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爪哇島有南宋後人?
崖山海戰標誌南宋滅亡,華夏民族第一次被北方遊牧民族征服,一脈相承數千年的華夏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因此有「崖山之後無中華」這種說法。
崖山海戰後,陸秀夫幼子陸自立和其他南宋遺民乘船外逃至南洋爪哇島。他們來到爪哇島時,正遇到爪哇島內亂,他們趁機佔領了爪哇北部沿海300里的順塔這個地方,並在這裏建立「順塔國」,陸自立自立為「順塔王」。
--------------------------------------------------------------------------
很多南宋遺民在崖山海戰後,逃到海外建了一國
宋朝一直以來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重文輕武,這和宋太祖趙匡胤當初定下的一個規矩有關,西元960年,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黃袍加身,統一中原,建立宋朝。後來為了避免出現晚唐那樣,地方軍官擁兵自重,形成割據政權,在拿下天下後,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把兵權通過和平方式集中到了自己手上。
趙匡胤出身於軍閥,他對戰爭的血腥記憶猶新,因此,在宋朝建立後,立下了以「禁殺」為主要內容的三條誓約,其中第二條為「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從那以後,宋朝開始重視文化和經濟發展,軍事國防則被放在次要位置。縱觀整個宋朝,被殺的文人或武將,比漢、唐、明、清少之又少,特別是文人,在宋朝得到高度重視。
在盛世,這樣做自然很有益處。宋朝經濟和文化空前繁榮,GDP佔世界總量20%以上,文化方面更是出現了范仲淹、歐陽修、蘇軾、陸游、二程、朱熹、辛棄疾、李清照,唐宋八大家宋朝就佔了六個,還有王安石、司馬光、文天祥等著名文臣。
但是在武力上,整個宋朝都很弱,先是發生靖康之恥,宋欽宗、宋徽宗二帝被掠,好不容易出了個抗金名將岳飛,又被「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到南宋時期,軍事實力上就更弱,還好遇到金和蒙元內亂,否則南宋早就滅亡。
西元1278-1279年,蒙元鐵騎南下,分水陸兩路進攻,文天祥(文天祥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宋末三傑」)在廣東、江西抗元兵敗被擒,後被押解之元大都(今北京),拒絕投降被殺。蒙古軍把南宋少帝和最後的宋朝殘兵逼到崖山(今屬廣東省江門市),南宋軍隊最終戰敗,張世傑在海戰時溺水身亡,左丞相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也跳海殉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崖山海戰。
崖山海戰標誌南宋滅亡,華夏民族第一次被北方遊牧民族征服,一脈相承數千年的華夏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因此有「崖山之後無中華」這種說法。
崖山海戰後,陸秀夫幼子陸自立(號復宋)和其他南宋遺民乘船外逃至南洋爪哇島,陸自立被推舉為首領,準備等待時機反攻蒙軍。可惜的是,因實力有限,他們再也沒有機會恢復大宋。
陸自立和南宋遺民來到爪哇島時,正遇到爪哇島內亂,他們趁機佔領了爪哇北部沿海300里的順塔這個地方,並在這裏建立「順塔國」,陸自立自立為「順塔王」。
到明朝永樂年間,爪哇順塔國還曾派使者向明朝朝貢。《明史》對順塔國有相關記載,「其國一名莆家龍,又曰下港,曰順塔。……永樂九年自遣使表貢方物」。梁啟超在《中國殖民偉人傳》也有專門介紹順塔國,「明太祖時爪哇者婆並時入貢,蓋本二國也。者婆亦名莆家龍,又曰下港曰順塔,流寓多廣東及漳泉人。」
