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早起,因為要上News 98電台,#陳鳳馨 主持的 #財經起床號 節目,導讀天恩出版發行的《從內做起》。我們聊得非常愉快,只可惜時間不夠,不能將作者John Maxwell 歸納的領導力10個面向都談到。
去年,天恩邀我為這本書寫推薦序,我很認真的看完它,發現這是一本有系統講論領導力的精典之作,獲益良多。尤其對照自己過去9年主持縣政的領導作為,有多處與作者論點相互印證,當然也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對「僕人領袖」定義,我的領受特別深刻,而耶穌是最好的典範。
「身為領袖,你能走多遠不是重點,而是你能帶領別人跟你走多遠。」我覺得這句話是整本書的關鍵句,值得每一個領導者深思:你憑什麼帶領他們?你要把他們帶到哪裏?你怎麼讓他們跟上你?你自己是個好領袖嗎?⋯。為自己培養更多正面的影響力,歡迎大家一起來讀這本書。
https://youtu.be/7tthJdjdjZY
僕人領導定義 在 古里奧 Coolio 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那一年,廣告人35歲
- 夜未央,夢乍醒,無法再睡去
我差不多是35歲前兩年脫離廣告工作的。脫離的時候自己沒完全意識到那是一次別離。因為新的工作還是跟營銷有關,所以看似沒走,但實際已相隔一水。
正因為這看有似無的變化,讓我切實的比較和體會,後來品出了廣告工作更深一點的滋味。有點明白為什麼35歲的廣告人對未來如此不確定,心有不甘又不得不做重大的職業決定。
那些讓35歲開始思考的因素,我總結為做廣告的:產出的無力感,管理的吃力感和前途的不明感。
是有些負面,但不想粉飾行業的現狀。但凡事都有兩面,行業從業者普遍性的問題,往往在推動一些變革,促進一些改變,至少,也會有一些思考。
#廣告的現實面
在廣告行業做小執行的,希望能當團隊領導。當領導的想當甲方。一開始的驅動力往往是決策權。大家都想朝決策的最高點爬,希望對選擇多一些決定權。希望自己的創意不要被無視或拒絕。
後來明白,不論什麼行業,話語權永遠在把錢帶回來給大家發工資的人那裡。雖是俗理,但我們領著別人賺來的工資,總要聽別人的吧。
所以在乙方,有客戶是王道。在甲方已然。
不管專業多強,門檻多高,經驗多深,如果無法給家裡帶回吃喝,就只是支持的角色。作為支持者,就要時時幫主角做好他的工作。所以做營銷的基礎使命是為了幫甲方業務把大家的工資賺回來。
說直白了,廣告工作是為了幫甲方的業務多賺錢。這比玄學似的廣告理想和廣告人生活赤裸殘酷的多。
#用成績說話的成績如何定義
到了35歲,如果還不能理解甲方的業務,無法幫甲方多賺錢,工作的成就感會非常低。而整個故事傷感的部分是:廣告公司自己所處B2B行業,它的營銷模式與大部分甲方完全不同。縱然在廣告公司裡已經贏得不少客戶的廣告人,也無法徹底共情甲方。
因此就算是廣告界的大佬,也無法因為自己的生意做得多成功而獲得甲方的認同。往往被認同的還是成功廣告案例。而成功案例也只分兩種:一種是花了大價錢買媒介,所有人都看到過,做得還不差的廣告。另一種是創意無限,甲方非常欣賞的那種。
前一種,甲方的組織結構龐大復雜,廣告的最終決策權不可能由廣告人說了算。後一種,需要甲方無限的信任。不論二者哪種,想做出自己滿意的作品都挑戰重重,因此絕大多數的廣告產出過程都讓廣告人有無力的感覺。
做了一段諮詢之後,我再去分析廣告人的無力感,有一部分確實因為身處下游,而更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廣告人不堅定自己要支持甲方業務的角色定位。另一個,則是應該做的基礎工作沒有做。
#沒有資本做僕人
不做調研思考,就沒有強有力的觀點輸出,再加上對效果類廣告的不屑,慢慢廣告人就不被邀請參與前期的策略討論和製訂。
周而復始,工作越做越執行。最後淪落成甲方說,我聽,我做。這樣的僕人工作,不會有人想要長久經營。尤其到了35歲,時間和體力都不再允許沒日沒夜的“伺候”,我們是否還適合這個行業?就成了擺上桌的大問題,不直面也不可能了。
大部分工作都需要被晉升者逐步具備管理能力。以上所講到的廣告作業模式,讓行業中的中高管理者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賬目管理上。學會瞭如何取悅客戶,如何贏取招標,卻沒有學會如何管理資源,下屬,老闆,合作夥伴和甲方。
我再回頭去看十幾年的廣告從業經驗,竟然沒有一次關於管理的培訓讓我印象深刻。甚至都懷疑在參加過的營銷趨勢,談判技巧,諮詢性服務等等培訓中,是否曾經有過如何招對人,管好人,解決問題的培訓?
