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追殺、法治崩壞、香港啊⋯⋯】
線上收聽🎧https://pse.is/38q5dn
節目快訊👀https://pse.is/3a8b2r
踏入12月,香港政府開展了新一輪的政治追殺。從學民三子被重判7到13個月、到拒絕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保釋,還要再加控罪、到沒沒無聞的無名抗爭者被判好幾年。#請問現在是秋後處斬的意思嗎?
到底香港的司法獨立還在不在?
本集我們邀請了永社理事長、台北律師公會人權保障委員會委員 黃帝穎律師 與我們一同關注。
#黃美寧
#每周五晚上十點首播
#晚上十點四十五分網上重播
#港事大排檔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programId/1630/id/119904
同時也有4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過往每年8月召開,但今年因疫情,傳出將改在九月召開,基本工資該上漲多少?勞資雙方將再上演角力戰。民眾黨認為,《最低工資法》草案,2018年11月底已完成公告,3年來遲遲沒進展,呼籲政府儘速完成立法。不過,學者認為,立法目的就是要保障勞工基本生活,所以生活成本、扶養人數,甚至每年...
人權保障委員會 在 立法委員林為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驚世駭俗!這種人也可以當監委?!】
監委被提名人賴振昌被爆料知法犯法,購屋後10餘年來房子竟然「增高長胖」,北投住家多次遭人檢舉有多處違建的情形,還找地方議員關說開協調會要求暫停拆除作業,備受爭議
在2014年立法院審查監察院人事案時,台聯黨團召開記者會,當時的台聯黨團總召賴振昌曾說:「監察院缺乏監督制衡的機制」、「政治酬庸的工具」、「監察院像是紙老虎」、「只是乖乖執行總統意思的人」、「特定人物破壞憲政體制的亂源」、「監察院早就應該廢除」等言論,現在卻要自打臉做一個他自己說的政治酬庸紙老虎?
此外,監察院下設有國家人權委員會及人權保障委員會,而賴振昌立委任內卻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審查高中課綱微調的公聽會上,說出慰安婦並非百分之百都是被迫的這種不適當的言論,這樣的人選有資格適任監委嗎?
林為洲服務團隊
#政治酬庸
#監察院是紙老虎
人權保障委員會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誰殺了湯德章:二二八事件中的「巴士底獄」
之前曾經預告過,要給大家講一下二二八事件中的「#攻陷巴士底獄」,今天就是來兌現承諾的。
如果看過我前一篇所寫的,關於 #湯德章 的死與學生之間的關係,那今天就是在上一篇的基礎之上深入湯德章的死因。
對於這一段歷史已經很熟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我寫的不太一樣,這完全是正常現象,因為我的敘事裡面,是要將一段當年被台南仕紳硬是摳掉的經過,重新還原到歷史上面。
既然是被摳掉的,又怎麼被我找到了呢?當然是因為沒摳乾淨。
這段被摳掉的歷史,是台南市在二二八事件中,曾經有一個名為「#臨時治安協助委員會」的組織,發起時間是3月3日凌晨2點,發起者是台南市市長本人,在場的還有警察局長、高雄要塞一位總台長、憲兵營長、數名參議員、中等以上學校校長、各區區長、民間仕紳等。
湯德章之所以出來負責治安,是黃百祿力邀他出來的。為什麼是黃百祿?就算他是議長,治安不關他的事啊,而且後來3月5日成立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主委是韓石泉,也輪不到黃百祿負責。
為什麼是黃百祿?因為黃百祿就是這個「臨時治安協助委員會」的主委。
事實上湯德章做得很好,和那些打殺外省人的力量針鋒相對。只是既然做得很好,又是光明正大受官方委託協助維持治安,有什麼見不得人非得摳掉?
因為發生了兩件意外。
第一件,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拿了槍的學生跑去衝憲兵隊和水上機場;第二件,就是本文的主題,有人拿了槍去衝了台灣第三監獄,也就是日本時代的「台南刑務所」。
法國大革命攻陷巴士底獄,好像是一場攻破了舊時代封建勢力的偉大行動,但實際上攻佔之後只放出來7個人,包括4名造假販子、2名精神有些異常的人。當年攻破第三監獄又放出了誰呢?
