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730)
那些年我讀的書
數年前,作家蔡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愛情小說家亦舒少女時代常愛流連在我主編的《伴侶》雜誌社,我引導她看《紅樓夢》和《魯迅全集》,《紅樓夢》「她一看數十次,背得滾瓜爛熟,看得寫了三百本愛情小說」,「但魯迅文章一看,就看壞了,別的不學,學到魯迅的罵人。」
1964、65年吧,亦舒十七八歲,剛在《明報》發表《女記者手記》不久,有人介紹她給《伴侶》寫稿,她跟男朋友常來雜誌社閒聊。我沒有「引導」她,是她問我看什麼書,我就說看《魯迅全集》和《紅樓夢》。她最先找魯迅的小說看,跟我談起來,許多我沒有留意的細節她都注意到。她有沒有看魯迅雜文,我不知道,但魯迅雜文大多只針砭時弊,極少罵個人,他說過,「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因此,被他看得起而「有言」批評的人極少。
《魯迅全集》所含文化養份多,國學,西學,融會貫通於對人生、社會、時政的思考、評析與發現中。文化界前輩、寫一手好雜文的羅孚說,他是吃魯迅奶水成長的。我想我也是,當然讀書不能照單全收,不能替代思考。
我當時的工作之一,是要根據中國出版的各種中國古代詩詞的註釋本,編選三冊《中國歷代詩選》,因此廣泛地閱讀了自《詩經》以來的中國詩歌,極為沉迷中國古代詩詞的語言、意象、情操和境界。《大公報》的前輩陳凡那時對我說,做編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起標題,而標題要起得好,讀《唐詩三百首》最有用。回看那個時代的報紙標題、電影名字,包括西片譯名,大都能瞬間吸引眼球,有好多還留下忘不了的印象,比如《亂世佳人》《魂斷藍橋》《劍膽琴心》等等。近二三十年,起標題就越來越不講究甚而有點怪怪了。
閱讀中,最觸動我思想感情的,是十九世紀俄國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其中,托爾斯泰、契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人道主義、深刻反映現實,和對感情世界、對人性的解剖挖掘,都使我深感震撼。長篇小說中我讀得最仔細和寫過長篇讀後感的是托爾斯泰的《復活》。中短篇小說讀得最多的是契訶夫。1958年,我買了共27本汝龍翻譯的《契訶夫小說選集》,這套書我收藏至今。他的故事,也常被我引用到時評文章中。
比如《第六病房》。小說講的第六病房,是當年俄國收容及治療精神病人的病房。與其說是病房,不如說是監獄。陰森的鐵窗、殘酷的毒打,那些不幸的「病者」,其實就是囚徒。小說的兩個主人公,一個是「病者」格拉莫夫,另一個是醫生拉京。格拉莫夫講話既像瘋子又像正常人。他重複講人的卑鄙,踐踏真理的暴力,說第六病房的鐵窗總讓他想到強權者的愚蠢和殘酷。他被送到第六病房是因為有一次他看到一隊被押解而過的犯人,他突感恐懼和明白過來:他原來就生活在沙皇俄國這個大監獄裏,而且永遠無可逃遁。他覺得自己有一天也可能戴上手銬,被人押著送進監獄。他雖沒有甚麼過失,但難道不會有人誣陷嗎?難道法院公正嗎?越想越害怕,逃避,躲閃,語無倫次,以致被人懷疑患上了妄想迫害症,送進第六病房。
另一個主人公是去治療格拉莫夫的醫生拉京。拉京剛來醫院時,想建立一種合理健全的秩序。但是他深深感到在黑暗的現實裏自己是多麼軟弱無力。於是他乾脆逃避生活,躲在家裏喝酒,看書。但是作為一個有思想的知識份子,他需要為自己的生活態度找一種解釋。久而久之,他就產生了一套對現實妥協的自欺欺人的哲學。
在病房,格拉莫夫對醫生說,「是的,我有病。可是要知道,成百上千的瘋子行動自由,因為你這蠢才分不清誰是瘋子,誰是健康人。為甚麼是我和這幾個不幸的人,被關在這裏?你們醫院裏所有的壞蛋,在道德方面,比我們這裏的任何人都要卑鄙得多,為甚麼我們被關起來,而不是你們呢?」
