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2016 年 10 月 7 日,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在邀請學者專家研商平埔族群民族身分及權利相關事宜,獲致初步結論:
為回應平埔族正名訴求,落實歷史正義,以修正原住民身分法的方式,認定為「平埔原住民」。
此一決議,讓多年來的平埔正名運動看見遲來的曙光。
然而,平埔原住民此稱謂就字面意義推想,應該是來自二十世紀初,殖民者族群分類中的「平埔族」。
一般認為平埔族是承繼清代番人分類中的「熟番」而來。現今平埔運動者,也主張在日治時期的戶籍登記被登記為「熟」者,應該恢復其族群身分。
那麼,什麼是「熟」?熟番的分類如何轉變成為平埔族並延續至今?
談到清帝國對臺灣的原住民分類,大略可分為「生」、「熟」番。身分的認定,過往都以服膺帝國文明化程度與繳納賦稅為辨別的基準。
也就是說,一般人大概不會反對作為「熟」番群體,一定比「生」番更符合帝國的「文明」。
實際上,回到番人分類的歷史發展過程,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從康熙朝以來,帝國所認知的番社分類系統「野番」、「土番」是延續荷蘭時期以來「贌社」制度下在賦稅原額而展開的認知,並不具文明化概念的投射。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康熙年間甫歸化的岸裡社群生活慣習,在方志中的描繪並不符合帝國「文明」的樣態。
直至康熙末年,官方對番人的分類稱謂才從「野番」、「土番」轉變至「生番」、「熟番」,後來也因界碑、番界的成立,才出現「界內熟番」與「界外生番」的對應。
此一轉變開始排除原本繳納賦稅、卻生活在番界外的番社,例如阿里山社(今鄒族)就從原本的「土番」分類中,被劃歸為界外的「歸化生番」。
然而,熟番族群類屬的確立,則是要遲至乾隆朝才完成。
當時地方官員們為了執行中央朝廷主張的族群政治,因而必須穩定清帝國在雍乾年間形成「生」、「熟」番的分類體系,所以開始制定一系列的熟番政策,用以作為區別不同人群的邊界。
伴隨政策的執行,熟番身分逐漸被固定下來。至此,今日大部分被歸為平埔族的番社,正式定著在「熟番」的範疇。地方社會也開始出現壁壘分明的「熟番」、「漢人」族群邊界。
簡單的來說,「熟番」一詞從清初開始,就不是「自然」或「科學」的族群分類,而是在賦稅架構下,被清帝國逐步以行政規範所產生的群體。
不過,也因為熟番身分具有相應的保護措施,在十八至十九世紀開始出現不少漢人藉由轉變族群身分進入番社,以享利益的情況。
例如:屬於巴宰族的岸裡社通事家族潘士萬一系原本是粵人,但經過抱養的方式成為「熟番」。
清帝國由於沒有具備現代國家精確的戶籍制度作為參考,因此官員們識別熟番的辦法,是以具備十八世紀以來帝國規範「熟番特徵」與否為準則(這類特徵最為顯著,是因為居住在番社、進入編屯等符合官方制度規定),而無關乎本身是否具有血緣、外在體徵等生物性特質。
也就是說,一個漢人如果具備「熟番」特徵,很可能就能被視為熟番。
也因如此,到了十九世紀,這些因制度而形塑的「熟番」族群類屬,恐怕早就與清初甫進入帝國版圖的番社人員組成大相逕庭。
如果說清代熟番是帝國對番人分類下的產物,那麼平埔番則是十九世紀地方社會區別族群邊界的稱謂。
平埔番一詞,並不全然是「熟番」類屬的代稱,而是指來自平原地帶的番人。甚至,居住在平原的阿美族也曾被稱為平埔番。
在此舉噶瑪蘭為例,傳教士馬偕在北臺灣的調查,將番人已被清帝國征服與否劃分為「生番」與「非生番」,在非生番中又分為「平埔番」、「熟番」與「南勢番」。
平埔番是指十九世紀初剛歸化的噶瑪蘭三十六社,他們穿著漢服、剃髮留辮,甚至是建立廟宇祭祀偶像、神主牌。
熟番是指西海岸已經非常漢化的原住民部落;南勢番則是居住在奇萊平原,被漢人征服而未開化的部落。
清帝國所遺留的「熟番」、「漢人」人群分類在朝代易幟後,出現不同的變化,並影響日治初期,伊能嘉矩進行臺灣原住民族群的分類工作,且延續至今。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1867 年發生在恆春半島南端的「羅妹號事件」,深刻地影響了臺灣日後的發展。
看完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想要更認識這段臺灣歷史?想要理解歷史上各族群在事件中如何互動,並在國際關係中彼此角力?想要知道劇情與史實有哪些差異?
