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酷戰亂電影的佳作 - 石琪
《突襲安全區 (Quo Vadis, Aida?) 》不是那種男性陽剛戰場片,並無戰鬥情景,而以一個中年女教師為主角,女導演自己編劇。劇情人物比《IS 殺錄:摩蘇爾戰線》豐富,慘痛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有更多感人元素。相信男女老少觀看都會受到感動。
這是波斯尼亞與歐洲多國合製,描述 1995 年的「史利賓尼察大屠殺 (Srebrenica massacre) 」。當時南斯拉夫解體,內戰慘重,人多勢眾的塞爾維亞軍,報復攻打回教徒為主的波斯尼亞,波斯尼亞城市史利賓尼察雖被聯合國指定為安全區,也遭塞軍殺入,數萬民眾逃往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基地,然而多數人無法進入。終於有八千多個波斯尼亞回教男子及男童被屠殺。那場波斯尼亞戰爭,亦稱波斯尼亞種族滅絕。
Jasna Đuričić 飾演女主角教師阿依達,當上來自荷蘭的聯合國維和部隊英語翻譯,見証了數萬同胞湧來求救的苦況,無能為力,連聯合國也不能制止塞軍橫行,維和部隊長官亦左右為難。此片拍出基地內外的難民人山人海,能夠入內的也缺水缺糧缺廁所,污臭不堪。
女主角唯有千方百計,爭取維和部隊讓她的校長丈夫和兩個青年兒子進入基地,臨危躲藏。劇情發展下去,塞軍與維和部隊及市民代表談判,又派兵入基地搜查,還假慈悲派麵包,安排大批巴士運送難民離開險境。真相怎樣呢?觀眾可以預料必有悲劇,但也不易估計後果怎樣惡劣。
主演的 Jasna Đuričić 五十多歲,外型普通,但演技優秀,把教師/翻譯阿伊達演得非常真切,為救丈夫兒子東奔西跑,對維和部隊死纏窮追,而兩夫婦都情願捨命救兒,可是怎能脫離地獄式厄運呢?尾段是多年後白雪紛飛的寒冬,雖然和平了,又見學校兒童的天真歡顏,但屠殺記憶怎能遺忘?
上網查查,這位女主角本人是塞爾維亞資深演員,不是波斯尼亞人。其實南斯拉夫的族裔很複雜,本來和平共處,片中有些塞爾維亞士兵是阿伊達的舊學生。阿伊達亦在夢中回到內戰前的盛大餐舞會,狂歡熱舞,連女教師也扮靚登台「選美」,可見當地人本來熱情奔放。但分裂內戰就勢成水火,狂暴殘殺。
女編導 Jasmila Žbanić 是波斯尼亞人,現年四十六歲,今次拍戰亂慘況很出色,得獎甚多。片中維和部隊的荷蘭軍官與士兵,亦演得充滿真實感。
其實早在九十年代,已有好幾部描述巴爾幹半島前南斯拉夫內戰的名片,印象最深是 1994 年北馬其頓製作的《山雨欲來 (Before the Rain) 》,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希臘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 (Theo Angelopoulos) 在 1995 年拍成《尤利西斯的凝視 (Ulysses’s Gaze) 》,劇情就是波斯尼亞戰爭爆發時,主角在巴爾幹半島各地尋尋覓覓的輾轉旅程,由希臘到阿爾巴尼亞、馬其頓、保加利亞,而至薩拉熱窩,交織着過去歷史與當前紛亂,百感交集。
坦白說,我始終對巴爾幹半島「火藥庫」的複雜情況難以了解。至於南斯拉夫解體後,現已分成多個國家: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黑山、北馬其頓等,科索沃亦自行獨立。
戰亂之後,這些國族似乎和平發展,最可喜是湧現體育健將,塞爾維亞的祖高域就是當今世界網球排名第一的高手,克羅地亞是上屆世界盃足球亞軍。由廿多年前《山雨欲來》到現在《突襲安全區》,則可見馬其頓而至波斯尼亞都有電影奇才。事實上,巴爾幹半島自古就能文能武,人材濟濟。
#電影 #娛樂 #政治
克羅地亞足球排名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化]羅馬尼亞越多「斯古」越好波?