放出了一名走私疑犯。
這個人名叫黃離,是台南市政府財政科科長,日本時代就在總督府任官,陳儀時代繼續留用,因為他經辦的日產船舶出租出現了弊案,4艘大船裡的3艘都因為走私被中華民國海關或盟軍扣留,徹查之下,才發現尚未核准航行的最後1艘,也被他擅自允許出港,此人就在二二八前夕遭到羈押,關在第三監獄附設的看守所。
租船的是誰呢?表面上是醫師葉南輝和包商許全,只是當時媒體報導,台南市參議員有四名都是租約的保證人。
關於 #超買,我們多說幾句。盛行在戰後初期的這一波,它的源頭可以上溯至一戰。
一戰為日本帶來了戰爭景氣,但戰爭結束後,日本經濟陷入了長期低迷。
美國大蕭條往全球擴散後,各國為了壓低幣值以便傾銷生產過剩的貨物,陸續放棄了金本位。再加上美國推動〈#購銀法案〉,在國際大肆收購白銀,銀價飛漲,對於銀本位的中國來說,銀價上漲就等於幣值上漲,大家都在競貶貨幣,只有中華民國的貨幣被逆勢推高,中華民國就成為各國輸出大蕭條最好的目的地。
日本也如法泡製,但很快就發現卡關,本來離他最近的中國市場,從中日山東問題以來就持續有激烈抵制日貨的風潮,九一八事變後,不但抵制日貨更烈,中華民國還針對日本實質提高了進口稅負,日貨要傾銷至中國,就在日本政府與軍部的鼓勵與主導下,透過武裝走私的方式進行,大宗就是從東北到華北、台灣到福建。
七七事變之後,中國沿海城市陸續被日本佔領,許多台灣商人也直接進駐了上海、廈門等地。除了一般貨品(特別是人造絲)之外,當時還有「黑金」、「白金」之說。黑金就是 #鴉片,由於戰亂導致正稅收不上來,鴉片是許多武裝勢力經費來源的大宗,也包括西安事變後,無法再以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獲取經費的中國共產黨。而一些位於內陸的武裝力量,由於對食鹽的實際需求,走私食鹽也是有著豐厚巨利。
戰後走私,就是這個超買模式繼續運轉。只是這個時候,台灣出口的東西,換成了 #米糖。
一些台南人透過留用的原總督府官員搞到了日本人的4艘大船,就這麼幹了幾票,前前後後大概幹了半年,直到二二八事件前一週,他們在市政府裡的白手套突然被收押禁見。
要從第三監獄把人放出來,如果用挖的,#那可能要挖很久,但靠著警局的槍,大家一進一出,輕易得手。
就因為發生了學生和巴士底獄的事件,「臨時治安協助委員會」才變成大家諱莫如深的一段經過,沒有人願意承認它的存在。
民間的罪,後來推給了湯德章,他們隱瞞了「臨時治安協助委員會」的存在,說這是湯德章自任主委的「台南市人權保障委員會」幹的;官方的罪,本來是要推給 #陳達儒,就是〈青春嶺〉的作詞者,當時叫陳發生,日本時代就當警察、陳儀時代繼續當,當時警局就推給他一個小小的辦事員,說都是他和湯德章兩個人合作,繳了警局的槍發給大家。只是後來審理,陳達儒不但無罪還復了原職,但陳直接棄職逃跑了,根本不敢再回到台南市警局。其實如果陳達儒就是主謀,以當時 #抓大放小 的狀況,根本不可能放過他一個小小的警察,也還好他跑了,我們現在才能聽到他1950年那膾炙人口的〈安平追想曲〉。
現在看二二八歷史,論者往往把外省人的政治鬥爭、派系恩怨描述得複雜無比,而把台灣人這一邊,形容成天真又單純、外省人叫他怎樣就怎樣。真實歷史哪是這樣呢?別說台灣與大陸源遠流長的文化脈絡,就說二二八事件之前的二十年左右,台灣民間早就深度地捲入了兩岸的走私貿易,這批人在戰後短暫滯留在當地,被當地官民算了總帳,回到台灣後,繼續重操舊業,並成為二二八時期最仇恨外省人的那些人。
而外省人之間的政治鬥爭,也不是戰後才傳入台灣,早在九一八事變之後,總督府壓制反日份子的力量逐漸加大(這中間也包括幫著日本人壓制台灣人的那些台灣人),一大堆反日份子渡海到了大陸參與了國民黨或共產黨,二二八時期所謂的外省人的政治鬥爭,往往只是台灣人殺回台灣之後向過去復仇的障眼法。
說二二八事件是陳儀的政學系和cc系的派系鬥爭,在當時的脈絡,其實更像是部分台灣人藉著事件把像是湯德章、陳達儒這種在日本時代就幹警察、又被親日的陳儀繼續重用的「日本餘孽」給清掉。陳儀大規模沿用日本時代就在總督府工作的人,特別是警察,在當時是引發民間強烈不滿的,除了民間與日本的恩恩怨怨外,也阻擋了民眾的公職之階。
這種台灣民間激烈反日的戰後日常,是在什麼時候突然被解釋為台日親善一團和氣的樣子?
