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受警廣新竹台 健康情報站 電話連線訪談
聊聊暈厥
前幾天天氣轉晴轉熱,上個週末許多民眾提早掃墓,週末那兩天有不少民眾因為各式各樣的頭暈、暈倒來急診就醫。
以下是訪談稿
主持人張玉雲
主持人:
暈厥,除了發燒、腹痛、胸痛之外,暈厥也是病患來急診就診的常見原因之一。
請問醫師什麼是暈厥?和一般說的眩暈、頭暈有什麼不一樣?
貝琪梨:
一樣有個暈字,一般民眾很容易搞混暈厥、眩暈和頭暈這幾個詞有什麼不同,暈厥講白話就是大家平常說的「暈倒」,和其他各種頭暈不同,指的是暫時性的意識喪失,會有幾秒鐘到最多幾分鐘內失去意識,因為一時到腦部的血流灌流不足,通常血液一恢復灌流,病人就會醒來。而眩暈(眩暈症、動暈症)指的是天旋地轉、或是病人經常描述像暈車、暈船般搖晃的暈,經常伴隨噁心、嘔吐、看東西會轉的症狀,但是人會從頭到尾意識都會清醒的。今天要談的是會失去意識的這種「暈厥」。
主持人:
那什麼原因會造成暈厥?
貝琪梨:
造成暈厥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類,反射性暈厥、體位性暈厥、心因性暈厥、神經性暈厥,聽起來很複雜,我個人把它簡單區分為比較「不要緊」(台語)和比較「有要緊」的原因來說明,大家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主持人:
哪些是比較「不要緊」的常見暈厥原因呢?
貝琪梨:
比較「不要緊」的暈厥,最常見的是反射性暈厥和體位性暈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或是遇過身邊認識的人說打針會暈針,打疫苗暈過去、牙痛去看牙醫打麻醉針痛到暈過去、嚇到暈過去,休息一下幾分鐘就醒過來,這些都是反射性暈厥,我們人體隨時都有自律神經在調控呼吸心跳血壓,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自律神經有一組交感神經,在我們痛、暈、喘、生氣、緊張的時候,讓我們心跳快、血壓高,另外一組副交感神經,又叫做迷走神經(迷失方向的迷、走路的走),作用與剛剛提的交感神經正好相反,在我們放鬆的時候,能讓我們心跳慢、血壓降低。有些人的迷走神經天生比較敏感,受到較強烈的刺激,就會造成瞬間心跳緩慢、血管舒張、血壓降低,一下子到腦部的血流不足,便失去意識暈倒。
還有另外一類常見比較「不要緊」的暈厥,是體位性暈厥,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姿勢性低血壓,蹲著一會兒突然站起來會眼前一片黑或一片白就倒下,是人體調控血管舒張、收縮功能較差,來不及跟上姿勢改變的速度。
主持人:
那什麼是「有要緊」的暈厥呢?
貝琪梨:
剛剛提到的,「不要緊」的暈厥通常坐下或躺下休息幾分鐘,身體就會恢復,很快就能自動清醒過來。
而「有要緊」的暈厥,誘發的原因可能是心臟的問題,最常見是心律不整,病人的心臟亂放電,讓心臟亂跳後,心臟無法正常順利地收縮,把血液打到腦部去而暈厥,而引起心律不整的原因又很多,所以必須去心臟科檢查是否冠狀動脈狹窄、心肌梗塞或是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等等,有些病人甚至需要放置心律調節器,才能避免反覆發生暈厥的狀況。
還有一類「有要緊」的暈厥,是神經的問題,最常見是癲癇發作,腦細胞膜放電異常,造成病人失去意識,大家對癲癇發作的印象可能都來自連續劇演的,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眼睛上吊,癲癇發作也可能是四肢僵硬倒下、也可能是像發呆一樣突然眼神無神地倒下,造成癲癇發作的原因,也是需要進一步去神經科門診檢查,是否是腦中風、腦出血、腦腫瘤、代謝性疾病所引起的。
主持人:
要如何避免發生暈厥呢?
