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鄉親咱疼惜 收容防颱避災急】
為預防強颱璨樹造成災害,昨日我們緊急撤離居住在低窪、潛勢地區及有土石流危險區域的鄉親,協助安置在收容所,非常感謝鄉親的配合。
今早在秀林鄉長王玫瑰與秀林鄉公所同仁陪同下,專程與消防局長林文瑞、社會處長陳加富、民政處副處長李葳一起趕往秀林國小的收容所,關心收容的家人們、關心行動不便的鄉親、也抱抱孩子們,希望能平撫大家害怕的心情,孩子們天真的問我:「縣長媽媽,為什麼我們要來住學校?」我向大家一一解釋原因,最後巡視週遭環境、確保收容所的安全。
#感謝 警消、國軍弟兄、十三鄉鎮市首長及公所同仁、縣府同仁在颱風期間堅守崗位,守護我們大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
「低窪地區解釋」的推薦目錄:
低窪地區解釋 在 親民黨 People First Par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瞎毀!勞工居家上班沒颱風假?】
颱風烟花逐漸逼近台灣,許多民眾開始關心是否會放颱風假,但勞動部卻表示,「勞工居家上班沒颱風假」。勞動部解釋,就目前三級疫情警戒下居家上班的勞工而言,由於沒有通勤的必要與風險,因此就算地方政府宣布放假,仍不可以此為由拒絕上班;若勞工仍堅持要放颱風假,雇主確實可視為「曠職」。此話一出,立即遭各界重批。試問,如果家裡淹水、停電、玻璃被吹破,就算不用外出通勤,如何安心工作?
颱風來襲時期,即便居家工作不出門,但在家還是要隨時準備防颱措施,甚至可能會遭遇許多意想不到的特殊狀況,恐危及個人生命安全及財產損失。舉例,颱風暴雨狂炸,低窪地區淹大水是常有的事,民眾忙著掃水都來不及,哪有餘力工作?而雷電交加下,供電系統遭雷擊、電桿遭狂風吹倒造成大停電也是常見,民眾如何能繼續「線上網路」工作?
更遑論在「不對等」的勞資關係下,如果未來遇到颱風假就改居家上班,勞工能拒絕嗎?而勞動部官員思慮不周,未考慮實務上遇到的狀況,對颱風假做出「限縮」的解釋,未來恐衍生認定爭議。
🌧️颱風假居家上班放不到 勞動部:若不出勤可視為曠職↖https://pse.is/3jnebh
🌧️乖乖上班!勞動部:居家上班沒颱風假 網:被老闆發現新招↖https://pse.is/3jaskn
🌧️不用通勤…勞工居家上班「沒颱風假」↖https://pse.is/3j9ls8
低窪地區解釋 在 櫃子小姐愛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忘記過去 努力面前
人往往容易陷入過去痛苦的泥沼無法自拔,這或許可以用白熊效應來解釋。
白熊效應又稱白象或反彈效應,是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做的一個心理測驗。
這個實驗是說,當別人跟你說,你不要去想白熊(或白象)時,我們就會更無法自拔的去想白熊。
這時,最適合的行動,不是我們不要去想白熊,而是我們要轉移我們的注意力,來專注於自己目前該做的事,期待經過時間的積累,心裡的痛會漸漸淡去,最後了無痕跡,不再糾結。
日前看到一篇文章,講到西雅圖地下城是1889年大火之後留下來的遺跡,人們把這個傷痛留下,把房子往高一層開始蓋成了一個全新的城市,同時解決了原本低窪地區的排水問題。
這樣善用破壞之後所造的城市是煥然一新的!
人們記取教訓,修正之後,有了適合居住的環境。
人生也是這樣,每天專注在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上,把痛埋在沒人看見,不被注意的角落,有一天,我們會淡忘,專注在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上,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事過境遷,我們從過去不好,不適合的經驗學習到一些事。
等下次遇到類似的狀況,也會知道怎麼做是比較好的。
人生是一連串的PDCA 所組成,夫妻打到頭破血流,之後也可能很恩愛,冤家也是可以變親家的!
