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過兩次時代廣場,但是沒在那裡跨年過,也不會特別想去那裡跨年。
事務所裡的日本前輩川桑,年輕時曾跟剛結婚的妻子,展開過一段長達三年的環球旅行。「環球旅行」或「環遊世界」這詞彙好像很久沒聽到過了,記得以前曾經風潮過一陣子,如今忽然聽到竟感到有些陌生,甚至忍不住上網查一下,懷疑是否使用正確。總之,在環遊世界這詞彙一說出口,還是件很令人(或者只有我?)嚮往的年代,川桑的其中一站,就是去時代廣場跨年。
他曾告訴我,一輩子很應該要去那裡體驗一次跨年。他分享經驗談,告訴我該如何在那一天從百萬遊客之中脫穎而出,順利擠進時代廣場上最好的位置,同時還提點我必須仔細準備好的注意事項。
「會場只進不出,所以你連想上廁所都不能離開。一走,就回不來了。必須包紙尿布,」川桑說:「要是真的想小便了,至少不會尿褲子。」
在攝氏零下的寒冬中,他的秘訣是腹部要貼滿一圈暖暖包。
「只要你的肚子是暖的,就不太會想尿尿。」
我光是聽到這裡就知道這招對我絕對沒用。還好我本來就沒想去時代廣場跨年,因此接下來也就沒問他該如何挑紙尿布了。
雖然我沒想過要去時代廣場跨年,但卻曾經很憧憬去到那裡。
●相隔十八年的舊地重遊
第一次踏上時代廣場是在大學的暑假。那年夏天,跟朋友報名了紐約郊區為期兩週的英文課程,但想也知道學英文只是個幌子,因為那年代役男出國很麻煩,唯有透過這方式才比較簡單,而且學校提供宿舍,經濟實惠地解決了前兩週的住宿問題。每天中午課一結束,我們就從郊區往曼哈頓市中心跑,兩週後課程結束,直接搬去中央公園哥倫布圓環附近的YMCA,又待上兩週。前前後後在紐約居遊了一整個月,非常奢侈的時光。
直到現在仍清楚記得,第一次站在時代廣場上的感受。原來,傳說中的國際大都會就是這個樣子啊!我在心中讚嘆。大城市的繁華氣味生猛而新鮮,不夜城的霓虹光彩奪目,一下子就擄獲了人生正在起飛,尋找風向的自己。
那一年我才二十歲。去紐約完全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所有的事物在涉世未深的我看來,一切飽滿驚奇。在智慧型手機尚未誕生,社群網站也不發達,全球化更尚未吞噬各地的年代,紐約和台北在各方面來說,都相差得很遠。沒有網紅和旅遊達人事先暴雷,在第一手的親身體驗中,那是一個好容易就能獲得嶄新體驗,並刷新價值觀的時代。
第二次再踏進時代廣場,一眼瞬間十八年。世紀的數字往上跳,我從後青春期邁向中年。生活的據點搬遷至東京,另一個常被人稱羨的繁華都會。這些年走過的國家,見過的世面開闊許多,再回首時代廣場,沒有過往處處驚喜的震撼,更多的是時光對照的感觸。
Time Square的緣由來自於《紐約時報》,照理說應該中譯成「時報廣場」更為貼切,但說成「時代廣場」也積非成是成定案。我倒是喜歡這個將錯就錯的翻譯,因為這裡真的記錄著跨越好幾個時代的歷史記憶,無論是世界的、紐約的,或是遊客的。像我這種跨過青春時代,隔了十八年還有幸舊地重遊的旅人,時間感自然不在話下。
在廣場上邊走邊看,那些賣著大同小異的紀念品店,印著NYC卻都不是美國製的T恤、磁鐵、馬克杯、地標裝飾品或筆記本,年輕時真是買了不少,但這次卻一間也沒進去逛。把省下的錢多吃一餐美食,多買包咖啡豆,身心愉悅了最實際,還不會造成囤積的負擔。這算不算是一種長大了,成熟的證據?
