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導文】關於「中輟」的幾個想法
接觸到幾位中輟個案及其家庭後,我整理幾個初步想法
.
一、中輟的理由與現況
(一)家庭因素:
1.居無住所者。EX:住旅館而不是租屋。
2.家庭生活有困難。EX:三餐不繼。
3.照顧者本身失功能。(1)照顧者本身需要被照顧。EX:照顧者為老人、殘疾,小孩反過來要照顧他們。(2)依附關係的問題。EX:照顧者因喝酒、吸毒自我麻痺,心理狀態自顧不暇,也無法顧及孩子。而喝酒、吸毒會影響健康甚至死亡,孩子同樣要反過來照顧他們。主依附者意外或生病死亡,孩子無法處理失落而輟學也在此列。
1.2.3.也可能是融合與漸進的,如照顧者無法工作,繼而出現生活問題,負向循環。比較起來,「上學」本身不是急迫的事,輟學很自然發生。
(二)學校因素:
1.課業無成就。2.人際無友伴。3.個人心理空間被侵犯。
其中以3.個人空間被侵犯,最為嚴重,是真正影響輟學原因。
莫名逃學會引起更多麻煩,而且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因此即使成績不好、孤僻沒朋友,但至少可以在學校發呆,度過時間,「個人心理空間」是青少年最後的堡壘。可是「被侵犯」就不一樣了,私密空間被打擾、被侵入,自我保護的界線沒了,待在學校有威脅感+巨大壓力,那麼誰每天會往地獄裡去呢?輟學剛好而已。
◎被侵犯的表現會發生在:
1.課業無成就—結果:成績不及格一天到晚被大人罵、被打、被羞辱。
2.人際無友伴—在校刻意被排擠,正常分組或老師指派時被刻意嫌惡。
3.個人心理空間被侵犯—就是「被霸凌」。丟書本、藏鞋子、動手動腳、言語欺凌…讓當事人想安靜躲起來都不行。
這些挫折、嫌惡、被欺負刻意被凸顯,最終就是寧願輟學、逃學被找麻煩也比在學校好。我就曾聽過國小孩子寧願跟父親去工地,也不願留在學校的說法。
1.2.3.也可能是融合與漸進的,如成績不好被貼標籤,先是排擠後發現好欺負最後集體霸凌。
.
二、協助的思考
協助「中輟生」絕不可只留在「個人層次」,要個人去適應那個環境,那幾乎會失敗的,另外若過於明顯只是要他「復學」,哪也是會失敗的。人是因學校壓力大且無法解決才要逃離,如果沒有好的條件,要他回去的理由就不存在,若用「讀書才能找好工作」等傳統說法是毫無說服力的,對他來說「未來」太遙遠,而「現在的問題」才是真。
讓輟學的現象指引我們去尋找每個學生的關鍵原因,之後順著此點,引導他如何面對他關注的問題(EX功課不好被排擠被取笑。如何從其他優勢建立他的自信可能是第一步,並把「上學與否」視為其中一個選項就好。在後期則視我們如何將此選項融合在他關注的議題裡,讓選項真有助力,彼此合作)。對中輟生的協助不能只是晤談而已,如果是學校老師,應該要對學生處境提出客觀的環境改善,這對學生是看得到的,才有機會讓他有意願再試著面對學校。協助的最終目的:幫助當事人掌握自己的生活。
實際作法:
1.改善看得見的環境:
ISP會議、班級輔導、家長座談。
請注意,當我們這樣做時,就不會在歸咎學生個人而已。
2.增加當事人面對的能力:
主要是具體策略。如加強課業輔導、心理諮商、社會技巧的演練、校內打工等等。
3.校園內的依附關係:
把依附關係想成安全堡壘,讓學生在那重新建立起個人心理空間(自我保護),並以此延伸勇氣去面對。校內輔導老師、導師、認輔老師要固定與學生互動,如下課來報到、中午一起吃飯、定期談話、送小卡片(語言表達適用女生)、肢體支持(搭肩等動作儀式適用男生)、送象徵物(EX勇氣手鍊)。網路通訊也可以,設定好界線就可。
4.強調學生的個人責任:
我們幫他環境改善只是其中一部份,最終他還是要回去面對那個班、那個人、他的生活。
真不行面對,衡量後建議學生「轉學」也是可以,「繼續在這個學校上學」或其他都不要預設是唯一選項。
.
三、輔導老師的身分與界線
心理師的工作場在諮商室裡,是專業關係,然輔導老師的工作場就會是無所不在的多重關係。「多重」非常自然,如果能看懂這篇文章,就會知道造成輟學的原因是多重的,要協助他面對當然也需要多重的,而站在他旁邊的助人者或老師自然會是多重關係與身分(身兼老師、朋友、父母…),我們的世界本來就是這樣。所以若把「輟學」僅歸因在個人層次,要個人去面對,我真的覺得很困難。要真的有效,大概都要「撩」下去,無可避免「就是很麻煩,耗時費力」,不過我想,如果我們助人者願意這樣,至少可將「以身作則」+「積極面對」的態度傳達給對方吧。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人際 班級輔導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導文】關於「中輟」的幾個想法
接觸到幾位中輟個案及其家庭後,我整理幾個初步想法
.