貝琪梨:暈厥很難百分之百避免,但是前面提到的比較「不要緊」的反射性暈厥和體位性暈厥,是可以盡量避免的,反射性暈厥經常發生在久站、解尿、排便、做憋氣、用力咳嗽這些動作時,臨床上在急診經常遇見病人是早上清晨剛起床去上廁所時暈倒。建議若發生過類似暈厥的民眾,盡量避免用力憋氣、用力咳嗽的動作,早上起床坐起後,先坐一下再起身,也可以先喝一杯水,再開始活動,蹲姿站起時也是放慢動作,停一下再整個站起,避免久站或長時間曝曬太陽,水分補充要充足,只要感到稍微不適時,立刻找地方坐下或蹲下,以免暈厥倒地造成撞傷腦出血其他意外。
主持人:
那請問醫師有沒有在臨床上遇見什麼樣的案例呢?
貝琪梨:
曾經遇過一位油漆工大哥表示自己知道有迷走神經暈厥的體質,他曾經因為暈厥從鷹架上掉下來,後來他自己知道只要感覺稍為頭暈不適便會趕緊先坐下來。
前幾天一位大姐掃墓在太陽下曬兩個小時,暈厥撞到左眉間撕裂傷兩公分要縫合,表示兩年前掃墓也發生暈厥,她只表示前一天只睡三個小時,掃墓當天忙碌又幾乎沒喝水,身體水分不足就更容易讓迷走神經敏感體質的人,更容易發生暈厥,所幸病人還好只有臉部撕裂傷,之前甚至遇過病人暈厥後倒地撞到頭,造成造成創傷性硬腦膜下出血。
主持人:
接下來的清明連假,參加戶外活動和掃墓的民眾,記得防曬和充足補充水分,以免發生暈厥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被稱作無形殺手的「心肌梗塞」一發作,彷彿在跟死神拔河!資深藝人馬如風、戎祥、茂伯、馬兆駿、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親民黨前立委馮定國等,皆因心肌梗塞而離世。 秋冬季節交替,因溫差大,像近日早晚較有涼意,中午較高溫,有時不注意,也可能會有心肌梗塞的風險。究竟為什麼會發生心肌梗塞?又該注意什麼? 周孫...
交感神經冠狀動脈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PR #bystanderCPR
「我不知道妳是誰,但非常謝謝妳!」台中市52歲曾姓男子日前騎自行車上坡時,突然昏倒在路中央、無生命跡象,幸路人經過緊急為他施作CPR,再交由趕至現場的119救護員處置AED電擊並送醫,確診急性心肌梗塞,心臟冠狀動脈有4處阻塞,血液嚴重「塞車」,必須「開心」做繞道手術救回一命,目前已出院恢復良好。
光田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郭達智指出,心肌梗塞主要可透過內科置放支架來改善,當阻塞位置不適合放支架就必須手術。患者病發當下昏倒無生命跡象,患者真的非常幸運遇到民眾伸出援手,而且還會立即施做心肺復甦術,套一句年輕人電玩用語是遇上強大的「補師」,同時救護員也趕抵即時搶救,最後在醫療團隊救治手術順利,才有這麼好的癒後,非常幸運。
曾男說,自己對意外發生過程無印象,只記得傍晚外出騎自行車運動,下一秒有意識就已在醫院病房中,但聽警方說明得知,就在他昏倒時有熱心的路人幫他做心肺復甦術,加上外埔分隊救護員江政憲、替代役男黃俊傑在很短的時間內趕到現場接手,接手急救電擊,再送往光田綜合醫院緊急手術,才能非常幸運的康復,且幾乎無神經學傷害。
他想向幫助自己的人道謝,只是員警說路人很低調,並未留下任何聯絡方式,而救護人員第一時間到場時,見有3、4人圍繞著他,當下施做CPR的是1名年輕的女子,可是救護員搶救生命十萬火急,也不知道女子的身分。曾先生說,「救我的人可能也不想被打擾,我不強求知道他們的身分,只想感謝整個過程中幫助我的所有人。」
郭達智解釋,患者心臟4處冠狀動脈主幹枝及分枝阻塞皆逾70%,病況嚴重。以公路比擬血管,患者的血管高速公路(主幹枝)嚴重坍方塞車,好不容易經過的車流要走到一般道路(分枝)卻也遇嚴重回堵,利用氣球擴張術或置放血管支架的風險高,無法疏通車流,此時須做繞道手術,另闢道路疏通車流,病患一共另建3條新血管。
郭達智解釋,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不過促發心肌梗塞、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誘發因子卻被許多患者所忽略,誘發因子包含氣溫高低,像多數人知道天冷會誘發心肌梗塞,卻比較不留意炙熱的夏季高溫或是出入冷氣房的瞬間。
工作過累、瞬間高勞動體力工作、短期高壓力工作、大量飲酒、情緒激動、緊張或瞬間刺激性的遊樂設施,甚至吸毒等等,都是心肌梗塞的誘發因子。主要會引起人體交感神經起伏波動,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血管收縮,讓原本就因三高而阻塞、濃稠的血液在瞬間形成血栓梗塞,或脆弱的血管壁破裂而昏迷。
