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x3本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摯愛的親人因病離世,你說服自己,這對彼此都是一種解脫。但當你觀看一部家庭電影時,忍不住抽泣,才發現傷痛從未遠去。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總是習慣 #逃避 和 #壓抑?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why-do-i-do-that/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的作者是擁有35年執業經驗的心理治療師約瑟夫.布爾戈(Joseph Burgo)。在這本備受心理醫師界讚賞的書中,他把心理學理論和生活案例做了完美的融合,讓原本對心理學沒什麼概念的我,可以很快進入狀況。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事情,會被大腦轉化成情緒,然後自然地選擇一種習慣處理的方式。但是,當這個情緒太過強烈而無法承受之時,我們為了逃避,就會選擇壓抑、否認、轉移、理想化之類的方式去處理,作者稱為這些行為是「心理防衛機制」。
例如遭遇極大的哀痛,選擇「壓抑」;或者遭到上司的責難,卻選擇「遷怒」別人;甚至明知遭到情人不平等的對待,卻過度「理想化」對方,選擇逆來順受。然而,一切的心理防衛機制,其實都是我們為了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作者透過許多生活中的案例,教我們如何「辨認」自己與別人表現出的防衛機制,也教我們如何「卸下」這些防衛機制,與內心真實的情緒共處。最終,讓我們學會「為什麼懂得面對不舒服情緒的人,反而能體驗更豐富的人生,以及如何成為這樣的人」。
只有經歷了痛苦,方能真正醒過來。—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
【你的心理防衛類型是什麼?】
在這本書的開頭,作者會邀請你做一個練習題,確認自己比較符合哪種情況。不得不說,這個練習題深深地吸引了我。當我發現自己幾乎完全符合其中一個組別時,我就更迫不及待繼續讀下去,彷彿這本書就是為我而寫。
因此,我想邀請你花三分鐘做這個練習,找出自己可能不曾察覺的「心理防衛類型」。請認真閱讀以下內容,挑選符合你自己的敘述。挑選那些符合你「真實現況」的敘述,而不是你心中「想成為的樣子」的敘述。建議你拿張白紙,紀錄下每個組別的數量:
A類:第一組
我不相信在我有需要時,別人會幫我
我總是遇到黏人類型的人
我認為太黏人和依賴都是一種軟弱表現
我很少暴飲暴食,可以自主控制飲食
對我來說,「性」並不如別人所認為的那樣重要
想把事辦好,就得親自動手
A類:第二組
遇到問題時,我總是幻想會有人替我「解決」
我不算暴飲暴食,但我希望自己能更確實地控制飲食
每次談戀愛,都會全心投入有時
我太依賴他人了
即使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我有時還是會在約會時和對方發生關係
我對別人的重視,似乎勝過他們對我的重視
B類:第三組
表露激烈的情緒,會讓我感到不安
我很少流淚,只會偶爾在看悲傷電影的時候落淚
我很少生氣,從不會發火
我超級好說話
我時常嘗試新事物,但總是三分鐘熱度
我總是擔心稍不留意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B類:第四組
我經常反應過度,隨之又懊悔不已
我認為被情緒吞沒很正常
我希望自己沒有情緒上的波動
我經常感到混亂,失去控制
我發脾氣的次數,數都數不清
我感覺自己像是壓抑了一大堆緊張的感覺
C類:第五組
我會花很長時間照鏡子
我會把大部分的積蓄用來買衣服、打扮自己
經常有人羨慕我的長相/成功/性格
在人際關係上,很少人符合我的交往標準
我喜歡在聚會時成為焦點
我認為對他人表現出不耐煩或輕視很正常
C類:第六組
我常感到自己「不如」朋友或初識之人
我容易對自己犯下的錯誤過分自責
我時常會對他人及他們的生活感到嫉妒
我害怕被人看輕
我無法接受批評並對此十分抗拒
我希望自己是另一個人
做完練習後,你也可能會發現自己對每一組中的個別敘述產生同感,而不是完全對應某一組的內容。重點並不是為了把自己歸類,而是瞭解你需要面對的心理挑戰是什麼。這是一個辨識自己防衛機制的前奏,每個人都有可能和上述的所有議題糾纏著。
自由的代價是時刻保持警覺。— 美國第三任總統湯馬斯.傑弗遜
【三種心理課題和對應的防衛類型】
做完練習題之後,可以把自己傾向的類別對應到三種最常見的心理課題:A類是對需求、慾望和依賴的問題;B類針對的是強烈的情緒與自我控制;C類則是關於自尊以及如何在關係之中如何看待自己的課題。
