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琪夫人信箱】怎麼協助細膩敏感卻被認為專注力不足的三歲半男孩?
小枇杷媽媽:V媽您好,上週與朋友談論到孩子的教養問題時,間接得知了V媽教室的粉絲專頁,本想先從參加講座開始再發問,但最近一次好像是在2020年年底。抱歉容我先向您請教孩子的問題。我大兒子小枇杷三歲半,去年八月剛入學小班,一開始是我發現每個月學校發回來的音樂課評鑑表上的欄位都被老師勾不太專心的選項,一連看了三個月後我向班級老師發問,老師才說是有點不太專注的情況,但老師認為他年紀還小,也是班上最小,加上可能對音樂比較沒興趣,所以可以再觀察看看。後來音樂老師陸續有跟班級老師反應一樣的問題,老師才轉述讓我知道,並有點暗示我可以去找專業醫療諮詢也無妨。
老師提到和小枇杷講話的時候,他的眼睛無法注視對方,後來老師錄了上課影片給我看,有發現小枇杷一開始會跟著做,但他完全沒在看老師何時停下來,而是注意到旁邊孩子停止動作、發出噓聲才跟著停止。還有其他課程影片,老師說小枇杷感覺起來不像不懂指令,只是需要老師一再提醒規則。老師另外有提到小枇杷在學校寡言,但其實他剛滿一歲開始就會說蠻多單字,很早開始就會模仿大人講話,說整個句子,記憶力很強,喜歡看圖鑑類的書,在家話也蠻多的,日常聊天沒有問題,會一直提問,甚至重複問問題。他對一切聲音都很敏感,快兩歲左右帶他搭捷運去上親子課程,剛開始他還會要求我把捷運的聲音關掉(報站的聲音,行進時的聲音)想睡覺、情緒不好的時候更對這些聲音更反感。現在當然比較清楚知道這些聲音是什麼,不會提出這些無理要求,但仍舊對聲音很敏感。
我們已經去掛診,但要排蠻長的時間,怕耽誤到孩子。而在家裡是否有我們可以幫助小枇杷的地方?是否需要戒斷3C呢?謝謝V媽
--------------------------------------
V媽:(以下不是單一次的回覆,中間有多次來來回回的詢問、確認與透過影片照片認識孩子的對話)
首先小枇杷媽媽,你應該要為自己覺得驕傲,因為你是如此的細膩關注孩子的狀態。我也想抱抱秀秀你~我可以理解“被老師暗示去找專業醫療諮詢”的恐慌,別擔心,找尋專業資訊是為了更認識這個生命,而不是貼標籤,別害怕。
在你提供眾多的小枇杷影片照片等資訊後,就如感官場講座所提及,我們會知道小枇杷是個非常敏感細膩的孩子,超級可愛的小枇杷啊~~那麼敏感的孩子,上課聲音忽大忽小聲、寧靜被營造成恐怖、小聲突然變成超大聲,連我剛剛在觀看影片時都被嚇一跳了!(抱歉為了保護小孩,請各位閱讀者發揮想像力一下)再想想,他那麼敏感細膩,這些上課影片....老實說,都很吵,小枇杷怎麼能安在在這個環境呢?我都替他覺得頭痛了@@
三歲半的年紀,本來就對萬事萬物非常有熱忱、感興趣啊!再加上像小枇杷這樣如此敏銳細膩的孩子,他又很會專注的聆聽周遭大人說話,基本上他是會關注到所有事件的發生,A小孩在摸頭髮、B小孩在跳來跳去、C同學今天穿新衣服、D同學剪短頭髮、學校窗簾上躲著一隻小壁虎、這顆小球昨天的位置不是放在這裡.......總之,他好專注的關注到這些小細微,他的專注力很足啊,只是專注的對象方向眾多,不巧,“老師”只是眾多專注焦點之一而已。而偏偏,現今大人說“小孩專注力不足”,是因為小孩的專注力沒擺在老師身上。
如果,我們能夠對小枇杷的敏銳細膩特質更能感同身受的話,那麼小枇杷媽媽,你可以去理解為什麼三歲半的小枇杷在教室裡會展現出“不太專心”的外顯行為了嗎?更詳細的這些特質的協助方法,我們會在感官場、生命覺場的講座裡細說分明。目前,我們可以在家為孩子做的看起來是小事、但其實作用很大的兩個協助是:
#戒3C。
很多3C內容,不管是影片也好、甚至是說要給小寶寶玩的遊戲app,例如簡單的圖卡配對等等,這些內容都是要導引小孩去注意到每一個小小細節,長期訓練下來,孩子自然也在課堂上也會注意到好多小小細節,而“老師”很悲催的只是細節之一,更遑論3C還有其他影響,包含過多刺激的聲光效果螢幕、視覺超載、喚醒孩子的戰逃反應、獎賞神經迴路等等好多好多。總之,慢慢減少3C時間,是很重要的事。例如,平常一天看30分鐘,我們頭一個禮拜就變成20分鐘,那十分鐘幹嘛呢?可以跟小枇杷聊聊天、去散步、說故事、浴缸玩泡澡遊戲玩久一點、說故事、玩手指謠、一起做菜....好多好多事情可以做呀。練習慢慢減少3C使用的時間,實驗看看~玩玩看嘛!
