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在 YS青年職涯發展中心/雲嘉南分署上了一場七小時的Podcast 節目內容製作工作坊,人物專訪的課程部分,請同學假想要訪問的人是我,把一整天對我的認識與好奇,寫下來當成訪綱。
在高鐵回程的路上,看到學生的問題,讓我一路笑回家。
想到這兩天上了 Wally Su跟 許涵婷 老師的 #虛擬教室同步教學 線上課程,老師在第一天就說了,「學生的反應永遠跟你想的不一樣」。
#同學對我私人生活比對Podcast製作有興趣
#我到底是說了什麼讓同學都問我婚姻跟親子
再回頭看這些可愛的Meno,每個問題都可以做成一集的節目主題耶。
在文策院去年的一份調查報告中顯示 Podcast聽眾最喜歡的內容
第一名是生活雜談
第二名是股市財經
第三名是新聞報導
第四名是名人/明星專訪
第五名是輕音樂
看出來了嗎,沒有專業真的不用擔心,會分享自己的生活就是第一名了耶.你不一定要聊得像台通那麼刺激,只要先分享自己的小故事或想法就可以了,慢慢的就會發現,有人真的需要你的經驗。
#我曾經在節目中分享抓老鼠的經驗
10多年前的一個早上,我發現家裡原本放在餐桌上的餅乾整袋掉在椅子上了,袋子還被咬了洞,我怎麼都想不透,腦子閃過一個念頭「該不會是老鼠吧」,當時老爸完全不相信我們家怎麼可能會有老鼠。
接連幾天我都發現奇怪的事情,像是浴室門邊有木頭屑屑,廁所馬桶蓋有水等等,我懷疑老鼠躲在馬桶裡。我立刻上網找資料,在某個PTT版上,真的有人留言遇過這樣的事,但是我爸完全不相信。
#分享抓老鼠的方法
我家從來沒有老鼠來作客,我先放了黏鼠板在浴室,被爸爸罵到臭頭說「浴室怎麼可能會有老鼠」,害我開始懷疑我自己。然後有人告訴我老鼠很狡猾,我問了很多朋友抓老鼠的方法,最後得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捕鼠籠,而且要是新的捕鼠籠才沒有味道,然後要放老鼠最愛吃的桃酥餅乾,然後要把燈都關掉,不能下床走動,因為老鼠會聽到聲音。
我隔天立刻準備好材料,整個佈置的過程簡直跟抓鬼沒兩樣,就在關燈後,我跟媽媽躲在房間的床上不敢動,不到五分鐘,捕鼠籠啪地一聲,緊接著聽到吱吱吱的慘叫聲。
#分享抓到老鼠的心情
媽媽跟我到浴室一看,媽呀媽呀媽呀,有夠大隻的老鼠,我一直尖叫,老鼠也一直尖叫,還一直便便,老鼠嚇到失禁了。突然有點不忍心把他抓起來,但是真的太可怕了,他到底怎麼進來的,我每天大便的時候,牠怎麼受得了啊,
這麼大隻的老鼠該怎麼辦,叫消防隊嗎?還是打給里長,應該是打給消防隊。冷靜一下打給朋友,朋友說:消防隊沒有在抓老鼠...。
最後我把老鼠拿到門口,隔天爸爸一早起來,冷冷的看著他,就把老鼠處理掉了。看著老鼠慢慢滅頂的過程,突然很愧疚,牠本來住在馬桶裡住的好好的.....
#最後可以再加上自己的心得感想
我每次分享完這個經驗,都得到聽眾的回應,沒想過老鼠會躲在馬桶裡椰,也有聽眾分享自己抓老鼠的經驗。
生活雜談會被選為大家最愛的內容第一名,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每個人都有生活的許多經驗,把自己有趣的經驗用Podcast分享出來吧。
我每次用講的都只要10分鐘,這篇文章我打了一個多小時,用講的真的省時很多,畢竟時間就是金錢,省下時間就是累積財富。
#100天寫作計畫之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20的網紅你的鏡頭教練洪婉蒨Anne 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媒體必學!越來越多人想要發展自媒體,但苦於和受訪者互動總是不自然,看到成果自己也尷尬,所以我決定集結過去自己在電視台、新媒體和自媒體的採訪血淚史,來想跟大家分享 #和受訪者互動自然的技巧,以及 #讓受訪者放鬆的撇步! [專訪正式開錄之前的四大關鍵] 00:00 為什麼學會面對鏡頭的...