任你點講,大家都係留意美洲國家盃,或者U21歐國盃,甚至J League,多過女子足球世界盃。根本係咁推嘅嗰啲友自己都唔睇。
講返U21歐國盃(寫呢篇文時踢完頭兩輪),羅馬尼亞U21足球隊今屆表現相當不錯,頭兩場已入8球,兩場已經出線,擊敗嘅對手係克羅地亞同英格蘭。世界圍住佢轉嘅當然只留意英格蘭大敗,或者今日先發現原來一代名將,所謂嘅「東歐馬勒當拿」赫傑,個仔小赫傑,都入咗國家隊 。
(又其實赫傑係 Maradona of the Carpathians,因為保加利亞嘅史岱哲哥夫又同時係「東歐馬勒當拿」,嗰個年代個個都係乜乜馬勒當拿,正如高比拜仁又好Grant Hill 又好個個都係新米高佐敦,同時後來又有德國奧雲迪斯拿印度奧雲中國奧雲,而家就有德國美斯馬連同埋日本美斯)
小赫傑第一場入克羅地亞波後,呢場又對英格蘭入波(http://bit.ly/2Yd7ClS)。呢場波十分痴線,最後最後15分鐘入6球,英格蘭兩度追平。同場加映當然係大賽必備嘅英格蘭龍門派膠。
羅馬咁勁,梗係留意有乜人在陣啦。唔識好正常,羅馬尼亞U21咋,咪認到赫傑個仔。仲有個名普斯卡斯,不過同匈牙利球王無關。
但我留意嘅除咗係有條友姓Ivan (其實1964同1994代表隊都有,唔知係咪爺孫父子),但另外就留意到嘅就係……
做乜一件「斯古」 都冇?
正如韓國多金多朴,越南人人姓阮,波蘭多斯基(2012歐國盃揭幕戰波蘭對希臘,絶對係講波佬惡夢),冰島多臣俄羅斯多夫多娃,咁羅馬尼亞,出名多「斯古」。
我等老嘢,應該記得當年羅馬尼亞好多「斯古」,做乜而家冇晒?一件不留。留意係姓唔係名,冇理由同潮流與改乜有關,畢竟改姓嘅人好少。唔通多咗移民?但就咁望又唔多似。
另一理由可能係,根本當年都唔係咁多「斯古」。都有少少孟德拉效應,望返,老嘢如我睇赫傑嘅1990 或 1994,其實大半隊都唔係「斯古」。
只係咁啱,斯古嗰幾件又好似特別出名,又好似好波啲,又好似多啲出外。樸比斯古,盧比斯古,杜米迪斯古,彼特斯古,仲有教波嘅 艾奧丹尼斯古(佢踢波年代一樣名將,布加勒斯隊拎歐聯冠軍添,但再早啲了)。當然仲有冇踢波但鍾意睇波最後個頭畀人當波踢嘅,壽西斯古。
但又到另一問題,係咪叫「斯古」嘅家族好波啲?定有錢啲?做乜佢地特別出名特別外流?定只係咁啱啲姓"聽落"差不多先有咁錯覺?反正 赫傑 列度斯奧 摩度雲 伊利 等等一樣都外流,沒有「斯古」。
科學少少,數一次,我睇晒歷任咁多隊踢大賽嘅羅馬尼亞隊嘅名單,唔計教頭。係有偏差架啦,踢大賽又唔代表所有足球員,足球員又唔代表所有羅馬尼亞人(等於你諗下,德國隊中嘅黑人比例,肯定多過全國)。但舊文話齋
鳩up最簡單,最撚好廿蚊有靜岡蜜瓜你食。但我地落手落腳寫文或做研究嘅,永遠係簡單/準確/快手之間拎個平衡。
結果如下,唔係講笑,原來史前係真係冇乜「斯古」。係真係去到阿叔睇波年代先忽然暴升,果然係嗰幾個「斯古」好波啲。打後就冇乜「斯古」
有睇開波嘅你,見到個圖仲諗到乜?就係,根本呢個圖,同羅馬尼亞足球隊國運,係差不多嘅!一樣係8/90年代開始上力,去到2000年無以為繼。當然,其實都可以話,係因為嗰幾位「斯古」好波
下面呢張圖係國際足協排名,93年先有,反映唔到最初上力嗰浸,但反映到2000年冇力嗰浸
而信不信由你,見唔見到羅馬尼亞排名,由2010開始反彈?發生乜事?登登,睇返上面個圖,「斯古」在2008去到谷底,之後就反彈!完全一致呀喂!
