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0日
徐家健 經濟3.0
NFT泡沫已爆破?
〈熱潮不再?NFT價格已現泡沫敗象〉、〈陳奐仁成為首位發行NFT數位資產的華語音樂人:實驗「已經成功了!」〉。
這邊廂,報道指NFT價格從高位下跌70%;那邊廂,音樂人陳奐仁拍賣「加密單曲」以逾10萬港元成交。在市場紛紛憂慮NFT泡沫爆破的一刻,陳奐仁宣布:「這個應該是全球華語音樂人的第一個NFT……我的事業開始在CD被淘汰;MP3未能像預期般流行;免費平台把音樂價值貶低的年代。我和同輩的音樂人都生活得好不容易。下一代的音樂人肯定會比我們還要辛苦。NFT可能為下一代華語音樂人帶來曙光,但還沒有得到證實。所以,我決定要當白老鼠,試探NFT是否可行,是否能在華語音樂市場站得住腳……買了這個NFT之後,你將馬上得到IPFS encoded鏈接讓你下載以下內容,包括:原創歌曲Nobody Gets Me的7秒MP4單曲連封面—原創歌曲Nobody Gets Me的24bit/192khz WAV音頻—與陳奐仁zoom對話1小時。」
究竟,是陳奐仁趕上NFT的尾班車?還是NFT泡沫爆破言之尚早?
倉庫理論分析NFT
關於收藏,張五常發明了一個「倉庫理論」。首先,大教授指出所有資產皆可以看為財富累積的倉庫。然而,凡有生產力的資產其資產價值都有上限,而這上限就是預期收入的折現。只有毫無生產力的資產,因為我們無從以其產出的收入折現,作為財富累積的倉庫這類資產反而沒有上限。問題是,沒有產出收入的支持,倉庫的穩固形成並不容易。根據大教授的「倉庫理論」,穩固形成的倉庫要有4個條件的支持:(一)可靠倉庫的形成是市場要有足夠而又可信的鑑證專家存在;(二)收藏品的數量要適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三)成行成市重要;(四)一個稱得上是健全的倉庫,其藏品通常有該倉庫的風格或個性,或有自己的派別。歷史上,符合以上四大條件的藝術品收藏,包括西方十九世紀的印象派畫作,中國則有乾隆物品(他的收藏品、炮製品、墨寶等)。
NFT能否成為一個可靠的倉庫?區塊鏈技術自動滿足了有關鑑證的第一個條件。至於數量,這視乎個別NFT的承諾及信譽。問津者是否夠多?目前熱潮應該是可以的。最後有否風格或個性?又是視乎個別NFT背後的創作能力。陳奐仁的例子,我同意他的實驗「已經成功了」。
音樂創作產權重新界定
回說陳奐仁是否趕上NFT的尾班車這問題。我沒有水晶球,但我認為NFT有機會重新界定音樂創作的私有產權。
這是年多前我問一位區塊鏈專家的問題:當區塊鏈技術已發展了一段日子,當音樂串流已成為了收聽音樂的主流,為什麼音樂人收取版權及特許權使用費還是那麼落後?老實說,當時我們討論了不少技術上的問題,結論是要解決以前作品的產權問題可謂困難重重。
然而,今天NFT的興起,似乎是未來音樂創作的一線曙光。是的,適當地運用區塊鏈技術,音樂可以成為更具生產力的資產。從此以後,即使NFT音樂作品不是財富累積的倉庫,因為交易費用的減省,NFT對音樂創作市場發展的影響仍可以是革命性的。
作者為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香港大學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編者按:徐家健教授最新著作《經濟學說藝術投資》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免費物品經濟物品例子 在 Better Leaf 好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為什麼人有了錢以後,就不敢冒險❓
負債累累的時候
卻越敢貸更多的錢來冒險⁉
.
今天和大家分享在生活當中
常見的「前景理論」
和你一一解釋什麼是損失厭惡,確定效應
反射效應,以及降價敏感性
.
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是由諾貝爾獎得主
丹尼爾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和特韋斯基(Amos Tversky)
在1979年所提出的
.
.
卡尼曼是一位心理學家👨
但卻取得了經濟學屆的諾貝爾獎🏆
.