「人物專訪 訪綱」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人物專訪 訪綱 在 志蘋的麥克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人物專訪 訪綱 在 洪婉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人物專訪 訪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人物專訪 訪綱 在 你的鏡頭教練洪婉蒨Anne 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人物專訪 訪綱 在 [徵才] 深度人物專訪口碑寫手- 看板soh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人物專訪 訪綱 在 《人物專訪怎麼寫?訪綱、採訪、寫作心法》Hahow 募資影片 ... 的評價
- 關於人物專訪 訪綱 在 【人物專訪面面談——訪問前中後必備的功課與技巧】 採訪撰文 的評價
- 關於人物專訪 訪綱 在 [問題]請問如何做好人物專訪及前期準備?!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人物專訪 訪綱 在 【師青社課】人物專訪:紀實採寫X 寫作心法 - 師範大學板 的評價
人物專訪 訪綱 在 洪婉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在 Clubhouse 上分享「如何做好一場訪談?」,提到了「與受訪者溝通」有多重要。
其實這些窘境我都有過⋯⋯
❚ 一問一答,沒互動,氣氛乾,節奏卡。
❚ 受訪者只想講他想講的,不知道如何打斷。
後來發現,這跟 #訪談前 ➡ 有沒有做好 #受訪者溝通,有很大關係。
00:00 為什麼學會面對鏡頭的技巧很重要?
04:44 要和受訪者互動自然,「開錄前」的四大關鍵撇步
04:53 關鍵一:你在這場訪談中的角色是哪一種?
07:50 關鍵二:開錄前的溝通與鋪陳,拉近距離第一步
13:00 關鍵三:醜話說在前面,不然你會被討厭!
17:14 關鍵四:讓受訪者知道他的角色(以及你會照顧好他的一切)
▁▁▁▁▁▁▁▁▁▁▁▁▁▁▁▁▁▁
📣 歡迎報名最新訪談課程:https://bit.ly/AnneinterviewFB
▍訪談催出火花的秘訣:訪談企劃、訪綱、提問技巧、接話秘訣
3/6 工作坊(假日班)、3/19 工作坊(平日班)
▁▁▁▁▁▁▁▁▁▁▁▁▁▁▁▁▁▁
⇨⇨⇨以下重點摘要⇦⇦⇦
❚ 關鍵 ❶:你在這場訪談中的角色?
⓵ 主持人:如媒體新聞節目訪談,較像是中介者角色,主要溝通對象是「受訪者」,再換成觀眾聽的懂的方式,傳播給觀眾)
⓶ 另一位同行,一起交流討論:自己也會提供不同的想法,或是附和內容要溝通對象是「受訪者」,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傳播給觀眾。
⓷ 跟觀眾一起找答案:較像是 Youtuber,主要溝通對象是「觀眾」,由你主導,其餘是「來賓」。
❚ 關鍵❷ :開錄前的溝通與鋪陳
📍聊天:把事先查到的有趣內容拿出來聊,例如:相關報導、社群媒體分享內容
📍把聊到的亮點記錄下來:可加入待會的訪談,甚至拿來做開場。
📍說明錄影流程、訪問大綱
❚ 關鍵❸ :醜話說在前面
📍先打預防針:「為了讓你的理念讓更多人看到,礙於媒體型態、觀眾喜好,我們會掌控一下「節奏」,很抱歉若中途打斷或插話,請不要介意。」
📍給心理預備:可能會有些不在訪綱的問題,但大方向不會改變。
❚ 關鍵❹:讓受訪者知道他的角色(以及你會照顧好他的一切!)
📍要看你?還是看鏡頭?
➡來賓主要和主持人互動,觀眾為「旁觀者」:來賓一開始可先看鏡頭打招呼,之後都和主持人互動即可。
➡一起對著觀眾說話:來賓要盡量多看鏡頭,必須意識到觀眾的存在!
