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斯卡羅》了,我很喜歡,也預計跟孩子一起看。原因有下:
1. 他很有效地呈現了早年台灣的「海上高速公路的多族群休息站」的氛圍,包括原住民、客家人、福佬人、平埔族、清國人、美國人的互動,國際政權的擴張與無力,以及本地人面對現代化的矛盾與猶豫。
2. 語言的多樣性、翻譯的複雜性、從海邊到山裡環境的多元,都重現得很好。那種「原來他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與「原來當年是這樣溝通的」的感官衝擊很強烈。
3. 臺灣早年很多不同族群之間的械鬥,以及文化交會時的砍殺,只讀書很容易覺得他們怎麼這麼好鬥,看戲才知道,人家其實都在生存,尤其是那些做領導者的,很不容易。
4. 重現複雜的原住民部落聯盟關係,又民主又脆弱,有結盟也有分裂,更有隨時準備聯合外人背刺的,配合美國印地安人面對新住民,以及南美洲原住民面對西班牙人,讀起來更有層次。
5. 這部戲跟國際橋牌社 2 一樣,嚴格來說並沒有特別美化誰,也沒有站在哪個角度,像是原住民好了,他忠實地呈現了那些你可以說是虔誠也可以說是迷信的萬物皆有靈多神信仰,也呈現了面對現代化時的調整與猶豫,更呈現了對自己文化的深刻認識與自豪。
6. 查馬克·法拉屋樂 真的是厲害的演員,我認為全戲最強的是他、周厚安、吳慷仁,可惜他們三個的對手戲不多,而且三個人的風格其實不同。最後結局的安排(就不爆雷了),應該也是對查馬克的致敬。
7. 從傀儡花到斯卡羅的許多爭議,我認為跟女主角的設定有關。就我看到的討論,傀儡花是以蝶妹為主角的,但斯卡羅明顯把重點轉到族群互動(衝突)。
也是因此,温貞菱看似過於木訥內斂的演技,從傀儡花角度可以批評,但從斯卡羅角度看的話就會覺得還行。
一個是新時代的族群融合女性,一個是大時代族群衝突的困境。
小說原作者會不高興也是能理解的,畢竟蝶妹是他創造出來的,現在廣為人知,卻是完全不同的形象。
8. 有些網友會用 Netflix 最近也強打的韓劇來批評台劇,認為娛樂性不高,細節粗糙,演員不夠帥美強。
不過我總覺得,拿機智醫生生活、金秘書、魷魚遊戲來對比國際橋牌社 2 或斯卡羅,是有點奇怪的,畢竟經費跟類型都差別很大。
要比娛樂性跟情節公式,目前的韓劇的確不錯。但國際橋牌社 2 或斯卡羅是「我們的故事」,讓我們對自己的過去與現在,能有更多理解,這是無法取代的價值。
我越來越喜歡臺灣的戲劇了,也很開心看到整個產業持續更多元、更進步。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149300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阿拉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傀儡調 在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馬力歐特調新上市
S5EP37《斯卡羅》原著作家|陳耀昌:從小就很喜歡歷史,高中畢業前「東周列國志」就看過兩次「三國演義」更不用講了
公視改編歷史劇 #斯卡羅 上映後引發討論熱潮,大家有看嗎?這集來賓就是戲劇原著作者陳耀昌。
陳耀昌本職是醫師,也是台灣著名血液疾病與幹細胞專家。在醫師本業外,也曾擔任民進黨不分區國大代表。2012年出版第一本小說《福爾摩沙三族記》,之後則有花系列三部曲,其中《傀儡花》就是《斯卡羅》原著。那陳醫師又是怎麼看待斯卡羅和傀儡花兩個創作之間的關係?
