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位同學問,是不是因為美國公立中小學給老師的待遇不好,無法留住人才,才導致了公立學校的基礎教育水平低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延伸開來,讓我們思考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很多事情辦不好,是不是因為沒有錢?這封信我們就從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就美國公立中小學而言,對這個問題我們基本上可以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美國公立學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能列舉出十個原因,缺錢這件事也許只能排在第十位。下面我們一步步具體分析。
首先,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軍費佔了大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美國在教育上的開支並不比軍費少。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美國是世界第一稅收大國,2018年美國的GDP是20.58萬億美元,而當年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稅收分別是3.33萬億美元和1.06萬億美元,合計4.39萬億美元,而當年排在全球GDP第三的日本,整個國家的GDP也不過才4.97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有七成都花在了經常性的必須開支上,也就是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和國債利息,其中國債利息大概佔聯邦稅總額的4%多一點,不算多,真正巨大的支出是各種福利和保險。剩下的三成稅收收入算是國家的自由支出,裡面一大半都算在了軍費頭上,大約是6490億美元。但我要提醒一點,這部分支出包括了軍方控制的科研經費,而這些科研經費最後還是到了大學的手裡。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可以從軍方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
而美國2018年花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支出是6400億美元,攤到每個學生頭上大約是一年12600美元,這是我在美國政府網站上看到的數據。如果按英國《衛報》的報道,數據還要更高,每年平均花在每個K12學生身上的錢高達16300美元。這些花銷中,州政府撥款和地方房地產稅貢獻了將近90%,聯邦政府的撥款不到8%,剩下的是捐贈。這就是公立中小學的情況。而2020年全美國所有私立中小學,學生的平均學費是11000美元,即便算上學校的捐贈收入,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最後得出的數字和公立中小學的人均支出數字可能也差不了太多。
從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公立中小學其實並不缺錢。實際上,如果你到硅谷地區看看幾所最有名的公立高中,比如帕羅阿圖高中和薩拉托加高中,就會發現它們的校園比硅谷地區最好的私立高中哈克學校一點不差。而且州政府給公立學校撥款是按學生人數計算的,而公立學校師生比例較低,一個老師教一大群學生,因此如果算到每個老師頭上,教育支出比大部分私立學校應該還更高。
美國公立中小學的老師待遇其實也不差。在加州,一個公立中小學老師基本上只要工作10年左右,就能拿退休金了。然後他們就可以一邊拿著退休金,一邊到私營教育機構工作掙錢了;反倒是很多私立學校老師生活壓力很大。以我女兒的老師們為例,他們不僅買不起房子,有的甚至在硅谷租不起房子,只能住學校提供的廉租房。這些老師之所以願意在私立學校教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女就免費可以上這些私立學校。
這裡順便說一句,美國幾乎所有大學教授的孩子上父母所在的學校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很多教授雖然工資不高還要在大學呆著的重要原因。至於《絕命毒師》里那位主人公的遭遇,與其說是公立學校老師待遇不好,不如說他遭遇了中產階級的典型困境,就是因為一場大病而導致貧困,這一點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類似的。
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到底有哪些因素?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缺錢,那很多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根據我的觀察,至少有以下四個因素。其中一個和老師有關,剩下的三個和老師或者說師資力量都沒有太大關係。
先說和老師有關的原因,就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搞大鍋飯,老師們沒有動力和意願去深化教學,發掘和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長。我的大女兒曾經在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讀過一年,這所學校的排名在加州幾千所小學中僅次於兩所只能靠抽籤入學的實驗小學,而且學校位於硅谷最富裕的一個區,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境都很好。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學校應該很好了吧,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來說,美國小學一個班會有一個老師來講所有的課程,我女兒所在的班有兩個老師,兩個老師教學經歷都超過10年,聽上去好像很不錯。但實際情況是,這兩個老師熬完了10年的年頭,都在等退休,都指望另一個人出力,自己落得輕鬆。他們佈置下來的一星期的作業,學生最多半小時就做完了。後來我就把女兒轉學轉走了,換到一個要求嚴格一點的學校。
