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AT線上讀書會#記得看到最後
大家敲碗的扁平足後續來囉❗️
還沒看過扁平足基礎介紹的#腰痛竟然跟腳底有關
記得回去先看過再看這篇喔❗️
這次🐑老師就針對大家提出的疑問來解惑❗️
-
🦶扁平足大致分類
📍柔性 (Flexible)
* 足部不承重(站立)時有足弓
* 承重後足弓就會消失
* 常見原因為脛後肌失調、年齡增長、體重增加、神經肌肉病變...等
* 約佔9成的人屬於此類
📍僵硬性 (Rigid)
* 不論有無承重(站立)皆沒有足弓
* 主要是先天的跗骨結構異常、神經肌肉病變或家族遺傳所造成
* 大多數患者在早期會發生症狀,需接受積極治療
🌟目前扁平足的分類名稱有許多種(功能性、假性、後天、柔韌性...),皆為大同小異,此處以文獻常見關鍵字為主要分類。
🦶扁平足疑難解惑
1️⃣赤足是不是就能訓練出足弓❓
赤足運動多年來仍然有許多爭議,但目前沒有有效的證據顯示長期光腳就能訓練出足弓,但有學者認為孩童過早地穿鞋可能會降低足底肌群的發展。
2️⃣扁平足不能運動❓
扁平足的患者確實比較容易在久站久走後感到不適,
但是還是有很多優秀選手是天生的扁平足,所以如果沒有嚴重症狀,其實不用過度擔心。
3️⃣扁平足還有救嗎❓
發育中的兒童與青少年,若是柔性扁平足有透過腳整與訓練改善,
但成年人改善幅度較小,建議透過放鬆緊繃肌群,與訓練獲得狀況改善。
❤️可以如何改善:方法 1.
因為扁平足容易限制踝關節活動度,根據嚴重的程度建議以下幾種做法,可以幫助你在運動時降低不適感的發生:
#1 使用肌貼
* 將肌貼的張力拉致50%以上
* 沿著足弓外側向內側足弓貼上
* 繞過腳背並結束在跟骨上方
* 如果有拇趾外翻,可以在大拇指外側再貼一條
* 建議運動後即撕掉,避免皮膚受傷
🧡可以如何改善:方法 2.
#2 半訂製鞋墊
因為每個人的足部形狀與塌陷程度會有差異,建議至專門的鞋墊製作門市或物理治療所經過儀器診斷後訂製:
✅好的鞋墊,需要符合自己的腳型與需求,能給予足弓有效的支撐,後跟穩定不晃動,前腳柔軟有彈性。
💛可以如何改善:方法 3.
#3 訓練臀中肌與足底肌群
足弓塌陷也與臀中肌、脛後肌無力有關,建議在訓練足底肌群的同時,也可以納入臀肌的誘發訓練,減輕運動中的不適:
✅臀中肌誘發:使用彈力帶做深蹲側向行走
✅足底肌群訓練:腳趾朝腳跟的方向弓起將毛巾抓起
-
⚠️扁平足是常見的足部變形,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會產生症狀,而且有些人不見得雙腳的塌陷程度一樣。若是家中孩童8~10歲已被醫生診斷是扁平足,建議採取積極治療避免成年後難以矯正喔❗️
*---- 。---->Yang.AT線上讀書會<---。----*
Yang.AT第二次的線上讀書會來囉‼️跑步🏃是很多運動新手開始接觸的第一項運動,但是要如何跑得快❓跑得有效益?這其中也是有許多竅門的❗️這次我們邀請到優秀的長跑教練兼選手,來為我們分享與解惑,期待和你們一起討論分享獲得更多新知識❗️為了保持書會的品質,所以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主題:《從健身到跑步大不同,新手該如何上手?》
🧑🏻🏫講師:李翰暄 講師
📅日期:8/21(六)20:00~21:00
💻通訊平台:Google meet
📝報名方式:填寫google表單,收到E-mail才算報名成功
💥報名費用:200元,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表單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Ep-asazDSjEBP7dCTZ3G3D9wDRoK-GeSLn-z9Cn9p6kzi2Q/viewform?usp=sf_link
期待和大家一起在線上,收穫新知識!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留下一顆❤️讓我們知道吧❗️
你的支持是我們繼續的最大動力
