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現在過的好了,聽你podcast覺得放下會更讓人欽佩」
在打包的混亂中收到這訊息
一言難盡我實在懶得回你
沉澱了幾天,必須說 活在 #情緒勒索 加 #言語肢體暴力 的親人對待中成長,直到我婚後幾年聽到這幾位依然"進行中"的種種"事蹟",我只選擇了不再往來,相信能做到這樣而不是選擇報復或惡言相對已是我們選擇最大的善。
這是一個八點檔般的劇情,真實發生在我從小的家庭。
超過二十年都在忍受這些人-號稱是我爸手足的"親人"。
爺爺在我七歲的時候因為中風太嚴重倒下,腦死的關係變成植物人,家裡什麼都是推給長男的我爸爸,所以我們就這樣幫忙照顧爺爺直到念大學。不能送安養,因為那是長輩眼中大不孝,爸爸手足全都好吃懶做無能力負擔(但平時都吃好用好假日處處玩),我們只是小康家庭,自己家以前房貸還是繳到我大學才還清,也不可能全由我家負擔。
其實,孝心不需要靠金錢,只要偶爾能來幫忙或讓我們有假日喘息的空間即可,但這些人除了推託貧困就罷了,連餵口粥都不願意,難得餵一次就裝病,裝到手在抖,看到你會以為正在看八點檔。
某長輩情緒綁架我們的行為,包括長男長媳要負擔大家庭的所有(暗示兄弟姐妹的不濟也全要我們負擔) 我們假日不能休假,因為不能出遠門、要在家照顧長輩,印象小時候只有一次我爸帶我們在外過夜兩天一夜,回到家就被她不斷的情緒發洩。
「以後你們就盡量去啊,去啊,如果你爺爺突然在家走了,我看你們良心這輩子過不過得去」
在我七歲那年,小"菇"跟著搬來,原本她很疼我,因為我媽不答應讓小叔的孩子跟狗過來住,結果她跟這位某長輩開始天天整我們,因為小叔時常沒工作也不想照顧小孩,她們認為我爸我媽身為長男長媳要負責幫忙才是對的(到底哪裡對) 覺得我母親不答應就是一種罪,所以為什麼常故意整我跟妹妹呢?由於爺爺尚需要爸媽協助照顧不能向他們抱怨,因此乾脆轉移目標整他們的孩子-就是我和妹妹。
小"菇"是言語加暴力、誣陷,掐我說要弄死我、趁我父母不在故意打罵我、不讓我進家門,甚至曾經用腳飛踢我臉打巴掌霸凌,逼我們不能告訴父母,只要講了她會真的殺了我。
大"菇"每週或至少每個月都要回娘家,她不會動手,但是言語是不可思議的惡毒,比較我們跟她的孩子誰厲害誰差這只是小兒科而已,我說了不想替她們把這些話重複一次,因為真的太多太多,講完我覺得我人格都被污染。實際上我最恨這個人,雖然她沒動手,但她挑撥離間跟心之醜惡,常故意用誰有錢沒錢做挑弄這件事讓家人感情奇差無比。
最可惡的某長輩,不但不覺得她這些孩子們問題奇大,還總是幫他們一起欺負我們。實際上我爸只是普通的軍公教人員,他只是沒像這些人好吃懶做、給我們正常的經濟環境可以唸書罷了,他也沒有錢到像他們講的可以負擔這麼多人,但只要他沒拿更多出來就會被私下講成他是至大罪惡,我們因為可以好好唸書也是一種罪,因為忌恨我們不像他們要為錢愁苦,所以我們像坐監牢般得忍受他們所有言語肢體暴力。
因為你過得好,就是不能讓你好過。
就是這種懲罰,讓我們超過二十年忍受無盡的情緒勒索。最可憐的應該就是我媽這個長媳,所以為什麼我常說我非常討厭莫名其妙的傳統,其來有自。
這也就罷了,爺爺喪禮時她們聯合照樣鬧,說排場不夠、燒的不夠 東嫌西嫌硬是要把不孝的帽子扣到我父母身上。
這是場鬧劇,為什麼我不想再跟這些人往來這樣你瞭解嗎,放下?! 我們沒找這些人算帳、只是不往來已經夠仁慈了。
那些寶貴的童年跟青春時光,我跟妹妹常是在羞辱跟恐懼中度過,父母則是因為傳統壓力和愚孝而一再忍耐,到現在照顧某長輩看醫生等狀況依然是他們負責,其他人永遠推說他們沒空沒錢而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
去你的錢錢錢!
一輩子聽這些人用錢評斷誰過的好誰過不好我都聽到煩了,因為沒錢所以當然沒時間幫忙?!
如果有孝心,可以偶爾幫上那麼一點忙,誰管你有沒有錢,都是藉口!