與其他行業相比,廣告公司們似乎都默認“人總是會走的”,不需要太在意對人橫向且持續的能力培養。似乎全公司都只需要懂得怎麼做廣告,就自然有人會把人和資源的問題解決掉。 35歲的廣告人,正在經歷上下開火,工作生活兩頭燒的巨大壓力。在眾多問題同時爆發的階段,如果沒有工具和幫助,要離開這個行業是再正常不過的想法。
#行業的意義
再加上行業的未來總被一些人抹黑,前途的不確定性更增加了焦慮。喜歡抹黑的人有從廣告公司出來發現別的行業更輕鬆的,有自己做廣告但要攻擊前輩博出位的,有受了氣心生不滿的,而最大的抹黑,則是來自互聯網和甲方公司的實質攻擊。
當一個行業的上下游都搶著做自己的工作,那這個環節的存在意義還有多少呢?
這一靈魂拷問讓我思考廣告行業的真正意義。做廣告到底是在做什麼?
你不需要完全的認同,但廣告說到底是溝通的學問。好的廣告能把品牌想表達的意思讓消費者徹底的浸淫式的理解透徹。
好的廣告人一定非常善於溝通表達,能聽懂別人的話,能把自己的話說的清楚明白;同時還非常擅長調動感官情緒,不止能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意思,還能從感情上引起舒適,認同和慾望。
就像不專業的人會說:“我的車材料紮實”,而好的廣告人則會讓你聽車門關上時的聲音。不會溝通的人會說“我的品牌高端奢華,是您身份的象徵“,好的廣告人則會跟你講某個歐洲家族的興衰史,告訴你在百年的家族煙火中,從沒有放棄過的是對某個品牌的使用。不論貧賤,它是家族的靈魂,是對自身信仰的堅持。
因此而言,好的廣告人罕有。
不論多少行業正在把廣告公司的模式整合進來,搶甲方的廣告預算,35歲的廣告人首先要自我審視的都是:自己是否是一個好的廣告人。即,我善於豐富立體美學的溝通嗎?
#向專業深鑽的堅持
滿足這個基礎要求,不管市場怎麼進階發展,廣告工作可以做很久,且能從中持續享受創作的樂趣。縱然賺錢和生意的現實面可能會一時讓人不悅,但也不影響篤定的堅持與對工作的樂觀。
這種對溝通的擅長,不僅可以解決廣告行業前途未僕的不明感,還一定能改善產出的無力和管理的吃力,因為善於溝通,善於感動別人的人,又怎麼不能讓所有人信服和期待呢?