#sportsyang#workout #sportsrecovery #yang#athletictrainer#fitness#exercise#sports#shoulder #coach #muscle#肌力訓練#運動傷害#運動#健身#重訓#心理#健康#健康#肌肉#慢跑#馬拉松#扁平足#運動知識演講#讀書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J9ImAmKM7_w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先天後天爭議」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先天後天爭議 在 Yang.AT 運動知識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先天後天爭議 在 用鉛筆寫日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先天後天爭議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先天後天爭議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先天後天爭議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先天後天爭議 在 645 人性先天與後天的爭議〈陶國璋:哲學五厘米〉2022-02-02 的評價
- 關於先天後天爭議 在 江河清- 【性向先天/後天的問題】在婚姻平權運動集資 ... 的評價
- 關於先天後天爭議 在 性取向是天生的嗎? - 彩虹板 的評價
先天後天爭議 在 用鉛筆寫日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即將邁入成團後的第一個10週年,那群還佇足在坡道上,先鋒的1期生、不遇的2期生或許都已準備好離家,在不久之後都會一個個展翅翱翔至更廣的天空;作為中堅的3期生們接過了接力棒,循著前輩們的足跡,一間扛起了紫色坂道的重量,持續走向未來。
正在成長中的4期生,雖然還如雛鳥般,在姐姐們的呵護下尋找自己的定位;因為營運的策略使得他們至今仍受到不同的正反評論。但是,無可諱言的是,在下一個10年,他們終究要踏過成長的荊棘之路,和3期生們以新體制的方式,開拓另一個屬於他們的世界。
在極具紀念意義的10週年,又有一批追逐著嚮往的背影女孩,將要以5期生的身分踏上這條路。
對於營運選在此刻招募5期生,坦白而言並不意外,畢竟對比過往經歷,每一期的徵選週期大約就是2-3年。
再者,一般也預期在10週年這樣的時刻,很有可能會有一波1期生、2期生的畢業潮,而3期生逐漸接班,開始在不同的演藝領域中延續乃木坂的影響力,同時開創新的可能性。
此外,秋元真夏畢業後的隊長人選,3期生接手幾乎是既定的事實了。至於人選,江湖傳言各有說法,但呼聲最高的不出那幾個。
在以3期生為領導的新體制之下,增補新的生力軍是勢在必行,而且也更有機會做些大膽的嘗試,藉由新成員為團體做出一些化學變化,成為下一個10年的風格。
而以目前3期生的表現,並不擔心他們未來扛起這塊招牌後會寸步難行,畢竟他們已經被姐姐們訓練的很好了。而且比起前輩們的拓荒,她們是在相對穩固的基礎上發展,將邊界向外拓展。
比較令人擔心的,還是正在成長中的4期生。
因為「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聯合甄選,4期生雖然在話題中誕生,卻也造成後續許多的爭議與困難,恐怕也成了讓她們寸步難行的關鍵之一。此外,營運針對4期生的獨特經營模式,粉絲們也沒少過批評或是意見,這就不多加贅述了。
也因此,即便4期已經正式結成近3年,加上去年才以坂道研修生身分正式分發的新4期,由16人組成的體制,不論是在期別的成長,或個人的發展,都還有一大段路要走。畢竟已經要當別人的姊姊了,腳步還是要再加快些。
但即便如此,4期還是有些令人期待,畢竟說到4期,怎能不推一下我大喜子哥!
或許也是因為有聯合甄選的慘痛教訓,因此5期生再度回歸單獨甄選,而且還鼓勵好朋友組團一起來報名,雖然應該也只是個噱頭,但是不忍還是笑出來了:營運是在期待入選後可以直接組子團體嗎?