國人喜愛的「吃到飽」,三高患者也應該避免,因進食高熱量脂肪餐會讓血脂濃度突然升高,血液黏滯增加、血流緩慢,促使血栓形成誘發急性心肌梗塞。曾先生則可能是進行高強度的激烈運動,心肺需求爆增、心臟負荷增加,心肌耗氧猛烈,慢性阻塞的冠狀動脈因狹窄不能充分擴張增加灌注,便造成心肌缺血,最終引發心肌梗塞。
交感神經冠狀動脈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42】登山醫學
∥ 銀髮族抗寒大作戰 ∥
---------------------------------------------
並不是只有低溫才會造成失溫,
當山友遭遇意外、
迷途或本身某些器官系統出狀況,
也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失溫。
尤其銀髮族,
更應注意防患於未然。
---------------------------------------------
史無前例的暖冬,讓今年台灣的高山迄今都還沒有降雪。然而造成失溫的原因,低溫並不是唯一的大魔王,山野中常見的潮溼(增加對流與蒸散)與強風(對流:風寒效應);加上登山者自身某些狀況,可以在相對不算低溫的環境,促成足以致命的嚴重失溫,比如說:因為受傷而失去意識或行動能力,無法保護自己,無法運動生熱;因為迷途而耗盡食物飲水(無法進食生熱),無保暖衣物或衣物潮溼,沒有帳篷或找不到山屋等庇護所。
代謝功能的影響
在之前的熱傷害相關文章中,筆者曾提到高齡者是熱傷害的高危險群。事實上銀髮族比年輕人更容易受到寒冷的傷害。人體對寒冷所產生的複雜調適機轉,會由於各個器官系統的老化而無法有效運作;而銀髮族又常見多種慢性疾病,這些疾病容易因為寒冷而誘發或惡化。比如說,高齡者的基礎代謝率變差,肌肉量減少(肌少症)因而無法藉由發抖而增加足夠的熱量。周邊血管硬化,無法產生足夠的末稍血管收縮來減少核心體溫散失,這些都會使銀髮族更無法適應寒冷的挑戰。
此外,糖尿病或甲狀腺機能低下等銀髮族常見的慢性病,亦會因新陳代謝異常而降低人體產熱能力。
高血壓與心臟負荷
寒冷的壓力會興奮交感神經系統,造成收縮血壓上升與脈搏加快。原本有高血壓的人,可能會血壓突然飆高而產生出血性腦中風(腦溢血);或是因為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荷及需氧量,原有冠狀動脈硬化狹窄的冠心病患者,便可能促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而某些治療原本高血壓或冠心病的藥物,如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則會抑制發抖等反應生熱機制而增加失溫的危險。
筆者整理相關危險因子如表一,不管您是不是銀髮族或是否在冷天從事戶外活動,都是天氣變冷時很好的健康照護資訊,如果自己或親人有所列的情形,在寒冷環境從事登山活動前必須進行醫療評估。
---------------------------------------------------------------------
表一:高齡者容易有寒冷傷害及促發疾病的相關因子
---------------------------------------------------------------------
1.原有周邊血管疾病(血管收縮功能變差)
2.高血壓(低溫導致血壓飆高)
3.心臟病:如冠心病及鬱血性心臟衰竭
4.代謝疾病:糖尿病、肥胖、甲狀腺機能低下
5.血液疾病:如貧血
6.呼吸道疾病:如寒冷會誘發氣喘、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
7.酒精(飲酒)及非法藥物
8.醫用藥物:如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鎮靜劑
文╱賴育民
交感神經冠狀動脈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被稱作無形殺手的「心肌梗塞」一發作,彷彿在跟死神拔河!資深藝人馬如風、戎祥、茂伯、馬兆駿、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親民黨前立委馮定國等,皆因心肌梗塞而離世。
秋冬季節交替,因溫差大,像近日早晚較有涼意,中午較高溫,有時不注意,也可能會有心肌梗塞的風險。究竟為什麼會發生心肌梗塞?又該注意什麼?