以上,如果35歲的廣告人還想繼續從事廣告,我想分享的就是這些。行業的情況如此,雖然能做的不多,但至少可以紮實磨煉自己廣告人的基本功。做一個明白廣告真諦的稀有物種。
我也知道,現實中很多廣告人從開始就沒有走這條“做好溝通的”路。在職業發展中,學會了商務技能,營銷策略等其他知識,他們對做好廣告慢慢失去了興趣。也被混亂的市場搞亂的陣腳。
這種情況怎麼辦?答案也簡單。看看自己一路走來學會了什麼,擅長做什麼,喜歡作什麼。然後義無反顧的去做就是了。不必執迷於現在身上廣告人的外衣,而不敢闊步向前。畢竟,這些年的從業,環境和現實都辜負了我們一開始的廣告夢。沒有機會成為一位廣告大家,不妨礙我們成為別的能人。
僕人領導定義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從內做起》x2本
🔊你有沒有注意過,在家族聚會的餐桌上,誰的聲音最有份量?當一群好友聚在一起,誰是大家聽從與追隨的對象?在工作場合的會議裡,誰的意見最快得到大家的接納?你腦中第一個浮現的人,就具備了一種特質:「領導力」。
✍️心得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leader-within-you/
【以前的我對領導力的定義】
幾年前的我,總認為「領導者」就是握有職位和頭銜的人,像是一家公司的執行長或副總,自己也把晉升職等當成工作的主要目標。直到某一次跟同事們聊到副總A和副總B,同事說副總A如果離開了公司,在社會上仍然享譽、充滿影響力,副總B相形之下則會失色許多。
這讓我不禁好奇,對自己問了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把職位和頭銜拿掉,你是誰?」當時,我腦袋只有一片空白,我好像什麼都不是。後來,隨著自己也成為了主管,必須學習如何帶領團隊,我開始接觸《與成功有約》與《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之類談領導管理的經典書籍,試著回答自己最初的問題。
漸漸地,我對這些書中的一種想法產生共鳴:「領導力就是影響力,一個人的成功在於他對其他人的生命帶來多少正面的影響。」我開始檢視自己對生活和團隊的安排,是否跟心目中的領導力互相符合。我也產生了更多的好奇心,想學習更多關於這方面的事情。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我之前在〈閱讀前哨站〉分享的文章,流露出了對領導力的求知渴望,天恩出版社向我推薦了一本經典書籍《從內做起》的最新再版,我馬上深受吸引。這本書的作者是知名的領導學專家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已年逾70歲的他仍充滿熱情幫助更多人成為一個好的領袖。
這本書的第一版在1993年出版,過了25年之後,他重新淬鍊這些年來教導與實踐領導力的經驗,翻修了書中89%的內容,並且增加了兩個全新的章節,形成這本2.0版。我雖然沒讀過最早的那個版本,但是我喜歡這種反芻人生經驗,並對以往的觀念做出新詮釋的做法,許多的智慧反而在此時更顯得永恆。
書背的一段話讓我著迷:「即使是一個最內向的人,在一生中,也會影響上萬個人。」作者說,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將會觸摸到多少生命,你所能做的就是開發自己的影響力。我曾經在《安靜,就是力量》的讀書心得裡分享過我是一個十足的「內向者」,對於一個內向者如何成為領導者、如何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一直是我樂此不疲的課題。
【為什麼領導力很重要?】
回到在這篇文章開頭提到的問題:「在家族聚會的餐桌上,誰的聲音最有份量?」這個人不一定是最年長的人,反而是最讓大家信任、對家族做出最多貢獻的人。如果你是有孩子的父母親,你的小孩是比較聽你的、還是聽另一半的?「當一群好友聚在一起,誰是大家聽從與追隨的對象?」這個人也不一定是頭銜最顯赫、薪水賺最多的人。