因為他在原有的傳統經濟學原理上
把心理學研究結合了在一起
並解釋了其無法解釋的現象
.
在現代,
所有關於行為經濟學的著作
都繞不開這個理論
.
.
🍀🍀🍀🍀🍀🍀🍀🍀🍀🍀🍀🍀
.
好了
現在就和大家做一個實驗來體驗前景理論
.
❶損失厭惡(Risk Aversion)
我現在要和你玩一個拋硬幣的遊戲
如果你嬴的話
我就給你1000美金💰
.
但如果你輸的話
你就要給我1000美金💰
.
你會想要和我玩這一個遊戲嗎❓
相信大部分的人
都不會想要和我玩對吧? 😬
.
不如我們改一下遊戲規則
現在,如果你贏的話
我就給你1100美金😬
.
而如果妳輸掉的話
就只需要給我1000美金💎
.
從預期價值的角度來看
這是一個完全對你有利的遊戲
.
但如果我叫你現在馬上和我賭一把的話
你有很大可能還是不會想要和我對賭
.
因為你知道
你有50%的幾率會輸掉這一筆錢💰
.
這就是前景理論當中
第一個人類不理性的行為:損失厭惡
大多數人對損失比收益更為敏感🆘
.
我必須要把收益提升到2000美金
才有人願意和我打這一個賭
.
許多營銷場景也經常看到這種現象
「趕快下單,
今天過後你就會失去這一個優惠了‼」
「首30名報名講座者免費入場‼」
.
「沒購買這份保單,
痛苦的是就是你的家人」等等
.
許多商家都會利用損失厭惡,
調動你害怕失去的情緒和心理
來推動交易💹
.
損失厭惡除了可以應用在銷售上
也可以用它來說服自己
或是其他人來改掉壞習慣💢
.
比如說你想要說服自己的哥哥戒煙
你會怎麼做呢?
.
會告訴他如果戒煙的話
就可以改善口腔問題、
牙齒會變白👄
更有機會交到女朋友👩❤️👨
.
還是你會告訴他
如果不戒煙的話,
會導致癌症❓
.
.
🍀🍀🍀🍀🍀🍀🍀🍀🍀🍀🍀🍀
.
❷確定效應(Certainty effect)
現在我就來進入第二個人類不理性的行為:
確定效應「(Certainty effect)」
.
在「確定的好處」和「賭一把」
之間做一個抉擇⛔
多數人會選擇確定的好處
.
用一個詞形容詞來說就是「見好就收」
用一句話打比方就是
「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正所謂「落袋為安」👛
.
再讓大家做一個這樣的測試:
A.你一定能賺30000元💷
B.你有80%可能賺40000元,
20%可能性什麼都得不到💸
.
面對這樣的抉擇,
你會選擇A還是B呢?
.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A對吧😉
但其實選項B才是收益最大化的選項
.
因為40000×80%=32000
期望值要大於A的30000倍
.
大多數人處於收益狀態時,
往往小心翼翼、厭惡風險、喜歡見好就收
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潤💎
.
卡尼曼和特韋斯基
稱這種現象為「確定效應」
.
即處於收益狀態時
大部分人都是風險厭惡者
.
投資時,
多數人的表現是「賠則拖,贏必走」
.
這樣的心態更容易陷入沈默成本的深淵中
在股票市場中💹
普遍就有這種「賣出效應」⚠
.
也就是投資者賣出獲利的股票的意向
要遠遠大於賣出虧損股票的意向
.
這與「對則持,錯即改」
的投資核心理念背道而馳
.
.
🍀🍀🍀🍀🍀🍀🍀🍀🍀🍀🍀🍀
.
❸ 反射效應
在面對兩種損害
你是會選擇躲避,還是勇往直前呢❓
.
在確定的壞處(損失)
和「賭一把」之間做一個抉擇
.
多數人會選擇「賭一把」❗
這叫「反射效應」 (reflection effect)
.
當一個人在面對兩種都損失的抉擇時
就會激起他的冒險精神🔥
.
讓我們再做一個實驗:
A. 你一定會賠30000元。
B. 你有80%可能賠40000元,
20%可能不賠錢
你會選擇A還是B呢❓
.
