非的。那一堆计算机设备是中国花钱买的,所有权自然属于中国。但是解放军日报的文章《网络主权彰显国家主权》其中的“网络空间”定义,显然泛指全世界的互联网系统。这里不仅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还囊括所有的网民。涉及全部屏幕上的虚拟网络社会。宣示“网络空间主权”是公开宣布以国家名义入侵网络的正当性;对网民强迫洗脑的合法性。“网路空间主权论”把警察“掌握制网权”的文化专制粉饰为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之举。把用文化特务推销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恶行常态化。
解放军日报怪论连环,有论点无论据:
“网络主权彰显国家主权。网上空间,也是国家的安全空间。网上阵地,自己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网上领土,自己不去守卫,就会丧失主权,甚至成为敌对势力侵蚀瓦解我们的‘桥头堡’。
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谁掌握了网络,谁就抢占了意识形态斗争战场的制高点,谁就按住了信息时代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命脉……”
“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搞不好也会成为“心头之患”。特别是网上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道路和国家政治安全,是我们必争必守必占的核心阵地。”
“21世纪掌握制网权与19世纪掌握制海权、20世纪掌握制空权一样具有决定意义。”
解放军报的这篇文章,散发着呛鼻的文化大革命烧焦味。这里模彷了毛泽东的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理论,只是隐去了人们痛恨的“阶级斗争”几个字。当权者自己也搞不清自己属于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了。
在一个远悬天边,被海水淹没的暗礁上填充几十米厚的砂石,插上一面五星红旗宣称这就是我的领土——这事虽然办的不合国际规矩,也总算是在现实世界办的一件精神正常的事情。但是在一个虚拟网络社会插上一面虚拟的五星红旗宣称这是中国的领土领空,那就是太虚幻境的幽灵事件了。
解放军报鼓吹用攻城略地的军事行动把五星红旗插到网络空间上。“网上阵地,自己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 意思是说我不插五星红旗,美国人就要插星条旗、英国人就要插米字旗、日本人就要插太阳旗等等。故弄玄虚,煞有介事。武夫为党国的主权焦虑,忧心如焚。
首先“网络空间存在国家主权”就是一个荒谬的前提。网络技术的诞生和国家、政党、政府没有任何关系。网民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这里不识别国籍种族,不区分富贵贫贱,不在乎党派阶级。网络社会没有国家的概念,没有国境线分界,没有政权运作,没有行政区的划分,没有施政者和被治之民。如果硬要套用领海领空这些世俗概念,网络世界更像是浩渺的太空空间,那里超过任何国家的统治范围,属于无主宇宙——或者上帝的宇宙。国家主权之说从何而来?在那里宣示主权,不如说月亮属于中国还实在些!
网络上自然也有网络犯罪。既然人人都可以上网,网上之众难免渗入犯罪分子。不法之徒可能故意传播虚假消息,扰乱社会秩序,恶意诽谤异己,诈骗他人钱财等。然而网络犯罪和现实社会的犯罪没有本质不同。既然现实社会的此类犯罪涉及不到国家主权,网络犯罪同样牵涉不到国家主权问题。借口打击网络犯罪趁机扩张国家控制网络的势力,是专制者的狡猾策略。
习近平的谋士们生造出“网络空间主权”这个吓死人的词汇,不是要整肃网络犯罪,而是准备把发表不利于共产党言论的网民往死处整。把人们的思维活动,划归共产党的主权范围,构陷“网络思想罪”或者“网络颠覆罪”。
对于一切想操纵网络的政党势力,网民的共同吼声是:滚出去!