在職場上,為什麼有些人要請同事幫忙就難以啟齒?有些人卻可以輕鬆尋得跨單位的支援?甚至,有些主管要指派下屬做事情,還得搬出官威用考績來威脅。原來,這背後的差異就在於「領導力的高低」,有些人使盡全力仍無法影響別人,有些人則自然而然有人自願協助。
作者認為:「領導力就是博取人來追隨你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懂得提高自己的領導力,會讓生活更美好和有成就,也會讓職場更順暢和有效率。與其追求身分、職位或頭銜,不如明白領導力的運作方式,讓自己學會如何培養和建立領導力,進一步加深對別人的影響力。
作者把領導力的程度,由淺入深歸納成「領導力的五個階層」。這是一個有順序的發展藍圖,非常精準地描述了各種階段裡的領導力程度。此外,書中共十個章節,每個章節都談一種「建立領導力的方法」,我將它們拆解到對應的各階層當中,讓你了解在每個階段最該注重的是什麼事情。
【1.職位:靠權力影響】
我在職場上最討厭聽到老闆們說的一句話就是:「因為這是大老闆要的。」然後,就沒有其他理由了,單純要你按照「高階職位」給的指示去辦事。這種做法看似簡單又暴力,不講情理但快速有效,在講求效率和效果的企業裡,似乎是種司空見慣的現象。
這是領導力的第一個階段,你仰賴權柄去影響別人,一旦拔去職位和頭銜,你就什麼也不是。所以作者提出我們需要啟動「自律」和「自我成長」兩個方法,用持續一致的學習心態,讓自己開始接觸和練習更多關於領導力的事情,讓自己朝下一個階段前段。
【2.認可:靠關係影響】
第二階段需要建立別人對你的認可,使人自願為你效力。領導者必須表達對別人的關心、建立連結、獲得信任,開始藉由關係的累積,對別人發揮影響力。這個階段很適合採取「僕人式領導」的方式來建立關係,也就是「如果你幫助人得到他們想要的,他們會幫助你得到你想要的。」
這個時候你不倚賴自己的職位和頭銜,反而選擇相信別人、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打造一種鼓勵的氛圍,你衡量自己的成功是以增加他人多少價值而定。當這層關係建立起來之後,別人會開始自願幫忙你。
【3.生產:靠成果影響】
第三個階段要發揮你對別人的關心,你的首要目標是幫助整個團隊獲得成就、創造成果。你必須願意從對方身上學習,並且與他們一起工作,利用共同的目標來凝聚向心力、提升團隊士氣。上一個階段是關係型領導,這個階段則是成果型領導,懂得融合兩者的領導者,會創造出一個強而有力的最佳組合。
首先,在這個階段你必須掌握「解決問題」的心態與技巧。凡事總有困難、總會出錯,領導人的心態則是把別人視為問題或分心的事情,當作改進的機會。但是不能總是「代替」對方解決問題,而是先「陪同」近距離觀察他們面對問題的反應,花時間幫他們學習如何解決,然後教導他們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才「放手」讓他們自己來。
其次,是懂得制定「優先次序」。如果每件事情都優先,等於沒有事情優先,而且當小事情太被關注,大問題很可能就會產生。以「重要性」/「急迫性」的矩陣準則來檢視自己的工作清單,確保自己將重要的事情當成最高優先。此外,也要在行事曆上保留至少20%的「餘裕」時間,利用這些空白的時段提高自我察覺的能力、保留思考的時間、恢復自己的精力。
【4.立人:靠幫助別人影響】
立人指的就是「人才發展」。作者認為一個領導者之所以優秀,不是因為他們本身有能力,而是因為他們有培育他人的能力。領導者應該幫助他人開發潛力,讓他們學會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最高竿的還能指導別人如何也成為一個領導者。立人就是一個「複製」的過程,倍增你的影響力。
在這個過程中,你的「態度」會大幅影響你想要發展的對象,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心態就是「全力以赴」。這也是一種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願體挺身而出,替團隊拔除一切障礙取勝的態度。尤其在困難時刻,必須樹立楷模,展現出決心、堅韌、專注、果斷,展現出對長期目標的正向態度。當你在對方身上「創造正向的改變」,這股影響力便會繼續傳遞下去,如同作者說的:「你能走多遠不是重點,而是你能帶領別人跟你走多遠」。