(但,其實只係由0變到1,仲要只係因為艾奧丹尼斯古教波啫,踢嘅一樣一個「斯古」都冇,正如今屆U21都冇一個係「斯古」)
無論如何,而家人名真係少咗「斯古」,就似乎係真的。睇下有冇高人講到我知點解。係只係咁啱足球隊入面少咗(因為多咗移民?),定真係全國都少咗?似係前者。
睇多少少,根據維基,其實乜乜「斯古」仲係好常見嘅姓,但呢個調查都十年前咁滯。不過又搵到羅馬尼亞仔講嘅四十大姓,都仲有好多「斯古」(http://bit.ly/2Yg802E)
另外,一如所料,乜乜「斯古」,同斯拉夫嘅乜乜「斯基」乜乜「域」之類一樣,都係代表邊個邊個個仔。留意,十分重要,羅馬尼亞語係羅曼語系,唔係斯拉夫語,十分獨特,同意大利文法文葡文西班牙文同源(事實上東羅曼語系就死剩佢地)。
佢地十分自豪十分執著,至少我在羅尼尼亞啲友係咁講,佢地亦都唔認為自己係「巴爾幹人」,「巴爾幹人」係隔離班成日打交嘅生番。正如克羅地亞人都唔講自己係「巴爾幹人」,原因同上,但克羅地亞語都係斯拉夫語系
有關羅馬尼亞足球,仲可以睇下著名羅馬尼亞電影新浪潮導演 Corneliu Porumboiu嘅 「陸軍對警察:二次開波」 (The Second Game )(http://bit.ly/2YgpzzC)。此人之前套 「布加勒斯特以東午後八分」12:08 East of Bucharest係電影節偽文青恩物。信我,呢套 「陸軍對警察:二次開波」 (The Second Game )十分精彩,你想像唔到當年在電影節上,完場時觀眾嗰種無力感。
我都寫過篇影評,但信我,劇透咗就冇意思(http://bit.ly/2Y8RdyD)
克羅地亞足球排名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卡塔爾真係好撚堅,比你想像中仲要堅]
卡塔爾真係堅,全勝捧亞洲盃,七場入19球,唯一美中不足係決賽破身失1球。贏南韓大炒東道主阿聯酋贏日本,全屆賽事冇一分鐘落後過。食半打蛋拎去勞改嘅北韓佬可以眼閉了。
但卡塔爾唔止戰果勁,仲係克服好多先天不利因素。換個講法:睇牌面根本唔應該咁勁。
每次講「喂點解中國亞洲盃八強就垃圾 英格蘭歐國盃八強就打飛機」甚至更傷心嘅「勁揪香港入四強未?」,總有人講「應該」乜乜乜,哦,中國應該乜乜乜。所以又貼返呢個圖。真實賽果同埋(根據一籃子因素估嘅)「合理戰力」。從來冇人話人多會勁(印度印尼?),要睇有幾多人踢波,經濟實力之類。
詳情睇返舊文,費事解多次(http://bit.ly/2K6bOQl 咩國家先會踢波叻?其實中國已經比預期好)
