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來長篇大論關於「模擬市民」的一些事情。
第一次接觸 Sims,我 11 歲,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款單機遊戲。我盯著光碟片緩緩進入 2000 年代的笨重主機深處,心中是全然的無知與茫然,我沒有「電腦遊戲」的概念,也完全無法預期模擬市民到底是什麼,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前現代人類,不知智慧型手機為何物,而學校才剛開始教電腦課。
但當遊戲在螢幕上跳出來,那一刻,可以算是我童年的轉捩點。
/
更好的閱讀感,請到我的網站讀這篇文章:
https://urbananimalsabby.com/2020/06/19/how-sims-game-changes-how-i-see-life/
/
我一直夢想著能住在一個全都是女生的房子,於是一口氣創造了 7 個女性角色,把她們放置到同一棟房子裡。一開始還很美好,鳥語花香,天氣晴朗,角色彼此聊天,鄰居蒙提摩爾跑來串門子,我還能命令角色去做飯、去賞人巴掌。我驚異而欣喜地盯著一段「現實」在我眼前鋪展開來,心底一股奇異的感覺被觸動。
但很快的,情況開始迅速惡化。我的角色拒絕做我要她們做的事情,頭邊不斷跳出意義不明的小框框。她們開始哭泣、尿褲子、全身發臭、倒地不起,我的夢幻女子公寓,竟然幾分鐘之內就莫名奇妙變成一個充滿無理取鬧女人們的地獄。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要讓市民學習高階技能,首先你要先符合他所有「人類」的基本需求:飢餓感、疲勞度、社交渴望。
然後我發現,那些意義不明的小框框,原來是「自由意志」的設計,你如果不發指令,角色們也不會呆站原地,而是會自顧自地去廚房開火、找人調情、跳到游泳池裡。
接著我意識到,某程度上我算是這些角色的「創造者」,是她們的「神」,只是她們不可能知道我是誰,無法理解我的概念,更無法解謎她們存在的本質為何,而且重點是,她們會意識到這件事情並提出疑問嗎?
而究竟是我的現實才是現實,還是模擬市民的現實才是現實? 所以「現實」到底是什麼,「超現實」又是什麼?
晚上躺在床上,十一歲的我失眠,我想著,那些角色現在在電腦裡面做什麼,她們知道她們是誰,身在哪裡嗎?我沒有在看的時候,她們是繼續照著個人意志過著人生,還是只要我不去看,她們就不存在?假如有一天我把遊戲刪掉了,她們的人生也就消失了嗎?然後我想到,那我呢?我又是誰,我又身在哪裡呢?
長大後,我才發現那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時刻,我的那坨小腦袋,問的其實是很經典的人文社會問題,馬斯洛金字塔理論、薛丁格的貓、存在危機、對宗教與權威的懷疑......,而模擬市民中的很多片刻畫面,都讓我在後來聯想到 David Hockney《Pool》、Edward Hopper《Nighthawks》之類的當代畫作,內蘊著一種深層的孤獨感,一種從川流不息的人生紛雜中,解離出來的沈思時刻。
模擬市民,或許是極權政府最該禁止的遊戲,它以一個人畜無害的姿態逃過思想控制的機構,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煽風點火,鼓勵造反,並種下一顆讓我註定永遠奔跑追尋的種子。我想模擬市民也是我從小著迷閱讀的原因,因為我一直想要回答那些深夜占滿腦袋裡的問題,直到今天依舊如此。
/
我今年 26 歲,還是在玩模擬市民。一路從 2000 年玩到 2020 年,從模一單機遊戲到現在的線上版,我每一代都玩。
我朋友覺得我這把年紀還這麼迷模擬市民,很不可思議,我男友覺得我就是因為太笨拙無法駕馭動作類遊戲,於是只好屈就於靜態型遊戲。但這些真的都不是原因。
