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樂舞】
#朔漠天音
昔年迦樂神女庇佑古洛川的傳說,迄今仍傳於世人口中。
其風姿留存於壁畫之上,雖千年已過,觀之仍驚艷絕倫。
而今 #柳青瑤 滿懷傾慕,涉川而來,月華滿天,燈火之下,仙樂和鳴。
驚鴻一舞,是夢境,還是真實?
千年風華,萬里江山,一切祈願都在這亦近亦遠的隔空對視中不言而明。
由古至今,盛世又現,她一直在此,從未離去。
#閃耀暖暖
同時也有5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陳蕾Panther Ch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次喺chill club翻唱 《炎》之後 , 見到好多人留言都希望我再翻唱其他日文歌 最近聽到日本一隊我好欣賞嘅Band - Indigo la End 推出嘅新歌 #夜の恋は,覺得好正。 但因為我其實唔識日文,所以今次特登苦練咗2星期日文同結他,亦多謝Mike Orange 同我一齊玩。...
傾慕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80後百萬富翁》
【思維篇--正常≠正確】
大家都習以為常地將正常的事情視為正確的事情,但從來沒有自己去分析或質疑,對於一些與大部分人不同的行為,人們會叫作「不正常」,而不正常在人們
心目中包含著負面的意思,暗地裡已假設了——不正常=不正確。
多年來,人們都將「正常」解讀為「正確」,而沒有去質疑「事實」。歐洲人多年來都認為地球是平的,相信世界盡頭是懸崖,地球是世界的中心,所有天體都繞著地球轉動,這都是當時公認的「事實」,卻沒有人證實。
「書中自有黃金屋」植根於每個中國人的心中,認為讀書是出人頭地及得到榮華富貴的唯一途徑,由古時的科舉到今天的會考,考得不好的學生被視為沒機會出人頭地。
美國首富蓋茨就用他自己來寫出這個不等號,他入讀很多人傾慕的哈佛大學,卻中途退學,做出這不正常、但在他心中肯定是正確的事。除了蓋茨之外,蘋果公司(Apple Inc.)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戴爾電腦(Dell Computer)創辦人米高‧戴爾(Michael Dell),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名導演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等人同樣曾經中途退學,他們都是社會上公認的成功人士。
並不是在鼓勵大家中途退學,只是想說明,有很多事情都不是單純的一個等號:
成功與學歷能否劃上等號?財富與學歷能否劃上等號?若然你有一顆質疑的心,你就明白正常的事並不代表是正確的事。
在讀書時期,學校要求我們作答的,要與所謂「標準答案」一致;但在創富的世界,愈標準的答案便愈無用,賺大錢的意念往來自一些出奇制勝的策略。在香港,打工仔經常轉工會被視為不好的事;但從學習的角度來看,轉工愈多愈好,對某些人來說,能更易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及方向。
若一個人沒有正職,可能會被視為不務正業;但事實是有不少創業者、投資者,只需安坐家中也能建立
巨大財富,發展驚人事業。
在投資方面,不少人同樣缺乏質疑的態度,他們相信一路沿用的投資方法,就是正確的方法;就算是專家、傳媒的資訊與分析,又是否必然正確呢?教這種投資方法的人是否正確呢?
這種方法能真正賺錢嗎?筆者經常對所謂「專家」的分析抱有懷疑,甚至質疑他的整套理論。一般跟風的投資者若果能細心思考,他們可能會發現用了幾十年的投資方法竟然是錯的方法!只是周圍的人也用,而且他們當中從來沒有人作出質疑!
--------------------------------------------
《80後百萬富翁》分享我如何用一套恆之有效的理財創富方法,令月入萬多元的我在5年間合理地累積到$100萬,而這套方法應用在任何人都同樣有效的。
這書由起手到出版花了兩年時間,雖然我不敢說這書對你是否有作用,但我敢說這書是花了我不少心機而寫成的。
若你認為此書好看,對你有幫助,可到各大小書店,如三聯商務誠品等購買,多謝支持!
