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2017年(第30屆)十大神農選拔出爐,嘉義縣計有2人獲選十大神農、2人獲選模範農民,成績相當優異。嘉義縣本次榮獲十大神農獎者,有種植、製作咖啡的方政倫,以及台灣鯛魚苗繁殖、烏魚子製作的林篤毅等2人;另榮獲模範農民獎者,有飼養白肉雞的黃勝裕,以及種植小果番茄、甜瓜的楊景翔等2人。
十大神農
方政倫(阿里山鄉)除種植咖啡外,對於咖啡豆的研發也是不遺餘力,方政倫參加國內外咖啡比賽獲獎連連,2007年台灣全國咖啡豆評鑑特等獎、在頗具權威性的2010年美國SCAA精品咖啡生豆評鑑中,甚至勇奪93分的高度肯定。不藏私的他,樂於和別人分享及傳授咖啡烘培及調製技術,因此也帶動了當地種植咖啡的風氣。
林篤毅(東石鄉)先生從事烏魚子製作已有16年時間,林篤毅先生製作的「林家烏魚子」品質極其穩定優越,風味極為鮮美且入口軟Q,深受消費者喜愛。「林家烏魚子」,在過去的七屆全國十大烏魚子競賽中,不但年年榮獲地方初賽第一、二名,並且也在全國競賽中,曾榮獲101、103、104年度全國十大殊榮。同時,林篤毅先生五年前也成立臺灣鯛繁殖場(高鉦魚苗場),並與嘉義大學產學合作,所育成的魚苗品系,具有出生長速度快、活存率高且肉質佳的特點,年產魚苗5,000萬尾,佔全國魚苗需求量約四成,同時在104年度全國十大優質臺灣鯛競賽中,十位得獎者中就有四位養殖戶的魚苗是來自林篤毅先生的魚苗場。
模範農民
黃勝裕(鹿草鄉)承續父親的白肉雞飼養事業,為第2代農村青年,他堅持生產「健康、衛生、安全」的畜禽產品,積極的參與相關畜禽飼養技術訓練,並落實在飼養管理。黃勝裕先生鑒於白肉雞市場產銷體系失衡,積極建構起白肉雞的產銷供應鏈,於104年取得國內第一張白肉雞業者產銷履歷驗證書,並成立「御正食品有限公司」建立「御正童仔雞」品牌。他們秉持著「沒有黃昏產業,只有黃昏管理」的信念,為白肉雞市場建構一個新的旅程碑。
楊景翔(太保市)出身農家,他對於農場各方面管理,對於生產或是運銷都能深入的思考每一個環節缺失並改進,他研究試驗更能抗病害苗株、更省時省力的作業方法及更能提高品質的生產方式,還將作物生產管理訂定一套生產標準作業流程。三十出頭歲的他已是嘉義縣高品質甜瓜節的常勝軍,也是小果蕃茄的行家,擁有優質的栽種管理技術。
農業不僅是產業,更是專業,農業要永續發展。希望藉由得獎農民的成功經驗,作為其他農友學習的典範,提高農民收益及競爭力,進而提昇嘉義縣農業整體發展。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1的網紅陳儀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農阿先(楊振鑫),承襲父親拓墾的山地,秉持著自己友善耕作的理念復育這塊土地,為了讓貢寮重現生機,熱心奔波於貢寮地區的荒廢農田中,積極與老農協調不施用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的友善管理,並在農業局輔導協助下,修復田埂及引水,讓水梯田逐漸復耕,生產無毒的稻米,每年的產品往往供不應求,也讓社區重現新的生機...
作物生產管理 在 陳儀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小農阿先(楊振鑫),承襲父親拓墾的山地,秉持著自己友善耕作的理念復育這塊土地,為了讓貢寮重現生機,熱心奔波於貢寮地區的荒廢農田中,積極與老農協調不施用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的友善管理,並在農業局輔導協助下,修復田埂及引水,讓水梯田逐漸復耕,生產無毒的稻米,每年的產品往往供不應求,也讓社區重現新的生機。阿先小農田所栽種的稻米、山藥、地瓜、玉米等農作物都堅持有機農作,讓有機農業結合生態保育的觀念在新北市生根發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8-GWMUr_CM/hqdefault.jpg)
作物生產管理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部落小農挺高金》
〜高金素梅 2019.12.21
原住民偏鄉小農長年來大都在崎嶇的山地耕種。他們要取得農業資源,比平地農民要困難很多,有的時候只因為要申請灌溉的水源和修復農路,就能把只懂耕種的原鄉小農搞得人仰馬翻。
我協助過原鄉灌溉水源的申請和農路的鋪建,我對其中的難處體會很深。就算原鄉小農們能取得灌溉的水源、農路和耕種的肥料、資源,加上自己熟練的農耕技術,種出了肥美的作物,有了豐富的收穫,但他們仍然要面對由平地人把持的契作、產銷和收購體制,價格永遠被控制,原鄉小農經常血本無歸。
我曾經為了原鄉的高山高麗菜被盤剝的問題,向政府提出過抗議。有人冷言冷語地批評原鄉小農不懂得勞動合作、不懂得農場經營,不懂得流通管理,但我覺得這些都是在賣弄,這些高見都不是答案,我認為這些人只是不願意面對生產關係的不平等。只有從這樣的現實出發,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許多的原鄉小農支持我繼續參選,我非常感謝你們,我會努力向你們討教,一定要改變那個不平等的生產關係。
-------------------------------------------------------------------
【高金素梅政治獻金專戶】
戶名: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高金素梅政治獻金專戶
帳號:162-001007887
行別:臺灣銀行 群賢分行
銀行代號:004
【政治獻金線上捐款】