小時候,模擬市民給我的是思想上的啟發,現在,它是我的秘密精神避風港。
前陣子我買了「小島生活」資料片,在一座煙霧縹緲的潟湖邊建造了一棟東南亞殖民式風格的房子,用 motherlode 祕技先將沒有工作的自己變成百萬富翁,然後替房子仔細添購了許多籐製的家具、昂貴的畫作和大片的落地窗。早上起床,我就跳到湖裡游泳,然後上岸去替自己做一頓豐盛的午餐,而且我不會加快時間,而是會仔細看著角色從無到有做出一盤熱騰騰的美食,然後一臉滿足地大快朵頤。下午,我騎著水上摩托車到岸邊去認識其他居民,做些沙雕、召喚小島精靈,然後勾引一個長相不錯的男市民回家上床。太陽下山前,我又跳到清涼的湖水裡,耳裡傳來輕柔的波浪聲,看著天光顏色千變萬化,從粉塵般的金慢慢褪成夢幻的淡粉紅,然後再一下進入深濃的暗紫色。有時我興致大發,讓角色到小島其他角落探險,獨自一人在海邊森林裡散步,撿些石頭,釣些魚,偶爾會發現珠寶隕石或珍稀魚類,其他時候什麼都沒有,只是漫無目的地走,夜半時分我發現一艘巨型沈船擱淺在岸邊,進入後才發現地下室竟然是一處適宜人居的家,我馬上搬進來,覺得很有漂流海盜的風味。
這整個過程,實在是太療癒了。
我知道很多人會用模擬市民做一些很 fucked up 的事,例如把所有派對賓客關到地下室,要他們日以繼夜地繪畫好讓你賣畫賺錢,宛如經營一家藝術奴隸工廠,又例如睡遍整個小鎮的男男女女,生下關係過度複雜的後代,最後讓所有人進入泳池並拿掉階梯,導致他們全部溺死。
但我對角色是有感情的。就像影集《Westworld》,有的人能自在愉悅地燒殺擄掠,有的人卻會去在意機器人的感覺。對我來說,模擬市民好玩的不在於它的荒誕無厘頭,而是它能給我一個好好放鬆與獨處的時空。
現實生活中,我的與父母祖父母住在一棟狹小擁擠的公寓,每天工作步調忙碌而緊湊,生活充滿無數誘惑。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覺得壓力過大,喘不過氣,於是我就會默默點開模擬市民,潛入傍晚清涼的潟湖裡游泳、一絲不掛地在叢林間散步、在岸邊和朋友們有一搭沒一搭邊聊天邊吃烤肉,欣賞頭頂上的滿天星斗,期待冬天來臨,讓白雪安靜覆蓋整個世界。在模擬市民的世界裡,我終於找到一點平靜。
/
模擬市民這種東西,或許就是虛擬實境的祖先。
我認為虛擬實境總有一天會發展到不可思議的高度,我很期待但也有點擔心,我連玩模擬市民都能入戲那麼深,會不會有一天虛擬實境玩過頭,精神上與情感上直接走不出來,然後出現自我認知障礙?
我玩模擬市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不讓角色過生日。每吹一次蠟燭,角色就會變老,皺紋變多、身體變駝,然後有一天,死神就會突然悄然無聲地出現在家裡,呼地一聲把人帶走,只在現場留下一座墓碑,偶爾靈魂還會跑出來遊蕩嚇人。和角色經歷了那麼多朝朝暮暮,我不捨得讓他們體會生死疲勞,所以在那個世界裡,他們永遠青春貌美、活力十足。
想來,無論是虛擬實境還是模擬市民,都可能是我們這些卑微有限肉體對永生的一種幻想與模擬吧。如果我是外星人,會覺得人類其實還滿單純可愛的。
/
太多我無法解決的問題,這麼多年了,一題都沒有成功回答過。
我很佩服能一路看到這一行的人。有的人或許覺得這篇毫無重點,到最後也沒有一個結論,完全是在浪費時間。但有時候從嚴謹框架裡跳出來,不也輕鬆?
重點是一路走來看到的風景,片段字句與畫面在你心底激發的靈感。無論是傍晚的潟湖還是無人的海灘,一夜的纏綿還是一下午的白日夢,都不可思議地美麗。
模擬市民教會我,有時候不必費心解釋,不必奔跑逐日,只要坐下來,好好欣賞眼前的一切就足夠了。
Ps 最後想推薦大家欣賞模擬市民1的配樂,尤其是 Building Mode 時的配樂,有非常安心定神的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izVO8WBYw
#還有什麼遊戲也改變了你呢?
