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片面停職我國鳳梨進口一事,我們今天召開【除了全民挺鳳梨 政府更該做的三件事】記者會,從「訴諸WTO機制」、「檢討外銷政策」及「解決研發困境」三大面向切入討論。
黨主席立法委員 陳椒華對政府提出質疑,認為目前台灣的水果外銷大量依賴中國市場,雖然政府表示要分散風險,然而具體的成效在哪裡?從國際市場的調查、水果品種的改良、生產檢疫的改善,這些提升水果競爭力的基本功,我們做好了嗎?藉此提醒政府,除了號召台灣人挺國產水果之外,仍有許多努力空間。
✅#訴諸WTO機制
時代力量國際中心主任護台胖犬 劉仕傑表示,台灣出口至中國的鳳梨出口檢疫合格率達99.79%,中國政府卻突然片面暫停進口台灣鳳梨,這已違反WTO的「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SPS)」之規定。
劉仕傑強調,中國政府應依據上述WTO相關條文及「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精神, #儘速取消上述禁令;再者,我國雖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為名參與WTO,但與中國仍同為正式會員,呼籲我國駐世貿常任代表團即刻訴諸「 #WTO爭端解決機制」,以確保我國農民權益。
✅#檢討外銷政策
時代力量秘書長白卿芬則說,我國水果外銷仍以中國為大宗,尤其鳳梨、蓮霧、鳳梨釋迦等產品,且 #外銷中國佔比近年持續上升,凸顯我國農產品市場過於集中的問題,政府也缺乏風險預警系統,我們需要的是完整的外銷政策。
再者,台灣農產品生產成本較高,在國際市場較無價格優勢,若鎖定日韓與歐美市場,應有完整行銷配套,且政府應考慮國外消費者的口味,協助農民開發符合目標市場的需求,進行產銷及開發多層次商品,而非慣性銷往中國。
✅#解決研發困境
時代力量智庫執行長李兆立則提到,政府挹注10億元救鳳梨,然而全國各農改場一年預算合計僅15億元,研究經費更連年下降,加上第一線研究人員需 #負擔各式管考文書作業和大量外務,導致研發本業受到影響,造成寶貴研究能量無謂浪費。
而農改場應回歸研究專業,然而過去許多研究卻必須配合長官需求及政策,還要求短期成效,在政策轉彎或高層異動後,一切又要從頭再來。這樣的研究管理,不僅 #無法累積長期研究,也容易出現研究成果與產業現況不符的困境。
時代力量認為,長遠來看政府應正視我國農產品外銷市場過度集中的問題,同時應協助農業產業升級與拓銷,做好基本功,才有機會保障農民的生計與權益,並讓台灣的農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儘速取消上述禁令 在 口罩解禁!2/20起「室內戴口罩規定放寬」除了2場所 的相關結果
口罩禁令在去年(2022年)底宣布將分兩階段鬆綁,2022/12/1已進行第一階段鬆綁(包含室外空間、室外場所取消全程佩戴口罩),至於第二階段「室內戴口罩 ... ... <看更多>
儘速取消上述禁令 在 12月1日起口罩禁令取消室外全部免戴、可逐桌敬酒 - 聯合報 的相關結果
12月1日起口罩禁令取消室外全部免戴、可逐桌敬酒.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宣布,12月1日起開放全部室外取消全程配戴口罩的規定,餐飲場所也取消不得逐桌敬酒的規定。 ... <看更多>
儘速取消上述禁令 在 指揮中心宣布室內戴口罩規定放寬規劃,如疫情穩定預計自2月 ... 的相關結果
四、上述放寬措施為通案性規定,相關細節得另依主管機關規定辦理。 ... 並籲請尚未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的民眾,儘速完成接種,保護自身及親友健康。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