傾向第一組的讀者,很難承認自己的需求或依賴,防衛機制在於否認依賴,並勸自己忽視欲望和需求。傾向第二組的讀者,反而過度依賴別人,被欲望和需求牽著鼻子走,防衛機制是透過控制對方,讓自己得到有掌控感的安心。
傾向第三組的讀者,容易在面對強烈情緒時感到不自在。防衛機制是壓抑情緒,或逃避任何造成這種情緒的局面。傾向第四組的讀者,經常感覺被自己的情緒吞沒,防衛機制是嘗試不同的方式擺脫這些感受,或把情緒轉移到別的地方或人身上。
認同第五組和第六組敘述的讀者,都在與羞恥感和低自尊抗爭。傾向第五組的讀者,防衛機制是為了說服自己及他人,相信與事實相反的那一面。傾向第六組的讀者,選擇的防衛機制大部分會令他們失望,渴望成為另一個人本身就是一種防衛機制。
【這本書對我最有啟發的三個重點】
這一年多來,自從我用子彈筆記維持寫日誌的習慣、以及偶爾進行正念冥想之後,透過回顧,發現自己有「迴避衝突、壓抑憤怒」的習慣傾向。當我瀏覽這本書的簡介與書評之後,意識到自己的習慣,也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便產生興趣想更深入瞭解。
透過書中的引導,我漸漸地體會到,當自己選擇迴避這些痛苦情緒的同時,卻會失去了運用這些情緒所能帶來的好處。例如有建設性的衝突,能讓問題獲得更有創意的解法;適時表達憤怒,又不流於破壞性的詆毀,有助於推展事情的進展,或在受到苛刻時保護自己。
作者總共解析了十種人們常用的防衛機制,並且在每個章節的結尾,提出許多問題讓你回答(就像心理諮詢師對你提問)。以下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感到最有啟發的三個重點。
【1.我們無法逃避情緒,要學會接納與共存】
這本書不同於普通的勵志書籍,作者不會要你擺脫痛苦、消滅恐懼、壓抑憤怒,因為這些情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刻意逃避這些情緒,就會產生逃避與防衛的心態。結果,當我們的防衛太嚴重或根深蒂固時,反而不可能體驗到豐富而滿足的情感生活。
事實上,人類不可能一直處於友善狀態。那些不為社會接受的情緒,如憤怒、仇恨、嫉妒與妒忌,同樣屬於情感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需要的是改變自己的思維,學會接納「無法逃避情緒」的事實,並且學會如何更妥善地應對情緒。
我特別喜歡作者對於「如何面對情緒」的見解,他說:「別期望自己能戰勝或擺脫這些令人痛苦的感受。你並不是要成為一個更開明的大好人,再也不售這些難題的困擾,而是當痛苦出現時,學會使用更健康的應對方式。」
【2.什麼是健康的心理狀態?】
對於一般人而言,最常面對的心理課題有三種,與之對應的健康心理狀態分別是:(1)需求與依賴的問題:誠實接納自己的需求、(2)情緒問題:學習忍受強烈的情感、(3)自尊問題:懂得發展出自我價值感。
你能接納剛剛好的依賴性,並得到真正需要的東西。你擁有深刻的感受力,卻不擔心被其淹沒,並相信這些情感會賦予生命與關係更多意義。你信任自我,雖然對自己並非百分之百滿意,但堅信自己是一個有價值、永不放棄成長的人。
除了我們常聽到「踏出舒適圈」的職場建議之外,這個觀念用在提升心理健康一樣適用:「真正的心理成長,只有在選擇去做舒適圈以外的事情時才會發生。防衛機制是在內心養成的應對習慣,若要成長,就得做與內心習慣相違背的事。」
【3.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作者對這本書還有一個期許,他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心理治療師。我認為可以把「治療」這個詞改成「傾聽」,換個說法就是「心理傾聽師」,當你懂得如何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將視角抽離、觀察自己,某種程度上你就成了自己的傾聽者。
就像最近另一本同為心理治療師寫的暢銷書《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也提到類似的概念:「心理諮商提供的不是解決方案,而是用同理心的角度傾聽,引導對方發現內心的聲音,從旁支持讓對方自己想出解決對策。」
前最常見、也是我持續在練習的就是用「正念冥想」,觀察自己當下感受到的情緒。體驗它,傾聽它,但不要讓情緒完全主導自己的決定。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情緒,因為很多時候它們只是你防衛心態的展現。
擴大對自身感覺與頭腦認知的意識,與控制我們的「心念」保持距離。我們可以不時從自己的想法裡抽離出來,就像站在河流的對岸,看著想法一個接一個地從大腦中流過。學習傾聽自己的內心,與痛苦和喜樂共處,放手體驗但不隨之起舞。