這家新的學校也是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班上的老師也是新來的,教課果然認真很多,一天留的作業比過去一周的都多。但是這所新學校的老師從來不講任何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這些家長只好自己到學校去講課。之前我女兒上的第一所公立小學,不久之後家長們也不乾了,在家長的要求下,那所學校被一拆為二,其中之一變成了一所半公立半私立的特許權學校。
經過種種波折,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孩子要是再呆在公立學校就給耽誤了,於是我們就把女兒轉走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三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公立學校的政治正確風氣太重,甚至影響到了教學。
我有一位谷歌的同事,他的女兒在硅谷一所最好的公立高中讀書。有一學期他女兒很鬱悶,因為講歷史課的老師是一位非洲裔,課上的論文,只要你不寫當年黑奴多麼悲慘、美國這個國家有多壞、白人多麼可惡,最多也只能得B。後來家長們忍無可忍,告到學校,學校開除了這位老師。但這位老師又把學校告上了法庭,並且勝訴了,從此學校沒人敢管她了。但這樣教歷史課,教學質量是什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公立學校政治正確過重的風氣,家長們即使有意見,也沒有辦法。相比之下,私立學校因為學費是學生家長直接出的,所以家長(特別是大的捐贈者)對學校就多少還能有點影響力。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基礎教育普遍輕視理科;加上公立學校的老師認為「教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不是自己的義務」,家長即使想給孩子補上理科內容,老師也不會配合。結果就是我之前講過的,許多美國中學生到高中畢業還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有的老師還告訴我,這還是美國「高三」學生的表現,要是等高中畢業一年之後,恐怕一半的學生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了。
學生水平這麼差,怎麼畢業呢?有些學校的做法就是放水。比如學生交了白卷,按中國的標準應該是0分,但有的美國學校說,白卷可以給50分。這樣,學生只要做對20分的題目就能及格,算是通過了。
考核標準這麼低,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畢業,那怎麼評價衡量學校的教育成果呢?你可能知道美國有個著名的政策叫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就可以形成一個考核指標。怎麼樣算「不掉隊」呢?只要孩子來上學,不逃學,就算學校教育成功了。這種教育政策和理念之下,很難想象教學質量能上得去。
第四個原因是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效率低。前面我們算過了,公立學校人均經費其實並不比私立學校少,但從我的觀察來看,很多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率非常差,學校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支出項目。
比如,有的學校講要環保,在校園花錢裝太陽能板,用太陽能發電。但這筆成本什麼時候能收回來呢?學校並沒有算過這筆賬。實際上目前在美國,天然氣發電比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要低得多。
有的家長覺得,公立學校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錢,效率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但有點常識就該知道,公立學校的經費大部分來自稅收,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止學校是這樣,公立機構資源利用率低其實也是社會的一個通病了。
小結
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辦不好,很多人就喜歡歸結於「沒有錢」。但回到現實你就會發現,「沒有錢」很多時候只是藉口和托詞。比如韓國和新加坡在中小學生身上的人均支出都不如美國,大約只有美國的2/3;然而根據調查,新加坡和韓國的中小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分別領先美國3.2年和1.9年。
在之前的來信里,我介紹過一些幾乎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的人,如果你去看他們的生平經歷,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多少資源,更沒有什麼錢,依然創造了那些偉業。即使不說改變世界,只談我們身邊的見聞,一個人能做成事情,通常也是因為他認真去做事了,而不是因為他有錢。微軟、谷歌、eBay和特斯拉等公司,創業時的融資總金額和同行業的公司相比都不算高,但並不影響它們做成大事。
很多人喜歡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拿來鼓勵自己掙錢還好;但如果在失敗的時候拿出來講,把「沒有錢」當成失敗的理由,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為自己做不成事情找藉口。
這封信的內容,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永遠不要把辦不成事簡單歸結於「沒有錢」。」
同時也有3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帶著我們的力量一起出拳!」 馬祖女孩陳念琴前進奧運 親友團拍影片集氣 東京奧運即將在23日正式開幕,台灣68名體壇建兒出征奧運,其中在2016年奧運挺進16強、成為台灣首位踏上奧運女子拳擊舞台的陳念琴,不僅曾在2018年世錦賽摘金,今年亦以全世界排名第四種子選手的身分二度叩關奧運,成為64-69...
