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分享第四帖有太多我喜歡的大小驚喜(畢竟播出前都不能跟大家暴雷討論😭😭),不管是大表姐,何老師和爸爸初戀情人的出現,都為不同的角色帶來不同的波瀾,更是後續接下來六集的起點,準備繪製人物們的成長和改變。
喜歡大表姐和大姑姑現身一樣的配樂,在第一季由性格鮮明的大姑姑所養成的洪育萱,自然也有不同於陳嘉玲的成長路徑。四十歲女人,不只以陳嘉玲為主要原型,當編劇意圖讓一個家族內同樣年紀的女性出現在一個故事中,也正如同第一季的浪子叔叔,對應出年代認知與家庭影響~這些獨立又交錯的家族人物,如何在長成為大人的軌跡上,點點滴滴分裂出南轅北轍的樣貌。而大表姐在第四集整場的”安睡”後,直到最後哼著小曲慢悠悠整裝完備,只有輕輕一句「爸爸來接我們了」~一句話引出一個角色背景,我們未知的重要伏筆。(報告一下,那個哼著小曲的樣子,是天心姐現場信手拈來的!!)
喜歡打不開罐頭的爸爸與媽媽和兒子陳嘉明的互動,像已然明白自己威風不再的頹敗公獅,嘗試去社區活動找尋那個未完成的”老當益壯”,刺青沒有結果,卻在悵然於老去和生死過程的恐懼之間,出現了青春年少時許久未見的老朋友。
喜歡詭譎又性格奇特的家庭教師,看似是個無端的闖入者,卻在不知不覺間捏開阿嬤抹不平的傷口,侵入者居然是個清創的過程~何老師摸不透的每一步棋,卻讓阿嬤重新站起來,成為照護家人不被欺騙的守護者。
一切都跟傷口有關,但一切也都得要自己走過那個坎。
每段表演都有無法眨眼的驚喜,甚至本集後期製作也大膽嘗試英美劇風格的剪輯節奏,這次兩位導演的勇氣,我偷偷感到佩服😂
特別感謝李國毅的一日何老師,超乎想像的合理又恰如其分的瘋狂,不管出場,彈琴,學著豬叫,或者那驚人的一滴淚,都超級無敵搶眼🙏🏻✨
最後還要謝謝本集來幫忙扮演社區活動的講解員,是劇場演員吳盈萱(跟我同名耶😍)謝謝她的全力支持!!讓我好想問,芳宜老師的舞蹈課還有名額嗎!!
#俗女養成記2 #天心大表姐的旅程還在繼續喔
#不速之客也許只是逆境天使
俗女養成記2配樂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天橋上的魔術師》第一顆鏡頭、第一個聲音是《戀戀風塵》吉他旋律。輕輕淡淡,似水溫柔,觀眾若深愛台灣新電影,感性一些、癡心一些,必然在吉他和弦若有似無撩撥下起雞皮疙瘩,甚至掉下眼淚來。
音樂如催眠,如咒語,音樂製造了結界。1981金智娟〈為何夢見他〉、河合奈保子〈smile for you〉、1982年羅大佑<之乎者也>、1983年江蕙<你著忍耐>、1985年Baltimore〈Tarzan Boy〉、1987年黃韻玲<藍色啤酒海>、1989年陳昇<最後一次溫柔>,劇中人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把一條短短的天橋愈走愈長,背景西門町電影看板從1985年《童年往事》推移到1986年《我兒漢生》、《父子關係》、《戀戀風塵》......
曾讀過一篇《紐約時報》的文章,名字已不復記憶的作者說,流行文化規律乃四十年一個大循環,二十年一個小循環,理由乃人們在童年時期對父母聽的流行歌,看的電影、電視,會在記憶深處與安全感產生某種連結。一整個世代的人年過不惑,開始緬懷一去不復返的時光,總覺得當年的天空特別藍、雲特別白、零食特別好吃,而當年父母正值壯年,笑聲也特別爽朗、特別美麗。整個世代的人年屆四十,若在出版業、在文化圈,若非位居高層,必然也掌握話語權,故而可以用他們的品味和嗜好左右某種流行的走向。
披頭四ABBA二度流行,鄧麗君、鳳飛飛重版出來,我們這一代人往往在後照鏡裡倒著走進未來,此刻是2021年,緬懷過民歌四十年之後,我們,終於也抵達了八零年代。
現此時,書店倪重華《捌零・潮臺北》、張大春《我的老台北》熱騰騰地上架。《艷放80》、《怪奇物語》,《神力女超人1984》、《八五年的夏天》,隨之是1987解嚴前後的《俗女養成記》、《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以及韓國影集《請回答1988》, 浩浩蕩蕩的時光隊伍,楊雅喆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也剛巧趕上了,交上了十集「肖強欸~」《天橋上的魔術師》。
劇組日前釋放出一系列劇照和預告片,好厲害的美術指導王誌成倒帶時光,眼看他樓塌了,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精準地還原了時代氣氛,收割了輿論一面倒的讚嘆自不待言。楊雅喆在訪問中深情款款地說:「我試著讓讀者在戲劇裡面,跟自己或是消失的人,再度相會。」故而老台北人重逢了他們的中華商場、讀者重逢了吳明益,影迷重逢了《戀戀風塵》的阿雲阿遠、楊雅喆電影裡的囧男孩、林愛莉、林美寶、馬可和他的櫻花雨。
可要單純美好的懷舊已經有了張哲生,就無需楊雅喆代勞,《女朋友男朋友》野百合學運、《血觀音》劉邦友命案、新瑞都開發案,主創者把時代的鐘面從九零年代調回八零年代,還是有其批判和史觀........(怕爆梗刪去兩百字)