投票結果是
只有少數人情願「花錢消災」選擇A
而大部分人願意和命運賭一把,選擇B
.
現實也是這樣
多數人處於虧損狀態時📉
會極不甘心😡
寧願承受更大的風險來賭一把
.
也就是說,處於損失預期時
大多數人都會變得甘願冒風險
.
卡尼曼和特韋斯基
稱這種現象為「反射效應」
.
這就是解釋了
許多所謂的「成功大師」
喜歡述說自己如何從負債累累欠了幾百萬
再借更多的錢到轉虧為盈的原因💡
.
但其實當你負債一大筆數目時
你我都會更願意冒險
.
.
🍀🍀🍀🍀🍀🍀🍀🍀🍀🍀🍀🍀
.
前景理論還有另外一個原理:
參照依賴(reference dependence)
.
假設你在尋找一個新的烤麵包機🍞
進到商店後
你發現這間商品的價格為35美元💵
.
這時有人告訴你另一家同名的連鎖店
有辦促銷活動✨
.
可以以30%的折扣
既25美元就買到相同的烤麵包機
而這家店離此處還有20分鐘的車程🚗
但可以確定的是那邊是一定會有貨的
.
這時,你會選擇在第一家購買
還是會開車到第二家店
購買這個烤麵包機呢❓
.
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
相信也會願意到第二家店去購買🙋♀️
.
畢竟,
如此短距離的車程就能省去30%的成本
.
不過
讓我們再來考慮一個類似的例子
.
假如現在你準備買一台新的電視機
在某個店鋪里
你看到了自己心儀已久的電視牌子
發現它的標價是1650美元💸
.
這時又有任何告訴你
另一家分店只賣1640美元
同樣是距離20分鐘的車程🚕
.
在這種形勢下,你會怎麼選擇呢?
你會願意為了一台電視機📺
花20分鐘的時間開車🚗
去節省10美元嗎❓
.
假如你和大多數人一樣,
這一次
你很可能就不會跑去第二家店購買了
.
為什麼同樣是節省10美元
在購買麵包機和電視機上
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呢❓
.
這是因為參照依賴反映了這樣的思想
即相同的價格變化
在更大的價格參照上有更小的影響
.
所以說,降價要有驚喜🌟
無論你是賣什麼產品的
我們都可以運用100法則🔧
.
降價促銷的顯示一般有兩種:
價格顯示,或是折扣顯示
降了多少錢,或是折了多少巴仙
.
假設有一件25美元的襯衫👚
打完8折後
顧客可以享受5美元的優惠🎉
.
那麼20%的折價
或是5美元的讓利
哪一種顯示更吸引消費者呢❓
.
假設一台2000美元的筆記本電腦
降價200美元 💻
相等於折價了10%
.
以上哪一種折扣顯示
會讓這筆交易顯得更划算呢❓
.
25美元的一件襯衫👕
20%的減價折扣也只有5美元
所以以20%的比例折扣顯示更為妥當
.
而像筆記本電腦、 珠寶等貴重商品
應該採用相反的價格顯示策略
利用Absolute value(絕對折扣價值)
來顯示更加吸引消費者🛒
.
筆記本電腦降價200美元
會比起折價10%更加來得吸引人🎀
.
.
🍀🍀🍀🍀🍀🍀🍀🍀🍀🍀🍀🍀
.
我們可以把100美元作為臨界點
當你的商品價格低於100美元時
「100法則」會提醒你用比例折扣的方式
來顯示價格優惠會更打動人
.
像是30美元的Tshirt
或者15美元的開胃菜,
僅僅3美元的折扣實在是太不起眼了
.
相比之下🎏
若顧客看到該商品有10%或20%的折扣
即使是同樣的優惠程度
也會看起來更有吸引力‼
.
假如商品的價格超過了100美元💵
我們應該用絕對的金額折扣顯示價格優惠
.
就像有一個價值750美元的度假配套🏖
或一台2000美元的筆記本電腦💻
僅僅10%的折扣就會顯得非常吝嗇
.
但如果把優惠的形式用絕對金額轉化一下
用75美元或是200美元的優惠🎊
就顯得更有吸引力了‼
.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人們在做決策時
並不是去計算一個物品的真正價值💝
而是用某種比較容易評價的線索來判斷
.