鎖定故事的FB和IG,我們會隨著劇情發展,分享相關歷史知識。和我們一起認識這段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歡迎一起邊看邊討論!
感謝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提供劇照
#斯卡羅 #羅妹號事件 #瑯嶠 #瑯嶠十八社 #原住民 #排灣族 #馬卡道族 #生番 #熟番 #分類 #帝國
📖歡迎至網站閱讀【#鄭螢憶:熟番、平埔番與平埔族:帝國對「番人」分類的歷史】完整文章:https://bit.ly/2WO32yq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看見印尼: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李東明 內容簡介: 相對於災難、印傭、排華、交通紊亂等刻板印象, 本書中的印尼既豐富多元又繽紛, 是個充滿活力、樂天的微笑國度。 萬萬沒想到,身上流著一點台灣原住民血液的我,在二○○九年開始的五年半印尼駐外生...
傳教士 原住民 在 微笑台灣319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教堂重溫兒時的耶誕記憶|#打開台灣特殊建築 #台東宜灣卡片教堂
位於台11線中間點的成功鎮,是東海岸文化的匯集地,小鎮北端的 #宜灣卡片教堂,也展現西方傳教士與在地原住民的相互扶持,設計者賴明德憑藉兒時記憶中耶誕卡上的教堂圖樣,加上個人美學,賦予教堂歐風形象→
【🔓打開台灣特殊建築的秘密空間】
台灣有哪些未曾想像過的奇特建築?地下世界、藏在洞穴裡的表演廳、全台精選風格圖書館等等,一起來揭秘→https://bit.ly/37L37oG
傳教士 原住民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遠見時光機】#馬偕 博士留下的珍貴影像
👉時光機FB:https://bit.ly/3jAEGOr
🥳IG追起來:https://bit.ly/3lf85ii
提到馬偕,也許你第一個浮現的印象是 #馬偕醫院,但 #馬偕博士 本人對台灣的堅持和奉獻,更是187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傳承與感動。
1844年3月21日,馬偕(George MacKay)生於 #加拿大 安大略省牛津郡,他有三個哥哥兩個姊姊,家中排行老么。
1870年8月,26歲的馬偕受派於多倫多新市場教會牧會,他向加拿大 #長老會 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自願為海外宣教師,最終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於魁北克召開,議決派遣他至 #中國 宣教。
1871年,馬偕博士由舊金山搭乘「S‧S美利堅號」橫越 #太平洋,經 #日本 前往 #香港。由於當年廣東英國長老教會已有傳教士,他決定到台灣 #淡水 宣教。
馬偕的 #傳道 是非常在地化的,他用 #台語 講道,為了要達成宣教的任務,馬偕知道非有流利的本地語言不可,於是他從僕人及牧牛孩童那裡學到通俗的台語,終於能夠流利操用。
馬偕通常訪問一個地方許多次,提供一些 #藥品 之後,才開始向當地人傳福音,經常是一街到一街、一戶到一戶、而且是一人到一人的分享好消息。
1890年8月,馬偕與三位漢人牧師前往台灣東部傳教,經過宜蘭,來到花蓮,拍下了許多 #原住民 珍貴的影像,不僅可以窺探 #1900年代 的台灣生活,也看見那個 #清末 時代的社會面貌。
馬偕在自宅展開 #免費醫療 的工作,教導民眾公共衛生知識,為人 #拔除蛀牙,贈送 #瘧疾 特效藥,治療腳膿瘡,並由國外輸入蔬菜種子如蘿蔔、甘藍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等,介紹給農民種植。
馬偕常常和助手 #旅行布道,深入原住民族住的村落,隨時在路邊幫人拔牙,曾在日記上記載他昨天拔了多少牙,今天又拔了多少牙,終其一生,馬偕總共為台灣人拔了超過2萬1000顆牙。對台的種種貢獻令人敬佩。
圖片來源/國家圖書館
關於【遠見時光機】
《遠見》全新企劃,以劃時代的歷史照片,勾勒當年你我已漸漸淡忘的時光——那些年的報導、那些歲月的回憶,相信能在時間的洪流中,抓住一絲絲美好的感動。