#多按摩多擁抱。
這在我們感官場講座裡也是非常重要的老生常談。由於小枇杷很細膩很容易關注到外面的世界,一直注意外在環境的奇況下,他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在哪裡、也搞不清楚自己做了些什麼,在外界看來,小枇杷當然貌似專注力不足,因為他一直關注外在而非內在。其實,我們在教育現場,總在幫助孩子回到平衡。過於內鑽的小孩,我們要幫助他注意外面、感覺別人的感覺; 而像小枇杷這樣,一直過於專注外在的孩子,我們大人要協助他回到內在、關注到自己的身體在哪裡。而按摩和擁抱,絕對是最佳良方。
如果你手邊有V媽慢慢刷,一定要從最軟的毛刷開始使用,再依孩子的需求逐漸邁向粗硬毛刷。慢慢刷搭配的故事活動,也非常適合小枇杷,跟著引導故事慢慢呼吸、感受自己身體的存在。
小小的事,每天堅持做,一定會變得不一樣。
祝福小枇杷囉~
V媽
#V媽慢慢刷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
----------------------
如果您想每天看到V媽的新Po文,請在我們的專頁右上角按下 "讚"
---------------------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和大紙捲在現貨舖: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福利社(會有隱藏好物開團或是廠商速報):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68499006858209/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V媽教室在IG: https://www.instagram.com/vmaclassroo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時候,有誰不曾幻想過自己若有超能力,化身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身為記者,我當然對蜘蛛俠最有好感。但最近有科學研究報告指出,蜘蛛俠牛高馬大,若要在現實中爬牆,不止要有一雙43吋長腿、43吋長手,還加一對超大腳板。不過自然界中,真正的垂直攀爬皇者其實是壁虎,年前有仿生工程參考壁虎做過研究,希望有天能真正造...
仿生學壁虎 在 藍白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城市裡的隱藏遊樂園
我經常帶香火去戶外,爬山、兒童遊樂場或特色公園,卻很少去森林公園,除了沒特別研究動植物,不知如何介紹,也怕小孩覺得無趣。
但自從認識黃一峯老師後,我才發現被自己設下的圈圈框住,其實對孩子而言,他們喜歡的東西很簡單,就是靜靜的觀察動物一舉一動,有時會模仿,甚至對話,森林公園彷彿是一座隱藏遊樂園。
黃老師教香火如何當一位稱職的觀察家,別大聲或大動作嚇走動物,以及別餵食野生動物,會影響牠們的獵食能力,壓縮生存空間,大家是否記得前陣子奈良鹿集體「仙貝依存症」
然而,我在黃老師身上收獲最大的就是「說故事」,他介紹動物時,不是冰冷知識,而是充滿豐富想像力的故事,當時好奇問他做過最怪咖的行為?
「小時候我會觀察蚊子,在床舖上學蚊子吸在天花板,四隻腳一直往上伸,媽媽突然打開房間門問我在幹嘛?媽媽沒罵我,反而叫我觀察看看牠們為什麼可以吸在天花板,她當時沒告訴我答案,叫我觀察看看。
這像一個開關把我打開,之後我開始觀察蜜蜂、蒼蠅、壁虎、蜘蛛。」
黃一峯老師作品《怪咖動物偵探:城市野住客事件簿》是一本很棒的書,介紹住在城市裡的野生動物,說出每個動物的故事,原來不是有翅膀都叫鳥,有殼的都叫烏龜,牠們都有自己的名字。
至於花時間認識動物有何用處?
我覺得最大的益助是和小孩互動時,他會用敬佩的眼神望著你,把你視為神,擁有無所不知的能力。
想當孩子眼中的神,要懂得把握機會,不然等孩子長大就沒機會了。
《怪咖動物偵探:城市野住客事件簿》榮獲第44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真心推薦給凡間父母們。
📚 影片中書籍圖片、素材提供
黃一峯《怪咖動物偵探:城市野住客事件簿》,2019,三采文化
文化部 X 金鼎獎 X @黃一峯 Huang Yi-Feng
一起觀察感受,進到自然裡面吧!
仿生學壁虎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絶妙點子」🌲
仿生是一門師法生物或自然界的工程學。往自然界尋找靈感是很有用的,且在各領域的研究都會用到,例如建築、交通、能源、醫藥、農業,甚至通訊。自然界已經解決過人類遇到的一些難題,因此是尋求協助的好地方。想想看用途有多少!你可以根據海豚的溝通方式,建立海嘯預警系統。你可以模仿壁虎,爬得又快又高。或者複製出沙堡蠕蟲分泌的黏膠, 用來快速修復骨折。這些都是正在進行中的創新研究,聽起來是不是很有趣!
內容選自《國家地理:仿生科技大揭密》
🦎博客來 https://bit.ly/37jjsSJ
目前國立臺灣科教館正展出仿生特展「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絶妙點子」,帶領觀眾從動物、植物、自然環境及未來創新等多元面向,深入認識仿生科技的奧妙
🐸公開分享此篇貼文,並 #仿生科技大揭密 ,就有機會獲獎!
將在10/31 抽出五名幸運讀者,贈送科教館門票一張
仿生學壁虎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小時候,有誰不曾幻想過自己若有超能力,化身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身為記者,我當然對蜘蛛俠最有好感。但最近有科學研究報告指出,蜘蛛俠牛高馬大,若要在現實中爬牆,不止要有一雙43吋長腿、43吋長手,還加一對超大腳板。不過自然界中,真正的垂直攀爬皇者其實是壁虎,年前有仿生工程參考壁虎做過研究,希望有天能真正造出一雙壁虎手套,戴上就可直立爬行。試想想,若成事便可應用於要在城市中應付戰鬥的軍隊身上,於戰爭中搶佔有利高位,令作戰變得更靈活。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