爪哇島上曾經有多個國家同時存在,有著名的塔魯納國、信訶沙里國、滿者伯夷王國、穆斯林王國等。爪哇順塔國是爪哇島上存在的一個小的割據王國,具體滅亡時間歷史沒有記載。到了19世紀,爪哇島成為荷蘭殖民地,二戰後,爪哇島併入印尼。
爪哇島雖然只是印尼的第四大島嶼,面積13萬平方公里,但它卻是印尼印尼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最發達的地方,島上住着人口1億4500萬(整個印尼一半以上人口),以盛產咖啡、椰子、石油、橡膠等聞名於世。印尼首都雅加達以及重要城市如萬隆就在爪哇上,爪哇還是電腦JAVA語言的名稱。
目前,爪哇島上有200-300萬華人華僑。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知史 #中國歷史 #南宋 #爪哇 #印尼
信 訶 沙里 在 #信诃沙里王国-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NaN / NaN. Back. Search. Search.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If playback doesn't begin shortly, try restarting your device. ... <看更多>
信 訶 沙里 在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 - 怒懟蒙古! 爪哇國王維查耶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多數的國家,迫於蒙古帝國的威勢,代表才剛開口,就什麼都沒說的臣服了,唯獨幾個異類,自始自終拒絕向元朝納貢,信訶沙里就是其中的一個,國王克塔納 ... ... <看更多>
信 訶 沙里 在 [閒聊] 蒙古長征爪哇,半路留下石碑- 看板MGL-history 的推薦與評價
不好意思很少來貢獻,這幾天剛好看到這個
< 蒙古長征爪哇,半路留下石碑 >
原文出處:FB,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先上圖)
依據論文
Mongol fleet on the way to Java: First archaeological remains from the
Karimata Strait in Indonesia
發表期刊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March, 2022
或許有版友對2022這個年份感到疑惑,畢竟此刻仍是2021,我解釋一下。
學術期刊傳統上是紙本,所以正式的出版年份以紙本為準,
不過,現在是網路時代,多數期刊早已變成在印成紙本之前,先放到網路上,
所以會進度超前,還沒列印成書,大家就看到了。
----------以下為FB文章,非出自我手---------
公元 1293 年,蒙古元帝國的遠征軍撲向遙遠的爪哇,這支遠航艦隊從泉州出發,經歷
4000 公里的旅程來到目的地,結果遭遇慘烈的失敗。
最近在婆羅洲西方的舍魯圖島(Serutu)尋獲一塊石碑,應該是遠征軍當年在半路留下。
蒙古帝國崛起後,向各個方向征伐,海洋也無法阻止蒙古戰隊的雄心。建立元朝的元世祖
,忽必烈大汗,曾經派軍遠征日本、大越(現在的越南北部)、占婆(Champa,現在的越
南中部、南部),最後在 1292 年,至元二十九年時下令長征爪哇,也是距離最遠的目標
。
忽必烈下令攻打爪哇時的目標是信訶沙里王國(Singhasari),遠征軍隔年在爪哇慘敗,
忽必烈當然超級不爽,不過也沒有不爽太久,因為他 1294 年 2 月就去世惹。
這場戰爭的結果是,蒙古遠征軍和當地戰隊聯合,先成功將信訶沙里王國滅國,但隨即被
當地戰隊反咬,遠征軍只能狼狽跑路,最終贏家是掌握爪哇的統治者,滿者伯夷(
Majapahit)的領導人羅登.韋查耶(Raden Wijaya)。
回顧這趟兩敗俱傷的征途,忽必烈下令進攻後,艦隊經過一年準備,從泉州出發前往爪哇
。當時中國南部和東南亞海域間的貿易已經算是頻繁,不過這趟不是做生意,而是直撲戰
