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12歲以上的teenager來做年度兒童健康檢查 (well child exam)時我們都會做PHQ9 問卷(憂鬱症篩檢)。作完問診跟PE檢查後,我也都會請父母出去外面等幾分鐘,留下我跟teenager單獨談話。這個時間主要是給青少年/女問問題的,尤其是一些在父母面前難以啟齒的問題。如果他們沒有問題想問,我會鼓勵他們有問題找不到人討論時,歡迎打電話給我。
所有的父母都會配合的去診間外面等,但並不代表他們心裡都贊成這麼作,尤其是保守地區來的國家。曾經有位媽媽後來跟助理表示很不高興我這樣做。她覺得孩子跟父母之間不該有秘密。
前幾天有個華裔17歲少女來做健檢,提到她有大量落髮的問題好幾年了。之前已經做過鐵質跟甲狀腺的檢查都沒有問題,以落髮分布來看最有可能的就是壓力。
當我們私底下談話時,少女告訴我她很焦慮。她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總覺得有壞事發生。她讀的高中很競爭,壓力很大,她很沒自信。我聽完後告訴她我也常有這種感覺。
我想我們都有imposter syndrome。
Imposter syndrome在東亞人、尤其是東亞女生裡面特別常見。在我們的教育裡面,孩子好像永遠都做得不夠好。當我們被老師或是爸媽叫去談話時,十次裡面有九次都是去挨罵。做得好是理所當然,做的不好馬上各種責難。難怪連在這裡,都會有笑話說
Asian without As is a SIN. (亞洲人沒有A就是罪)。
除了轉介少女去諮商之外,我也跟她分享我的歷程。
察覺念頭是很好的第一步。我常問我自己˸「沒有這種念頭,我會是什麼樣子的人? 是否就可以更有勇氣去面對我的目標?」學習與這些念頭共處,把它當作是一種提醒而不是障礙。如果真的很害怕,找個了解你並願意傾聽的人談話對轉移想法非常有幫助。
談話後我告訴少女的爸爸: 「我知道你很愛妳的女兒,你總想盡全力幫助她。你的女兒也很愛你。下次女兒跟你提到她的不安時,盡量避免跟她說 「你想太多了」「不要去想就好」。請靜靜的聽她講,再適時地告訴她你非常驕傲有像她這樣的女兒。我們的情緒都需要被聽到,才容易放得下。」那位爸爸點點頭。
我很慶幸一路上都有幾個人能在我imposter syndrome發作時靜靜地聽我訴說。
最後推薦一本書 「一念之轉」。這本書已經入手好幾年了,每當自我懷疑時,我都會用書裡的四句話來問自己:
「那是真的嗎?
你能確定那是真的嗎?
當你持有那個想法時,你會如何反應?
當你沒有那個想法時,你會是什麼樣的人?」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那個願意聽你訴說的人,也期許我自己是個好的傾聽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健康檢查 笑話」的推薦目錄:
健康檢查 笑話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現場快報:川普確診住院】
.
是的,記者所在地就是川普目前所在的醫院:沃特里德(Walter Reed)軍醫院。我們剛好有一位小編住在這附近,今天下午(台灣時間週六凌晨)回家時看到一大堆攝影機、警車,回家一看新聞才發現川普已經到達軍醫院來接受進一步治療,特別提供幾張現場照片。
.
白宮醫生康利中校(Sean Conley)週五下午發出聲明:川普總統目前出現發燒、咳嗽、鼻塞等症狀,正在接受實驗性的雞尾酒抗體療法。目前他的症狀尚屬輕微,所以還沒有將職權移交給副總統彭斯,不過接下來將入院數日,在醫院特別準備的空間辦公。
.
今年稍早,英國首相強生確診送醫時,曾一度被送至加護病房,當時是由外相暫代首相的職務。不過目前川普在新聞畫面上看起來氣色不錯,本人表示只是有點疲憊,狀況沒有很嚴重。
.
▍今年七月12日時,川普就是在視察沃特里德軍醫院時,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戴上口罩。(先前五月時去參觀密西根的車廠時曾經戴過一次,但並非公開的行程)
.
聯邦政府公衛官員在4月初向全國「建議」,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應遮住臉部。但很顯然,美國許多人不願意被束縛,包括總統本人在內。四月時川普曾受訪指出:我就是不想戴。一直到七月時才願意公開鼓勵大家戴口罩。他接受Fox News訪問時說:「深黑色的口罩看起來還不錯,像獨行俠(Lone Ranger)。我沒問題。如果人們覺得很好,就該這樣做。」
.