就像剛才的降價例子一樣,
顯示的數字大小影響了我們的判斷
而不是物品的真正價值✨
.
.
🍀🍀🍀🍀🍀🍀🍀🍀🍀🍀🍀🍀
.
這就是今天好葉和大家分享前進理論的
④條原理以及①⓪⓪法則的運用
我們來回顧一下:
.
❶損失厭惡,
我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損失的痛苦要遠遠大於獲得的快樂
❷確定效應
當我們在面臨獲得時
往往小心翼翼,不會願意去冒險
.
❸反射效應
面對損失時
人人都變成了冒險家
.
❹參考依賴
人們看的不是最終的結果
而是以容易可得的參考來判斷
.
❺ 100法則
昂貴產品顯示折扣金額
低價產品顯示折價百分比
更能夠調動人們的認知感官
免費物品經濟物品例子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18161-Q18180)
Q18161:
龔Sir 你好,小弟今年29歲
近來才開始有心研究一下投資,以前都有買股票的經驗,不過普遍都是很快就放 見帳面賺一萬幾千就放,完全做不到你一直以來教人 「投資是買一間企業」,而不是短炒的方法。
因此近日買了你2本書籍
不過想請教一下
如果想預參考你的書籍,會有一個順序的排列嗎?
因為我看了 財務自由行,但當中好像有一些比較深奧的層面,不太適合我這種初學者。
因此想請教一下老師,我應該從那一本書籍開始,適合我這一種,連巿盈率還未搞清楚是什麼東西的新手嗎?
萬分感謝你無私的分享
龔成老師:
你可首先順次序睇:
《80後百萬富翁》
《股票勝經》
《80後2百萬富翁》
《80後3百萬富翁》
《50優質潛力股》
《大富翁致富藍圖》
之後再睇其他。
書本在三聯、商務、誠品都有得賣。由於部分書在一些書店已斷,所以若你見唔到,問下職員就得(又或向職員訂都可以)。
以下是我的12本書:
《80後百萬富翁》(第8版)
《80後2百萬富翁》(第4版)
《80後3百萬富翁》(第2版)
《財務自由行》(第6版)
《大富翁致富藍圖》(第4版)
《50優質潛力股》(第3版)
《50穩健收息股》(第3版)
《50值博倍升股》(第1版)
《股票勝經》(第3版)
《選股勝經》(第2版)
《年報勝經》(第2版)
《5年買樓4部曲》(第1版)
------------------------------------------------
Q18162:
你好啊,龔成老師。
我係一個投資新手,好想請教你
我27歲,月入35k, 現有70萬saving. 想用一年滾大一倍。
早前小試牛刀,賺過8000,後來炒作一傳媒同中芯,倒虧18000。
而家想希望可以儘快賺翻輸既錢。
你覺得我應該怎麼部署?
龔成老師:
一般來說,我會建議長線投資,因為短炒反而無高回報,所以持有3年以上,都是基本的。
好多散戶都會認為,中短線不斷投資,會否快賺到錢,我過往做了10年銀行、證券行,見有大量客都係咁樣想,但結果是,佢地絕大部分(係絕大部分),都係輸錢,唔好講咩回報。
你想1年賺一倍,但就算全球投資賺最多錢的人,巴菲特,一年都只是20%。
即是說,如果你強行要有極高回報,背後就一定要承受風險。
你要從基本知識開始,建議你睇《股票知識》,同時明白「買股票就是買入企業,長線持有」,要小心分析才可入市。
------------------------------------------------
Q18163:
龔成老師你好啊,我係啱啱先開始認識你 同埋開始對投資有概念嘅人,今年21歲,讀緊大學,仲有兩年先畢業。
琴日去書局 有睇到你兩本80後百萬富翁嘅書,可能因為我只係啱啱先認識投資(以前中學經濟最差),所以好多野都唔係好清楚。最近就係因為睇左你嘅FB,身邊嘅同學又開始研究,所以我先對投資有少少研究,想好似你本書咁,係越年輕嘅時間 越快投資。
我本身自己有大概7萬資產,想攞一半用黎做投資,有同屋企人討論過,想參考你建議,月供盈富基金,希望係大學畢業出黎之後,都會有少少錢(雖然月供好似係要擺得越耐 先會越多錢)
屋企人唔識股票投資,爺爺之前有買股票,但佢成日係高價買,以前買匯控,但蝕左好多,自己都唔敢買股票。
媽媽就攞埋我啲錢,一齊去內地買樓,但因為依家社會狀況,黎近呢幾年去內地買磚頭 我都信唔過 同埋想自己啲錢,比自己話翻事。
因為我仲係啱啱先開始對投資有少少了解,本金唔多,有冇啲比較好嘅建議?或者老師有冇啲班或者書 適合新手參考?