元 培 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918華爾街日報
*【法國因潛艇交易召回駐美澳大使】
法國外交部長表示,法國召回了其駐華盛頓和坎培拉大使,以回應美國、英國和澳洲之間達成向澳洲提供核動力潛艇技術的新協議,這是親密盟友之間前所未有的外交裂痕。
https://tinyurl.com/yztgoywq
*【美、中接連在印太出招,謀求地區安全和貿易地位】
在美國、英國和澳洲建立新印太安全聯盟後,中國週四迅速採取行動,稱將申請加入CPTPP。美國和中國都在為印太地區的經濟和軍事地位謀篇佈局,在該地區的地位將確定美中之間大國競爭的格局。
https://tinyurl.com/yf6ql5x9
*【美國軍方承認喀布爾無人機襲擊炸死平民】
五角大樓承認,空襲沒有按計劃擊中伊斯蘭國激進分子。美國軍方稱,上個月在喀布爾對一輛汽車發動無人機襲擊時,誤殺了至少10名阿富汗平民,其中包括7名兒童,後來確認其不是一名伊斯蘭國恐怖分子。
https://tinyurl.com/ydqz6mzb
*【FDA諮詢小組投票反對廣泛支援新冠加強針】
FDA諮詢小組對輝瑞的新冠疫苗加強劑僅給予有限的支持。輝瑞的疫苗加強針注射比例為1.30%,BioNTech加強針注射比例為3.61%,建議為65歲及以上的人或有嚴重疾病高風險的人注射疫苗,但沒有為更廣泛的人群提供充分的理由。
https://tinyurl.com/ygwdxsru
*【美國將制裁加密勒索軟體支付】
知情人士說,財政部計畫最快在下周實施制裁,並將就便利勒索支付的相關風險向企業發佈新的規範,包括罰款和其他處罰。接下來,預計新的反洗錢和恐怖融資規則,擬限制勒索軟體攻擊和其他非法活動中,使用加密貨幣作為支付機制。
https://tinyurl.com/ydkypw7g
*【調查發現前高管施壓提高中國排名,世行取消《營商環境報告》】
世界銀行取消了一份對世界各國營商環境進行評級的重要報告,此前一項調查發現,該行高級管理層曾施壓工作人員更改會影響中國等一些國家排名的數據。
https://tinyurl.com/yg2ubsde
*【拜登加緊推進3.5兆美元支出議案】
議員們進行棘手的政策辯論之際,美國總統拜登更加公開地參與到推進民主黨的約3.5兆美元的社會福利和氣候議案工作。
https://tinyurl.com/yefu95ct
*【中國航太員順利返航,創中國在軌停留時間最長紀錄】
三名中國航太員在太空停留三個月後週五返回地球,創造了中國在軌停留時間的最長紀錄。中國正在實現一項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
https://tinyurl.com/yghqfngy
*【中國政府以勞動者盟友自居,對戰國內科技巨頭】
中國政府近來敦促科技企業調整演算法,改善平臺勞動者的工作條件和福利待遇,為習近平提出的「共同富裕」行動再添一項新舉措。 但活動人士和學者表示,北京方面的最終目的是加強控制。
https://tinyurl.com/yfq44k94
*【亞馬遜職業日活動吸引了逾百萬求職者】
亞馬遜公司表示,其2021職業日活動在全球範圍內吸引了超過100萬求職者。
https://tinyurl.com/ydmukb2g
*【報導:馬斯克稱讚中國汽車製造商,承諾將確保汽車數據安全】
據媒體報導,馬斯克週五通過影片方式出席一個綠色汽車會議時稱讚了中國汽車製造商,並表示特斯拉將與全球各地監管部門合作,以確保自動駕駛汽車的數據安全。
https://tinyurl.com/yhxggfku
*【道明證券:美元在2022年底前恐難有突破】
鑑於美聯準會開始縮減購債規模的時間和首次加息之間可能間隔接近兩年,美元恐難在2022年底之前升破目前的水準。
https://tinyurl.com/ydtgmjye
*【電子遊戲製造商沒有享受到在家辦公的紅利】
待在家裡玩電子遊戲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對遊戲製作商們來說,遠程管理大型遊戲製作是一個巨大的後勤挑戰,尤其是在臨近遊戲發布的關口。藝電也因此推遲發布《戰地2042》。
https://tinyurl.com/yhcba7fa
*【在外賣配送領域,鐵拳可能會戰勝市場無形之手】
外賣配送公司DoorDash、優食和Grubhub就紐約市對此類公司可向餐館收取的傭金制定永久性上限的舉措提起訴訟,稱該法律違憲。如果這些公司敗訴,外賣配送經濟的格局可能重塑。
https://tinyurl.com/ygxszf5x
元 培 排名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除了東奧、帕奧奪佳績,地理奧林匹亞台灣代表世界第二!】
八月剛落幕的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4位台灣高中生選手創下台灣歷年參賽以來的最佳成績。共獲2金1銀1銅,得牌表現僅次新加坡,在46個參賽國家中排名第二!