先自抽,德國咁多年,雖然係歐洲捧盃最多嘅國家(係呀可?),但其實表現係不如預期(又唔係差好遠,略為不及預期啦),留意呢個圖仲未計入2018年世界盃德國嘅恥辱出局。正如Simon Kuper話 拜仁慕尼黑underperform一樣。五屆歐聯冠軍都underperform?係喎,因為同佢「牌面」相比。德國作為歐洲最多人口,亦其中一個最富有,仲最多人睇波踢波嘅國家,有咁嘅成績其實都仲爭少少先勉強收貨,理應捧得更多盃。同樣地,Simon Kuper話頭,拜仁慕尼黑作為歐洲最強國嘅唯一班霸,理應捧得更多盃(所以你估到了,利物浦其實好撚堅抽,in this aspect)
好啦,重覆一次講,德國以外,其實多數列強都係outperform嘅 (好合理,有人不如預期就當然有人勝預期)。巴西阿根廷最誇張,西班牙葡萄牙克羅地亞都堅(再講一次,未計2018添),英格蘭其實亦都交足貨,冇欠球迷任何嘢。正如 Simon Kuper本書嘅吸睛副題: Why England Lose — 因為英國(或英格蘭)根本先天就不足,有咁嘅成績係合理嘅。經濟學人亦寫過無數文講,你睇返英格蘭嘅排名之類,八強貨仔偶然四強就係合理預期。
比較得意嘅係啲underpeformer,匈牙利啦(近年好似有啲起色?),東南亞越南同緬甸啦(而越南近來好似又係突飛猛進,我FB成日見啲越南妹貼),小國盧森堡啦(盧森堡個畸屎有得拗,人均GDP係高,但主要因為幾間大公司啫,係咪好富有都有得拗)。同埋最特別嘅,美國加拿大。事實美國真係唔爭氣(加拿大都係,但除咗孟晚舟外WFC?又,拜仁都簽咗個加拿大仔)。美國人口多,富裕,踢足球睇波嘅人亦多(「美國人唔睇波」係一個都市傳說,你不妨睇下MLS入座率,或者直播世界盃嘅收視),但偏偏未如預期。如果我冇記錯Simon Kuper 地係鬧MLS個大聯盟系統嘅,認為唔應該行NBA NHL 嗰套
然後又講另一堆outperformer.唔知係好消息定壞消息,但中國國足一樣交足貨,真係冇撚欠你半個人情。一來中國窮(人均GDP排幾多?),二來少人踢波(不過多人睇),你睇中國真係comfortably outperform 的。可惜搵唔到香港在邊,你可以去問作者,或者得閒我研究下點reverse engineer 啲data 出嚟 – 但to be honest,我整都整台灣先啦,你估我好鍾意香港?日本韓國亦唔知去咗邊。
仲有,中東孖寶,沙地阿拉伯同卡塔爾,其實都係outperform。沙地阿拉伯固然好多時係笑話,係歐洲隊大炒嘅對象,但畢竟都成日打入決賽周。
卡塔爾先真係勁到離晒罩,重要嘅講三次,呢個表仲要係2018世界盃前,即係未計今屆卡塔爾嘅表現。卡塔爾冇錯係有錢(人均GDP 真係前列),但除咗錢真係冇乜嘢,人口極少,踢波少睇波亦唔多,兩百幾萬人,仲要九成(你冇睇錯)唔係卡塔爾人,痴膠線的。
所以,係真係值得研究的。就唔係一句「搞青訓」講完,鳩唔撚知咩。
當然啦,你可以質疑呢套方法評估「牌面」客唔客觀。同樣地,只睇咁多賽事「得失球」亦可以抽秤—畢竟有啲隊(例如意大利)太公波懶懶閒但打淘汰賽越戰越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