痛苦本身所帶來的問題,遠比不上我們為了抗拒痛苦而造成的問題還多。
【後記:與生活正面對決的勇氣】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的閱讀過程,就像帶著自己走上一段內心聲音的探索之旅。就像這本書的英文書名「Why do I do that?」的問題,隨著自己回答書中各種角度提出的問句,逐漸明瞭自己慣性的防衛行為,為什麼選擇這麼做的背後原因。
我也回想起脫北者朴研美在自傳《為了活下去》說的這段話:「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跨越的沙漠。」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心理課題,那片沙漠雖然充滿了危險、痛苦、不願面對的回憶,但終將是我們需要面對跟跨越的課題。
推薦這充滿真誠和情感的書,給每個不知不覺就開啟逃避模式的人。你可以把它當成探索自我情緒的實用指南,也可以作為一個無聲陪伴的傾聽者。當你跟書中的問題進行對話,也等於跟內心的自己展開對話,我們需要有與這個苦樂交融的生活正面對決的勇氣。
最後,送給我自己也送給你,書中這段讓我回味許久的段落:「除了不可避免的挫敗與痛苦,你在無數體驗中感受到了真正的快樂。珍視自己擁有的關係,同時在家人、朋友與伴侶的關係中找到了深刻的意義。大多數時候,僅僅只是活著,便讓你感到慶幸不已。」
我們終將活成內心無比強大的自己。— 本書作者約瑟夫.布爾戈
【抽獎辦法】感謝 今周刊 今周刊出版
1、抽出「3本」《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想克服哪種逃避的心態?例如:「我想知道怎麼處理憤怒的情緒,克服逃避衝突的慣性」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7/14(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三名正取,兩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7/16(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的推薦目錄:
- 關於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心得]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人生好難,該怎麼辦?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閱讀心得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讀書心得《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 書籍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讀書紀錄]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 Samina Website 的評價
- 關於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心得]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 boo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心得]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 看板book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心得]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PTT推薦- book 的評價
- 關於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心得]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導讀(無雷) - book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心得] CCFF7R白金小感 - PTT評價 的評價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好,我是三妍良語,勵志實驗狂📜
藉由冒牌者症候群一書,2020年我重新檢視自己寫部落格、經營粉專的初衷,在這聊聊,我的頻道在寫什麼?主要訴求者是誰?
🦄我的頻道在寫什麼?
