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的網紅蔡旺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衝擊全球,影響許多國家的糧食出口政策,各種限制出口、減產甚至禁止出口的政策盛行,嚴重影響台灣的糧食安全。此外,近來經濟學人也將台灣評為地表最危險的地方,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資深研究員拉塞爾也表示半導體將是全球的科技競爭中的關鍵,所以剛卸任美國印太司令的戴維森警告,台灣的半導體將是中國侵台的主...
人口流失 率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提了不代表就要你留下,放手吧,林市長。」
一個星期過去了,竹竹(苗)合併升格的議題仍然佔據著媒體版面,但內容早就偏離對目前竹竹(苗)跨域治理共同議題的討論,而陷於國、民兩黨互相指責對方用政治算計凌駕區域發展和縣市民福祉的泥巴戰,一邊說對方因人設事,一邊反譏對方怕輸不敢選。
民進黨的柯建銘委員上週說可以為了竹竹合併升格,馬上安排修法降低直轄市升格門檻,讓明年的選舉立刻可以適用,好像沒有其他法案比這個更重要。
更何況如果按人口,目前台灣省第一大縣彰化縣,人口老早在10年前五都升格時就超過地方制度法規定直轄市門檻125萬,他們沒機會升格,反而人口不到的新竹縣市可以破例趕進度修法,這種毫無道理的雙標效率實在讓人不解。
而當苗栗縣表示如果加上苗栗的54萬人,不但不用開特例修法,還可以顧及竹竹苗共同區域發展與生活圈的完整性,新竹縣長楊文科也同意可以考慮竹竹苗的合併時,林智堅市長反而先說只有竹南頭份這些受科學園區庇蔭的北苗地區才跟新竹有關,其他沒有科學園區的南苗靠山靠海地區應該算台中生活圈。
從外地人的觀點去幫苗栗縣安排分家後適合去哪裡的想法,其實不太尊重苗栗人。直到今天,林市長受訪時還特別強調,合併升格這件事既然他提的,他就應該要留下來。
我再次重申我的立場,竹竹或竹竹苗的合併升格並非不能討論,但本來真正重要的問題現在已經完全失焦,比如說:
1. 如果只有竹竹合併,苗栗縣成為台中到台北之間唯一的縣,是否會讓苗栗更加受到新竹台中兩端的磁吸效應,讓已經在減少的人口流失得更加嚴重?從台灣整體的區域均衡發展觀點來看,拋下苗栗難道不是在加深更嚴重的發展不均嗎?
2. 竹縣市的首長都很清楚,拜科學園區所賜,竹縣市的居民創造了龐大的稅收,但卻因為目前統籌分配款的分配方式和公式有偏誤,6個直轄市瓜分了61.76%的普通統籌分配款,其餘16個縣市分24%,剩下8.24%給鄉鎮市,但解決這個問題一定是透過升格直轄市嗎?
其實連之前民進黨的立委參選人鄭宏輝,也都認為最直接的關鍵是必須盡快修正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改變現在對其他縣市不公平的分配方式,我也認為現在的分配辦法不但讓新竹縣市分到的稅款過少,甚至還會讓工商業發展遲滯的縣市鄉鎮區更加無法獲得建設需要的財政支持。
正本清源的方式應該是去修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如果只是因為現在拿到的錢少,就要破例修法合併升格成直轄市拿多一點錢,這終究還是只顧自己,以鄰為壑的作法。
最後我想強調,正如林市長所說,這是您的提案您起的頭,但為什麼現在變成藍綠雙方互指政治算計的失焦討論,如果您真的是把大新竹的發展放在第一位,在提出合併的提案時,就應該同時宣布您至少不會參選第一屆大新竹地方首長的選舉,如果您在拋出合併升格議題的最初就如此表態,我想現在外界應該不會有質疑民進黨政府因人設事的聲音。
誠摯建議您,如果您真的把大新竹共同發展放在最前面,而不是自己的政治前途,請宣布放棄參選第一屆大新竹地方首長,好好地告訴社會大眾到底竹竹單獨合併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在哪裡,是否真有一兩年內必須合併的必要性?
別再讓縣市合併升格的議題淪為政治的泥巴戰了。
我相信人文素薈萃的新竹縣市絕對不缺能夠傳承您大新竹共榮願景的參選人,就別戀棧權位,為了大新竹放手吧!