傳教士 原住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看見印尼: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李東明
內容簡介:
相對於災難、印傭、排華、交通紊亂等刻板印象,
本書中的印尼既豐富多元又繽紛,
是個充滿活力、樂天的微笑國度。
萬萬沒想到,身上流著一點台灣原住民血液的我,在二○○九年開始的五年半印尼駐外生活中,台灣原住民的純樸、笑口常開、喜愛分享與群體感很重的性格,竟會在印尼許多原住民族朋友的身上找到了共鳴點、發酵,讓我可以享受如魚得水、悠遊自得的感覺。
作者因公派駐印尼五年半,親身接觸、探訪這個被極度刻板印象化的國度,除了體會台灣與印尼之間所存在的歷史情結之外,也憑著微笑換來了串串美好的記憶。返台後,他將對印尼的觀察與回憶書寫成冊,希望透過這些記錄,讓多一點的台灣人認識這個多元化國家,增進彼此間的瞭解,也拓展國人的視野,開闊台灣的國際空間。
作者簡介:李東明
台東人,有四分之一台灣原住民血統。
自幼喜與大自然為伍,跳入太平洋游泳潛水、在大武溪河口捕撈溯溪而上的透明日本禿頭鯊幼苗;甚至跟隨專業捕蝶人穿梭大武的山林溪畔,追捕蝴蝶貼補家用。
青春期曾受到天主教瑞士白冷會傳教士們的照料,因感念而走上西班牙Camino de Santiago朝聖之路。
派駐印尼是公職生涯中的最後一站,曾跟隨專家進入Baduy族人的祖居地,搭上印尼傳統風帆船Pinisi跳島巡遊印尼的海角與天涯,願與有緣人分享他所看見的印尼……
傳教士 原住民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偏鄉地區教育資源不足 蕭美琴要求教育部改善]
針對花蓮縣偏鄉地區教育資源不足問題,民進黨立委蕭美琴(09/24)日於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她指出目前偏鄉地區的公立幼兒園數量嚴重不足,而私立幼兒園很多是仰賴私人捐資或由教會等宗教團體籌辦,卻在政府政策調整的過程中,缺乏充足的資源與時間,同時面臨許多限制與困境。以天主教會幼兒園為例,早期傳教士來時,根本沒有建築法規,但現階段因為消防法令規定,必須調整建材、窗戶或屋頂等建物設施,亟需投入更多資源。蕭美琴認為,消防安檢標準嚴格認定有其必要,但在資源匱乏的偏鄉地區,政府資源的投入及必要的協助,更為重要。對此,蔣為寧部長承諾將實際走訪偏鄉地區個案,就實際問題協助解決。
蕭美琴也以花蓮縣秀林鄉安德幼稚園為例,她說該園主要由天主教會成立,老師都是修女,所收的幾乎都是原住民幼童,且大部分家長繳不出學費;但園方為了繼續經營,非常辛苦,只能募款,甚至都不支薪來支撐。遺憾的是,政府長期以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教育體系也對私立幼兒園存有敵意,認為就是要賺錢;但她認為偏鄉地區許多幼稚園的經營者,都是犧牲奉獻的,政府有責任予以協助,偏鄉地區的弱勢幼童也應該享有國家資源投入。
另針對目前新制幼兒園教保員資格認定問題,蕭美琴說,她已第二次質詢這個問題,並重申資格認定標準立意良善,但問題在於目前東部地區大專院校設置幼教科系的不多,且只招收日間部學生,未提供在職進修課程與學歷;以國立東華大學為例,每年只有五、六十個名額,但學生畢業後卻都到其他縣市繼續就學或就業,真正留在花蓮服務的很少,顯見學校培育出來的師資不足。而欲求職的花蓮社會人士卻又不具相關學歷或專業證照,不得已只能用違法方式買證照投入教保工作。
對此,蕭美琴再度要求教育部應全面檢視並實際解決東部地區幼教師資人力來源問題,如東華大學等國立大專院校應該盡快設立在職進修班,提供東部地區有意投入教保工作的民眾在職進修機會,讓在職人士取得學位,投入教保服務。對此,教育部長蔣偉寧回應,將會要求東部地區大專院校設立相關在職專班,讓師資培訓盡快到位,教育部也會針對全國各地教保師資人力需求,研議開設相關班別。
此外,針對花蓮縣偏鄉地區學生搭乘公車的票價問題,蕭美琴說偏鄉學生搭公車的票價比都市學生還貴,舉例來說,在一個鄉鎮內搭乘,一趟就要23元,一天可能就要花費將近50元,一個月交通費就要上千元,甚至一年扣除寒暑假後,交通費竟然高達上萬元,負擔非常大,根本不公平也不合理。蕭美琴指出,都市地區學生搭乘公車票價只要12元,偏鄉地區已經相當弱勢,有時候還要走很遠的路才到公車站,交通環境相當不便,學生搭車一趟卻要23元,許多偏遠鄉鎮土地面積遼闊,人口並未集中,很多地區是走路無法到的,因此學生每天都必須搭乘公車。對此,蔣為寧部長也承諾將實際了解後,提供必要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