一、中輟的理由與現況
(一)家庭因素:
1.居無住所者。EX:住旅館而不是租屋。
2.家庭生活有困難。EX:三餐不繼。
3.照顧者本身失功能。(1)照顧者本身需要被照顧。EX:照顧者為老人、殘疾,小孩反過來要照顧他們。(2)依附關係的問題。EX:照顧者因喝酒、吸毒自我麻痺,心理狀態自顧不暇,也無法顧及孩子。而喝酒、吸毒會影響健康甚至死亡,孩子同樣要反過來照顧他們。主依附者意外或生病死亡,孩子無法處理失落而輟學也在此列。
1.2.3.也可能是融合與漸進的,如照顧者無法工作,繼而出現生活問題,負向循環。比較起來,「上學」本身不是急迫的事,輟學很自然發生。
(二)學校因素:
1.課業無成就。2.人際無友伴。3.個人心理空間被侵犯。
其中以3.個人空間被侵犯,最為嚴重,是真正影響輟學原因。
莫名逃學會引起更多麻煩,而且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因此即使成績不好、孤僻沒朋友,但至少可以在學校發呆,度過時間,「個人心理空間」是青少年最後的堡壘。可是「被侵犯」就不一樣了,私密空間被打擾、被侵入,自我保護的界線沒了,待在學校有威脅感+巨大壓力,那麼誰每天會往地獄裡去呢?輟學剛好而已。
◎被侵犯的表現會發生在:
1.課業無成就—結果:成績不及格一天到晚被大人罵、被打、被羞辱。
2.人際無友伴—在校刻意被排擠,正常分組或老師指派時被刻意嫌惡。
3.個人心理空間被侵犯—就是「被霸凌」。丟書本、藏鞋子、動手動腳、言語欺凌…讓當事人想安靜躲起來都不行。
這些挫折、嫌惡、被欺負刻意被凸顯,最終就是寧願輟學、逃學被找麻煩也比在學校好。我就曾聽過國小孩子寧願跟父親去工地,也不願留在學校的說法。
1.2.3.也可能是融合與漸進的,如成績不好被貼標籤,先是排擠後發現好欺負最後集體霸凌。
.
二、協助的思考
協助「中輟生」絕不可只留在「個人層次」,要個人去適應那個環境,那幾乎會失敗的,另外若過於明顯只是要他「復學」,哪也是會失敗的。人是因學校壓力大且無法解決才要逃離,如果沒有好的條件,要他回去的理由就不存在,若用「讀書才能找好工作」等傳統說法是毫無說服力的,對他來說「未來」太遙遠,而「現在的問題」才是真。
讓輟學的現象指引我們去尋找每個學生的關鍵原因,之後順著此點,引導他如何面對他關注的問題(EX功課不好被排擠被取笑。如何從其他優勢建立他的自信可能是第一步,並把「上學與否」視為其中一個選項就好。在後期則視我們如何將此選項融合在他關注的議題裡,讓選項真有助力,彼此合作)。對中輟生的協助不能只是晤談而已,如果是學校老師,應該要對學生處境提出客觀的環境改善,這對學生是看得到的,才有機會讓他有意願再試著面對學校。協助的最終目的:幫助當事人掌握自己的生活。
實際作法:
1.改善看得見的環境:
ISP會議、班級輔導、家長座談。
請注意,當我們這樣做時,就不會在歸咎學生個人而已。
2.增加當事人面對的能力:
主要是具體策略。如加強課業輔導、心理諮商、社會技巧的演練、校內打工等等。
3.校園內的依附關係:
把依附關係想成安全堡壘,讓學生在那重新建立起個人心理空間(自我保護),並以此延伸勇氣去面對。校內輔導老師、導師、認輔老師要固定與學生互動,如下課來報到、中午一起吃飯、定期談話、送小卡片(語言表達適用女生)、肢體支持(搭肩等動作儀式適用男生)、送象徵物(EX勇氣手鍊)。網路通訊也可以,設定好界線就可。
4.強調學生的個人責任:
我們幫他環境改善只是其中一部份,最終他還是要回去面對那個班、那個人、他的生活。
真不行面對,衡量後建議學生「轉學」也是可以,「繼續在這個學校上學」或其他都不要預設是唯一選項。
.
三、輔導老師的身分與界線
心理師的工作場在諮商室裡,是專業關係,然輔導老師的工作場就會是無所不在的多重關係。「多重」非常自然,如果能看懂這篇文章,就會知道造成輟學的原因是多重的,要協助他面對當然也需要多重的,而站在他旁邊的助人者或老師自然會是多重關係與身分(身兼老師、朋友、父母…),我們的世界本來就是這樣。所以若把「輟學」僅歸因在個人層次,要個人去面對,我真的覺得很困難。要真的有效,大概都要「撩」下去,無可避免「就是很麻煩,耗時費力」,不過我想,如果我們助人者願意這樣,至少可將「以身作則」+「積極面對」的態度傳達給對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