他的話使拉京受震動,他禁不住與格拉莫夫談人生、社會等話題,格拉莫夫駁斥他的「美好的時代一定會到來」是自欺欺人的人生哲學,使他也逐漸認同社會上的虛偽人群才是「瘋子」,於是他在與其他人談話中也講一些憤世嫉俗的話,他的言談被人認為是「瘋話」,最終醫院同仁指他是「瘋子」,關進第六病房,而且折磨致死。
小說告訴我們,真正有病的是病房外的人。虛構的小說所反映的才是真實的世界。
末代港督彭定康回憶他離港前視察一間精神病院,一位病者問他:「英國作為古老的民主國家,為什麼在把香港交給一個極權國家之前,沒有徵求一下香港人民的意見?」彭定康感到,精神病人問的才是「最有理性的問題」。(43)
圖1,魯迅詩「悼楊銓」手跡:「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圖2,1958年買下的「契訶夫小說選集」。
圖3,「1959年在香港出版界慶祝國慶集會上。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聖埃撒大教堂是聖彼得堡最大的教堂,在興建時也是俄羅斯最大的主教座堂,高101.5米。以彼得大帝的主保聖人——達爾馬提亞的聖埃撒命名。是世界第三高圓拱型建築物,也是世界四大教堂,僅次於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和佛羅倫斯的花之聖母大教堂。其建造工程歷時40年。教堂可容納一萬四千人,整個教...
俄國歷代沙皇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那是1979年的十月某個下午,我在醫院裡陪伴剛剖腹生產完的母親,念幼稚園大班的我,已經可以讀懂大部分的中文字,所以我跑到隔壁房間,跟其他姊姊和阿姨們聊天,拿起放在椅子上的一份《時報周刊》很有興致地讀起裡面的內容,有一則記事非常吸引我,題名是「朱秀華借屍還魂」。
如果一個人的身體被另一個人的靈魂占據會發生什麼事呢?
早晨五點半,我睡醒了騎車去家附近的大馬路上早餐店,買了蘿蔔糕、燒餅夾蛋和豆漿,有個阿婆跟店員劈哩叭啦數落一堆兒子的不孝,買好了早餐,我習慣性會瞄一下桌面放著的蘋果日報頭版,瞥見一則消息,麥寮有個還魂嬤在上個月底因器官衰竭去世,享壽九十七歲。
這時候,腦海中浮現「朱秀華」三個字,果不其然,翻開報紙的內頁,更詳細的報導,證實了我的直覺沒錯,是同一個人。我拎著早餐騎車回家,跟妻子說起此事,陷入好久以前的回憶裡。
那是1979年的十月某個下午,我在醫院裡陪伴剛剖腹生產完的母親,念幼稚園大班的我,已經可以讀懂大部分的中文字,所以我跑到隔壁房間,跟其他姊姊和阿姨們聊天,拿起放在椅子上的一份《時報周刊》很有興致地讀起裡面的內容,有一則記事非常吸引我,題名是「朱秀華借屍還魂」。
故事講述,1958年有一艘漁船漂流到了雲林外島,船上二十多人全部罹難,只有一名十八歲的女子生還,好像跟八二三炮戰有關,船上的人都是金門人,帶著錢財逃難,發現的漁民之中,有人見財起意,把錢財和女子身上的金飾奪走,怕女子會報警,決意將她溺死,原本有位漁民想要搭救,卻被眾人阻攔,最後只好放棄救人,那名女子就是朱秀華,她的魂魄沒能投胎,在陽間游蕩許久,後來選擇附在麥寮鄉的建材行吳老闆的太太林罔腰身上,原本三十七歲病死的罔腰,忽然醒了過來,神智清醒能說話,眼神表情舉止動作,都換了個人似的,家人和街坊鄰居都嚇壞了。
原本不識字,體弱多病的婦人,忽然變成身強體健,能識字,還會算帳,據她本人的說法,她的名字是朱秀華,金門人,和家人逃難到台灣,沒想到被害死,於是選擇了這個身體,重回到陽世,消息一出,震動全台灣。
朱秀華本性善良,沒想要尋仇,但貪財害命的漁民們,一個一個都跳海離奇死亡,有人就把這件事寫成小說,還有人寫成劇本,拍成電影,片名就叫做「借屍還魂」我有印象還去景美戲院看這部片,那是我念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戲院的海報是人工繪製的,印象很深刻。