從小對地理充滿興趣的高中國手們,翻轉了既往對地理科目背誦地形、純粹記憶地理特徵的印象,在國手培訓中實地走訪台灣加深地理知識,也培養多元能力,走過一趟深刻的地理學習之旅!
選手們認為,地理教育若能活化,便能多鼓勵學生走進自然探索,和土地學習。↙
cplink.co/Gy0x2D1I
-----
👉【翻轉會員小聚】王牌講師福哥教你線上教學表達力↙
cplink.co/HwS2UgFR
👉【2021教育年會】透過實踐 SDGs 培養改變世界的行動者↙️
cplink.co/A97pzopt
元 培 排名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請帶著我們的力量一起出拳!」
馬祖女孩陳念琴前進奧運 親友團拍影片集氣
東京奧運即將在23日正式開幕,台灣68名體壇建兒出征奧運,其中在2016年奧運挺進16強、成為台灣首位踏上奧運女子拳擊舞台的陳念琴,不僅曾在2018年世錦賽摘金,今年亦以全世界排名第四種子選手的身分二度叩關奧運,成為64-69公斤「次中量級」的奪牌熱門人選,她更是馬祖鄉親站上奧運舞台的第一人!為了幫念琴集氣加油,連江縣推出馬祖親友團應援影片,並由文化總會協助製作,跨海熱力應援。
暖心加油影片中,特別邀請到馬祖大家長劉增應縣長、陳念琴的家人、童年時期一起練習的角力隊夥伴,以及國小同窗一起入鏡,藉著「請帶著我們的力量一起出拳!」口號,期盼念琴在站上五環殿堂的同時,也能感受來自家鄉的打氣力量。陳爸爸更在影片中,以阿美族語「努力加油」喊話,和念琴感情深厚的姊姊與外甥,更呼喚「請你一定要帶著一家人的力量,站上奧運的戰場!」
陳家人表示,念琴獨自在台灣就學訓練的初期時光,想家情緒和嚴格操練讓她吃足了苦頭,但爸爸總是告訴她,自己選的路,想辦法爬也要爬完,堅持到底!
和陳念琴一同長大,同在國訓中心培訓過的馬祖角力代表隊王明亮教練感性分享:「小時候會和念琴放學後一起搭公車去體育館練習角力,一直以來,她在運動訓練上非常自律、自我要求非常高!而且馬祖角力代表隊到台灣比賽的時候,念琴只要有空都會來探望大家!這一路看著她從擁有夢想到追求夢想,現在即將要完成夢想,這一路上的艱辛與辛苦,都盡收眼底。角力隊夥伴會在螢幕上見證念琴完成夢想的那一刻!」
劉增應縣長表示,念琴兩歲後隨家人從花蓮搬到馬祖,並在馬祖角力隊度過了童年時光。連江縣政府推廣角力運動至今逾20年,是縣府發展的重點體育項目,因此馬祖角力隊在全台享有盛名,甚至還有台灣本島學生前往馬祖學習角力,彼此切磋,精進角力技巧。107至110年間,馬祖角力隊總計摘下全國賽摘下71金51銀88銅的佳績,在賽墊上拼盡全力感受生命的熱情與存在,不斷挑戰自我、迎戰未來、進軍世界。
連江縣政府強調,陳念琴是馬祖第一個前進奧運的女孩,所展現出「堅持到底」的運動精神,亦是馬祖精神。同時也希望透過這支影片,讓更多人看見陳念琴家鄉 「馬祖」在地濃厚的人情味及生活樣態。連江縣文化處更期待疫情趨緩後,能邀請大眾一同前往馬祖國際藝術季,探索多元豐厚的馬祖文化樣貌。
元 培 排名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fantasy@fantasy.tw
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好啦,結果在中央政府積極努力超前部署之下,台灣防疫成績在彭博社評比中,光榮的掉到四十四名,成為評比中的倒數第十名,這下可怎麼辦呢?