所謂懷舊是耿耿於懷於那時的吃穿用度,我們是如何通過那些細節變成此刻的我們,如《藍色大門》的台詞:「但是總是會留下一些什麼吧,留下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但《天橋上的魔術師》卻把重音落在那些已失去的,我們是遺失了什麼,受了什麼傷,才變成現在的我們,故而他在訪問中又說:「原著的核心就是在講消失。你愛它才會想它,你不愛它的話,消失就消失啊。比如抽屜裡有一隻手錶,你很愛它卻從不戴它,直到有一天你再去翻抽屜,它突然憑空消失了,你才又開始懷念當時拿到那隻手錶的心情。所以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
死去的小白文鳥可以復生;手指在空氣中比劃,耳際會有水聲,眼前會游出看不見的金魚;午夜街頭的斑馬可以帶孩子們去消失的九十九樓。電影魔法師從記憶中蓋了中華商場,是為再一次地毀滅。因為明白了一切戀戀的,都將盡付風塵中,故而往事化作灰飛煙滅的塵埃,都將閃閃發亮,如同金粉。
因為心裡念念不忘,有情人眼底所見事物消失與否並不重要,愛電影的人情到深處,終將活在電影裡。活在電影配樂中,活在對白裏,活在消失的場景中,所謂四K經典修復,是修復膠卷,修復了時光,也修復受傷的人心。
因為不能爆梗,左閃右躲也不知道在說三小。不然換一個說法好了,就一句話,丹尼知道我看完十集後,問好不好看,我說:「看完第十集最後一顆鏡頭,看三小男孩在天橋上漸行漸遠,心下想到的是,啊這又溫馨又傷感,根本是《大雄和恐龍大冒險》啊。」
俗女養成記2配樂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憋了好久,終於可以發《#罪夢者》的心得了。(以下全部無雷)
從《植劇場》系列劇集開始,接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我們與惡的距離》《靈異街11號》《俗女養成記》,甚至是偶像劇《我們不能是朋友》,我們明顯看到台劇已經崛起,且多數源於劇本和角色的寫實與扎實,還有類型的多樣性。
連對岸媒體朋友都來主動微信和我討論《與惡》與《孩子》,我問他在哪裡看到的,他說「想盡辦法就會找到管道看」,雖然私心認為不法管道需被抵制,但台劇的滲透力、影響力可見一般。
我甚至聽到一說,說台劇逐漸取代電影,有潛力成為未來代表台灣文化產業蓬勃的象徵。
故事好,角色好,演員發揮就大,無形孕育很多潛力股,劉冠廷、陳妤、許光漢、章立衡(劉子千)
特別想講許光漢,他在《罪夢者》的表現太讓我驚喜了,尤其又看了《姜老師》《陽光普照》,內收爆發都可以,他不是本色出演,他是直接變成那個角色。
至於為何也把章立衡提出來,是因為等到你們看劇,你們就知道他有多會演!!!!你會真心愛上他的「鬼哥」一角。
有網友們比喻,這幾年即將開啟「#台劇文藝復興」。
恩,文藝復興,我很喜歡這個美譽,很浪漫呀,黯淡十幾年,風水輪流轉。
回到正題,這次 #Netflix《罪夢者》,台劇進階到了完全電影規格的階段,當然資金是一環,有錢,場面就大。
可是不得不說,這部劇吸引我的大多不是「場面」,而是導演與編劇針對角色人心的細膩刻畫,有邏輯的故事編排,虛實交錯不淪於自溺,配樂更是值得讚美,整體厚度是非常夠的。
該劇也刷新我對 #張孝全 和 #王柏傑 演技的想法,之前以為他們好像已經到了一個頂,也許是遇到的劇本吧,雙帥演技貌似碰到瓶頸。
印象中,前者很久沒推出作品(如有不實可糾正),但後者在《用九柑仔店》時,我終於看到他演得很不錯這件事(對不起,這是我的個人觀感)
直到《罪夢者》才驚覺,其實他們並沒有停滯呀,而是礙於沒有一個深刻的故事與角色,使他們沒有突破的機會呀!雙帥是很、會、演的!!
尤其現今「大女主」作品當道,《罪夢者》是以男性視角為主的「大男主」作品,不曉得是否為女性導演的緣故,如此陽剛生猛的氛圍裡,還能增添文學詩意,連武打戲都兼具力道與氣質。
張孝全、王柏傑、#章立衡、#許光漢,簡直貢獻了精湛的演技。
特別是章立衡與許光漢,我覺得這部劇簡直開啟了他們演技的新大門,嚇死人了嚇死人。
因為不能爆雷,隨便都是雷,尤其最後兩集真的是大Twist,只好請各位31號趕快去Netflix上看,一次就推出八集全完,如果能有投影機投到大銀幕看,感受會更好。
此外,見到全職電影咖紛紛加入台劇,真心鼓勵一些演員,不一定非得執著於電影了,只要好劇本,台劇可以讓你發光的。
最後,#范曉萱 這個選角簡直是很神奇,佩服導演,她好適合演戲,好適合白蘭,非常對味。
俗女養成記2配樂 在 #俗女養成記2插曲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旺福WONFU〈姊妹仔〉Sisters(俗女養成記2插曲)|全曲試聽. -----------------------------------. 我是妳的伴妳是我的岸… See more. 0:00 / 0:00. ... <看更多>
俗女養成記2配樂 在 旺福WONFU〈莎喲娜拉Sayonara〉Official Music Video《俗女 ... 的推薦與評價
旺福WONFU〈莎喲娜拉Sayonara〉Official Music Video《 俗女養成記2 》主題曲). “你的人生只有你可以來演你就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