即使在疫情這麼嚴重的現在,白宮仍然未強制規定戴口罩。事實上這是美國長久以來的傳統:人們不願被政府管。
最近在政策界、智庫的許多討論,有出現一些反思政府管制必要性的討論,但是距離人們願意接受在這樣緊急時刻多授權政府一些權力,還有很遠的距離。台灣的防疫模式(例:口罩徵用、強制隔離14天等),對美國人來說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就連全民健保也被講成是邪惡左膠社會主義……)
.
▍沃特里德軍醫院就是每次總統及白宮要員實行健康檢查的地方,是歷任總統主要的健康照護醫院。它的對面就是NIH(國家衛生研究院)。沃特里德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黃熱病」的主要研究者沃特里德醫師。黃熱病是人類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之一,目前仍在許多地方流行。
.
自從昨晚川普確診之後,各界湧入的關心不斷,我們蔡英文總統也在第一時間在推特上,特別標記川普和第一夫人梅蘭妮亞,表示代表台灣的人民和政府獻上慰問。而幾天前才在同一場地展開唇槍舌戰的競選對手拜登,也很快地公開表示希望川普趕快康復,並宣布將會撤下所有負面選舉廣告。世界各國領導人在新聞出來之後,慰問和祝福紛紛湧入,不過直至截稿為止,習近平好像沒有任何表示,僅透過外交部發言人對路透社表達發言。(反觀台灣有好幾位是在美國拿到學位的政治人物出來搞笑,搞笑完還說自己英文不好,這真的是國際笑話)
.
▍很多人都在關心,在選前倒數一個月發生這樣的事,會不會影響到選舉?
這裡有一篇文章推薦:〈美大選不會延期 投票日票開不完才是混亂開始〉
作者是在休士頓任教的翁履中老師:https://pse.is/vsfuf
.
對了,看到這麼多記者和新聞工作者在這邊跑新聞,還是要跟他們致意一下。目前,白宮記者協會表示,白宮記者們已經有三位確診了………(然後,軍醫院這個位置實在不是很好,就在大馬路邊,我們在現場看到有攝影記者直接坐在馬路中央的分隔島上守新聞畫面,實在很辛苦!)
.
.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觀測站podcast:https://ustw-spiceup.soci.vip/
健康檢查 笑話 在 邦妮&蓋瑞小夫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同梯的】
⠀⠀⠀⠀⠀⠀⠀⠀⠀
前同事熊仔對於職場前輩有諸多不滿,他覺得許多老屁股沒實力沒人品,靠著在對的時代卡到對的位置而洋洋得意。
⠀⠀⠀⠀⠀⠀⠀⠀⠀
「他專業能力超差,又只會單一面向的知識,到底憑什麼?」
「看他的經歷,現在隨便一個畢業生都贏過他!他就只贏在出生的早,還整天酸後輩草莓族,貴古賤今!」
⠀⠀⠀⠀⠀⠀⠀⠀⠀
熊仔這話有幾分道理,這個年代不若以往,上次路過台北車站旁的補習街時,發現現在的補習班老師早和我當年不一樣了。
⠀⠀⠀⠀⠀⠀⠀⠀⠀
以前,有教學熱忱肯講笑話就已經是100分的老師,往往門庭若市。
現在呢?感覺口才好有熱情只是基本配備,還要能拍出網紅般的形象照,看著路邊一張張海報,我感受到市場的激烈競爭。
⠀⠀⠀⠀⠀⠀⠀⠀⠀
⠀⠀⠀⠀⠀⠀
⠀⠀⠀⠀⠀⠀⠀⠀⠀⠀⠀⠀
不過,或許他的主管能力不如現在的晚輩,但他之所以能在那個位置,很可能是因為他在那個年代是一時之選,同梯的佼佼者。
⠀⠀⠀⠀⠀⠀⠀⠀⠀⠀⠀⠀
好比說,現在100公尺跑10秒是拿不到銅牌的,但20幾年前,10秒就是世界紀錄,跑10秒的人就是天選之人,同梯的就是無人能及。
⠀⠀⠀⠀⠀⠀⠀⠀⠀⠀⠀⠀
再舉一個例子好了,最近好友78翰換工作,到職前做了身體健康檢查。
⠀⠀⠀⠀⠀⠀⠀⠀⠀⠀⠀⠀
「醫師不好意思....請問....這個脂肪肝該怎麼辦?」他聽到脂肪肝的檢查結果時,崩潰地問醫生。
「喔還好啦,多運動就好,而且台灣肥胖中年男子脂肪肝比例本來就很高了啦!」醫生蠻不在乎的說。
⠀⠀⠀⠀⠀⠀⠀⠀⠀⠀⠀⠀
78翰聽到當下放心許多,雖然他有點不滿被稱呼為肥胖中年男子(他28歲)。