這才是真正的大義。
人口流失 率 在 工商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多虧大規模施打疫苗】
疫苗施打速度領先全球的以色列,即便逾六成人口打完兩劑,還是難擋Delta病毒的強悍傳染力,以國政府正力拚第三劑覆蓋率。
https://ctee.com.tw/bookstore/world-news/513965.html
➡️北美|美農村人口流失嚴重
https://ctee.com.tw/bookstore/world-news/514022.html
▌全球財經周報 掌握一周全球脈動 :http://bit.ly/2C8D5ME
#全球財經周報 #工商書房 #歐洲
人口流失 率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疫情衝擊全球,影響許多國家的糧食出口政策,各種限制出口、減產甚至禁止出口的政策盛行,嚴重影響台灣的糧食安全。此外,近來經濟學人也將台灣評為地表最危險的地方,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資深研究員拉塞爾也表示半導體將是全球的科技競爭中的關鍵,所以剛卸任美國印太司令的戴維森警告,台灣的半導體將是中國侵台的主要誘因。
在此局勢緊張之時,台灣對於糧食的儲備似乎不如預期。旺詮追本溯源,找出根本原因。他指出在全國國土計畫中,將糧食問題列為國安問題,可見問題的重要性。
旺詮也肯定農業局在取締農地違規使用上的努力,在2019年臺南市的農地面積有小幅增加,應該就是取締成果,但取締畢竟有限,在台南市的國土計畫書中並未提及其他增加農地的舉措,實在令人憂心。並質疑,在台南市稻作面積逐年減少的狀況下,考量到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還將農地用於種電,是否有欠考慮?
強調並非反對種電等環保能源,而是農地種電的政策不夠完善,如漁電共生在遮蔽率有40%的限制,漁獲也必須保持70%以上的產量,農地方面卻沒有太多的詳細規範,只一味大規模的投入種電,只會排擠農地使用。此外,旺詮也擔心農戶人口流失的問題,種電帶來土地價值提升,有些地主有炒作哄抬地價的嫌疑,連光電業者都望之卻步,何況一般人。現在想要投入農漁業需要大量資金買地,年輕人根本負擔不起,農漁業者漸漸退休,未來誰來接續這些產業,也是一大問題。
旺詮也提供確切證據指出,在台86線往光電園區兩公里處,發現有不明人士傾倒廢土,他提到不少農地在傾倒廢土之後就轉作種電用途,其中是否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祕密? 關於這點,經發局長陳凱凌也允諾,將與環保局聯手調查,查明真相。最後再呼籲綠能是國家未來發展大計,糧食是國安問題,當兩者面臨衝突時,不得不慎重考量,市府應審慎評估。

人口流失 率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疫情衝擊全球,影響許多國家的糧食出口政策,各種限制出口、減產甚至禁止出口的政策盛行,嚴重影響台灣的糧食安全。此外,近來經濟學人也將台灣評為地表最危險的地方,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資深研究員拉塞爾也表示半導體將是全球的科技競爭中的關鍵,所以剛卸任美國印太司令的戴維森警告,台灣的半導體將是中國侵台的主要誘因。
在此局勢緊張之時,台灣對於糧食的儲備似乎不如預期。市議員蔡旺詮追本溯源,找出根本原因。他指出在全國國土計畫中,將糧食問題列為國安問題,可見問題的重要性。而在台南市109年提報中央的國土計畫書中提到,宜維持農地面積為78,699公頃,但台南市的耕地面積卻有92,450公頃,蔡旺詮質疑,這其中少報的14,000公頃,是否早已規畫投入種電? 對此,農工科張順得科長則說明,目前台南的宜維持地面積為92,137,將「國土保育地區」也計入其中,與蔡旺詮所提到的「耕地面積」不同,似乎沒有搞清楚狀況。
蔡旺詮也肯定農業局在取締農地違規使用上的努力,在2019年臺南市的農地面積有小幅增加,應該就是取締成果,但取締畢竟有限,在台南市的國土計畫書中並未提及其他增加農地的舉措,實在令人憂心。蔡旺詮質疑,在台南市稻作面積逐年減少的狀況下,考量到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還將農地用於種電,是否有欠考慮? 蔡旺詮強調並非反對種電等環保能源,而是農地種電的政策不夠完善,如漁電共生在遮蔽率有40%的限制,漁獲也必須保持70%以上的產量,農地方面卻沒有太多的詳細規範,只一味大規模的投入種電,只會排擠農地使用。此外,蔡旺詮也擔心農戶人口流失的問題,種電帶來土地價值提升,有些地主有炒作哄抬地價的嫌疑,連光電業者都望之卻步,何況一般人。現在想要投入農漁業需要大量資金買地,年輕人根本負擔不起,農漁業者漸漸退休,未來誰來接續這些產業,也是一大問題。