https://donate.newebpay.com/giwas888/abo2019
【捐款提醒】
請您在捐款通訊欄或備註欄填上姓名、身分證字號、地址、電話,以便開立捐款收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apHUZyBhi4/hqdefault.jpg)
作物生產管理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清遠雞有著上千年的養殖歷史,是清遠寶貴的農業地方品種資源。“清遠雞”俗稱清遠麻雞,被列入《中國家禽品種志》27個優質品種之一。2010年6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清遠雞”獲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清遠雞因地域、飼養方法(完全放養在竹林中喝露水吃小蟲)等原因肉嫩、細滑而自古有名,以皮色金黃、肉質嫩滑、皮爽、骨軟、肉鮮紅味美、風味獨特而馳名,深受廣大食客喜愛。始創於1964年的廣州名菜之一,有“廣州第一雞”之說的清平雞,其選用原料就是清遠雞。清遠麻雞屬小型優質肉用雞種,其外貌特徵為“一楔、二細、三麻身”。“一楔”是指體形像楔形,前軀緊湊,後軀圓大;“二細”指頭細、腳細;“三麻身”是指母雞背羽主要有黃麻、褐麻、棕麻三種顏色,頸長短適中。出殼雛雞背羽兩側各有一條約4毫米寬的白色絨毛帶,保持到第一次換羽後即消失,俗稱“蛙背”,這是清遠麻雞雛雞的獨特標誌。清遠麻雞品質特優,用途廣泛、烹飪不受單一限制,被名廚稱為文武雞,蒸、燜、燉、炒、烤均可成為上肴,是婦女坐月、病弱、冬季保健進補、喜慶宴席的首選珍品。清遠麻雞生產量低、飼養期長,母雞年產蛋僅80-95枚,肉雞上市飼養期長達130-160天,肌肉脂肪沉積適度,肉質鮮美,雞味濃郁,使人食後尚覺喉腔甘潤。
歷史淵源: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清新縣、佛岡縣、英德市位於廣東省中北部,北江中下游,水陸交通方便,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比較肥沃,農作物以水稻為主,適合養雞業的發展,故當地農戶有養雞的習慣。據始於宋朝建炎三年(1129年),後在民國十年(1921年)再修出版的《清遠縣誌》記載,自宋代起清遠雞就為當地群眾飼養,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雞在廣東人日常生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凡逢年過節,喜慶宴請,無雞不成宴,有一道清遠雞,勝過“鮑參翅肚”,吃雞就吃清遠雞,使廣東的傳統文化得以代代相傳。清遠雞自宋代就為清遠人民廣為飼養,歷千年不衰。清遠雞的美名在建國前已蜚聲東南亞,譽滿省港澳,是廣東的老字型大小名優特產。廣州“清平雞”選用的就是清遠雞為原料。清平店鼎盛時期,日銷量超過千隻,令行內人士大歎弗如。
品質技術要求
一、品種。
廣東清遠的地方麻雞品種。
二、飼養環境。
1.雞舍按不多於12只/平方米建造。
2.雞舍外清遠雞活動場所面積不小於雞舍面積的3倍。
3.雞舍外清遠雞活動場所必須有遮陰,遮陰面積不小於雞舍面積的1.5倍,以自然植被遮陰為好。
三、飼養技術。
1.雛雞的飼養管理(出殼至42天齡):
(1)商品代雛雞必須來自從國家農業部麻雞保種基地引種的父母代種雞場(具有引種證明)。
(2)育雛階段需要注意保溫和斷喙。
2.中大雞飼養管理(43天至上市):
(1)飼養模式為放養,飼養密度不大於3只/平方米。
(2)40至50天時佩戴腳環。
(3)根據育雛斷喙*的效果確定重複斷喙,一般在90日齡前要重複斷喙1至2次。
3.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
四、商品雞追溯體系。
1.所有的商品雞均需佩戴腳環,腳環上刻有編碼,編碼由5位元數位組成。
(1)第1位元數字:為父母帶種雞場編碼。
(2)第2位元數字:為引苗月份。
(3)第3至5位元數字:為父母代種雞場出苗批次。
2.養殖戶在引苗時父母代種雞場需提供不多於雞苗總數量的腳環。
3.父母代種雞場每售出一批種苗需同時將相應的腳環編碼報當地品質技術監督局備案。
4.父母代種雞場的種苗需來自國家認定的麻雞保種單位或麻雞育種單位。保(育)種單位供應父母代種雞場的種苗地時間和數量向當地品質技術監督局備案。
*集養雞生產中,雞隻易形成啄癖,如互相啄羽、啄肛以及爭鬥打架。為了防止啄癖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往往會在雛雞10日齡的時候進行斷喙。此外,斷喙還可以有效地防止雞隻挑食。減少飼料浪費,並且能提高雛雞的成活率和均勻度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hSsLH9RjTA/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bGTEYiEOb9mVANfK36xf4NDoSwA)
作物生產管理 在 作物生產與農業災害防範研討會(上午場)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作物生產 與農業災害防範研討會(上午場) ... 14 Okt 2022 · 6.1K tontonan. 00:33. 農作物播種資訊 管理 系統示範操 作影片。 2 Sep 2022 · 1K tontonan. 00:47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