好啦,結果在中央政府積極努力超前部署之下,台灣防疫成績在彭博社評比中,光榮的掉到四十四名,成為評比中的倒數第十名,這下可怎麼辦呢?今天民進黨團還開記者會說其實一點都不在意排名,屁啦,你不在乎之前宣傳的跟甚麼一樣,差點沒在你祖宗牌位前面供起來,一落後一崩盤就跟我說不在乎了,當我記憶力跟魚一樣只有七秒嗎?更重要的是,民進黨黨團派了一個不認識的黃世杰出來講話,【黃世杰認為,全民應該繼續努力,這陣子疫情有趨緩的跡象,最後一哩路有賴全民及地方政府配合防疫作為,在疫調通知、匡列、隔離等工作必須再加強,才可以將疫情恢復到過去可控制的範圍,需要地方政府配合加強。】ㄟㄟㄟ,媽的你又來了,疫情趨緩的時候,加零都是政府英明時鐘超人,他媽的出事了就怪全民應該繼續努力,地方政府應該繼續配合,他媽的好的都是中央政府帥,壞的都是地方政府和全民要再加強,你他媽的甩鍋真的很會甩ㄟ!
關於買疫苗的部分,郭正亮是這麼說的,【Novavax各國購買量,日本 1.5億劑,美國 1億劑,印度 1億劑,英國 6000萬,加國 5300萬,澳洲 5100萬,中國 5000萬,韓國 2000萬。台灣買 200萬,怪不得被引導到COVAX。】啊不是,陳時中甚麼東西都不買,試劑不買,pcr檢測機不買,快篩不買,該買的疫苗不是沒買,就是買一屁丁點量,bnt原先要買三千萬劑,被砍到兩百萬劑之後破局,之後moderna可以買兩千萬劑也不買,只買五百零五萬劑,其他靠人家送的;az最便宜可以買個四千萬劑,結果也只買一千萬劑,剩下又靠人家捐的。嬌生疫苗佛光山要買,陳時中說他們只賣國家,結果台灣買了沒,也沒買啊,為什麼不也買個兩千萬劑?吹噓的時候台灣防疫世界最強,要買疫苗的時候行動力就落後第三世界國家,這是甚麼神邏輯?
COVAX本來就是一個富國為了幫助窮國而建立的疫苗平台,希望大家能夠均等的獲得疫苗,所以你要嘛是窮國拿疫苗(連取得的經費都幫你),要嘛是富國出疫苗出錢,根據維基百科的紀載,【COVAX主要針對開發中國家提供至少滿足其最低需求數量的疫苗。許多將從COVAX受益的國家,擁有「有限監管能力」(英語:Limited Regulatory Capacity)。共有92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有資格通過COVAX疫苗「預先市場承諾」(英語:Advance Market Commitment,AMC)融資工具,從而由COVAX機製取得疫苗。2021年2月18日,美國在七大工業國領導人會晤後承諾向COVAX提供4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20億美元即時注入COVAX,其餘20億美元在兩年內發放,德國亦將為全球疫苗分配機制額外提供15億歐元,歐盟則將給予COVAX的資金增加至10億歐元。】,根據bbc在2021年的報導:【富國有財力研發、量產疫苗,也有財力「囤積」,而窮國無力為國民購買足夠的疫苗,造成疫苗接種的旱澇不均。針對這個現實,國際社會制定了一個疫苗分享方案,Covax,以期盡可能縮小疫苗接種領域的國際貧富差異。】這下妙了,我國既沒有捐錢,也不是中低收入國家,那麼我們把COVAX當作最重要疫苗取得來源是怎麼樣的天才策略,也是it天才唐鳳想的嗎?
然後更妙的是,台灣阿薩斯陳建仁(這綽號我取的不知道他何時要露出真面目轉職),今天又出來洗地了,一開始講的還很正常,說台灣的死亡率和重症率都太高,因為是跟變異病毒之間的賽跑,所以應該盡快取得疫苗,聽到這裡都正常,沒想到後面就露出馬腳了,【陳建仁表示,「求人不如求己」,各國都積極推動疫苗的自主研發量產,並在第二期臨床試驗確認有效性和安全性後,考慮緊急時效性,都在第三期臨床試驗進行中就給予緊急使用授權,以期盡快提升疫苗涵蓋率,與病毒的變異進行時間競賽。】等等這位還沒轉職的阿薩斯,全世界都是這樣沒錯,但你支持的台灣自製疫苗是二期期中報告才解盲,就想跟食藥署申請緊急授權ㄟ!陳建仁你信仰的到底是科學還是民族主義啊?轉職前的阿薩斯你不要偷換概念啊,人家真正的阿薩斯要轉職成死亡騎士還要拿到邪劍霜之哀傷,你不能隨便拿路邊一個螺絲起子就自顧自的轉職吧!而且疫苗有現成的你不買,就像你家要吃晚餐,隔壁明明就有便當店你不買,堅持要你媽還要兩個小時菜都沒洗肉還掉地上的去做菜,這是甚麼鬼,義和團疫苗理論嗎?