📍確認看哪一個鏡頭:否則會讓來賓無所適從,眼神飄來飄去、上吊,或是不時往監看螢幕看。
📍翻拍畫面:可幫來賓用手機翻拍,讓他有安全感。
▁▁▁▁▁▁▁▁▁▁▁▁▁▁▁▁▁▁
📣 歡迎報名最新訪談課程:https://bit.ly/AnneinterviewFB
▍訪談催出火花的秘訣:訪談企劃、訪綱、提問技巧、接話秘訣
3/6 工作坊(假日班)、3/19 工作坊(平日班)
▁▁▁▁▁▁▁▁▁▁▁▁▁▁▁▁▁▁
📌 加入 YT 播放清單,隨時複習:https://youtu.be/UFT-7K2UpDg
📌 追蹤 IG,限動時常更新:http://bit.ly/2UwTA0m
📩 合作洽詢:hi@anne-h.com
人物專訪 訪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國最冷漠的娛樂記者易立競,卻收穫了大咖明星們的尊重】
聽到 #易立競 的名字,所有的明星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他們均曉得自己即將面臨的不僅僅是訪問,更像一種接近審問與心理諮商交叉並行的三溫暖。
有別於楊瀾、張小燕、魯豫的溫柔大姊作派,也不是嘻嘻哈哈、看起來跟每個明星都很好的一般娛記。
易立競的訪問並不討巧,被中國網友笑說是「冒犯式採訪」,她不是笑臉迎人的記者,而是直面真實的人性觀察家,是哲學家式的訪問。
/
易立競總能迅速戳穿明星語病,勇敢詢問明星的爭議事件,過程口氣皆是平靜無波、面無表情,沒有任何一句髒話或不尊重的口吻。
倘若明星動氣,易立競也不會被嚇到,還會冷靜反問:「我這麼問會讓你感受到冒犯嗎?」讓明星意識到自己「居然較真了」的心理狀態和高自尊,願意重新審視自己為何生氣。
易立競開始爆紅,始於去年和陸綜《乘風破浪的姐姐》合作系列專訪,逐一把女星伊能靜、寧靜和萬茜「聊爆」,曝光她們最真實的樣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萬茜,她訪談聲稱自己不想紅、有綜藝焦慮症,除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外沒有錄製過其他綜藝節目,但是易立競馬上指出,萬茜參加過《舞林大會》。
萬茜說:「妳不說我都差點忘了。」易立競秒補刀:「可是妳參加了兩屆。」
畫面中,萬茜笑容僵在原地,開始擺起臭臉。
/
採訪郭敬明,易立競毫無畏懼地直奔他的「抄襲」話題,問道:「你的作品抄襲,現在卻呼籲保護版權,你會覺得矛盾嗎?」
郭敬明拿起桌上水喝,強裝鎮定回答:「我覺得不會,差不多了,這個問題。」
採訪楊冪,易立競詢問楊冪為什麼有段時間瘋狂接四、五部戲?楊冪答道,她希望專心當一名好演員,想讓觀眾更看見她。
易立競再問:「瘋狂拍戲,是對賺錢有需求嗎?」
楊冪趕緊澄清自己不是為了錢,解釋那時因瘋狂尬戲,常常跟不同劇組請假,沒有賺錢反而虧錢。
聽到邏輯矛盾了嗎?一個真心熱愛演戲、矢志鑽研角色的演員,就不會三天兩頭輕易和劇組告假,必然會盡力配合檔期。
以及,考量到某些戲劇電影很可能會因前置作業延後導致拍攝時間重疊,是否一開始就要少接比較好。
換言之,一個為尬戲到處請假、一次接這麼多戲,說自己專心想做好演員,邏輯前後不通。
/
對待大咖影星孫紅雷,易立競也沒有手下留情。
她直言孫紅雷近期作品質量堪慮,平靜地詢問:「為什麼會接《戰國》那樣的電影,是錢砸得太狠了嗎?」
一系列問題讓善於言辭的孫紅雷都莞爾,不免自嘲:「這採訪都沒辦法裝逼了。」
未料易立競丟出一句靈魂拷問:「採訪需要裝逼嗎?」
孫紅雷頓時啞口無言。
/
這就是易立競的訪談哲學,她會提出一個「需要明星解釋」的問題或假設,讓明星們在激動解釋的過程中,忽視字裡行間的前後脈絡,導致自爆,也讓觀眾看見這個明星的真正想法。
有別於華人社會一貫的推拉客氣,易立競是透過蘇格拉底的產剖法,一步步引導明星說出大實話,讓他們前半段的「裝」不攻自破。
易立競的訪問裡,你可以說錯話,唯獨不可以說「假話」。
要成為易立競這種類似哲學家的記者,非常不易,你必須冷靜節制、思緒工整、做足功課,重要地是:你不能害怕。
寫到這裡,我相信應該會有人認為,易立競那麼「理性」的記者,哪個明星敢給她訪問呀?