傾慕 在 紙羊 papergoa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細節中的魔鬼,是天使走過的印記】
 ̄ ̄ ̄ ̄ ̄ ̄ ̄ ̄ ̄ ̄ ̄ ̄ ̄ ̄ ̄ ̄ ̄
#機智醫生生活2 #全劇透
-
一直想要好好記下這部劇,但又怕刻意,怕自己過於粗莽地把導演溫柔埋下的善意搗破。然而第二季結尾的那一場日落,昭然揭示著尾聲,落日也好,落幕也罷,總該好好寫一篇文字銘記這部紓開許多困頓日子的好劇。
尤其喜歡最後一集的處理,在經歷了前面這麼多醫務的、人情的事故,最後一集的平淡、細碎,幾乎就是真實人生的日常。大手術依然有之,生離死別仍日日上演,甚至於每個主角也都完整地擁有了歸屬,連第一季埋下的遺憾也都在這一季出現曙光。我想這樣就夠好好地道別了。沒有再多喧囂的情緒,沒有再多後續的著墨,就像看著兩房腦死病患卻有不同收場那樣,蔡頌和也只是靜靜地,用眼神敘說一切。或根本連什麼都說不出的,人生终究莫如一聲慨歎。悲歡離合往往只是一線之隔,命運選擇了誰,捨棄了誰,也都只能欣然接受。然而《#機智醫生生活》好看的地方,就是在命運無情的擺弄中,仍有人性光輝的盡展。
實則第一集眼睛就不聽使喚地淌下暖流了。雨夜的韓國餐店裡,張冬天問起安政源關於妍雨媽媽的可疑行蹤。妍雨出生後就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直至離世,在她離世一個月後,妍雨媽媽就三不五時到醫院裡。當所有人都以為她懷有什麼居心,想要為女兒的死向醫院追究責任時,安政源卻提醒了冬天,「妍雨一直活在醫院裡,對外面的世界來說,妍雨幾乎是個不曾存在過的人」。妍雨媽唯有回到醫院,找醫院裡的醫生護士聊女兒,才能確切地提醒她,女兒曾經存在過。也只有在這裡,她才是「妍雨的媽媽」。安政源看懂了這份溫存,用他一貫的笑提醒冬天要用溫暖的心意,溫柔地對待,聆聽妍雨媽媽,陪她回憶已經去了天國的女兒。
兩難對比,深深刻畫第三集。等待換心的小孩民燦和恩芝,故事的張力卻體現在媽媽們的身上。恩芝先民燦進入加護病房並使用心室輔助器,作為「老鳥」的恩芝媽媽不斷鼓勵著「新手」民燦媽媽,教她要給孩子準備更多營養食物,要懂得照顧自己。面對民燦媽偶爾悲觀的想法,恩芝媽亦努力在自己那副倦容上綻開笑容,告訴她一定會等到換心的機會。理應是換心手術第一順位的恩芝,結果卻讓民燦先行一步。命運實在有夠矯情。在民燦媽面前,恩芝媽也只能強顏歡笑,轉個身面對著自己孩子仍未抵達的希望,她再怎麼堅強的心志也終於藏不住抽泣的背影。醫院中央庭院的石凳上,那個連鏡頭都不敢打擾的放聲大哭,是導演給人生一個溫柔的註解。而第四集,這副孤單的背影也終於等來曙光。在孤獨夾帶生死的第四集裡,每一個孤單的暗影下,都有燈火闌珊的陪伴。
每一次看《機醫》,都有一種漫長夜晚終於要天亮的錯覺。天亮以後每一個人又重新帶上笑臉,朝氣蓬勃地迎向一天。其實明知道昨天並沒有代謝,但他們還是願意打開今天。每每心疼著疲倦的五人幫,卻又被他們的敬業、積極、鬼馬逗得哭笑不得。
以親情為主題的第八集無疑是最漫長的一天。想必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看到這集一定感觸很深。在這一集裡,平日叱咤白色巨塔的頌和哭得像個小孩,面對生病的母親,她也只能躲在自己的世界裡舔舐傷口。原來所謂的大人不過只是軀殼,每個人心裡都是一個不願長大的孩子。政源對母親的一句「你要活得自私一些,為自己而活」,也是多少子女對父母的心聲。父母這一生最大的責任,就是放手讓孩子好好去成長。孩子成年了,責任盡了,父母也該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政源握著病床上母親的手,「就算有一天你忘記了,我也會幫你全部記得」,母子淚眼相望。直到如今,開場那一首鄭京浩演唱的〈回想〉(Reminiscence)仍不斷迴蕩在耳際。