最後又來了,台灣這幾天洗地洗得那麼乾淨,地板都快要可以當盤子吃飯了,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外傳台灣將代工莫德納疫苗,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證實,正洽談中。陳時中表示,這種談判不會一下人家就找上來,目前正在盤點國內的量產能力和技術,而對方的全球佈局也是因素之一。】到底是你想要談還是人家想要找你都說不清楚,美國已經在南韓在越南找了代工了,為什麼台灣還要多開一個廠?去年不是早就傳了MODERNA要代工,也拒絕,az要代工,也拒絕,到底台灣這麼窮這麼小氣又這麼高傲,這種氣質抗疫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啦?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元 培 排名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2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FcYCZg-grk4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上周發表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排名下跌兩級,降至第7位,雖說疫下經濟表現欠佳是主因,然而近幾年香港競爭力持續下滑,亦是不爭事實,港府強調年報列舉的四大競爭力範疇,香港在「政府效率」方面的排名,仍然維持榜首,然而年報所提的「政府效率」,傾向側重便利營商的政策,而非一般市民最關心的施政效率;受過去兩年政治變化影響, 本港一些政治、社會環節的評價亦無復舊觀。香港長遠競爭力面對不少變數,需要固本培元,除了吸引資本,更要在吸引人才方面多下工夫。
蘋果頭條
房屋委員會上月底宣佈拆卸4幢工廈,料興建4,800個單位。有受影響的九龍灣業安工廠租戶指該廈大部份單位涉及重型機器,但政府津貼連裝修及搬遷費都不夠,若要領取提早遷出津貼更要租戶在農曆年期間搬遷,而重建公佈後鄰近工廈隨即加租或封盤,房署卻只提供60個空置單位予2,000租戶競投,「畀露宿者都唔夠啦」。有宏昌工廠租戶坦言日日在60、70°C高溫下工作只為糊口,亦希望守住父親留下來的60年鐵器老字號,但無力搬遷只能結業,「為咗四千幾個單位,隨時打爛成萬人飯碗。」
東方正論
經濟下滑,劏房林立,全港近21萬人蝸居於9萬多個劏房單位內,生活環境惡劣,面對衞生、治安以及消防問題,更製造危樓及播疫危機,是城市計時炸彈,對整體社會構成沉重壓力,唯獨是劏房業主損眾人而利己,本報今日揭露荃灣樓宇平台變劏房地帶,幫兇正是懶執法的屋宇署!荃灣享成街一幢近50年樓齡的大廈,平台僭建近20間劏房出租,若按照每戶劏房月租逾4,000元計算,估計單位業主年收入近百萬元,而業主在承租前隱瞞大廈停電問題,更濫收電費,收費較電力公司費用高出五成,租戶肉隨砧板上。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回穩,本港連續十五日沒有本地源頭不明個案。隨著社交距離措施周三到期,消息指,新一輪社交距離措施可放寬,放寬重點將為食肆以外、經營較艱辛的行業,當中包括酒吧業及卡拉OK業界,考慮在有接種疫苗的前提下放寬同枱人數、營業時間等限制。至於食肆方面,由於父親節期間較多市民會外出用餐,為免惹來下一波疫情爆發,故未必會有大改動。本港僅新增一宗新冠肺炎確診輸入個案,為一名三十六歲男機組人員,前日由俄羅斯抵港,沒有病徵,帶有L452R變種病毒,初步確診少於五宗。
經濟社評
粵港澳大灣區框架協議簽署將屆4周年,中央會否再出台新措施,備受關注。無論如何,香港須善用中央所賦予的新舊8個中心優勢,對接好大灣區所帶來的巨大機遇潛力,更要巧妙利用大灣區與東盟關係中的漏斗效應,將經濟效益輻射到東盟,從而打好世界波。大灣區研究督導小組主席馮國經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強調,大灣區發展潛力大,但香港目光不應限於大灣區,應放眼全球,故角色要有所改變,由昔日的服務「橋樑」角色,擴展為「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