不過這集我們主要討論的是陳醫師今年的新小說《#島之曦》,講的是1920-1930年代,一群台灣知識分子在日據時代爭取民主,和台灣意識的歷史故事。裡面有耳熟能詳的蔣渭水、林獻堂等人,但陳醫師選擇的故事主角,是盧丙丁和林氏好,相對之下知名度較低。陳醫師在訪談中笑說,他喜歡寫第二主角,過去他的著作,也常常都不是以歷史上較為知名的人物,作為故事主角。
🍷前往喝一杯官網看更多🥃
https://drinkwithmario.thenewslens.com/
🎙《島之曦》小說有人讀完後說「寫的就像我人就在現場一樣」🎙
Apple Podcast | https://apple.co/2ZCn2je
Spotify | https://spoti.fi/32dSc27
KKBOX|http://bit.ly/36PKdgZ
Castbox| http://bit.ly/mariodrink
Stitcher | http://bit.ly/2mmA46t
Omny | https://omny.fm/shows/drinkwithmario/s5ep37
傀儡調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劇評 #無雷《斯卡羅》Seqalu : Formosa 1867
.
感謝《斯卡羅》為臺灣歷史題材戲劇跨出了一步:但就只是一小步,僅此而已。
.
不可否認,《斯卡羅》確實是一齣很用心的電視劇,挑戰很大,野心很大,最終讓我們看到臺灣影視產業在硬體技術上的卓越成就,卻同時也凸顯了劇本和敘事能力上,軟實力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其實,有時候站在觀眾的角度想想,觀眾要的東西真的很簡單:到底好不好看、故事精不精彩罷了。
.
好不好看雖然很主觀,但我能確定的是,很多人想要滿足的是故事有不有趣這個基本要求,那何不努力想辦法把故事說得精彩呢?既然這是一個有關「羅妹號事件」的故事,那何不好好梳理原住民、漢人、美國人之間的人物關係?把古稱琅的地理關係好好理清楚呢?當一個完全不懂歷史的人提起興趣想來看這齣劇,卻因為原本就已經很複雜的故事,被電視劇搞得更複雜,你又怎麼可能希望讓這些人更深入了解臺灣歷史呢?
.
好不容易「撐」完12集的篇幅,才發現原來Netflix的1.5倍播放功能真是個好東西;現在我也開始擔憂,沒有了《斯卡羅》那我該再去哪裡找下一部能夠治療我失眠困擾的戲劇?它也讓我認識到不是我歷史知識量不夠,而是我的臺灣價值不夠,因為當人們開始批評一齣國產影視作品,面臨到的將會是創作方的情緒勒索,或是愛台輿論的壓力。但回歸到最根本的問題,如果作品真的能夠讓人投入在影像世界裡,那我可能哭喊的是怎麼才拍這樣,而不是怎麼拍成這樣。
.
也許是期待落空吧?從2017年聽聞《傀儡花》將要被公視改編成電視劇以來,很樂見有臺灣的創作者投入創作,甚至是有發行製作方以高規格的預算製作這個極具國際視野,又具有臺灣在地特色的影視作品。再到在一些公開場合看到被曬得超黑的温貞菱,再到本劇確定將原著《傀儡花》改名為《斯卡羅》,以加強本劇對臺灣原住民族的尊重。如今在12集播映完畢,這四年的漫長等待,最終呈現的成果確實讓人滿頭問號,難道我還要含淚說:「你盡力了」嗎?
.
我也很想問,《斯卡羅》沒有完全按照真實歷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若說改編歷史能夠讓故事變得更加精彩,那為什麼反而讓人看得更無法理解了呢?若說改編歷史設定,能夠讓故事變得更加深入淺出,那為什麼反而變得更沒有邏輯呢?角色莫名其妙的情緒反應、前後矛盾的對白設計,甚至是令人干擾的通譯字幕、單調又毫無起伏的口條;這已經完全破壞了觀影興致,又甭提會不會想要推薦給不熟悉臺灣歷史的觀眾了。
.