頂多就是拍拍照吧。從前擔憂膠卷底片不夠用,很困擾,拍得錙銖必較;現在是一不小心就拍太多了,也困擾,回旅館後得花時間篩選出滿意的一張,修圖上傳。
●時代變化中更迭的廣告招牌
時代真的不同了。佇立在時代廣場,三百六十度環顧視野,想起那個懸在外牆上冒著煙的日本合味道杯麵,不知何時已被時光吞沒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來自韓國和中國各行各業的廣告。
在「世界的十字路口」投放廣告,當然所費不貲。據說時代廣場出現的最高廣告價格記錄,是Google曾租下一面約八層樓的廣告牆,一個月耗資近七千萬台幣。就算比較邊緣的看板位置,平均的刊登「一般價」大概兩週也要台幣五百萬。
在最精華位置的廣告,因費用高,出現的多還是知名大廠商,不過,環繞在核心位置周圍的小廣告,這幾年開始讓時代廣場的廣告風格大為轉變。
有很多中國廣告代理商買下小塊螢幕的廣告權,再以五到十秒為單位,宣稱只需五萬台幣左右就能登上時代廣場,薄利多銷給中國境內的客戶。這些客戶刊登的商品,不是針對美國人的,有些甚至根本只寫中文,目的只是過水加持罷了。影像傳回中國國內,可宣稱是榮登時代廣場的人氣品牌,最終是為了內銷。
另一種近年來出現最多的廣告,是中國粉絲集資為偶像慶生的廣告。粉絲不願自己鍾愛的偶像輸給其他人,自掏腰包大打廣告戰,也算是強國奇聞。途經的幾個西方遊客抬頭看,問彼此那些人是誰?沒人答得出來。一臉茫然,名符其實寫滿了黑人問號。
從前靜止不動的霓虹招牌,現在是一個比一個尺寸還誇張的LED螢幕,炫目的畫面不斷抽換,活像人生的走馬燈。記憶中,當年夜裡最閃亮的招牌,該屬維京(Virgin)唱片行或是華納兄弟商品店吧,如今已不見蹤影。
時代變了。以前曾流連在維京唱片裡,試聽過許多稀奇古怪的CD唱片,現在拿出iPhone就能在串流音樂平台上隨時隨地找到想聽的歌。
●時代洪流中的STRAND BOOKSTORE
時代怎能不變呢?唱片行一間又一間的消失,CD一年恐怕也沒買到一張。倒是更古老的書籍,賣紙本書的書店,雖然在視聽媒介的列強環伺下亦是奄奄一息,但似乎還比唱片行的下場好一點。只是書店不能只是賣書而已了,得靠兼賣各式各樣的商品來補貼營收。特別是知名的老書店,針對前來朝聖打卡的遊客,走進書店或許不會買多少書,但至少做些印著書店名稱的原創紀念商品銷售,也算雙贏的皆大歡喜。
其中,1927年創業的「STRAND BOOKSTORE」是紐約最具代表性的獨立書店,最初座落在紐約第四大道上,後來搬遷至靠近Union Square的地方。因歷史悠久,聲名遠播,過去除了賣書收益以外,還能依靠舉辦講座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購買紀念品營生,然而二〇二〇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遊客和顧客同時歸零,一度陷入存續危機。紐約愛書人聽聞慘況,在推特上發起拯救STRAND BOOKSTORE運動,在疫情中戴起口罩去買書,店門外出現難得一見大排長龍的感人場景。
第一次去紐約時,去的多是像「Barnes&Noble」這類型的大型連鎖書店,第二次造訪時,則特別喜愛走訪獨立或二手書店。STRAND BOOKSTORE自然也在我的行程中。書店從裡到外的裝潢,有著一張樸實的臉,不因為其外表過度亮麗而搶戲,將書店的主角身份,還給書籍本身。一間幾乎看來像圖書館風格的書店,在台灣或日本,已經愈來愈少見了。愛書人來這裡不是為了「逛」書店,而真的是找書和買書吧。
慚愧的是旅人的我,多少也是抱著朝聖之心而來的。確實最終沒購入任何一本英文書,只好買些書店印製的書袋和明信片聊表支持心意。
STRAND BOOKSTORE跟其他知名的書店一樣,在店內販售印著店名的原創商品,滿足粉絲和慕名而來朝聖者。從書袋、背包、托特包、小包到筆袋等,竟多達一百五十款以上,絕對是我見過擁有最多原創商品的獨立書店,真是徹底善用了它的響亮名聲。
●時代的風潮
老書店要闢出新的生財之道,否則很難存活下去。於是,在時代廣場上最醒目的位置,STRAND BOOKSTORE開了一間名為「STRAND KIOSK」的小攤位。店開在這裡,客層目標當然不可能是愛書人。針對觀光客的口味,小攤位上擺滿紐約的旅遊紀念品、明信片和地圖,當然也有他們書店的原創商品。不過在這年代,有了Google Map誰還會買地圖呢?而明信片想必也很少人寄了。至於書,還是有的,在攤位一角靜靜躺著。倘若真有觀光客佛心來的挑了本書買,對書店來說當然也是好事,雖然駐足腳步的人,大多還是為了挑一雙印著紐約的徽章、衣服或襪子。