攻陷第三監獄的事情,後來找到了真正的犯人,這罪名也從湯德章的身上拿掉,只是此時湯已被槍決。這個案子的「主謀」,最後推到了一名22歲的年輕人身上,他被判了死刑。
黃離在二二八事件後回到了市政府的工作崗位,事件前的風風雨雨,毫無痕跡,但他的任命案,省方就是不核定,最後他是以生病為由,自請辭職,進入了合作金庫服務。
#四大船走私案,這個台南仕紳搞出來的案子,最後通過中國共產黨的刊物,改頭換面,將涉案者換成了花蓮縣長張文成,發表在上海。
(全文完)
(附圖為1947年2月25日《民報》報導)
人權保障委員會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過往每年8月召開,但今年因疫情,傳出將改在九月召開,基本工資該上漲多少?勞資雙方將再上演角力戰。民眾黨認為,《最低工資法》草案,2018年11月底已完成公告,3年來遲遲沒進展,呼籲政府儘速完成立法。不過,學者認為,立法目的就是要保障勞工基本生活,所以生活成本、扶養人數,甚至每年經濟成長率,都應該納入參考指標中。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88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人權保障委員會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全台疫情三級警戒,將延長到7月12日,勞工團體指出從5月到現在,無論是勞資爭議處理被延宕,還是沒有經過委員會審議,就開放工時鬆綁等各項措施,都侵害到勞工權益,等於是在疫情期間,讓勞權進入休眠期。因此再次前往勞動部抗議,呼籲主管機關不能拖延勞資爭議處理,同時針對開放加班上限和七休一等限制,都要有明確的落日條款,確實保障勞工權益。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22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人權保障委員會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坪換一坪根本不公平?陳麗娜呼籲大林蒲公保地解編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26)日質詢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主委林欽榮,為何大林蒲的公共設施保留地未能解編?若依市長所言,在公保地上蓋房子的能與住商用地一樣一坪換一坪,根本不公平。她也質疑,高市規劃的國土計畫內容有問題,目前高市人口逐年降低,如何達到300萬人?20年要增加7140公頃的產業用地,但新增需求量根本沒這麼多,是在擴大圈地?林欽榮則堅持大林蒲無法進行公保地解編。
陳麗娜指出,大林蒲公共設施保留地有10公頃之多,市長曾說在上面蓋房子的可以一坪換一坪,是否不公平?要嘛得提高住商用地換地比例,要嘛得公保地解編,才能保障公平性。何況,若在公保地上面蓋房子的可一坪換一坪,未蓋房子的卻只能協議價購,是否變相懲罰守法者?林欽榮回應,大林蒲案中他接獲的命令是公保地不能解編,未屬於住商用地的皆採協議價購,以市價1.4倍為主,不過會顧慮在地居民合法權益,特別的事件給予特別的處理,會審慎再做研究。都發局長楊欽富補充稱,由於遷村後會做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因此不適宜再解編公保地,但會維護公保地土地所有權人權益,若施行都市計畫前的既有房屋,會一坪換一坪,如何等值則再作研討,但若是施行都市計畫後才蓋的房子,就不符合條件,只能以市價加4成做補償。
陳麗娜也質疑高市府所提出的「高雄市國土計畫」,目前規劃15年後高市人口數為300萬人,尚比目前都市計劃規劃的低,但目前高市人口已逐年降低,單靠遷出遷入未必能達標,因此高雄的產業發展顯得更為重要。她質疑,125年推估新增需求量只有1354公頃,但5年內新增土地面積卻高達2836公頃,更何況未來20年發展地區面積高達7140公頃,甚至高於目前高市法定工業使用土地總面積,產業用地供需之間有所矛盾,是否是擴大圈地?她也關心農地工廠問題,目前高市疑似農地工廠面積有2329公頃,但嘉華及烏林兩處產業輔導專用區相加僅有321公頃,顯然無法容納。包括螺絲起子工廠或資源回收業者等,有許多真正有需求的未被滿足,畫那麼大片地究竟要給誰用,說得清楚嗎?楊欽富稱,產業用地目前不足,但未來高雄6-20年的發展要轉型,需要六七千公頃產業用地;對於農地未登工廠會有所補償,此外還有6大產業發展區規劃,是未來產業規劃重要依據。
此外,陳麗娜也關注大坪頂大型車停車場亂象,並呼籲為避免大型車與民爭道,大型車停車場及其保修廠應納入都市計畫。林欽榮表示,將與地政局、交通局研究,目前大坪頂的大型車停車場占用機關用地,建議正規化,並尋求適當的對外道路,他也將去會勘;此外他也同意,應該在《產創條例》中新設的工業區,在其設置標準中就應納入大型車停車場與保修廠,並規劃好動線。陳麗娜希望下會期能夠對此有正式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