唔好意思。問嘅內容比較長,因為我想係越年輕就越快做投資。
知道自己將來做果份工作嘅人工不多,都係得二萬五左右。
自己一早已經有寫帳簿,紀錄低每日嘅支出,
自己平時都好少買嘢,每個月都有三千兼職錢左右,將來做果份工,已經預左 每個月都要草一萬。
因為知道自己嘅背景唔太好,所以好想靠努力,賺錢養老一輩
希望老師可以解答一下
龔成老師:
你要做三樣野,第一,增加知識,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你可以睇《股票勝經》《財務自由行》,打好基礎。
第二,了解銀行及證券行,去開一個證券戶口,並準備做月供股票。
其實兩者都可以,銀行就較方便,但手續費就較貴,證券行收費就較平。你可以先了解下不同的收費。
第三,將每月的部分資金,去做月供股票,供盈富(2800)。對初階投資者來說,月供股票是一個很好的累積財富方法,因為可避免你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原理如同儲錢,不過就不是儲現金,而是儲股票。計劃要長期進行。
另外,盈富是一個組合,適合絕大部分人投資,風險不高,長期儲貨可助你財富平穩增值,記住要長線持有。
當你在做上述三件事的同時,開始學下股票,了解下那些股票適合你自己。上述只同你簡單供盈富,當你過半年,有知識及少少經驗後,就可以利用你手上的資金,其中一部分,去投資股票。
你現時已行在正確的方向,保持記賬,每月要自己儲$1萬以上,同時開始月供股票,保持知識增長。
------------------------------------------------
Q18164:
老師你好,小弟自上年年底開始留意你既專欄,本人40歲已婚,月薪約10萬,現有三層物業,其中兩層自住,一層收租
貸款總額餘下$500萬左右,月供$2萬,租金收入每月$2萬已可抵銷供樓開支,因早年追求高風險投資失利,現流動資金只餘$50萬
另有一筆非流動現金$80萬三年後才可取回。
扣除每月開支(包括車貸月供$1.4萬餘32期)每月大約可儲蓄$4萬,最近開始買股票現有股票如下:
9988 500股 買入價$250
1177 4000股 買入價 $9.12
823 100股 買入價 $59
788 2000股 買入價 1.44
本人現在有點迷惘,應該朝着那方向出發,到底應該部署股票投資還是物業投資,因家中還有一個首置名額可單稅購買物業,但又擔心現時風險太高
如考慮股票投資應該購買那些股票才合適,請老師指點迷津,謝謝。
龔成老師:
你現時的財富比例較集中在物業,因此之後應加強股票方面的投資,令組合更加平衡。
因此,你暫時的方向,都應該著重「股票」,物業可持有但不要再加。
你現時持有的股票,都是有質素的,你可長線。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小注好了。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
如果你不懂股,就集中供盈富$5000。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8165:
Hello ! sorry it's a long message!
今年開始睇你書 睇左80後百萬同50優質潛力股,由0知識到開始試買,而家廿九歲 月入 35K
一畢業唔識就比人說左買月供3000 人壽連儲蓄計劃,要供25年。有D後悔因為好唔flexible
但我而家每個月都at least 望一次做成點,又真係好似賺緊錢,所以我當儲一個真係好長年期一定唔郁的錢,其實你覺得呢D計劃點?
另外,因為初試所以 budget 用十萬 (唔計月供股)
睇完你D嘢就買左
金沙 (1928) @30.6 (3手)
太古地產 (1972) @18 (5手)
中國鐵塔 (2手)@1.47
月供緊 2000 盈富 3000 中電
想問下以上的做法方向正確嗎?