還記得有一次,我爸只是晚下班回來,讓小"菇"去幫忙一次抬爺爺進浴室,她認為那都是我爸該做的,因為氣不過她把我壓到馬桶旁說,既然你爸不早點回來那就要妳在這裡代替他。
有句老話叫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若經我苦,未必有我善。
我們輕描淡述"某些親戚這輩子我再也不想見到他" 只是不見,在我眼中已是最大的善。
我認識我先生時曾跟他說過,我們沒有童年,這不是一句要請任何人同情的話,而是那就是我們真實的過去,總是在一個情緒悶炸不愉快的環境成長著、哪也不能去。其實我不恨爺爺倒下,因為我有記憶的時候他非常疼我,他身體不好不會照顧自己,倒下後受苦最大的是他。過去最難過的是他無法看著我們一路的成長,所以我一直認為 #人生最重要的是健康,不是金銀財寶或功成名就。人的一生就這麼一次,#好好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講出這些,不是在跟任何人說我曾經有多苦或要誰同情這一切,因為我婚後靠自己經營生活過的很好,我最需要人理解的日子早就過去了,但我希望有些時候,對別人不瞭解的情況下,有些話別那麼自以為是。
我早就放下這一切了,選擇不跟這些人往來我覺得很好啊,有什麼問題嗎。
#娜塔
喔對了,這件事我多年前寫下 https://bit.ly/3yeQ0YC 這篇的時候就已經不在乎這些人了(但不在乎不等於我就要原諒,我不是偉人,我只是一般人)
心情斷捨離才寫出來。在那之前我連講都不知道能跟誰講,因為真的有人聽到一點點就說"真的無法想像" 畢竟沒有經歷過是要誰能理解。我們也不是天生有同理心,而是上天送我這份親情間的傷痛讓我更能體會許多人的苦。
我現在已不恨,因為我真的過的挺好的啊,那些屈辱跟沒自信甚至一直埋怨自己是不是做錯什麼的灰暗時期,就當是你們送給我迎向陽光跟堅定意志要堅強的人生體悟。
仁慈 小兒科 在 沈富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院士並無「如是說」,媒體何苦危言聳聽
今天(12日)中國時報的頭版頭條:「新冠肺炎史上最強病毒」,語氣非常震撼,副標則為:「無症狀會感染,傳染力難捉摸」。正、副標題在邏輯上兜不攏,再細讀內文,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中時有誤導讀者之嫌,試說明如下:
(一)賴明詔院士以RO值代表傳染力,SARS為0.5,新冠病毒為2~3,是已知冠狀病毒中最強的,但史上傳染力最強的病毒是麻疹,RO值介於10~15。
(二)說到麻疹,小時如某戶人家小baby得麻疹,不數日,家中沒得過的兄弟姊妹全部中鏢,發燒哭鬧,全家雞犬不寧,累壞媽媽,但大人們及鄰居都處變不驚,因為他們都得過了,有免疫力。媽媽頂多抱小孩到診所打退燒針,在家額頭敷冰枕,不隔離,不住院,一週雨過天晴。
(三)後來念醫,在小兒科當實習醫師,親眼看到麻疹的重症,回天乏術者死亡診斷書上都寫著「麻疹肺炎」,極似目前的2019-nCo的狀況。後來,新生兒一律打「四合一」疫苗,麻疹肺炎從此絶跡。
(四)這個新病毒所引起的疫病開始叫「武漢肺炎」,北京不爽,故今改稱「新冠肺炎」,但大部份的麻疹患者叫「麻疹」而不叫「麻疹肺炎」,稱「新」亦有不妥,未來如有更新的冠狀病毒引起新的瘟疫難道要叫「最新」或「新新」?合適的名稱也許應該是「冠毒呼吸道症候群I、II、III…」。最新世衛給的名字叫COVID-19,是不倫不類,相當沒有學問。
(五)造物仁慈,病毒的傳染力、致病力、重症率、死亡率之間有很巧妙的搭配,傳染力強、死亡率高者,人毒俱亡,或者人有辦法把毒阻絶於人的世界之外。傳染力雖強,但重症率不高,尤其是死亡率低,再加上潛伏期亦可傳人者,最後一定是人毒共生,不足為患。
(六)2019-nCoV初現,公衛及防疫人士分外眼紅,摩拳擦掌,戰鬥力十足,誓必完全滅毒而後甘心,其動機、用心及努力均令人佩服,但半年後再回頭看,恐怕這境界會陳義過高,尤其疫情過後,兩岸恢復大三通,社會上一定會有很多身上帶抗體,得過此病而不自覺者。
(七)疫苗遲早會問世,但誰該打疫苗將是一門大學問。
(八)最讓我感到樂觀的是:武漢1月23日封城,釋出500萬人,分北、中、南三路流竄,但迄今已三週,早過潛伏期的中位數,但全中國除湖北(尤其是武漢)一省外,新增確診數不增反減,死亡數亦不多,是病毒離湖北後,毒性減低了?RO值下降了?我想兩者都有可能,天無絶人之路,但願如此。
仁慈 小兒科 在 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傳說中的睡過夜這件事我癡癡地等到現在還沒等到。仁慈的話是一個晚上起來1-2次,可怕的話是1小時起來一次。
起來要幹嘛呢?不是要喝夜奶喔,而是坐起來看老北老母睡覺覺得很不爽,拎北我想下樓去玩你們都給我起來,然後一直哭鬧⋯
能試的我都試了,白天不讓他睡飽,結果就是晚上1小時起來轟炸我一次。
能試的我都試了,白天帶他去玩消耗體力,結果也是晚上1小時起來轟炸我一次。
能試的我都試了,睡房溫度維持26-27度通風良好,睡前喝過奶尿布換過,結果也是一樣半夜起來靠北鬧場。
能試的我都試了,他的衣服反著曬,結果也是一樣半夜起來靠北鬧場。
請教過小兒科醫師,她投以同情的眼神告訴我「辛苦了」但始終回答不了問題出在哪⋯我自己認為他或許有睡眠障礙,但一歲多的寶寶會有這個症狀嗎?我不懂⋯
所有的耐心在這種長期睡眠不足、免疫系統失調出現痛苦的蕁麻疹而瓦解了,所以對他,我承認有時脾氣不是很好。
#為什麼我的育兒路如此坎坷 #已經一年半的時間一天睡不到五小時 #快1歲5個月的欠揍樣
仁慈 小兒科 在 天主教仁慈醫院- ~強棒登場~ 小兒科余國鴻醫師【學經歷 ... 的推薦與評價
強棒登場~ 小兒科余國鴻醫師【學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進修‧中華民國小兒專科醫師‧台灣兒童胸腔專科醫師【主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