⠀⠀⠀⠀⠀⠀⠀⠀⠀⠀⠀⠀
⠀⠀⠀⠀⠀⠀⠀⠀⠀⠀⠀⠀
⠀⠀⠀⠀⠀⠀⠀⠀⠀⠀⠀⠀
但,另一個強者我朋友,G瑞,就不一樣了。
⠀⠀⠀⠀⠀⠀⠀⠀⠀⠀⠀⠀
小四時,G瑞端午節吃太多肉粽,腸阻塞就醫,在診間裡,醫師拿起探頭,抹上冰涼的凝膠幫他掃超音波。
⠀⠀⠀⠀⠀⠀⠀⠀⠀⠀⠀⠀
「弟弟,你吃太多了,你肚子都大便,等等要塞屁股喔!」起初,醫師慢條斯理的說。
「咦阿?!」突然,醫師驚呼一聲。
⠀⠀⠀⠀⠀⠀⠀⠀⠀⠀⠀
那一聲,讓G瑞的媽媽也緊張起來,趕忙詢問發生什麼事。
⠀⠀⠀⠀⠀⠀⠀⠀⠀⠀⠀
「弟弟你有脂肪肝!還那麼小?這樣不行啦,要多運動少吃一點!」醫生嚴肅的告誡。
⠀⠀⠀⠀⠀⠀⠀⠀⠀⠀⠀
平平脂肪肝,G瑞獲得的關注就是比78翰多,沒辦法,誰叫他10歲就展現足夠的肥宅力了?
⠀⠀⠀⠀⠀⠀⠀⠀⠀⠀⠀
(發完文發現, 邦妮 Glam in Breeze 正邊發文邊滿臉陶醉的想像著兩個小孩長大的樣子,不知道該不該戳破她的粉紅泡泡)
⠀
⠀⠀⠀⠀⠀⠀⠀⠀
#我們拭目以待她的文章
#G瑞那時一天吃了10顆粽子
健康檢查 笑話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更新,透過心理學在生活裡面的應用,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隨著疫情的發展,無論是台灣還是世界各國,都出抬了很多相關的規定,這些規定呢,都是要讓我們能夠更好的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所以我在這邊也特別呼籲一下哦,不管是戴口罩,還是社交距離,還是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等等的。
請我們所有的聽眾,當你聽到這裡,請你務必遵守這些部分,不僅保護你自己,也是保護其他人。
面對這麼大的疫情威脅,在規定上面採取一種「如果你違反就處罰你」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也不免想到的,有沒有可能用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用鼓勵的方式,或者是用正面獎勵的呢?
就像是歐美,有很多人根本沒有戴口罩的習慣,甚至於他們把所有的人際距離,或者是禁止外出這樣的規定,視為一種不必要的;甚至於還看到很多戲虐的影片,彷彿把它當成是一個笑話一樣。
當然了,我相信隨著確診人數越來越高,然後死亡人數也越來越多;我想整個情勢發展到此刻,應該也不會有人把它當成是個玩笑了!
就像是美國總統川普,他剛開始也覺得這次的疫情,彷彿就像是過往的流感一樣;然而很快的,他的說法還有很多的規定都變得不一樣。
只是如果回到人的行為的長期塑造,往往用懲罰式的思維,是不會有太長期而且穩定的效果。
就像是從小到大我們被規定的很多事情,不可以交男朋友、不可以交女朋友、不可以晚回家、考試不可以作弊…像是這樣的禁令,你回頭想想你真的有100%遵守嗎?
還是等到你覺得差不多,可以測試一下爸媽對於門禁的底線,你就會用各種方法去測試他們呢?
的確,在人性的部分來看,用禁止的跟用獎勵的,其實它的長期效果是很不一樣的;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好的長期效果,其實用獎勵的方法,會是永遠比用禁止懲罰的方式來的好很多。
舉個例子吧,在南非最大的健康保險公司Discovery,他們公司並不是用警告保戶「未來你會生病,所以你要保險」這樣的一個訴求。
他是展開一項獎勵的計劃,他們的客戶呢,每一次在超市裡面,只要買水果、蔬菜、上健身房,或者是去接受健康檢查,都可以立即累積一些點數,而客戶呢,可以用這些點數來兌換很多的商品。
而這個計劃非常的有效,非常的成功,人們採行了更健康的行為,因此到醫院看病的次數也就減少了,那對保險公司來說,跟對客戶來說都是雙贏的結果。
可是你聽到這裡,你可能也有一個很大的疑惑,就是如果威脅和警告的效果是有限的,那麼我們為什麼想要改變別人的行為的時候,還是常常利用懲罰和威脅呢?