這是一個內向、害羞、沒有自信的創意人,從2018年接觸好葉的「未來的葬禮」影片後,
找到了真正的人生熱忱-
✨紀錄2018到2028年之間,學習成長、跌跌撞撞達到夢想的故事✨
💐以下是我的10年目標:
1.參加鐵人三項
2.學會觀光日語去日本旅遊
3.存到100張股票
4.賺到1000萬,或者資產達到1000萬
5.參加100場創作比賽
6.創作比賽有10次得獎(不管大小)
7.素材設計師/插畫師職業
8.擺一個貓頭鷹為主題的攤子、寫部落格
9.一個用正能量和知識,幫助許多人的人
10.成為一個勇敢朝目標前進,堅持每天做對的事情的人
✨我的夢想,是在10年完成這10件事✨
你是不是想說,這怎麼可能?
如果有人跟我說,
有一個能力只是普普通通的設計師,
薪水從來沒超過25K,
還不幸工作途中坐壞了腰椎🥀,
連好好走路都有困難,
卻夢想去比鐵人三項和賺到1千萬的資產,
還有其他等等等.....
換做是我也不相信。
也許,連同你和我,小看閱讀和信念的力量。
🌹2018,我透過閱讀改變心態、克服身體上的困難進行5個月的訓練,成功挑戰鐵人三項這個看似不可能的比賽。
🌹2019年4月自學日文到年底,連續7個月挑戰每天讀30分日文,我已經把50音背完、會說基本的日語,有基本的語感,還有勇氣幫助迷路的日本遊客。
至今2020還在持續學習日本旅遊的相關會話。
如同我一開頭說的,我是一個內向、害羞、沒有自信的創意人。
儘管我有拖延症、老是覺得自己很沒用、常常被人說想太多,跨出第一步要猶豫很久....😕
但是這樣的我,即使過程跌跌撞撞的,也可以完成看似不可能的夢想。
我不是靠過人意志力完成的,我依靠的是大量閱讀,學習書中的知識和技巧。
藉由了解自己、挖掘自我長處、改變自己的信念、模仿成功人士的思考和習慣,
用Evernote筆記記錄自己的目標,建立回饋機制....等等
一點一滴的改造成我想要的樣子。
在沒朋友沒貴人的狀態下.....
🌟「閱讀是改變人生的最後希望」🌟
如果外在環境無法改變,你只能改變自己。
🦄主要訴求者是誰?
如果你也是這個樣子:
🥀因健康問題暫時無法回歸社會的你。
🥀因為自卑內向,相信什麼都做不到的你。
🥀羨慕那些有自信的人,卻不知道怎麼改變的你。
🥀總是半途而廢、無法完成一件事的你。
🥀因為家庭問題痛苦而沒能力脫離的你。
🥀不知道正確的價值觀是什麼,該以什麼為依據的你。
🥀身邊沒有可靠的家人或朋友,獨自一人掙扎的你。
🥀常常陷入負面聲音和自我厭惡的你。
🥀意志力薄弱,每次想改變卻不停失敗的你。
🥀在世界的夾縫中求生存的你。
🤓我想告訴你,即使是這樣子,
你也擁有實現夢想的能力🌟
「務必強烈的相信這件事」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認識自己,然後修煉自己,最後圓滿自己的過程。
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本來就是要花一輩子去了解的事。即使是集結所有成功者的知識和智慧的書籍,也不是無所不能。
更常只能幫助你渡過人生一小段過程、解決當下的問題、一個不愉快的情緒。
因為世界🌍時時在變化,我們也得時時刷新自己的大腦,才能搭順風車🚗去達到終點。
希望我的閱讀心得、學習過程,
能幫助同樣困擾或者同樣目標的你一點靈感,
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
-----------------------------
🦉也謝謝一直關注我的良友們的鼓勵和建議,還分享了許多好書給我,希望新的一年也能一起學習成長、互相交流,往更好的自己邁進✨
更新頻率快到慢:
IG:huimai99(大量雜書語音書評、挑戰日常等)
粉專: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心得記錄與文章)
部落格:https://huimai.pixnet.net/blog(深度文章與心得彙整)
#自我成長
#自我實現
#魯蛇
#10年目標
#2020年
#頻道方向