然而,有人並不喜歡這個光景。大半輩子都居住在紐約的幽默作家弗蘭‧利波維茲(Fran Lebowitz)在Netflix紀錄片《假裝我們在城市》裡曾踏上時代廣場。愛書人的她,在「STRAND KIOSK」攤位前感慨萬分。
「你覺得把書帶進時代廣場這樣公平嗎?我覺得這樣對書不公平。」
在鏡頭前,弗蘭毫不客氣地質問攤位上的店員。
「嗯……妳說得對,不過書本沒有發言權。」店員尷尬地回應。
弗蘭認為在觀光客才會流連的時代廣場中央,你擺了一個書攤卻沒辦法賣書,只賣T恤什麼的紀念品,對於書來說真是一件傷人的事。
「我們賣很多袋子……我們也有賣書。」店員試著辯解。
愛之深責之切。對於從小到大,只要書一不小心失手掉在地上,撿起來就會立刻親吻書本的弗蘭而言,一切的情緒只是因為她真的愛書,愛STRAND BOOKSTORE,不忍一間書店淪落到時代廣場變成觀光土產店。
可是,世界總以我們難以預料的方向變化,許多事雖然不那麼甘願,但為了維持下去,也只能夾縫中求尋改變而做了。
就像誰會知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一百一十四年來,時代廣場會首次遭逢一個沒有任何遊客在場的跨年之夜呢?既然不願停辦,那麼也只好順應時勢而改變,用線上倒數計時的晚會,繼續維持傳統。
因業務之需,搬回到和歌山鄉下的前輩川桑,不知道在網路上看見空無一人的時代廣場跨年夜,心底會湧起怎麼樣的回憶與情緒?我忽然間想到他。同時我也在想,歷經一場疫情之後,即使在國境解封的未來,我和時代廣場的距離也將愈來愈遙遠了。
世事無常,時間太少,世界太大,我還有更多該去而未去的地方。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我夢見自己重返時代廣場,在夜裡,抬頭看見四周的廣告螢幕,播放著我相隔十八年的兩次曼哈頓旅行畫面。
我看得正起勁,可是不一會兒,時代廣場突然大停電,陷入一片漆黑。再度恢復光源時,廣告招牌全被替換成陌生的面孔,那些粉絲團為偶像集資的廣告。
我離開時代廣場,忍不住又回首看了一眼。
螢幕中青春的臉孔閃爍著,彼此交錯,在時代廣場上誰都想要領一個時代的風潮。我仔細辨認了一會兒,卻覺得看久了全太相似,像一個模子打出來的拓印,不斷重複轉印,直到漸漸失去了清晰的輪廓。
★更多照片請點選連結 https://wp.me/p6anwi-OJ
#旅人的形狀 #如果可以再出發
#世界 #紐約篇
#新文首刊
#張維中散文
「人生走馬燈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張維中。東京模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明太子小姐生活旅遊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Fibi的世界短期租約(東京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天下雜誌- #3分鐘搶救爛英文【投胎- 人生跑馬燈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走馬燈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走馬燈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人生走馬燈嘉南廣播電台FM91.9 的節目精彩片段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問卦] 死前真的會有人生跑馬燈嗎? - 八卦 的評價
- 關於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問卦] 真的有人看過「人生走馬燈」嗎? - 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Gossiping 看板- Re: [問卦] 真的有人看過「人生走馬燈」嗎? 的評價
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明太子小姐生活旅遊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被困住了,就起身去看看你沒見過的世界>
枝豆大概是我認識的人裡面最不可思議的,最像外星人的人了。
是一個把時間最大化,每天早晨醒來會堅定的去跑步,堅持出門前一定要把房子打掃乾淨,週末也會把行程排滿滿的人。