#Sims同好對第一代遊戲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以前最佩服的就是很會做豪宅的玩家
#thesims #EAGames #遊戲人生
「以前最佩服的就是很會做豪宅的玩家」的推薦目錄:
以前最佩服的就是很會做豪宅的玩家 在 少女 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想來長篇大論關於「模擬市民」的一些事情。
第一次接觸 Sims,我 11 歲,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款單機遊戲。我盯著光碟片緩緩進入 2000 年代的笨重主機深處,心中是全然的無知與茫然,我沒有「電腦遊戲」的概念,也完全無法預期模擬市民到底是什麼,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前現代人類,不知智慧型手機為何物,而學校才剛開始教電腦課。
但當遊戲在螢幕上跳出來,那一刻,可以算是我童年的轉捩點。
/
更好的閱讀感,請到我的網站讀這篇文章:
https://urbananimalsabby.com/…/how-sims-game-changes-how-i…/
/
我一直夢想著能住在一個全都是女生的房子,於是一口氣創造了 7 個女性角色,把她們放置到同一棟房子裡。一開始還很美好,鳥語花香,天氣晴朗,角色彼此聊天,鄰居蒙提摩爾跑來串門子,我還能命令角色去做飯、去賞人巴掌。我驚異而欣喜地盯著一段「現實」在我眼前鋪展開來,心底一股奇異的感覺被觸動。
但很快的,情況開始迅速惡化。我的角色拒絕做我要她們做的事情,頭邊不斷跳出意義不明的小框框。她們開始哭泣、尿褲子、全身發臭、倒地不起,我的夢幻女子公寓,竟然幾分鐘之內就莫名奇妙變成一個充滿無理取鬧女人們的地獄。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要讓市民學習高階技能,首先你要先符合他所有「人類」的基本需求:飢餓感、疲勞度、社交渴望。
然後我發現,那些意義不明的小框框,原來是「自由意志」的設計,你如果不發指令,角色們也不會呆站原地,而是會自顧自地去廚房開火、找人調情、跳到游泳池裡。
接著我意識到,某程度上我算是這些角色的「創造者」,是她們的「神」,只是她們不可能知道我是誰,無法理解我的概念,更無法解謎她們存在的本質為何,而且重點是,她們會意識到這件事情並提出疑問嗎?
而究竟是我的現實才是現實,還是模擬市民的現實才是現實? 所以「現實」到底是什麼,「超現實」又是什麼?
晚上躺在床上,十一歲的我失眠,我想著,那些角色現在在電腦裡面做什麼,她們知道她們是誰,身在哪裡嗎?我沒有在看的時候,她們是繼續照著個人意志過著人生,還是只要我不去看,她們就不存在?假如有一天我把遊戲刪掉了,她們的人生也就消失了嗎?然後我想到,那我呢?我又是誰,我又身在哪裡呢?
長大後,我才發現那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時刻,我的那坨小腦袋,問的其實是很經典的人文社會問題,馬斯洛金字塔理論、薛丁格的貓、存在危機、對宗教與權威的懷疑......,而模擬市民中的很多片刻畫面,都讓我在後來聯想到 David Hockney《Pool》、Edward Hopper《Nighthawks》之類的當代畫作,內蘊著一種深層的孤獨感,一種從川流不息的人生紛雜中,解離出來的沈思時刻。
模擬市民,或許是極權政府最該禁止的遊戲,它以一個人畜無害的姿態逃過思想控制的機構,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煽風點火,鼓勵造反,並種下一顆讓我註定永遠奔跑追尋的種子。我想模擬市民也是我從小著迷閱讀的原因,因為我一直想要回答那些深夜占滿腦袋裡的問題,直到今天依舊如此。
/
我今年 26 歲,還是在玩模擬市民。一路從 2000 年玩到 2020 年,從模一單機遊戲到現在的線上版,我每一代都玩。
我朋友覺得我這把年紀還這麼迷模擬市民,很不可思議,我男友覺得我就是因為太笨拙無法駕馭動作類遊戲,於是只好屈就於靜態型遊戲。但這些真的都不是原因。