如果你深愛過一個人,就算閉著雙眼,你也會記得他途經你時散發的氣息。然後你會毫不猶豫地,回頭,凝視,不語,心裡卻早已萬馬奔騰。這就是深夜的巴士上,金雋婠和李翊純的相遇,說多了,就把思念說破了。秋敏荷的第三次告白雖被楊碩亨捷足先登,但她一句「你或許只是剛愛上我,但我已經愛著你很久了」,道盡自己的多少努力,才換來木訥熊的熱吻。回想起第一集寒雪中她故意避開楊碩亨的視線,往昔的傷透心與如今終得所願,秋敏荷的打不死精神多少教會了情路多舛的人們,持之以恆的真心,或許有一天就能牽到理想情人的手。
許多情節不動聲色地推進,似乎是導演申元浩擅用的手法。譬如頌和準備向翊晙表白時,只有雨聲和雨刷頻頻動作,此外長達十幾秒的沉默,足以讓頌和醞釀多年對翊晙的傾慕之詞,以及翻頁先前婉拒的尷尬。翊晙在這裡面肯定是最討喜的人物。他鬼點子多,善於交際,主唱擔當,又是一個穩重的肝膽胰外科助理教授。搗蛋時火力全開,沉靜時卻總在掛心別人。翊晙心思細膩,善於體察人性,即便是對方幽微的表情變化,他也從不說破,早早為別人設想或圓場。頌和躲在房裡煩憂母親病情時,翊晙只是一句「要載你回家嗎?」,卻是最暖心的一句我來承擔你。烤肉石板驚喜登場,不僅頌和喜極而泣,熒幕前的我們也為之動容。而這樣的人設,除了靠曹政奭的演技以外,也是編導精心設計的功力。
申元浩從《請回答》系列就展現出驚人的動情能力,他從極其細微的日常入手,梳理一道道生活哲理,刻畫人物之間的角力。這角力從來都不是暴烈式,即便再大的衝突也都會化成一個天使的舉動,一句溫柔的叮嚀。《請回答1988》首先讓人折服,以《機智》系列而言,從《機智牢房生活》到《機智醫生生活》,申元浩處理人性的課題已經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監獄或醫院不過只是場景,他選擇讓故事更貼近本來就散射狀的生活,回到平凡,卻處處動人,實屬不易。
觀眾即有可能等不到第三季,申元浩也透露機醫開拍第一季後面對接二連三的困難,因此決定停止第三季的拍攝計劃。然而他沒有把話說死,未來如果有機會,還是有第三季的可能。若真如翊晙在五人幫最後一場團練的那句「看來這是我們的最後一次了」所言,我想,以Loveholics樂團歌曲〈Butterfly〉作結,也是五人幫對每一位愛著他們的朋友的祝福:「即使這個世界殘酷地阻擋你/耀眼的人啊/我愛你/展翅高飛讓世界看到你」。
《機智醫生生活2》選擇一場日落作為結束,留給觀眾恬淡而雋永的告別。曲終人散,我們需要從律帝醫院的虛構世界走出來,回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但我們或許可以帶著五人幫身上的光輝人性,繼續與生活的猛獸搏鬥。無論如何,努力過就好,無愧於心,就是給自己最好的交代。畢竟「有時候不幸的事,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啊。
傾慕 在 陳蕾Panther Ch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上次喺chill club翻唱 《炎》之後 , 見到好多人留言都希望我再翻唱其他日文歌
最近聽到日本一隊我好欣賞嘅Band - Indigo la End 推出嘅新歌 #夜の恋は,覺得好正。
但因為我其實唔識日文,所以今次特登苦練咗2星期日文同結他,亦多謝Mike Orange 同我一齊玩。
希望大家鐘意!