也是一個很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上的人,他時常跟我說一些很抽象哲理但又看似有道理的東西。Fashion sense也不是很輕易可以理解的人(例如會買乳牛紋的鞋子)。
很固執也瘋狂,去釣魚沒釣到不回家。爬山爬到山頂找不到回家的路,會說我們一起從山頂滾下去的人物。
跟他生活在一起有很驚慌跟很費力的部分,不過大部分的時候我還是很佩服他的。
他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搞不好明天我們就死了,今天還是努力的活著吧!」
-----------------------------------------------
在英國剛認識他時是夏天,因為穿著短袖,看見他的手上有一條很長很深的疤。
有一次聊到為什麼他要去英國唸書,他秀出那條疤,跟我說「該是時候來自我介紹了!」(他當時跟我說日文中自我介紹跟事故介紹發音相同,我對這件事印象深刻。)
20幾歲時枝豆在一家公司上班,那是他很喜歡很有熱情的業種,不過一直不是很能接受公司文化。例如上層說的事即使是不對的,部屬們也沒有人敢直言糾正,很多時間花在應酬卻沒有花在工作的內容改進上。
一直以來他都處在這種不開心但又無奈的循環,只能說服自己「能在喜歡的業種工作已經沒有什麼好抱怨」,繼續帶著無力的心情去工作。
某天他一如往常騎著機車要去上班時,被一台轎車攔腰撞上。
他看見一灘血,還有自己的骨頭,之後昏昏沈沈的上了救護車。
接著他聽到旁邊的人說
「天阿!還很年輕,不知道會不會失血過多,撐不撐得下去!」
「就算救活了,這隻手也沒了啊!本人醒來會不會接受不了。」
後來很幸運的,保住了性命,手雖然留下一條很深很長的疤痕,還在。
我問枝豆在救護車中有沒有人生走馬燈,他說沒有,倒是想到好多想做的事還沒做,有點遺憾。
從醫院離開過不久後,他決定要辭職,到他想去的國家進修,看看外面的世界。
----------------------------------------------
20幾歲的我,工作生活看起來充實精彩,但是內心很貧乏。
其實我是個很膽小的人,現在也想不起當時哪來的勇氣一個人跑到英國念書。
也許是感情遇見瓶頸,暫時覺得再也相信不了誰。
也許是工作上沒有進步,覺得自己的時間好像空轉,又不知道該怎麼提升。
當時一整個很憂鬱,反應在身體上,長期都有嚴重的腸胃問題。
有天到朋友推薦的醫生那邊就診,因為等待時間很長,跟身邊的歐吉桑聊了起來。
聊一聊才發現歐吉桑是唸我唸的大學的英文系教授,但我沒修過他的課。
「妳覺得困住了,就離開吧!」
「去哪邊好啊?」
「去找彼得兔啊!去找珍奧斯汀啊!去那些出現在你唸過的小說的場景,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是他們寫的那樣啊!」
回家後我當時一位生病的好朋友說,他說
「妳去啊!等我好了去找妳,我也要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
後來卯起來認真的準備雅思考試還有申請學校,在終於申請到喜歡的學校時,朋友離世了。
就這樣,當時的心情很複雜,又悲傷又遺憾又緊張又期待的,來到一個全新的世界。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
有朋友甚至枝豆有問過我,有沒有憂鬱到或是難過到,很想要現在就死掉的時刻。
我說
「有!但我想我目前還是捨不得死掉吧!」
人生總會遇見許多傷心洩氣,不被認同甚至被惡意對待的時刻。但那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被困住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起身去看看那些還沒有看過的世界。
然後珍惜活著的每一刻。
這是和我結婚的,有過瀕死經驗的外星人,教會我的事。
今日突然有感。
—————-
最新東京非日常podcast
👉https://apple.co/32pZrpl
卡其連身褲 Love YA.
pic想和我深愛的人繼續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Fibi的世界短期租約(東京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Day 66 - 十月找到五份工的全開女孩】
回看專頁,原來已經有二十天沒有打長文更新日誌啦。
·
我的天哪,時間跑到哪啦!?