誠如宣傳文宣中所說,「這是向那些,還沒有向夢想邁出步伐的女孩們」,把握屬於妳,僅有一次的機會吧!
無論如何,希望今年年底看到5期生加入後,在這輛名為偶像的列車上,繼「二番目は嵐」、「三番目の風」、「四番目の光」之後,又會創造出什麼樣的景緻?
先天後天爭議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奧運跨性別之爭 🇳🇿
「跨性別女性...到底可不可以參加奧運女子組?」儘管疫情嚴峻,東京奧運依舊將於今年7月23日正式舉行。除了東道主日本外,各國代表隊也正如火如荼進行準備當中。在20日,紐西蘭的跨性別舉重運動員勞瑞爾·哈伯德(Laurel Hubbard)確定,將會成為該國今年的女子代表隊成員。哈伯德也是奧運歷史上第一位跨性別女性參賽者。然而就算大會官方同意參賽,因為跨性別參與體育運動競賽的種種爭議仍未止息,體育界也有激烈爭辯,到底跨性別女性可不可以參加奧運女子組?是否可能會導致本次奧運的舉重項目,喪失了競賽的公平性?
.
根據《路透社》報導,今年43歲的哈伯德將參加的是超重量級的 87 公斤級比賽,她同時也是本屆奧運中年紀最大的參賽選手。在 2013 年,在成為跨性別者之前,哈伯德也曾參加過男子舉重比賽。哈伯德在周一的聲明中表示:
.
「我非常感謝政府願意給予我善意跟支持,讓我參加這次的比賽。」
.
事實上,對於跨性別者到底該不該參賽,有許多社會輿論依然表示擔憂。主要擔心的並不是跨性別男性參與男子組競賽,而是跨性別女性到底能不能參與女子組比賽──反對方認為,這些「跨性別女性」某種程度上來說,依然「算是『前』男性」,在肌肉量、爆發力等等數值上,或許可能維持著「男性優於女性」的身體強勢條件、進而威脅到女性競賽的公平性。
.
不過支持方則認為,如果能夠依照運動科學的實證研究,有條件開放(例如規定參賽者的睪固酮濃度等),或許未必是件壞事。況且在運動項目中,每個人先天條件本來就有所不同,即便都是生理男性,身高、體重、肌肉量、睪固酮濃度等都不相同,這些條件本來就難以完全排除,打造出真空透明的競賽場域。除此之外,就算扣除先天的體能條件,後天的體能訓練、經驗技巧、團隊策略在運動賽事中,也都可能會影響到比賽結果。並不見得所有「生理女性」在每種體育的項目類別,都會完全輸給「生理男性」。
.
事實上,根據奧委會規定,從2015年開始,參賽規章就已經是「有條件開放」跨性別者參與競賽了。根據《路透社》報導,國際奧委會(IOC)在2015年就發布了參賽指引(guidelines),只要跨性別女性在參賽前一年,都能夠將睪固酮濃度在維持在10nmol/L以下,就可以參加比賽。
.
然而,也不是所有體育界人士都對於她的參賽樂見其成。事實上,對於跨性別女性運動員來說,舉重與田徑是所有運動項目中,最敏感而爭議的類別。比利時女性舉重選手范貝琳漢(Anna Vanbellinghen)就曾表示,讓哈伯德參賽對女性運動員來說「就像是個很難笑的笑話。」
.
另一個致力於提升女性運動員參賽的倡議NGO「Save Women's Sport Australasia」 也大力批評奧委會:「這是個有缺陷的政策......國際奧委會怎麼可以允許選擇一名 43 歲的『生理男性』參加女子組的比賽?」
.