後來,對於類似的事情,都會特別地在意,佛經有云:「身如客舍,心似旅人。」我們的靈魂大都是在另一個空間生成,之後尋找肉身投胎,等於是寄宿在身體裡,如果這個身體老化了,生病了,或發生意外事故,靈魂就會從軀觳飄走,去尋找下一個投胎的對象,或轉移到別的身體上。
有些人則是因為生病、精神耗弱、受到重大打擊,導致「魂不附體」輕者處於行尸走肉或迷遊狀態,重則被其他的外靈入侵,古代叫做「狐憑」意思是被狐狸附身的人,或是「附體」。但朱秀華的案例極為特殊,她是台灣最有名的借屍還魂真人版,不是聽來的民間故事,而且圍繞著諸多傳奇。
妻子說,很多原創小說的重生文,都有寫過類似的故事,一個靈魂穿到另一個人的身體上,重新續命,獲得陽壽,而朱秀華在林罔腰的身體裡,續命了一甲子,也稱得上是少見的奇聞,我還沒活到一甲子,不知道那是什麼感覺,但因為我的記憶力超強,所以有時候會有在此生已經活過好幾輩子的錯覺。
妻子提到PChome網路家庭電子商務集團的創辦人詹宏志先生,如果以重生文的角度,他可能是未來的人穿越到現代,因為他察覺到的許多現象最後都會變成社會文化的趨勢或是新的商業模式,每次找到詹宏志的訪談,我都會很仔細地閱讀,的確是這樣耶,他從小就記憶力驚人,很多比他年長的前輩或是在他出生以前發生的事,他都知道,因為他說小時候喜歡看報紙和雜誌,他不知不覺就把報導的內容記在腦海裡,可以如數家珍的說出,歷史上曾經發生的事,或社會的演變歷程,重大的社會事件,富豪名人的軼聞。
我也想起另一個故事,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家族成員布爾什維克的秘密警察秘密處決,原本被認為已經死了的安娜塔西亞公主,在2007年透過DNA證實死於1918年的謀害,不過在當時,人們相信安娜塔西亞公主躲過了那次暗殺,一直秘密地在某個地方生活著,爾後,有許多女子自稱是安娜公主,其中最著名的是安娜·安德森。
1920年一位女子在柏林試圖自殺失敗後,接著自稱是安娜塔西亞,這位女子就是安娜·安德森,她能夠如數家珍地說出許多沙皇家族不為人知的小秘密,並取得皇室遺族相當程度的信任,雖然外貌聲音和動作都不像安娜公主,但她的記憶似乎和安娜公主接上線,似假還真的爭議,登上報紙頭條幾十年,她幾乎終生都在進行身分認證的官司,直到1970年才有最後的裁決,法官認定她無法提出有力的證據,證明自己是安娜公主。安德森於1984年去世後,遺體被火化。1994年進行了身體組織與頭髮DNA測試後,證實她與羅曼諾夫家族並無任何血緣關係。
妻子提醒我,其實達賴喇嘛也是轉世重生的經典,每一代的達賴喇嘛(藏傳佛教的領導者)它是一種很特殊的傳統繼承制度,在原有的修行者過世後,經過某些宗教儀式,找出新任的繼承者,就是所謂的轉世靈童,甚至可以指定地點轉世,修行者臨死之前,會說出線索,其他人必須根據這個線索尋人,找到靈童的可能人選後,會進行測試,靈童會保留部分的前世記憶,這種認證制度已經延續了千年之久。
有些佛教的修行者,會運用特殊的修行法門,將自己的心識遷移到別人的軀體中——名為「奪舍法」。簡單來說,就如同肉身(硬體)毀壞以前,將靈魂(軟體)上傳到雲端,再透過另一個肉身(硬體)把上傳的內容重新下載,這樣靈魂就可以繼續在另一個肉身續命,未來的科學家正致力於將這樣的科技具體實現。
在過去中國的歷史和鄉野傳奇,歷代的筆記小說中,都有許多「借屍還魂」的故事,雖然只是口述文字記載,沒有圖片沒有視頻,我們無從還原當時的狀況,不過,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一直都存在的,真相總是比小說更精采,我對這類的事情總是充滿好奇,懷著敬意。如果有人重生在這世上,擁有金手指或指導靈,那我會覺得沒有喝孟婆湯,或許也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
