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的複雜化、精緻化往往需要有資本的力量。不管是食衣住行,都需要有社會資本才能享有。
這篇來自【閱讀最前線】摘自《從地理看經濟的44堂公開課》上的文章,帶我們從歷史上看到英國政制發展下當中「紳士」階級如何成為飲食文化發展的阻力。
-\-\-\-\-\-\-\-\-\-\-\-\-\-\-\-\-\-\-\-\-\-\-\-\-\-\-\-\-\-\
現在的英國政體是立憲君主制,不過歷史上曾有過唯一一段共和制時代。就是清教徒革命爆發之際,由奧立維.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就任護國公(Lord Protector)的護國公時期。從這時期開始,英國統治階層就被稱為「紳士(Gentleman)」。
紳士是一群自尊心高傲的統治層,從服裝或禮儀、飲食等一切生存方式,確立了「我們就是紳士」的獨特風格。
其中在飲食方面,紳士階層也確立「紳士不會暴飲暴食,而是偏好簡單質樸的料理」。
英國紳士階級食用的料理品項很少,只吃烤肉之類的食物。就連餐桌上都很難見到湯品。位居統治階層長達近四百年的紳士階級,對於飲食沒有任何興趣。這對於英國料理的發展是相當致命的絆腳石。此外,在法國大革命之後,英法關係又走上對立,英國還因而推動排法運動。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克倫威爾清教徒革命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平行時空277]「伊斯蘭國」向歷史宣戰?
繼連串血腥殺人短片後,「伊斯蘭國」又發佈最新錄影片段,這次「遇害」的輪到伊拉克摩蘇爾博物館和考古場內的一些古神像、文物遺產,以及整個亞述古城。其實早在去年七月,「伊斯蘭國」就在摩蘇爾和塔爾阿法爾鎮的戰鬥中,摧毀至少十座古老的什葉派聖殿或清真寺。「伊斯蘭國」認為這是出於「宗教熱情」,但這是否目的的全部?
在國際社會,破壞古蹟代表的不文明程度,有時比純粹的戰爭殺人還要嚴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阿拉伯聯盟等,紛紛指「伊斯蘭國」犯的是「可恥罪行」,形容破壞文物是「野蠻人的行為」。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即使處於戰爭狀態,任何一方都不應破壞侵略所得的文物遺跡。早在1930年代,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洗禮,不少歐洲博物館已有應對戰爭計劃,例如為文物備列清單,又預先制訂文物撤離路線和儲藏地點。二戰時,美國更加有一隊名為Monuments, Fine Arts, and Archives(MFAA)的專門小組,成員有考古考家和歷史學者,深入戰區搜救文物,也於戰後把被德軍搶走的文物「完壁歸趙」,事跡還被拍成電影《古文明救兵》《The Monuments Men》。
二戰後,各國進一步有戰爭不應涉及文物的共識。1954年,《海牙公約》成立,目的是保障文物在武裝衝突下的安全。1996年,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國際檔案理事會和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就組成「藍盾國際委員會」,負責於緊急情況下保護文物。然而越是這樣,「伊斯蘭國」的行為就越顯得「激進」,因為根據其邏輯,整個不容破壞古蹟的規矩,就像世界要由主權國家主導的規矩,都不過是「異教霸權主義」建構出來的,連這些禁忌也要挑戰,才顯得自己有氣魄。這形象起碼能吸引全球最激進的受眾,哪怕只有0.01%,已足夠「伊斯蘭國」得到持續新血。
而且破壞文物,也是心理戰的一部份,足以作為對付異教徒的手段。影片中遭破壞的,都是古巴比倫、古亞述的雕塑神像明,有摩蘇爾大學考古學教授就擔心,當地人失去了文物作為精神象徵和符號,今後不能再以摩蘇爾文明為榮,本土身份認同也就隨之喪失,因為文物是傳統留下的遺產,代表着現代社會對傳統的身份認同。而「伊斯蘭國」的意識形態正是要取締各地的地域主義,才能號召全體穆斯林奉獻給宗教。歷史上,曾有不少透過破壞文物去打破當地人身份認同的例子。例如拜占庭帝國在八世紀時,為確立東正教,而破壞羅馬教會的畫像和雕像;十七世紀的英國內戰中,清教徒也摧毀中世紀雕像和教堂;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壞文物、孔廟的行為,更是多不勝數。
不過這些文物為甚麼這時候「才」被破壞,也值得深思。「伊斯蘭國」一向有在攻下城市後,搶劫當地資源的習慣,例如打劫銀行、軍火庫和油田等,作為經費來源。黑市轉賣博物館文物,一直也是他們圖利的門路之一。倫敦大學學院考古部門的艾塔威爾(Mark Altaweel)就觀察到,「伊斯蘭國」公佈影片中的雕像,有真正文物沒可能有的金屬支架,懷疑那些只是膺品,目的不過是提升文物在黑市市場上的價格。伊拉克博物館主管主管Qais Hussain Rashid則認為,「伊斯蘭國」雖破壞雕像,但保存了最值錢的雕像頭部,在黑市仍有轉售價值。
沈旭暉 信報財經新聞 2015年3月10日
延伸閱讀:IS滅亞述文明Vs塔利班滅佛
https://www.facebook.com/…/a.100481537955…/1017818174918999/
克倫威爾清教徒革命 在 天下文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都鐸王朝解密(台北大學副教授裡若庸)
如果要讀者票選一位印象最為深刻的英國國王,那麼都鐸君主大概掄元無疑了:從結束「玫瑰戰爭」的亨利七世、娶了六次妻子的亨利八世、化身「乞丐王子」的愛德華六世、登基九日便踏上行刑臺的珍.格雷,到「血腥留名」的瑪麗一世,以及「永遠的處女」依莉莎白一世,都鐸君王人人有段讓人傳誦不已的纏綿故事。如果再加上倫敦塔內無數的斧下亡魂、漢普頓宮出沒的傳聞鬼魅,以及沉冤愛爾蘭外海的西班牙無敵艦隊,都鐸王朝的魅力誰人能擋? 都鐸時代令人低迴不已的魅力還不止於此:倫敦劇場的喧嘩,宗教改革的混亂與封建時代的落幕,及議會政治的催生相互呼應。這是一個打敗海上第一強權的「輝煌時代」,卻也埋下了「清教徒革命」的導火線。套一句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老調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而《狼廳》的主人公湯瑪斯.克倫威爾便是在這個充滿機會,卻也危機四伏的年代活躍著。從歐文.都鐸談起
閱讀都鐸王朝的歷史得從歐文.都鐸談起。這位都鐸家首位晉升青史的年輕人出身威爾斯的仕紳家庭(意謂著他連「英格蘭人士」都攀不上)。他本...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