【5.巔峰:靠尊敬影響】
這裡的空氣很稀薄,只有少數人能夠到達這個層次。透過前面四個階段的深化,人們會對這個階段的你已經抱以十足的尊敬和信任。他們之所以追隨和聽從你的聲音,許多時候單純是因為你的品格和信念感動了他們。
在這個階段的領導者具有「願景」,他們看到願景、追逐願景,然後幫助別人也看到並追逐。前西德總理康拉德.艾德諾(Konrad Adenauer)說過:「我們都活在同樣的天空下,但我們的地平線不同。」每個人都有潛力懷抱願景,但不是每個人都真的有。
作者認為「品格」是領導力的根基,擁有優秀的品格並不保證人生或領導就能成功,但是拙劣的品格最終會使一切事情出軌失控。擁有品格的領導者,能夠和別人之間建立堅定的信任,並且讓自己的內在比外在來得強大。
最後,作者根據過去五十多年觀察各國領袖和企業領導人的觀察,他的結論是鏗鏘有力的:領導力就是「影響力」。如同他最喜歡的格言「凡自以為是領袖,卻無人追隨,只是紙上談兵而以。」在巔峰階段的領導者,透過各個階層的深化,加強了自己的影響力,進一步發展出最深刻的「領導力」。
【培養領導力的過程?】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深深著迷於「領導力的五個階層」這個概念,也知道了對於不同的團體或個人,我們都處在不同的階層。例如一個人可能在朋友之間是第三個階層的領導者,但是剛就職的環境裡可能就只是第一階層的領導者。面對不同的對象,都需要重新建立這層關係,重新走過這段過程。
我以前也曾經認為,有些人天生看起來就有「領袖樣」,但是作者在書中不斷強調:「領導力不是天生,而是後天養成的。」我從他的字裡行間發現一件最重的事情,也是書中十種建立領導力的方法裡最具代表的,那就是「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是作者在這本書2.0版加上的最新章節,在最後的十章,我認為這就是貫串全書最重要的一章。他建立領導力的方法是透過寫作和出書,出版過好幾十本暢銷書的他自嘲道:「我年輕時全心全意學習寫作,出版的前七本書有個共通點:它們的銷量都不好。」這段話除了令我會心一笑之外,也似乎讓我明白了些什麼。
他以自己的故事做為楷模,也就是「成長即目標。」已經七十多歲的他,在書中仍不斷流露對於自我成長的渴望,對過去錯誤的修正,對未來抱持的新展望。在建立領導力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抱持成長的心態,總是虛心學習,力求精進,在過程中不斷改變自己,領導力成了隨之而來的成就。
【後記:喚醒你的內在領袖】
我很喜歡書中的這句話:「一切有價值的事都是上坡。」作者認為自律對成功的重要性不言可喻,這段旅程就像一段上坡的山路,在過程中我們會遇到無數的困難、挫折、阻力。登山好手吉米.威泰克(Jim Whittaker)曾經帶領無數人登上山頂,他說:「你去征服的永遠都不是山岳,你征服的只是自己。」這也是作者最想傳達給我們的精神。
作者用自己的經歷和業界與學界的故事,交織出這本涵蓋廣泛的領導力書籍。《從內做起》的英文書名是「Developing the leader within you 2.0」,翻成中文是「發展你的內在領袖」,但是我更喜歡「喚醒你的內在領袖」這個說法。我們內心的領導力其實一直都在,是時候讓他發芽茁壯。
【抽獎辦法】感謝 天恩出版社
《從內做起》天恩官網購書連結 https://bit.ly/3jC1EEP
1、抽出「2本」《從內做起》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對你的人生各個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人是誰?挑一個寫,例如:「對我的投資觀念最有影響力的是約翰伯格先生」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1/24(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1/25(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