·
一直沒更新的原因都是因為打工,
常常到十二點才回去,洗澡後都已經一點多,
壓根沒有心思打文。
·
而且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很開心,
可是又不想流水帳的紀錄吃了甚麼,跟誰說了甚麼之類。
.
拖到二十天之後又發現發現太多事情了,
根本沒從入手⋯⋯
·
然後最近好像已經完全的融入福岡的生活了,
好像也沒有兩個月前那種對於任何事物都很好奇的感覺⋯⋯
·
·
·
花了很大篇幅解釋後,
就好好的跟大家報報平安。
·
我還活著,謝謝關心。
·
·
說來挺妙的,九月底對於找工作成為了我生存的目標,
現在不算打工換宿的那份,大抵在日本有四份工了。
·
·
最新一份!!!
是類似香港新假期的種專頁,
用英語介紹福岡吃喝玩樂的資訊,
面試的時候,老闆問我以前的工作經驗,會不會剪影片,會不會英文,會不會翻譯⋯⋯
我不斷點頭說會,然後聊了四十五分鐘就請我了!!!
·
想不到,我,竟然,可以,在日本,做網媒欸!!!!!!!!!!!!!!!!!!!!
·
·
總結,
其實十月過的很快,每天打工打工打工打工,
月底跟朋友去了一趟大阪,也是因為打工只待了兩天一夜這樣,比人生走馬燈還要快。
·
·
可是開始從洗廁所和沖咖啡到現在,
找到一份可以學以致用,
與我學歷、工作經驗有關的工作,
真的很開心。
·
很多人問我還甚麼打工渡假,完全不用渡假這樣,
大概心裡總是有一種如果放輕鬆的話,
就少了競爭力,
畢竟,香港人嘛⋯⋯
還有就是,我想好好的在日本存積可以見人的工作經驗,
將來去哪都可以啦~
·
然後有一晚跟香港的朋友聊天,
她說我已經跨出了安舒圈,現在可以慢慢的走好自己的路,很為我開心,
我把這句話藏在心底,希望二十四歲下了去日本的決定,
會為我人生帶來很不同的改變。
·
·
然後十一月中就會搬家,再也不用洗廁所,
昨天在頭髮過濾器上發現有一大堆啡色帶有酸味的木耳,
我內心的OS是杜汶澤和林雪的髒話,
還有You know what, I'm frickin getting outta here.
·
·
算算如果十一月中後,早上打工,打到晚上十點的話,
付了房租後,扣除生活費,還是可以存到錢,
·
而且,
現在的生活讓我不怕星期一,不怕起床那刻,不怕上班,
沒有壓力的上班真的很放鬆,
(如果我太得意忘形,對不起,畢竟有很多香港人也在打很多工⋯⋯)
·
·
·
這就是十月的回顧和十一月的展望囉~
文長請見諒,我會努力的更新日誌,
還有十月真的沒怎麼拍照拍影片,這次圖文極不符啦哈哈。
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走馬燈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走馬燈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走馬燈日文、走馬燈意思、走馬燈原 ... 走马灯用英文怎么说_走马灯的英文_沪江英语- 沪江网校2012年7月12日· 走马灯的 ... ... <看更多>
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走馬燈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走馬燈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走馬燈日文、走馬燈意思、走馬燈原 ... 走马灯用英文怎么说_走马灯的英文_沪江英语- 沪江网校2012年7月12日· 走马灯的 ... ... <看更多>
人生走馬燈英文 在 天下雜誌- #3分鐘搶救爛英文【投胎- 人生跑馬燈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3分鐘搶救爛英文【投胎、人生跑馬燈的英文要怎麼說?】 農曆七月鬼門開,充斥著許多禁忌和鬼故事。 人們從未停止對「死後世界」的好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