大錯特錯,許多大咖明星排隊著給她專訪。
若有把訪談節目看完,你會發現縱使是上述舉例的萬茜、楊冪、孫紅雷,他們最後都選擇和易立競誠實交流思想、坦承自己的欲望和不安。
顯而易見,易立競提問就算直接,但當下訪談氛圍仍是讓受訪者感到舒服與安全的。
/
易立競的採訪經歷豐富,她 1999 年入行,先是去跑社會新聞,後來轉型做娛樂報導,代表作品有《病人崔永元》、《李亞鵬:我不是個放浪形骸的人》、《趙本山:上春晚我並不快樂》等。
這 3 篇文章都是業內人物專訪的典範。
她曾經兩度獲《南方周末》傳媒致敬之年度文化報導,連一向對記者沒有好臉色的李亞鵬和韓紅,都坦承非常喜歡易立競的正派與採訪風格。
易立競是《南方人物周刊》主筆,曾帶著匕首去殺人現場採訪,被計程車司機困在深夜郊外。
她親眼造訪愛滋村的病患;她遠赴印度採訪宗薩欽哲仁波切,問出讓對方直言「我要好好想想」的佛學問題,最終一共採訪宗薩欽哲仁波切 5 次,相當受到信任。
她寫過社會新聞的地獄絕望,也寫過國際新聞的複雜矛盾。
基於過去寫的議題足夠多元,易立競自然和耽於享樂安逸的其他娛樂記者很不一樣。
她堅持不收禮物、堅持採訪公開、工作期間不會和藝人合照。
易立競常自稱為娛樂記者,卻被名演員柳雲龍說:「有你這樣的娛樂記者,你的公司應該是有些品味的。」
面對如此洞察人心的易立競,你能做到的只有「真誠」,而她也有本事能讓明星褪下防備、與其交心,因為深信她能掌握分寸。
/
她採訪黃渤、張雨綺和金莎,面對願意承認自己脆弱面、承認有時候就是愛慕虛榮的明星,易立競都是投以尊重和溫柔凝視。
當金莎承認是過氣女星、剖白自己「很想紅」時,易立競會給予安慰;當張雨綺侃侃而談「和周星馳解約」「前夫婚姻」等敏感話題,易立競會被她逗笑;當黃渤分析演戲短板時,易立競會淡淡點頭、鼓勵對方繼續講下去。
許多明星會在她的節目中狼狽不堪地翻車。
但節目外,他們又會發文感謝易立競幫助面對自己、獲得成長。
易立競在採訪手記中提過,要真正了解受訪者,你必須要創造出不那麼舒適的環境,才能讓他們有機會檢視自己,清楚自己性格上的矛盾,最終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她也提到:「如果受訪者說出某些故事,最後希望不要寫出來,我會將這些東西都帶到墳墓裡。」
/
華人娛樂圈的大咖明星,長年都被保護得很好。
不只被經紀公司捧在手心,連象徵第四權的記者都得對他們畢恭畢敬。專訪前得呈上訪綱,專訪間得小心呵護;記者會與平訪不能提問敏感問題,如果要問,只得繞著圈子問。
面對報社跟週刊等硬派媒體,多數「明星談心」都有演戲成份在其中。
起初經常覺得諷刺,明知對方私德不佳、對工作人員態度無禮,卻得聽著他們慷慨激昂地宣導「同理心很重要」等思想,還得寫文章紀錄他的美言金句。
近期身心靈平衡變成顯學,明星突然願意訴說自己的「黑暗面」了。
可是,黑暗面往往都得搭配「經驗」佐證,眼見部分名人們說不出個所以然,將議題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更顯得這種正能量學說薄弱蒼白,演變成毒雞湯。
很多明星會以「面對自己」做包裝,實則替自己立下「劫後餘生」的神聖 Flag 。
但具體的「劫」是什麼?