除此之外,哈伯德在2019年太平洋運動會(Pacific Games)上,拿下了兩面舉重金牌,當時也引發激烈辯論,甚至讓當年的主辦國薩摩亞主席洛奧(Loau Solamalemalo Keneti Sio)出言批評。他表示,「雖然太平洋運動會理事會有義務遵守國際奧委會和國際舉重聯合會(IWF)制定的規則.......但讓她參加比賽,依然是個不公平的決定。」
.
本屆奧運除了哈伯德之外,還有另一位跨性別運動員,是美國的BMX自行車競速選手沃爾夫(Chelsea Wolfe),不過沃爾夫只是美國隊的替補選手,目前尚不確定是否有機會正式參賽。
.
「我們確實明白,性別認同在運動競賽中,要如何在人權與公平性之間取得權衡,是一件非常敏感又複雜的事情。」
.
紐西蘭代表團主席史密斯(Kereyn Smith)如此表示。他們提到,哈伯德在2018年曾經受傷一度必須放棄參賽,不過她依然表現出勇氣和毅力,努力從傷害中恢復過來,回到賽場上。
.
史密斯也強調,哈伯德確實符合國際奧委會和國際舉重聯合會的遴選標準。「作為紐西蘭隊,我們最強大的文化就是我們擁有‘manaaki’(即「尊重」),我們選擇尊重、包容所有人的多元性。」
.
Photo Credit:路透社
.
#奧運 #運動 #跨性別 #舉重 #比賽 #體育 #東京奧運 #olympics #weightlift #udnglobal #轉角國際
先天後天爭議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J9ImAmKM7_w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抗疫不能政治化,必須上下一心。一度被認為是國際抗疫典範的韓國,最近疫情急轉直下,單日確診病例一再破新高,面臨全國大爆發,當地一個右翼保守教會無視疫情,出現集體感染,教會核心人物不斷宣揚政治陰謀論,認定文在寅政府借疫情打壓,未有盡早向當局交代教會成員名單,導致韓國防疫部門無法追蹤隱形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病毒四處擴散,當局縱有強大的病毒檢測能力和追蹤系統,也無法有效發揮作用,半年來的抗疫成果,有可能毁於一旦。韓國抗疫勢危禍起蕭牆,教訓值得所有人好好記取。全球疫情爆發半年有多,多個曾被奉為抗疫成功典範的國家及地區,相繼出現問題,先是新加坡不敵疫情失守,最近則是韓國疫情大爆發,兩成個案源頭不明,文在寅政府為了遏阻疫情,重新收緊社交距離限制,除了室內室外限聚、關閉公共設施、公務員在家工作、高風險處所停業,當局本周更下令大首爾地區所有學校改為網上授課。
蘋果頭條
美國再對中國出招。美國商務部26日宣佈,將24間中國企業,包括在港上市的中交建(1800)旗下5家公司,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制裁,原因是它們協助中國在南海興建軍事用途的人工島及設施。中國官方暫時未對有關制裁作出回應,喉舌《環球時報》旗下環球網則在官方微博以快訊方式,並以「突下黑手!」為題,發佈有關消息。本報已聯絡中交建,惟暫未獲回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Twitter回應商務部新增中國企業制裁名單一事。他表示,美國正在採取行動維護海洋自由,反對中國脅迫美國的東南亞盟國和夥伴,強調絕不允許北京以霸凌行為,破壞南海生態環境和獲取當地的海洋資源。美國工業安全局(BIS)指中國無視國際反對,自2013年起快速在南海興建具軍事用途的人工島,破壞美國在南海地區的合作夥伴的主權,決定將24間參與興建、涵蓋工程、通訊和導航的公司,列入商務部制裁名單
東方正論