2)何以“网安”变“党安”
如果政府把自己定位在为网民服务的角色——鼓励一切网络加速升级的发明创造;打击网上骇客行为;制裁散布病毒者;破获利用网络犯罪的刑事案件;拆除对异见的防火墙;维护网民的言论自由权;保障网络运行流畅——那我们没有理由不认为政府是真在为“网络安全”操心。
可是我们看到习近平的心操的不在其位。他孜孜以求的是推行他的“两个不能否定”、“七个不能讲”政策。两个不能否定 曰:“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七个不要讲 曰:普世价值、新闻自由、公民社会、公民权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错误、权贵资产阶级、司法独立统统地不要讲。
这是束缚中国进步的几道绳索。习近平认为解除了这几道绳索会导致否定了毛泽东。“如果否定了毛泽东,我们的党还站得住吗?站不住就会天下大乱。” 总而言之,为了毛泽东不被否定,为了共产党站得住脚,中国人必须被捆绑起来。实话不能说,谎话要大讲;追求历史真像有罪,掩盖党国罪行有赏。
习近平亲自接见了中国网络正能量写手花千芳、周小平。花千芳的豪言壮语:“中国引领信息时代的决心,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了。” 道出习近平心声。花千芳、周小平的破格提拔,一时掀起网络上的马屁热,献媚之气浑然成风。这表明习近平要把“两个不能否定”,“七个不要讲”的恶政全面向网络推进。
所以,所谓“网络安全法”味道全变了,它的全称是”通过网络保证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办法“,简称“党安法”。
习近平不会反向思考,共产党靠着蹩脚歌手花千芳、周小平一曲接一曲的催眠歌才能睡着觉;不慎讲漏了嘴道出历史真相共产党就要垮台——如此虚弱的政党还有理由生存下去吗?
3)天下网络大势,逆之者亡
由政府斥资建立防火墙阻止海外的浏览器;封锁不同政见者的博客; 阻止有损共产党形象的事实披露;雇佣大量网络警察随时删除所谓负能量帖子——这就是政府在限制通讯自由、言论自由,否定人民的知情权,公然侵犯网民的人权。是国家在犯罪。
中国人要想走在世界前列,就需要全方位地观察世界,了解政治、经济、科技各领域的动态,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政府无权把外部信息先经过滤而后灌输给民众。大众需要第一手的资讯,网民自己有智慧和鉴别力。他们会在比较过程中鉴别出事实和谎言、真理和谬误来。
现在的中国,政府和网民在玩“封网”和“翻墙”的游戏。这是一个畸形的官民关系,根源在于执政者“永远执政”的畸形心态。在一切为了执政安全的考量下,执政者已经站在阻碍新技术的应用、妨害新型生产力开发的反动立场。当执政者在网络世界高举“主权”大旗扫荡“负能量”的时候,执政者本身就已是一股破坏社会新文明的邪恶力量。
网络集中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尖端成果,网络汇聚了大批的知识精英,网络所形成的虚拟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进和文明社会。网络社会与现实的社会互为映像,彼此相互作用,促进了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高度文明推进。
如果有哪个政党在这样一个网络蓬勃发展的时代忧心忡忡,把网络视为心头之患:他们感到原来在专制下的顺民变成刁民了;对政府的政策越来越挑剔了;原来掩盖的历史罪恶被一伙不知天高地厚的网民挖掘了;中国人说话开始带着洋人的“普世价值”腔调了;愚民宣传被越来越多的百姓揶揄调笑,反而让愚民者自己看起来更像个十足傻瓜了。
于是执政党感到生存受威胁,呼吸被压迫,亡党亡国的危机如恶梦缠绕。如果发生这种情形,那么错不在网络新技术的出现,错在执政党的生存方式。执政党要活命只有更新改造自己,而不是企图扼杀新技术新文明以延续自己腐朽的生命。
我不是习近平,也不了解共产党要做出这种生存方式的改变有多大难度。如果难度达到“不可能改变”的程度,我建议习总书记大义灭亲,明智地给共产党一个“安乐死”,和平解散组织,重组政党。当然这很需要“男儿”气概完成这个“安乐死”大业。
我知道我是过高估计习近平的水平了,很可能习总自己就是一个“不可能改变”分子。那么共产党会迎来另一种死法——“痛苦死”。怎么个痛苦法,只有死过才会知道,但是晚了。
7-22-2015
© 审查你妹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5. | Permalink |
Post tags: 网络主权, 网络安全, 网络审查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本文链接:http://ift.tt/1HcG12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