周孫立醫師說明,通常造成心肌梗塞的原因是不會突然發生、出現的,大部分人都是因為長期不良的先天條件、不良的後天環境及不良的個人習慣造成的。
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有高血脂、高血壓家族病史
周孫立醫師說,由於現今外在環境汙染等問題很多,就容易讓原來先天存在不良的體質,提早誘發問題,所以才會有漸趨年輕化的現象。若是發現自己的家族有相關心血管疾病的遺傳因子,就要特別注意。
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患者
代謝及血管功能失調也是導致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
慢性腎臟病
先天心臟功能不全
心臟傳導異常
腦血管疾病,或身體其他各處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有前兆嗎?
周孫立醫師指出,心肌梗塞從過去至今的死亡率都很高,原因就是表現出來的症狀都不太明顯或不太專一,最常見的症狀為「胸痛」,但也有很多患者是出現其他症狀,導致錯失警訊,因此延誤就醫。此外,在某些神經功能退化的人,尤其是老人家,甚至沒有症狀。
心肌梗塞症狀
胸痛(大部分)
肩膀痠痛
牙齒痛
胃痛
脖子痠痛
背痛
呼吸短促
未出現症狀
突發心肌梗塞怎麼辦?
心肌梗塞前兆並不明顯的狀況下,當發生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回應,若發現自己沒來由的肩頸痠痛,此時千萬別輕忽,應即刻拿出血壓計量血壓,確認自己的血壓狀況是否與平時無異;也可測試自身脈搏,是否過快過慢或不規則,先用這樣簡單的方法,或身邊就有的儀器來檢視身體是否有異狀。
周孫立醫師強調,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症狀,若這些症狀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就應先找出最有可能致死的疾病,設想最緊急的情況來預防。
心肌梗塞如何治療?
心導管手術
周孫立醫師說明,若是冠狀動脈已嚴重阻塞到壞死的程度,此時唯一的做法就是做心導管手術。先用氣球擴張術將血管撐開,再置放支架,讓血液能夠恢復暢通,拯救剩餘的、還未壞死的心臟細胞,避免再惡化。
內科藥物治療
若是冠狀動脈阻塞還沒那麼嚴重,心肌細胞並沒有完全壞死,只是暫時性的缺血,此時可以考慮以內科藥物治療,溶解造成血管阻塞的血栓,預防進一步的阻塞,讓血液能夠持續供應心臟養分。
但周孫立醫師也說,若藥物治療狀況不佳、醫師評估患者未來還有可能再發缺血性心臟病,或缺血性心肌梗塞時,最後可能還是得置放支架。
慢性期預防:阿斯匹靈
除了緊急突發的心肌梗塞治療外,在日常亞急性或慢性期的預防,一般還是常用阿斯匹靈,或其餘控制血壓的藥物,以減少心臟負擔。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如何預防?
少吃油、鹹、重口味
周孫立醫師表示,盡量避免食用高油、高鹽等身體不容易代謝的食物。可以適量吃點「蔥、薑、蒜」,能減少身體壞膽固醇的形成,減少堆積,還能增加代謝。
控制血壓
高血壓患者可用藥物控制;非高血壓患者或慣性吃藥的人,就用飲食控制,平日飲食盡量以蔬果為主。
有氧運動
周孫立醫師說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以有氧運動為主,除了能夠幫助身體代謝調和外,還能幫助維持交感神經的穩定度。根據WTO統計,一周若能有氧運動150分鐘以上的人,可降低2∼3倍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的猝死。
【更多心血管相關影片】
心跳忽快忽慢不得輕忽!心悸、心律不整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健康連線】
https://youtu.be/329m7IN7EIU
造成糖尿病、動脈硬化,腸漏症絕對別吃...【錢政弘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cTEk8Bso1V4
糖尿病、高血壓都跟它有關:維生素D健康補充法【健康連線/江坤俊醫師】
https://youtu.be/zlyW4MoHic0
【心血管疾病文章報你知】
每天「踏步1分鐘+休息30秒」,1週後血管年輕9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397
一天1杯清血果汁,血液變乾淨、跟三高說掰掰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459
美官方認可抗癌食物第一名!高血壓、低血壓都該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121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交感神經冠狀動脈 在 心導管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特色醫療二- 台中慈濟醫院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心導管 冠狀動脈 介入治療介紹臺中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浩德主講#特色醫療#心導管. ... <看更多>
交感神經冠狀動脈 在 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腎 動脈交感神經 阻斷術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多媒體雲端教育平台 · Big Data Center and Renal Medicine at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Taiwa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