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短評:「小說課2:偷故事的人」
作者許榮哲,60年代最會說故事的人,小說家、編劇、導演、九把刀的啟蒙者。
這個作者的小說課123全部看完了,我覺得他的文筆非常的流暢,明明是教科書,拆解故事的手法,卻像在寫散文、寫詩,不知不覺就看完了。但是硬要說從裡面學到什麼,總覺得有點恍然。
可能速讀法對這種故事型態的書沒有辦法抽出重點來吧,但是我看完第一集小說課的時候,在寫其他的文章在譬喻上面好像變得更流暢了,可能不知不覺有吸收到他的文風。
以前艾爾文有說過,如果想要跟別人解釋不懂的東西,那麼就拿類似的東西來做類比。
我覺得看完小說課以後好像類比的能力變強了,雖然我寫的是自己的故事,但是還是可以拿來應用,讓讀者在閱讀我的文章時,可以感到更生動的感覺。
📗故事的公式 :
只要問七個問題就可以在3分鐘內說出一個「有開頭」、「有結尾」、「有衝突」、「有轉折」的完整故事
1. 問題1:主人翁的「目標」是什麼?
2. 問題2:他的「阻礙」是什麼?
3. 問題3:他如何「努力」?
4. 問題4:「結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結果)
5. 問題5:如果結果不理想,代表努力無效,那麼,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變這一切嗎?
6. 問題6:意外發生,請節如何「轉彎」?
7. 問題7: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7個問題簡化後得到的公式:
1. 目標
2. 阻礙
3. 努力
4. 結果
5. 意外
6. 轉彎
7. 結局
不管小說、電影、還是漫畫,只要他的核心是故事,大部分都有類似的戲劇結構。 這個公式並不是故事製造機,而是一條串故事珠珠的線。創造故事過程並非無中生有,而是把我們腦子裡,散亂的故事碎片,利用因果邏輯,一個接一個串了起來。
📙在夢想版的故事公式,可以用的方法:
1. 夢想(目標)=因為
2. 原罪(阻礙)=但是
3. 努力+4.結果=所以
4. 5.意外+6.轉彎=但是
5. 7結局=所以
「夢想」比較接近心靈的層次,「目標」 則容易淪為表象的現實。
一般而言,先有目標,隨後才相對產生阻礙。然而原罪正好相反-它本來就存在了,只是夢想出現時,他才被突顯出來。
舉個例子:如果主人翁的夢想,是成為奧運游泳金牌得主,但是他的原罪是天生沒有手、 沒有腳。當主人翁的夢想和原罪如此遙不可及時,他就必須展開一段超乎常人的努力過程,再加上一個不可思議的意外,才有辦法扭轉命運。
這麼一來,故事是不是除了戲劇張力之外,還彌漫著濃濃的催淚瓦斯味?讓人很想立刻準備面紙,找書來看!
因為人的夢想常常連結到內在的心靈,所以創作出來的故事不知不覺就會脫離匠氣的造作, 給人一種柔軟、溫度、心的感受。
❤️佳句摘錄:
🦋僅僅一個時間的分岔,小說便頭也不回的往平庸和不朽兩條大道狂奔而去。
🦋神鬼是情節的萬花筒,輕輕一轉,又是另一個目眩神迷的故事了。
🦋安安靜靜的衝突常常比刀光劍影、血流成河更有張力,因為它是一張懸在心裡的網,柔軟,卻永遠破不了。
🦋故事就像散落一地,未經拼湊的積木,彼此之間沒什麼關聯;情節則像積木的「卯」和「榫」,一個凹入,一個凸出,當凹和凸一個接著一個組合起來,具體的東西就會慢慢成形。
部落格文章連結:https://reurl.cc/ry2Xr
#小說課 #小說課2讀書心得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三妍良語的讀書心得
九把刀 小說 關聯 在 作家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作家事第一季即將邁入最後一集,
我們仨手刀直奔日行甜點店進行大胃王比賽,
然後在血糖飆高之際,要跟 朱宥勳談「抄襲」。
抄襲?致敬?模仿?到底該如何定義,
要談的文本有詩有小說,
有上過報紙的、有去過法院的、有得過文學奬的,
我們將談之前喧囂一時的詩壇「含羞草」事件;
黃麗群的〈成家〉與張曉惠的 〈黑心貨〉;
九把刀的〈語言〉與陳漢寧的 〈顛倒〉。
因為要出外景,所以提早於週日八點直播,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捏!
相關聯結:
含羞草: http://goo.gl/NbZLKS
成家黑心貨: http://goo.gl/KBKV5v
語言顛倒: http://goo.gl/Tjmxua
圖片來自電影 Paprika
九把刀 小說 關聯 在 冰如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話說,九把刀帶美女上床被偷拍到,然後我看到我身邊臉書朋友(不熟)大喊要把九把刀的書燒掉,個人的觀點是,九把刀這個人的感情世界其實不關我們的事,尤其他今天又是被偷拍到的,更尤其九把刀所做的職業並不是賣國賊,我不懂為什麼社會大眾要對這種新聞這麼敏感,那是他家的事,然後他也不是剛結婚,並沒有犯法,並別提書了,他寫的書跟他這個人有什麼關聯嗎,今天九把刀到MOTEL跟女人上床,難道寫的書就會比較難看。
我不是贊同九把刀的行為,只是認為他的行為跟他寫的小說沒有太大的關係。
否則馬英九清廉,我們就要說他做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