即使你我都心知肚明,但是我們發現,我們還是會常常去警告學生,如果不努力唸書,就找不到好工作;或者是警告我們的子女,不穿外套就會感冒。
我們應該告訴學生,努力唸書,就會寫出好報告,就會找到好工作;告訴自己的女兒,穿上外套,既漂亮又溫暖還能保持健康,這樣才能去參加朋友的聚會。
我們理性上都知道該這麼說,但事實上,我們要改變說法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自動按了快轉鍵。
其實演化的結果,讓我們的大腦對威脅會特別的敏感;所以我們自然而然,會很直覺的去想到,如果他不做什麼,就會有什麼損失;或者是如果他做了什麼,我就要懲罰他,像是這種比較負面的方向。
因為你想想看在演化的長河裡,如果你的祖先是那種,看到威脅或者是看到可能的危險,不會有特別反應的人;那我想你也不會有機會聽我這一段分享,因為你的基因根本不會被留下來啊!
所以呢,當我們發現某一個學生不用功,我們的大腦就會立刻進入他的未來,去看到他沒有達成生命的目標、找不到工作。
而這樣的立即反應,會讓我們的大腦,會比較習慣去看到災難,於是就會說出悲觀、負面的語言。
不過當你聽到這邊,千萬不要覺得很挫折或很無助,其實要讓自己能夠改變說法,這需要有意識的學習跟練習,這也是為什麼我推出【自信表達力】這門課的主要原因。
因為表達這件事情,如果你只是自己跟自己說話,自己說自己想說的話,基本上你不用學習,因為你根本不用care別人聽得懂聽不懂,或者是別人聽得進聽不進這種事情。
然而如果你的表達是希望讓別人能夠聽得進,而且會去做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如果你的表達卻觸發了對方的抗拒心理,或者是對於負面感受的排斥,這樣的逆反心態,那麼你很有可能就會是越努力越挫折。
就像是我們成長過程當中,有多少師長跟前輩,對我們所謂的苦口婆心,但是一點用都沒有,最後再丟下那三個字叫做「為你好」,你還更生氣!
可是當你有一定的年紀和歷練的時候,你回頭想起他們曾經講過的話,你可能都會覺得他們說的,某些層次上是對的。
但當下你就是聽不進去,可是更可悲的就是,你現在面對自己的晚輩的時候,你卻重蹈覆轍,你不覺得這樣子,好像有點蠢嗎?
所以呢,在我的【自信表達力】課程裡面,我就特別的讓你,除了去建立起你在表達之前的思考模式之外。
當你在設計跟鋪陳你要表達的內容的時候,你怎麼樣去說到別人的心裡,能夠引發對方想要行動的動機;也讓對方在感性上覺得,配合你說的去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簡而言之呢,就是說那些有感的話,而不是把自己搞得疲於奔命,累的要死,說了一堆,別人還翻你白眼。
然而聽到這裡,無論你會不會參與我的【自信表達力】課程,我都很希望你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用在自己的身上。
其實有太多的狀況底下,你的理性上都知道你該去做什麼,但是你就是不願意甘願的去做,為什麼呢?
因為你的心中總有一個權威者,來要求自己、來恐嚇自己,而那恐嚇的句型正如同你恐嚇和別人一樣;你可能會告訴自己,如果這個時候不好好的學習閱讀,那我未來會看不到希望。
然而其實你也可以告訴自己,我現在只要開始閱讀,我就可以多增加未來的可能性,都是在指涉同樣一件事,你想哪一種表述,會讓你的心更願意跟自己配合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
除了訂閱我們之外,也希望你能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的支持。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自信表達力】課程,相關的內容跟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
很期待你的加入,也希望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QyUiCr8l3A/hqdefault.jpg)
健康檢查 笑話 在 極鮮火鍋粉絲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笑話分享】 國小時健康檢查會看到一堆同學吸肚子以為會變輕 真是年少不懂事 #小編為什麼都在禮拜一發笑話文#因為禮拜一很厭世要笑一下#不縮肚子看不到數字. ... <看更多>
健康檢查 笑話 在 健康知識大會考!胡瓜鬧笑話,找不到自己肝膽腸胃在哪裡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主持人胡瓜鬧笑話,怎樣都找不到自己... ... 黃彥鈞、錢政弘健康知識大會考,您知道自己的正確器官位置嗎? ... 醫師警告,這些檢查真的很重要! ... <看更多>
健康檢查 笑話 在 [笑話] 小明健檢記- joke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某日小明到醫院做健康檢查,抽完血及完成其他的檢查之後到了最後一個類別-驗大便但是小明遲遲在廁所門口躊躇護士看到了便說:「小明你怎麼了?你便秘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