爭議多多的全民檢測將於下月一日展開,港府擺出嚴陣以待的架勢,惟最終有多少人參與,連林鄭也不敢訂下目標。說穿了,在政客肆意抹黑、醫護群起反對、專家帶頭杯葛下,港府無力應對,加上並非強制性又沒有禁足令配合,最重要是確診個案正在放緩,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市民根本沒有非驗不可的誘因。防疫專家及公院醫護跟港府對着幹早就不是新聞,繼港大專家何栢良公開表示自己不會參與全民檢測後,部分公院醫護又踩多腳提出諸多質疑,包括所謂的「DNA送中」私隱問題、採樣期間聚集有風險、隱形患者傳染性低、全民檢測沒有針對性、內地人員資格問題等等,所有輿論都將市民導向不參與檢測,結果惹來林鄭批評「所謂專家和醫生抹黑計劃」,引起一陣小風波。
星島社論
警方對涉嫌違法反修例示威者展開大搜捕行動,昨一舉拘捕十六名涉及去年元朗「七.二一」事件及「七.六」光復屯門公園的人士,當中包括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及許智峯,林更因涉嫌在元朗出言挑撥現場人群引發衝突,涉參與暴動。警方昨鄭重澄清,「白衣人無差別攻擊市民」說法,是個別傳媒選擇性報道造成公眾誤解,警方深入取證後,發現當晚兩派人士有互相攻擊,而且「勢均力敵、旗鼓相當」。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等人涉參與暴動被捕。在去年元朗「七.二一」事件中,報稱在列車車廂遇襲受傷的林卓廷等十三人(二十六歲至四十歲),在昨日警方搜捕行動中被捕,警方以涉嫌參與暴動罪名將他們帶署扣查,除林外,其餘人等分別報稱銀行副總裁、接聽員、社工、廚師、技工、倉務司機及無業等,部分人有黑幫背景;林卓廷亦與許智峯和另外兩男女涉「七.六」事件被捕。
經濟社評
深圳經濟特區昨天成立40周年,深圳從4個經濟特區跑出,不但躋身國內一綫城市和高新科技中心,GDP去年更首次超越香港。反觀香港經濟近年卻原地踏步,本港宜借鑑深圳奇迹經驗,反思如何在逆境中發圍,再顯神通,重拾經濟動力。回看40年如白駒過隙,深圳由原先一個GDP不足2億元人民幣的小漁村,搖身變成高達2.69萬億元的科創中心,期間屢創奇迹,企業有近323萬家,當中有1.7萬家高新技術公司,包括港人熟悉的騰訊 (00700) 、華為、中興和大疆等跨國巨企,專利申請數量佔全國3成等。深圳成功,固然是拜改革開放所賜,但跑贏珠海、汕頭和廈門其他3個特區,成為舉世知名的高新科技城市,卻是自身努力,從逆境中找出一條創新之路。
先天後天爭議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于飛和趙博再談食狗肉的問題。我又再加上貓的問題,再加一點的評述。趙博有一個立場是值得討論。于飛講到和狗的關有十多萬年,可能有部分有,但大部分都不是的。要大量養狗,才會產生重大的變化。我所看的,可以證明到,最多只有萬多年的時間。趙博問人若和狗有好好的關係,為何百多年前,還有很多地方有人吃狗肉?近年才很多地方開始不吃狗肉,是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我首先討論這一點。討論邏輯的問題要這樣,我問人是不是有一個天性不殺人,是有的。人是抗拒殺手。但又不是完全不會殺人。在一些情況之下,如盛怒的時候,人又會忘記了這天性,去了殺人。第二,有重大利益衝突;第三,或者沒有同理心的人,也可能會去了殺人;第四,把對方視為不是人,那也是天性的一部分,所以我是反對蝗蟲論,那先把人界定為敵人,敵人不是人,所以便可以殺害。每一件人性的東西都是如此錯綜。好像話人是避免去殺人,已經是基因中天性的一部分,這是不能爭議。為何呢?你叫一個普通的人拿槍望著對方的眼去開槍,是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有四成士兵從來沒有殺過人,他們開槍都是向天射的。所以基本上是二百萬粒子彈才殺死一個人。但是我們又在歷史上大量殺人,是去近年人道水準才到某一程度,把殺人的人數減少,並嚴厲譴責大型殺戮。