忘記過去,努力面前,管他白熊白象,專注於自己目前該做的事,用心的做就對了❤️
低窪地區解釋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電台訪問: https://www.facebook.com/AM1430Bravo/videos/560854001362076/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靈異影片, urban legend 都市傳說.
香港地鐵太子站的鬼黑洞真相(曼德拉效應)
香港地鐵太子站鬼撞牆真相(曼德拉效應)
(Set up camera. Do the whole video closer to the camera, make it more intimate)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到了2019年最後一條影片, 原本我是想拍曼德拉效應續集.
因為多位暗友留言email都給了一些非常直得探索的個案給我們. 而地鐵太子站的曼德拉效應影片中出了一個挺特別的留言: “我試過搭地鐵返大圍, 明明過左太子就石硤尾, 但過一陣又去返大圍”
之後她説周圍的人沒什麼反應. 這留言之後有多位網友說有類似經驗.
“好多好多人有過呢個經驗, 大部分都係太子站. 有個都市傳說講呢個...”
“我93至94年試過一次, 太子上車, 下一站太子. 車廂無人有反應”
Youtube上Edmond Poon也有題及 ‘大子站異空間’ 事件來自討論區, 並有多人承認曾在太子有過這樣的經驗.
在網上再深入搜查後發現原來早於2001年太子站已經有類似事件發生. 根據一個2006年的blog post 01年有一位叫明明的中五女學生在太子站開住中環. 開了很多個站之後發現自己仍在太子站. 並肯定自己列車是沒有掉頭. 當時對此事的解釋是 ‘鬼撞牆’
鬼撞牆是民間傳說. 在晚上的時候一些獨自在郊外在路上的人會迷路. 甚至多個小時在同一個地方.
多個亞洲文化也有這個 ‘鬼撞牆’ 的idea. 日本對這種妖怪叫塗壁. 台灣這種山精叫 ‘魔神仔’ 或 ‘芒神’ ‘芒’ 字之後對此事件很重要. 但先説完太子.
花崗岩 :
取名於Prince Edward 愛德華八世的太子道在1982年啟用了現在的太子站. 但原來彌敦道和太子道交界的太子原身是旺角一部份. 而前身真的和之前的 “芒” 字有關.
1819年記載的芒角村是該地區的前身. 當年這個村大約只有200人居住. 乾旱較南的低窪地帶令該田以種植通菜, 西洋菜為主. 更曾是草叢山. 到1860年芒角村一帶分了紿英國政府後芒角才慢慢變成 ‘旺角.’ 並發展成今日這樣的.
‘芒神’ 或魔神仔出沒的一些地方是荒野, 山林. 那太子站前身的芒角村正是這樣的環境.
其實在1981年香港就已經出現一個地鐵鬼故. 話說在油麻地地鐵站曾有一名紅衣女子跳軌自殺. 當年列車司機是很清楚感受車過一個人並聽到有女子的慘叫聲. 但最後卻一滴血也找不到.
維基百科指出, 當年台灣的紅衣小女孩就是一種的芒神. 如果我們照該理論去想, 油麻地站那位消失的紅衣少女也好有可能是香港版的芒神吧! 並由山森時期的芒角村徘徊到現今社會.
這樣想的話那太子站附近的鬼撞牆事件就有所解釋了.
(第二解釋)
這是一個靈異的解釋. 但如果我大膽一點用一個曼德拉效應的解釋會否能破解到1981年的紅衣女事件呢? 為什麼我會想用這個第二理論呢? 是因為一段有關當年的資訊. “據知該名少女曾向朋友透露, 當晚她目擊少女跳軌的過程, 原來那個跳軌的少女身形外貌竟然和自己一模一樣, 身穿是款式完全一樣的紅色連身裙”
為什麼會見到一模一樣的自己呢? 是鬼嗎? 還是時空交錯那一刻發生在同一個地鐵站, 讓兩個不同時空的紅衣少女在同一個畫面出現. 互相對望. 而只是一個選擇生一個選擇死. 之前我的太子站曼德拉效應那位暗友是說在出口見到不明燈牌. 我印象最深刻是一個留言說是時空交錯. 有可能太子站fu gun是一個時空交錯的熱點. 背後原因為什麼我也不知道. (No matter if it’s ghost or Mandela effect or a time shift it’s to your interpretation.)