聽完#夜の恋は ,大家可以再重溫
炎 - LiSA【Cover by 陳蕾 Panther Chan】(Live @ Chill Club)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5soVnTmOk0
啜泣著的夜晚之戀
むせび泣いた夜の恋は
因為我的錯誤而結束
僕のせいで終わったよ
永無休止 像這樣的感覺
とめどないね、こんな感じで
對著已不在的你 輕聲歌唱
いないあなたに歌う
讓我嫉妒吧
嫉妬させてよ
讓我會感到妒忌那般喜歡你吧 喜歡你吧
それくらい好きにさせてよ させてよ
像是每次看見你時 也會感到疼痛那樣
あなたを見るたび痛くなってしまうくらい
就讓我傾慕著你吧
好きにさせてよ
這份曾虔誠禱告的戀愛
祈りあったはずの恋は
卻是迎向終點 也令人難以相信吧?
終わったって信じれる?
原來再不需要這樣的香料
いらなかった、こんなスパイスは
之後會變得怎麼樣呢
どうなってくのかな
兩個人已變成了1+1
2人は1+1になってしまった
我知道 我知道的呀
わかってる わかってるよ
即使如此還是那麼喜歡你
それでも好きだと
像令人不自覺飛奔向你般
走り出してしまうくらい
讓我嫉妒吧
嫉妬させてよ
讓我會感到妒忌那般 喜歡你吧 喜歡你吧
それくらい好きにさせてよ させてよ
像是每次見到你時 也會感到劇痛難忍一般
あなたを見るたび痛くなってしまうくらい
就讓我傾慕著你吧
好きにさせてよ
若是不曾喜歡過你 該有多好
好きにならずにいたかった
若是你我不曾認識對方 該有多好
あなたを知らずにいたかった
Credits:
Rearranged, recorded and mixed by Mike Orange
Connect with 陳蕾 Panther Chan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pantherchan
Weibo: http://weibo.com/pantherchan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pantherchan
Website: http://www.warnermusic.com.hk
© 2021 Warner Music Hong Kong Ltd.

傾慕 在 David 大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行山 #郊遊 #山澗 #大衛 #行山路線 #Hiking
# 每年的年尾,入冬時節,亦是紅葉?轉紅的時候,觀賞紅葉的首選地,非元朗大棠莫屬,哪裡有全港種植得最密集紅葉的楓香林。
抬頭一望,漫天紅葉的醉人景致,無人不為它而傾慕,無人不因它而陶醉。 嫩綠的葉片,漸變成通紅的落葉,告訴我們聖誕來臨,亦告知我們這一年已經終結。
萬物更新,新的一年新景象,新的開始亦將到來,祝願來年一切安好。
想知道何時是觀賞紅葉的時機,可以瀏覽漁護署網站,逢星期五都會更新紅葉指數。
今年除左帶大家看紅葉之外,附近亦有一處非常熱門的三鑽石打卡熱點,今集亦會帶大家前往。
更多精采航拍: https://youtu.be/Pvzyr8zw_FA
紅葉指數 - 逢星期五更新,掌握最紅的觀賞月份 :
https://www.natureintouch.gov.hk/redleaves
K66巴士免費轉乘條款 :
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searchBusRouteDetails.php?routeID=K66
大棠渡假村資訊 :
http://www.poleungkuk.org.hk/recreational-services.html
加入會員支持大衛: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XXWWJQcYNZ641hmejr_3Q/join
加入方式示範 : https://www.instagram.com/p/CFoynJXpnYZ/?igshid=1doq8algqavot
大衛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DaiWaiChannel
大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avidYoutubeChannel/

傾慕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本系列前四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的虛無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