#良友們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人生好難,該怎麼辦?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閱讀心得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今年目前我看過最好看的書!《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作者是一位心理醫師,這本書成功結合好多元素,文筆流暢,而且故事精采,看起來很過癮! ... <看更多>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讀書心得《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 書籍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別人的故事,學習怎麼面對自己的故事,最近心理學的書看得比較多一些,《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也是本不少人推薦的書籍,這本書以接近小說的方式呈現 ... ... <看更多>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評 在 [心得]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推薦指數:★★★★☆
網誌: https://bit.ly/2TRFmF1
購買連結: https://bit.ly/2XDN3zH
沒有什麼事比脫離痛苦更讓人渴望,
也沒有什麼事比拋下拐杖更令人惶恐。
–詹姆斯.鮑德溫,美國作家與社會運動人士
這本書很特別,以主角角度敘述故事
40歲女性,未婚,有一位小孩,職業是心理師
目前面臨人生低潮期,和其他病人一樣,擁有一位心理治療師
正在做心理諮商,同時也在上班,為別人做心理諮商
內容很生動有趣,像在看一部職場美劇
原本有一位男友,準備結婚,他卻在婚前反悔
表示他愛她,但不想失去自由,不想陪伴她的孩子長大
但是一切都不公平,因為主角陪著男友兩個女兒長大
只是她們準備上大學,離開家
交往前她們都彼此擁有小孩,這個理由顯得很荒謬
無法接受不是他親生的小孩,是渣男
就像陪伴朋友度過低潮一樣
唯一的出路是走過(The only way out is through)-羅伯.佛洛斯特的詩作
什麼叫做「被憂鬱壓垮」?
有點像是,那裡是浴室,兩公尺左右
我看到了,我卻過不去,無法快速前進,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每個人不可能一帆風順,在一個將步入幸福的時候
墜入深淵,原以為找牽手要組成一個家
在四十歲的年紀,狠狠被拋下,歇斯底里,痛哭嘶吼
主角是為心理師,她努力尋找一位遠離自己生活圈的心理師
救助自己走出逆境,我想能理解,你會希望你的心理師朋友當自己的心理師?
無法完全解剖自己的心,還要一邊思考什麼可以說什麼要保留
會不會破壞自己的形象,這樣也太累
心理師告訴主角「痛和苦是不一樣的?」
你一定會感到痛,可是你不一定要這麼苦
要多痛選不了,但要多苦你自己可以
喚起主角反思
分手後,忍不住肉搜前男友,恨不得他過得好
還是想和他保持聯絡,用IG觀察他的一舉一動
保持單向連結,持續煎熬自己的心
其實一切的分手都有跡可循
自己只是選擇性忽略,對於他的感想及肢體語言
都視而不見,合理化一切行為
其實他樂於跑腿勝過陪兒子玩棒球
看不慣孩子在大庭廣眾胡鬧,覺得厭煩
只是過於合理化有孩子的人可以接受這一切
真相不會隨著我們承受他的能力而改變–作家 蘭納莉.歐康納
學著正視自己的感受,不要認為自己應該如何
而去調整自己的感受,這些感受無論如何都會在那理
不妨迎接他們,因為他們有重要的線索
不要批判你的感受,注意他們就好
用他們當你的地圖,尋找真相
我想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陪伴的主角走過
學習其中技巧,或許我們不能躲避突如其他的挫敗
但我可以提起勇氣迎戰,走出那令我們悲痛不已的憂鬱事件
非常推薦給想要理解心理諮商的大家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無法面對的挫折
或許這是一個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24.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90746115.A.01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