他們不願意說,讀者自然無法共感,鼓勵不到任何人,特別是深陷黑暗的人。
/
為什麼明星不願意說?這背後有很多考量。
首先,讀者是否能夠接受明星的誠實與他們的黑歷史?大家真有自己想的如此有同理心嗎?是否可以做到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
再來,就算讀者能夠接受,代言廠商能不能接受也是一回事,很多大品牌和明星簽代言合約,其中有一條是「明星不可以發生爭議事件」,否則就會賠償違約金。
另外,時下媒體流行「標題黨」求點閱,明星若誠實訴說經驗,難保不被斷章取義、超譯解讀,反而造成另一波傷害。
又或是未來發生某事件,該明星過去的訪問再度被翻出凌遲,這種壓力是素人受訪者所想像不到的。
/
我所看到的就是這種矛盾,完全沒有誰對誰錯。
任何明星看似自命清高、自我保護的背後,承載著搞不好連他們都不堪負荷的包袱。
願意選擇在鏡頭前闡述具體經歷和心路歷程,嗯,別說明星了,連一般人都可能做不到,你還想要求什麼?
我唯一肯定地是,在公開場合願意對自己誠實的明星,除了當事者本身心臟夠強,更需要一位懂得人性的記者。
這個記者,他不見得文筆要多麽風花雪月,而是能一眼洞見問題本質,不打迷糊眼,溫暖與理性兼具。
這個記者,他會抓出明星語病和盲點,但不是為了嘲弄,而是給予他們解釋機會,慢慢引導明星說出思想脈絡與邏輯,讓外界看見多一點的真實,將明星從神變人。
這個記者,他能讓明星在安心訴說慾望和痛苦的同時,更能讓觀眾和其他媒體理解當事人心境轉折,最終願意尊重明星的立場,不會批判,反為明星的真誠所感動。
易立競說過:「我不想做那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記者,我希望我能成為與受訪者一起探索跟學習的角色。」
提問犀利,視角共情,最終表述和緩,但最重要地,是那份「求真」的純粹動機。
以上特質,就是我從易立競身上看到的亮點。
人家說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其實不正確,因為一個好記者,確實需要多讀書。
原文刊載:
https://www.adaymag.com/2021/01/15/detail-famous-journalist.html
#Adaymag
人物專訪 訪綱 在 你的鏡頭教練洪婉蒨Anne 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自媒體必學!越來越多人想要發展自媒體,但苦於和受訪者互動總是不自然,看到成果自己也尷尬,所以我決定集結過去自己在電視台、新媒體和自媒體的採訪血淚史,來想跟大家分享 #和受訪者互動自然的技巧,以及 #讓受訪者放鬆的撇步!
[專訪正式開錄之前的四大關鍵]
00:00 為什麼學會面對鏡頭的技巧很重要?
04:44 要和受訪者互動自然,「開錄前」的四大關鍵撇步
04:53 關鍵一:你在這場訪談中的角色是哪一種?
07:50 關鍵二:開錄前的溝通與鋪陳,拉近距離第一步
13:00 關鍵三:醜話說在前面,不然你會被討厭!