接著我們又提到,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其實就是科幻大師海萊因(Robert Heinlein)曾提到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
但伊格言說,此處有個劇情重點值得我們注意──相較於Neil的坦然(「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但雖然如此,「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從頭到尾沒有名字的「主角」其實是和Neil有著某種程度的價值衝突的。
這體現在主角對女主角凱特的曖昧情愫中。同樣是在自塔林逆行返回奧斯陸自由港的貨櫃旅途中(為了主角與長腿凱特間似有若無的彼此傾慕──好吧,顯然沒時間讓演員發揮,情報員實在太忙太累了,哪裡有時間談戀愛呢),主角突然向Neil提出質疑:
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這對話於片中一閃而逝──在約略等同整部影集資訊量強制壓縮至一部二小時半電影長度的《天能》中,必然顯得沒頭沒腦又高深莫測(對,諾蘭顯然因為材料過多而來不及把事情交代清楚,這是他明顯的技術失敗──但我們也懶得再批評了啦)。
然而伊格言說,這對白所意圖表述的,其實正是更精細的描寫了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之間的結合方法。劇情中曾提及,如何使用逆轉機器?
訣竅之一是,當你試圖進入旋轉門,你必須看一下「對面的你」是否也正要進入旋轉門──如果沒有,那麼代表你並未「成功逆轉出來」;換言之,你死在了逆轉機裡。是以,「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
「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這是突然現身的天能組織成員(Neil在塔林找來的天降幫手們)對新手主角的指點。
此即為**宿命論**──「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此規則被未來人Neil奉為圭臬,也或許正是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
是以截至目前為止,進出旋轉門的TENET成員無不如懸線戲偶般乖乖重複著某些他們做過的事──如若不知便罷(對,「無知即是優勢」);一旦知道了,可就得全部乖乖重複一次。這還真是考驗人的記憶力啊。
打鬥?同套路再打一次。開槍?同位置同彈孔再開一次(但這次是把子彈收回來)。飛車追逐?同路線同角度再追再撞再飛一次。
但同時,諷刺的是,你又必須以自由意志來執行這一切(如女科學家最初給主角的「教程」:你要想著把逆轉子彈放到桌上,才能將它吸回手中;你要對著彈孔開槍,才能把子彈收回來)。
伊格言說,我們或可如此論斷:此處的宿命論是一種**極致的宿命論**;沒有比這樣的宿命論更悲觀更消極更「宿命」的了;因為甚至連你的意志自由都僅僅是為宿命服務而已。
人們自始至終是在重複著必然發生之事。這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將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結合的方式──有趣的是,在結合之後,卻非常、非常宿命。
而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信條)之下,我們的新手主角對Neil的質疑才顯得大逆不道──「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對的;因為在這裡,為了拯救重傷的凱特,他們已義無反顧地偏離了命運的航道。這是最尖銳的「意料之外」──他們本該同套路再打一次再跑一次再追一次再撞一次,但這回例外;因為就他們所知,歷史上他們並未救過主角偷偷愛著的凱特,他們完全無法臨摹已知模版「再救一次」。
這是真正的、如假包換的未知。對,**愛就是真正的未知**──你想到了嗎?這非常《星際效應》不是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傾慕 在 張敬軒翻唱林憶蓮《傾慕》... - 林憶蓮sandy and 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張敬軒翻唱林憶蓮《傾慕》 原曲收錄於1996年林憶蓮《感覺完美》大碟,張敬軒在2008年拉闊翻唱林憶蓮歌曲音樂會亦唱過(傾慕+滴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