小時候,模擬市民給我的是思想上的啟發,現在,它是我的秘密精神避風港。
前陣子我買了「小島生活」資料片,在一座煙霧縹緲的潟湖邊建造了一棟東南亞殖民式風格的房子,用 motherlode 祕技先將沒有工作的自己變成百萬富翁,然後替房子仔細添購了許多籐製的家具、昂貴的畫作和大片的落地窗。早上起床,我就跳到湖裡游泳,然後上岸去替自己做一頓豐盛的午餐,而且我不會加快時間,而是會仔細看著角色從無到有做出一盤熱騰騰的美食,然後一臉滿足地大快朵頤。下午,我騎著水上摩托車到岸邊去認識其他居民,做些沙雕、召喚小島精靈,然後勾引一個長相不錯的男市民回家上床。太陽下山前,我又跳到清涼的湖水裡,耳裡傳來輕柔的波浪聲,看著天光顏色千變萬化,從粉塵般的金慢慢褪成夢幻的淡粉紅,然後再一下進入深濃的暗紫色。有時我興致大發,讓角色到小島其他角落探險,獨自一人在海邊森林裡散步,撿些石頭,釣些魚,偶爾會發現珠寶隕石或珍稀魚類,其他時候什麼都沒有,只是漫無目的地走,夜半時分我發現一艘巨型沈船擱淺在岸邊,進入後才發現地下室竟然是一處適宜人居的家,我馬上搬進來,覺得很有漂流海盜的風味。
這整個過程,實在是太療癒了。
我知道很多人會用模擬市民做一些很 fucked up 的事,例如把所有派對賓客關到地下室,要他們日以繼夜地繪畫好讓你賣畫賺錢,宛如經營一家藝術奴隸工廠,又例如睡遍整個小鎮的男男女女,生下關係過度複雜的後代,最後讓所有人進入泳池並拿掉階梯,導致他們全部溺死。
但我對角色是有感情的。就像影集《Westworld》,有的人能自在愉悅地燒殺擄掠,有的人卻會去在意機器人的感覺。對我來說,模擬市民好玩的不在於它的荒誕無厘頭,而是它能給我一個好好放鬆與獨處的時空。
現實生活中,我的與父母祖父母住在一棟狹小擁擠的公寓,每天工作步調忙碌而緊湊,生活充滿無數誘惑。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覺得壓力過大,喘不過氣,於是我就會默默點開模擬市民,潛入傍晚清涼的潟湖裡游泳、一絲不掛地在叢林間散步、在岸邊和朋友們有一搭沒一搭邊聊天邊吃烤肉,欣賞頭頂上的滿天星斗,期待冬天來臨,讓白雪安靜覆蓋整個世界。在模擬市民的世界裡,我終於找到一點平靜。
/
模擬市民這種東西,或許就是虛擬實境的祖先。
我認為虛擬實境總有一天會發展到不可思議的高度,我很期待但也有點擔心,我連玩模擬市民都能入戲那麼深,會不會有一天虛擬實境玩過頭,精神上與情感上直接走不出來,然後出現自我認知障礙?
我玩模擬市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不讓角色過生日。每吹一次蠟燭,角色就會變老,皺紋變多、身體變駝,然後有一天,死神就會突然悄然無聲地出現在家裡,呼地一聲把人帶走,只在現場留下一座墓碑,偶爾靈魂還會跑出來遊蕩嚇人。和角色經歷了那麼多朝朝暮暮,我不捨得讓他們體會生死疲勞,所以在那個世界裡,他們永遠青春貌美、活力十足。
想來,無論是虛擬實境還是模擬市民,都可能是我們這些卑微有限肉體對永生的一種幻想與模擬吧。如果我是外星人,會覺得人類其實還滿單純可愛的。
/
太多我無法解決的問題,這麼多年了,一題都沒有成功回答過。
我很佩服能一路看到這一行的人。有的人或許覺得這篇毫無重點,到最後也沒有一個結論,完全是在浪費時間。但有時候從嚴謹框架裡跳出來,不也輕鬆?
重點是一路走來看到的風景,片段字句與畫面在你心底激發的靈感。無論是傍晚的潟湖還是無人的海灘,一夜的纏綿還是一下午的白日夢,都不可思議地美麗。
模擬市民教會我,有時候不必費心解釋,不必奔跑逐日,只要坐下來,好好欣賞眼前的一切就足夠了。
Ps 最後想推薦大家欣賞模擬市民1的配樂,尤其是 Building Mode 時的配樂,有非常安心定神的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izVO8WBYw
#還有什麼遊戲也改變了你呢?
#Sims同好對第一代遊戲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以前最佩服的就是很會做豪宅的玩家
#thesims #EAGames #遊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