我比較相信曼德拉效應.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 你覺得護照的資料是在前面的幾頁還是後面的幾頁呢? 我本身拿加拿大護照但我也不記得是那一個.
這問題是一位暗友提供的
曼德拉效應是錯. 我們講了那麼多集Mandela effect 我們從來沒有參考過主流媒體大部分對這現象的解釋. 是集體記憶的誤差.
日常生活中: 大腦錯誤地回顧一些事件後, 會作出一個名confabulation的記憶障礙. 虛構當中的細節. 之後如果再加上一個名source-monitoring error (源監控錯誤)再加上2010年ling yi專家Fiona Broome用當時Nelson mandela的死亡日期解釋我們人類這個大腦誤差, 就到達了今時今日這樣啦.
但我仍然不相信. 因為所有exact wording的資料. 是他們大量出版這些文章影響世人嗎? 因為所有這些推出的返理論也好像是來自同一班人的. 所以有陰謀. 我就是覺得陰...因為我是陰人.
(地鐵太子站的曼德拉效應)

低窪地區解釋 在 防汛抗旱粉絲團- 小知識:汛期單從字面上解釋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小知識:汛期單從字面上解釋,「汛期」,指的是河流水位在一年之中有規律的上漲 ... 尤以居住在河川沿岸及低窪地區,要提高警覺並做好防汛準備作業。 ... <看更多>
低窪地區解釋 在 【立綱氣象報報】南部沿海陣雨明顯低窪地區防淹水 中視晚間 ... 的推薦與評價

【立綱氣象報報】南部沿海陣雨明顯 低窪地區 防淹水│中視晚間氣象20230611 ... 上將親自 解釋 給你聽ft.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 【斐姨所思】 阿姨想知道EP23. ... <看更多>
低窪地區解釋 在 [新聞] 嘉義清晨出現火燒雲老一輩這樣解釋- 看板TY_Research 的推薦與評價
(一)新聞標題
嘉義清晨出現火燒雲 老一輩這樣解釋
(二)新聞內容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汪淑芬11日綜合報導)
颱風尼伯特威脅雖已解除,但中南部地區受西南風影響,有發生大雨或豪雨機率。此
外,嘉義今天清晨也出現火燒雲。
老一輩指出,清晨出現火燒雲,代表天氣會變炎熱,也因對流旺盛而有降雨可能,是
天氣變壞象徵;如果是傍晚出現火燒雲,隔天必定是好天氣,有「早燒不出門,晚燒行千
里」俗諺。
中央氣象局說,火燒雲出現在太陽剛上山或快下山時,因角度較低,紅色光線較易折
射,當折射到雲層時,就會形成火燒雲現象。
據氣象局預報,今天西南風仍強、水氣多,中南部天氣仍不穩定,易出現短暫強降雨
,也有發生大雨或豪雨機率,低窪地區應慎防淹水,山區要留意坍方與落石。
氣象局說表示,西南風仍會帶來較暖空氣,中南部氣溫可望達攝氏33、34度;北台灣
及東部地區更可能達33到36度。
嘉義地區上午9時不到,氣溫已超過30度;上午8時52分,氣溫已有31.6度。1050711
(三)新聞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607110087-1.aspx
(四)其他心得或備註
連火燒雲都有學問
「早燒不出門,晚燒行千里」
颱風走了,引進相當強勁的西南氣流
這幾天台灣中南部都在下大雨阿
感覺很像梅雨季滯留鋒面的樣子
這樣不用颱風,台灣的水庫就飽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134.16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468254036.A.57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