場。
1293 年 1 月 22 日艦隊離開泉州後,先到海南島,再到越南的占城,接著一路向南航行
,穿越婆羅洲和蘇門答臘之間的假里馬答海峽(Karimata,現在叫卡里馬塔),最後來到
爪哇。
艦隊除惹幾處小島外沒有停留太久,2 月 25 日一個多月後,便穿越 4100 公里的航程來
到蘇門答臘東部的勾欄島(Pulau Gelam),平均一天前進 130 到 200 公里。接著在這
兒修整一個月,3 月 16 日到達海峽中的吉利門島(Krimun Jawa),3 月 22 日才抵達
爪哇東北部的杜并足(Tuban)。
經歷兩個月不太愉快的戰鬥後,蒙古遠征軍在 5 月 31 日確定慘敗,8 月初跑路回到泉
州,速度大概只有出發時的一半。
舍魯圖島在婆羅洲西部外海,蒙古戰隊應該是在 2 月 15 日抵達。這回尋獲的砂岩石碑
位於西南部海邊,大概是那之後幾天製作。石碑上的紀錄,有些有趣的訊息。
如圖所示,石碑總共有 7 行字,頭銜「大元國史平章」指的應該是這回率隊的隊長,擔
任「平章」官位的史弼。他是蒙古戰隊中的漢人大將,負責率領主要由漢人組成的水軍。
石碑書寫由右至左,頭銜後兩行已經無法辨識。接下來「舟五百隻」顯然意思是 500 艘
船,與元史記載的 1000 艘有所出入。這應該是抵達爪哇附近的遠征軍船艦數字。
元史紀錄是 1000 艘船,2 萬戰士。不確定蒙古艦隊包含哪些型號,可是 2 萬人似乎很
難裝進 500 艘船,由此推測,全軍大概沒有那麼多人,不過至少有幾千人。
「至元三十年正月十八日」是 1293 年 2 月 25 日。紀錄日期未必等於實際日期,但是
應該也不會差多少。可以得知那一段時間,有蒙古戰隊來到這一帶,刻石留念到此一遊。
「銅柱」是漢文化的典故。據說東漢大將馬援(馬革裹屍創始人)長征嶺南,擊敗二徵夫
人領導的反抗以後(類似解放軍殺進香港),於如今的越南北部設立 2 個銅柱,標示國
境之南。
儘管後世沒人知道實際位置在哪裡,銅柱依然成為漢文化的一個典故。在離家超過 4000
公里的東南亞小島上,石碑刻文以銅柱作結,象徵意義昭然若揭。
這場戰役最後沒有「誌之以勝銅柱之雄風」。抵達目的地後,蒙古遠征軍捲入內戰,遭到
利用,歷史記載損失約 3000 人,最後狼狽地跑路。假如參戰的蒙古戰隊為 5000 人,那
麼損失還真不小,最後能夠平安返鄉的也許未滿 2000 人 QQ
另外值得一提,艦隊的領航員叫作亦黑迷失(IKE Mese),看名字也知道是回回。蒙古崛
起以前,至少在南宋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伊斯蘭文化圈的人投入南海貿易。蒙古帝國掌握
中亞後,大量穆斯林投靠蒙古人,也包括一批航海人才。
亦黑迷失可能是第一位,漢文文獻記載的回紇航海家。遠征爪哇之前,他已經經驗老道,
至少曾經 4 次航行南海,都相當成功。能重用並整合回回、漢人等不同文化背景、資歷
的專業人才,是蒙古帝國成功的一大關鍵。
維吾爾人......很會唱歌跳舞演戲嘛哈哈哈哈哈~
損兵折將的史弼、亦黑迷失,回國後都被免職和處罰。雖然慘敗,對元帝國大概不算太大
損失。忽必烈打算再戰,不過大汗幾個月後去世,此事便不了了之。史弼、亦黑迷失也繼
續他們耀眼的職業生涯,直到退休去世。而東南亞新興崛起的強權:滿者伯夷,可謂另一
個世界。
還有一批本該被歷史遺忘的小人物,意外留下紀錄。遠征軍有超過 100 人,後來留在遠
離家園的勾欄島上,與當地人一起生活,娶妻生子,成為新住民。
直到 40 多年後的 1330 年代,他們遇見一位來自家鄉的 20 多歲年輕人。多年以後,成
為中年人的汪大淵,將這件事寫進《島夷志略(A Brief Account of Island Barbarians
)》。外省老兵和南島原住民女生,800 年前版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0.218.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GL-history/M.1639106353.A.95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