17:14 關鍵四:讓受訪者知道他的角色(以及你會照顧好他的一切)
------
未來陸續會跟大家分享:
專訪企劃、訪綱準備、行前溝通,以及如何口齒清晰、直播不空白?甚至是如何面對鏡頭、服裝、妝髮等等。
和我一起打好基本功 #迎接自媒體紅海
▰▰▰▰▰▰▰▰▰▰▰▰▰▰▰
📍 訂閱 YouTube 新片|http://bit.ly/2Khvt17
📍 訂閱 FB 直播通知|http://bit.ly/SubscribeAnne
📍 參與 IG Story互動|http://bit.ly/2UwTA0m
📍 官網|https://anne-h.com/
📩 任何合作洽詢|hi@anne-h.com
▰▰▰▰▰▰▰▰▰▰▰▰▰▰▰
🔴 我的直播工具:
★ 直播軟體 Ecamm(僅限Mac)| http://bit.ly/2m27HdG
★ 直播軟體 Be.Live(任何瀏覽器)|https://bit.ly/2ZADnsu
★ 不同平台同步直播 Restream|https://restream.io/join/anneh
▰▰▰▰▰▰▰▰▰▰▰▰▰▰▰
\ 推薦課程 /
■ YouTube — 全方位從經營 ➡ 變現:企劃、腳本、SEO、演算法、策略、賺錢方法 https://bit.ly/3y9EJZB
(*透過此連結可享 Anne 專屬優惠 200 USD)
■ 個人品牌 — 找到定位、內容製作、吸引流量、建立獲利模式、創造被動收入 http://bit.ly/ZoeyBrandUrLife
▰▰▰▰▰▰▰▰▰▰▰▰▰▰▰
📋 字幕製作工具 Taption|http://bit.ly/2LHObA7
不需上傳檔案,直接貼上 YouTube 連結,就可以在短短幾分鐘,產出帶有時間戳(Timecode)的中文繁體字幕檔案,是所有內容創作者必備工具,超級推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FT-7K2UpDg/hqdefault.jpg)
人物專訪 訪綱 在 《人物專訪怎麼寫?訪綱、採訪、寫作心法》Hahow 募資影片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2021/10/26(二)12:00 開始於Hahow 平台正式募資!https://hahow.in/cr/in-depth-interview對採訪寫作有興趣,卻不得其門而入?遇到難聊的受訪者緊張 ... ... <看更多>
人物專訪 訪綱 在 【人物專訪面面談——訪問前中後必備的功課與技巧】 採訪撰文 的推薦與評價
設定主題設定好此篇人物專訪的主題,切勿與受訪者過去受訪的文章相同,須從中找出新的切入點。 #擬定訪綱以一篇人物故事來說,10 個問題不多不少。 ... <看更多>
人物專訪 訪綱 在 [徵才] 深度人物專訪口碑寫手- 看板soh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已閱讀過置底的 板務規範 和 發文規範:是
◎個人徵才:
個人名稱:張先生
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徵求期限:10/21
◎工作內容描述:
深度人物專訪文稿1篇,含議題設定、切角設定、訪綱擬定、採訪撰稿
1)預計10月底完成2場採訪,1場人物專訪、1場活動採訪
2)預計10/31交稿、11/1上線
3)須獨立完成採訪、撰稿
4)有獨立觀點、明快文筆、軟性敘事
5)有社福公益、藝文教育相關文字作品經驗佳
麻煩請mail並附上相關作品集(成案可另討論報價)
[email protected]
◎徵求條件:
1)有獨立觀點、明快文筆、軟性敘事
2)有社福公益、藝文教育相關文字作品經驗佳
◎交件時間:依案件討論
◎案件預算:5.5k
◎酬勞時薪試算:
此案件前置作業評估所需時間為:2小時(包含會議、溝通、
籌備、提案、確認等)
此案件實際執行評估所需時間為:8小時(包含執行、異動、修改
、各層級確認等)
此案件總評估時間為:10小時,換算時薪為:600元/小時
(如時薪低於 140,您已違反勞基法最低薪資,請勿在此發表)
(如時薪低於 230,建議轉至PT板發表)
◎酬勞發放日:交件上線無問題1.5個月內匯款
◎是否回應所有來信:否
◎是否需要開立發票:需(也可勞報)
◎是否有試稿(比稿)階段:否
◎理想接案對象:皆可
◎備註:
請mail聯絡,並附上報價及作品集,謝謝
[email protecte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243.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ho/M.1666232576.A.63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