安娜塔西亞真假公主事件,係參考維基百科部分內容。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2018.06.06 AM 07:05
廣告時間,六月三十日下午二點至四點在角礫藝文空間
銀色快手邪教講座第四彈:令人毛骨悚然的各國都市傳說
立刻報名,活動頁面在此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04404037002158/
俄國歷代沙皇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莫斯科高檔郊區中一群華麗建築物簇擁大教堂而立,這裡是聖瓦西里學園,校舍內不論走廊舞廳,到處都是歷代沙皇的肖像,門廳正坐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塑像。這是一間為教育學生俄國沙皇時代舊傳統和培養愛國心而設的學院。
74 歲的老校長 Zurab Chavchavadze 作為擁護過去沙皇政權的少數具影響力人士,仍堅信君主制終會重臨俄國。「你看列寧、史太林、普京都做了甚麼。一個人當權久了,就會變得膽小。俄羅斯人民一直為君主制努力,君主制是俄羅斯的靈魂。」
詳細全文:
https://goo.gl/Zuo9wb
延伸專題:
【一場打獵,決定蘇聯解體】
https://goo.gl/wa83tt
【蘇聯解體在一念之間】
https://goo.gl/K20uHO
【流放到西伯利亞是怎樣一回事?】
https://goo.gl/1lhVF8
==========================
【 CUP 媒體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的日誌。
俄國歷代沙皇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聖埃撒大教堂是聖彼得堡最大的教堂,在興建時也是俄羅斯最大的主教座堂,高101.5米。以彼得大帝的主保聖人——達爾馬提亞的聖埃撒命名。是世界第三高圓拱型建築物,也是世界四大教堂,僅次於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和佛羅倫斯的花之聖母大教堂。其建造工程歷時40年。教堂可容納一萬四千人,整個教堂裝飾用黃金達410公斤,其中穹頂外部的鍍金就用了100公斤黃金,自1858年建成後,一百多年來沒有重新鍍金,但依然光彩奪目,特別是在晴天,幾乎全城都看得到它熠熠生輝。
彼德大帝夏宮原名Peterhof意為“彼德的庭院“(Peter’s Yard)。1944年重新命名為“Peterodvorets”,。位於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建於1710年代,是一組集皇宮、大廳、花園、噴泉、公園與雕刻之大成的宮廷花園建築群,是18世紀歐洲的名建築師與雕刻家的精心傑作,被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夏宮的主要代表性建築是一座雙層樓的宮邸,內部裝璜以巴羅克式為主。小瀑布的下方是一個大力士參遜噴泉水池(The Samson Fountain),其內有大力士參森徒手拉開獅子口顎的鍍金塑像,此金像亦是夏宮的標誌。夏宮內的噴泉用的是活水,是當年由四千名農奴與士兵花了九個月的時間開出一條運河,引用芬蘭灣的水,經過十二英里長的水管,來到此地。每一秒鐘,有八千加侖的水,從噴泉裡噴出來。這個錯綜複雜的噴泉系統至今仍被視為是世界上最佳的噴泉設計之一。(由於後備影帶質劣致少量畫面略有不同步,謹致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