這和食狗的原理是一樣的。當中有一個conflicting的人性,一個人性是不會殺人,但另一人性又會殺人。在西方文明和物質條件下,逐漸不殺人那一人性佔了上風。舉例,去到太平天國之亂,中國人互相殘殺,也殺了七千多萬人。現在已不容許這些情況出現。去到國共內戰,都沒有出現這種大型殺人。因為我們今日的道德水平已不同了。這含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物質條件的進步。第二,是文明的進步,在人道思想的進步,那是文化上,但隨著時代的演變,人道的文化思想,令人性的一方面絕對壓倒另一方面。
在狗的情況也如此。新幾內亞的人是會養豬作為寵物,但是長大之後也會劏了牠來吃。在物質貧乏的時候,人的動物性是會變強,所以在沒肉吃的時候也會哭住吃了自己的狗。在物質條件改善之下,他們便會開始不吃狗。這是因為物質貧乏。如果去到戰亂地區,人們甚麼東西也會拿來吃。老鼠也會吃,甚至連仔也會吃。我們天性也會對狗有個好一點待遇,但這不是經常羸的天性。在文明進步的時候,這會逐漸佔優。我又舉另一例給趙博看,就是看看史記,聶政是屠狗的,樊噲也是屠狗,證明吃狗是很普遍。但是在西方文明未到之前,鴉片戰爭前,吃狗的風俗習慣已逐漸消失,中國只有少數地方才吃狗。廣東廣西會吃狗,大部分中國人已開始不吃狗。這是在西方文明來臨之前。其實先天和後天的因素是互相影響的。
而于飛有一點講得對的,是狗經過萬多年的馴化,狗有一點是比黑猩猩叻的,就是牠和人的溝通是比黑猩猩叻。人望著狗,那牠便會知道你想牠做甚麼。這是黑猩猩所做不到,雖然黑猩猩比較聰明。因為這關係,所以狗有一特殊地位。其他如貓和牛都有特殊地位,這是因為和人的關係不同,於是我們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牠們身上。像你有一隻牛,感情很好,便會把感情投射到去,覺得吃牛不太好。
至於貓的感情又是怎樣,其實貓的感情又比不上狗的。貓是一種半馴化的動物。何謂半馴化呢?如果一隻貓放回野外會變回一隻野獸。甚至在很多紀錄片可以看到,晚上離開了家,家貓的行為也會變回野貓一般。牠會捉動物、偷東西吃。在貓的眼中,人是牠的寵物,不覺得人是牠的老大,人只是牠們可以利用的東西。貓的性格是獨立很多,即使有些也很依賴人,但它們可以獨自生活。但狗是完全對人依賴,所以狗和人的感情更加濃烈。然後才到貓,因為也有很多人養貓。其實幾年前,美國第一次養貓的數目多過狗。其實最大原因是因為貓不用特別照顧。只要給特兩餐,牠是會去廁所。但狗是很黏人,不停依著你。其實真相是這樣。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先天後天爭議 在 江河清- 【性向先天/後天的問題】在婚姻平權運動集資 ... 的推薦與評價
... 先天/後天的老問題。的確,目前的基因科學研究並沒有足夠證據找出簡單的性向基因。換句話說,第一點「性傾向是天生的」在科學上的確仍有爭議。... ... <看更多>
先天後天爭議 在 性取向是天生的嗎? - 彩虹板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科學可以確認同性戀是先天或後天的,又會如何改變(或不改變)我們 ... 自己的觀點(但有點怕離題且有政治上的爭議,所以大家也不用太深入討論. ... <看更多>
先天後天爭議 在 645 人性先天與後天的爭議〈陶國璋:哲學五厘米〉2022-02-02 的推薦與評價
645 人性 先天 與 後天 的 爭議 〈陶國璋:哲學五厘米〉2022-02-02. 8K views · 1 year ago ...more. memehongkong. 877K. Subscribe. 877K subscribers.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