蔡旺詮也提供確切證據指出,在台86線往光電園區兩公里處,發現有不明人士傾倒廢土,他提到不少農地在傾倒廢土之後就轉作種電用途,其中是否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祕密? 關於這點,經發局長陳凱凌也允諾,將與環保局聯手調查,查明真相。最後蔡旺詮也呼籲綠,能是國家未來發展大計,糧食是國安問題,當兩者面臨衝突時,不得不慎重考量,市府應審慎評估。

人口流失 率 在 蔡文旭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波台商回台投資8千億,嘉義市卻掛0;工業用地近半閒置,市府應積極招商使其充分開發。
行政院自2020年1/1推出「投資台灣三大行動方案」。其中「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的投資金額大約是8千億元,創造約65,094個就業機會。經濟部表示,三大方案總計有682家企業投資約1兆1,235億元,創造約94,050個就業機會。其中「台商回台」投資,雲林縣有92.44億元、嘉義縣為181.49億元、台南市為1,387.15億元,雲嘉南合計為1,661.08億元,嘉義市是0。
天下雜誌報導,至2020年9月截止,三大方案中各縣市新增的投資金額,鄰近的雲林縣為145.26億元,創造了1,060名就業機會;嘉義縣為208.97億元,創造了2,593名就業機會、台南市為1,684.16億元,創造1萬名就業機會。資料顯示,從北到南算起來,嘉義市是今年西部縣市投資額最少的縣市。
美商google的第3資訊中心設在雲林斗六,投資218億元,總計加起來超過363億元,又多增加1千名工作機會;嘉義縣208.97億元外,還有中山科學院在民雄開發一個面積54公頃的「航空研發基地」。
市府建設處工商科表示,嘉義市2020年10/31止,各類型投資金額統計。醫療照護31.87億元、消費娛樂5.33億元、生產製造及廠房擴建18.5億元,合計55.7億元。
資料顯示即使是電腦資訊業、研發單位對嘉義市的投資意願也顯得相對較低,這造成嘉義年輕人的就業機會比鄰近的縣市較少,年輕人的就業機會減少,會導致人口外流。這是嘉義人長期來心中的無奈。嘉義市要成為
「雲嘉南的領頭羊」、「西部走廊的新都心」就必須要在經濟發展上超越鄰近縣市。
嘉義市的「產業政策」是醫療照護、生物科技、文化創意、觀光旅遊。但沒有明確的「產業發展策略」。就是要先做現況調查、了解市場需求、評估自身能量與定位、尋求技術支援、規劃土地取得、擬定招商計劃。而未來的數位科技及其周邊服務系統、電競產業也需納入。
文旭指出,沒有清楚的產業政策與招商計劃,就不會有招商壓力,也就不會主動去招商。當別人都很認真在爭取每一次的投資機會時,我們的招商成績竟然是西部縣市最少的,而我們還自我感覺良好,因此投資機會就被拉走了,招商是個競爭的市場。市長的職責就是帶領嘉義市往前發展、向上提升,發掘問題、了解問題、解決問題。總要能看得比別人遠,才能帶領團隊往前走。
目前嘉義市有34處乙種工業區,總面積230.87公頃,開發率僅62.3%,如果扣除國營的中油溶劑廠區,大概只剩50%,許多土地與廠房均在出售中。這波台商回台投資熱潮中,企業都在忙著找工業用土。嘉義市如何充份開發工業用地不要讓它閒置?如何認真招商讓企業來嘉義投資?是市府的重要職責。
如果沒有企業投資就沒有新增的工作機會,那就業會發生困難,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就會往外地去找工作,如此年輕人口就會流失,而在地人口慢慢老化。那這個城市就如一池水慢慢地在蒸發,若沒有新的活水注入,這池水就會慢慢地減少。
人口的流失與人口老化將導致消費能力下降,消費能力下降產業的產能將會萎縮,企業缺乏投資意願,減少投資金額,產能降低又造成就業困難,年輕人口流失,人口老化,收入減少再導致消費力下降,進而落入惡性循環。
這波台商回台投資8千億,嘉義市卻掛0;工業用地近半閒置,市府更應積極招商使其充分開發,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年輕人留在故鄉嘉義。

人口流失 率 在 流亡編年史poedb - 豐收聯盟是流亡黯道23個賽季中 的推薦與評價
豐收聯盟是流亡黯道23個賽季中,第一週過後人口流失率最高的賽季。 來源:https://www.reddit.com/r/pathofexile/comments/hi47ig ... ... <看更多>
人口流失 率 在 近三年全台人口狂減40萬,哪個鄉鎮區人口流失最悽慘? (重製版) 的推薦與評價
非常抱歉~ 由於發現部分數據有問題,修正後重新上傳換了音樂, 大家聽聽看是不是有不同的感覺比較全台368鄉鎮區的每月 流失人口 數量統計時間範圍: 2020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