再問,演員演得賣力,是否能夠等於好演技?《斯卡羅》似乎給了我一直以來都很想得到的解答:那就是完全無關。每個演員的情緒幾乎只有無感和有感兩種極端:温貞菱和法比歐似乎只有皺眉頭和念臺詞兩種情緒,喜怒哀樂也只有極端值而不見情緒的層次變化;加上在媒體一直稱讚的吳慷仁,雖然為戲爆瘦,但每種語言口條完全不流暢,倒不如另外找一個熟悉這些語言的演員,而不是找一個有話題的演員硬逼著他說自己不熟悉的語言。
.
吳慷仁從頭到尾的瘋癲演技,反而和其他角色形成強烈對比。唯二讓人感到驚艷的似乎也只有周厚安所飾演的必麒麟(一個外國臉孔說著流利的閩南語),以及黃健瑋飾演的劉明燈(一個華人臉孔說著流利的英語)兩個角色也能夠稍微看出從冷靜逐漸變得消極、甚至偏激、執著。但整齣劇整體的演員表現就像是一場超尷尬的聯誼會,有人想要裝熟所以表現外放癲狂,有人深藏不露有內涵,但大部分的人只有耍酷冷漠,沒有火花,那就更不用說場面有多好看了。
.
更讓人失望的是,有人真的在意那場出火的談判後,特別安排的部落大戰嗎?我反而比較在意的是如何呈現現代化的美軍,如何被較為原始的原住民打得灰頭土臉啊!而整個故事走向也完完全全失去了講述「羅妹號事件」在臺灣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南岬之盟的口頭約定到之後影響了清朝對台施政,以及日本後來的牡丹社事件。故事反而以莫名其妙的蝶妹和李仙得做結,請問蝶妹是《斯卡羅》的重點嗎?也許是,但我真的看不出來。
.
或許看完《斯卡羅》後,我們該好好思考如何透過影集這種影視媒介,抓住更多觀眾的注意力;像是如何妥善安排每集的重點,如何在每集的結尾留下懸念而讓人想要接著看下一集內容,還有如何把龐大的世界觀緊扣著一個主要核心價值,而不是只把影集當作是很長篇幅創作,肆無忌憚地慢慢講故事,卻抓不到任何重點。
.
所以,有誰可以告訴我《斯卡羅》的重點是什麼嗎?要透過蝶妹的角色看到清朝(漢)、美國(李仙得)、外國(必麒麟)、原住民(斯卡羅酋邦)、琅(客家、閩南等)不同觀點?還是要將焦點放在斯卡羅的部落,對外來入侵者的不同態度?還是以李仙得的外交手段,來凸顯臺灣在當時的國際定位?《斯卡羅》看似內容豐富,想講的東西很多,但缺乏核心主軸讓什麼都想講一點,最後什麼都沒講到重點,而變成劇情混亂的致命傷。可能我的臺灣價值真的不夠,需要好好反省反省。
.
不論如何,我還是期待未來有更多有關臺灣的故事被影視化;若要實踐《斯卡羅》是年度旗艦級的大型製作,想要朝著大河劇的夢想前進,那也要每年都有如此規模和看頭的劇不斷被創作才行啊!看完《斯卡羅》我反而擔心的是,這是一齣號稱大河劇的臺灣電視劇,卻可能也是唯一的一齣;我們總是要在失敗中慢慢找到符合創作者、製作方、和觀眾之間的平衡點,產業也才能慢慢被扶植起來而開始變得健全。希望《斯卡羅》是真的第一步,而不是只有這一步。
.
.
.
#斯卡羅 #seqaluformosa1867
#電影 #影評 #filmcritics #movie #review #影集 #電視劇 #drama #tvseries
傀儡調 在 樂手帶你調Yamaha THR-II - Yamaha熱門樂器官方部落格 的推薦與評價
原重金屬樂團惡魔刺客吉他手傀儡需要的是從現代金屬到較為老Tone的破音,好在THR-II內建的各種金屬音色能夠滿足需要強烈破音的渴望,雖然壓縮感重的現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