但因為未用晒個十萬 想買多隻潛力股
睇中左必瘦站 但而家 係咪仲係貴左D定係買住一手先其實都可以?
定係有其他更抵買的潛力股?
另外股票勝經同選股勝經應該睇邊本先?
(而家睇緊《巴菲特的投資原則》 (Warren Buffett's Ground Rules: Words of Wisdom from the Partnership Letter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Investor).)覺得選股心態 心理質素可以唔只用在投資上,對做人目標的實踐好有幫助。我個人鍾意聽podcast/ documentary 有無你睇過嘅好嘢推介
look forward to your reply
Thanks a million!
龔成老師:
你持有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可長線。
至於月供,盈富(2800)無問題,但中電(0002)只是收息股,未必適合你。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這個年齡,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小注好了。做月供股票,每月$5000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2000。
另外再加1、2隻(每隻$15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
如果你不懂股,就集中供盈富$5000。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必瘦站(1830)之前派左大額股息,所以合理價都要減翻這數,現時只是合理區中上部。
你可以睇《雪球》、《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
------------------------------------------------
Q18166:
老師,早幾日見到你出有關「困在死胡同的中產」的post與我家經濟相似,都是工作穩定,收入高但支出多,雖有物業,但是負債率高。想請教你,我們現時的理財方向正確嗎?
本人33歲,月入8萬,太太29歲,月入5萬。現時居住公司宿舍,但4年後要交還,而4年後,可領10年居住津貼,每月4萬x12x10=480萬。
本人8年前買入物業,現升值至850萬,未償還貸款餘350萬,每月租金收入$1.6萬 。太太剛買入物業,市值700萬,貸款600萬,仍未出租,收樓後會放租,現時同區相約條件的單位租值約$1.6萬。
另有現金$20萬
黃金現值$25萬
因一直以來買股票都賺少輸多,就算收息股,都係賺息蝕價,所以不敢再買。
除了物業外,現時以銀行保費融資形式買了兩份大保額的短期儲蓄保險,有槓桿成分。
一份是5年期,首筆投放42萬+每月還息約$5.5k(浮息), 5年後保單到期,領取的保證金額扣除銀行貸款後,可取回105萬。
一份是3年期,首筆投放40萬+每月還息$5.5(浮息), 3年後保單到期,可領取的保證金額扣除還給銀行貸款後,可取回73萬。而兩份保單都會在交還宿舍前到期,到時會有178萬現金。
每月開支:
家用 $1.3萬
稅 $14萬/12=$1.2萬
供樓 $3.7萬
保費融資利息 $1.1萬
其他生活開支$4.5萬
共:$11.8萬
-短期目標:希望5-10年後自住一間大一點的屋連車位(視乎樓價走勢,估計需要1500-2000萬)
-長期目標:財務自由,希望50歲能提早退休
問題:
1)<住屋> 4年後不能再住宿舍,而持有的兩個單位都不夠大:
(a) 到時我們應該賣出兩個物業換目標的大單位嗎?但賣出兩個投資單位變一個自住單位後,就會少了一個投資工具去賺錢完成長期目標;
(b)還是繼續出租兩個小單位,自己租別人的大單位,等待合適時機才換樓,但這樣增加交稅負擔;
(c)還是只賣掉其中一個已升值(850-350=500萬)+儲蓄保險取回的178萬=678萬+呢4年另外儲的錢做首期,換一個目標大單位(1500萬),則可保留太太的單位繼續出租及等候樓價升值。但這樣會進一步增加我們的負債比率。
2)現時的收入支出財產分配恰當嗎?會否太進取?餘下的錢,你有何建議,我們該怎樣分配才能達到短期及長期目標?
感謝你實貴的建議
龔成老師:
A)持有較多物業始終有著數,建議你其中一個物業作永遠的投資,另一個就得換大屋之用。
B)這樣長遠無乜著數,因此,你可以這刻好好累積財富,以其中一個單位換大屋作方向。
C)這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你擔心負債太高,建議你延遲少少計劃,等你地可以有較多的儲蓄作首期,減少風險。
同時,你應該善用這段時間的財富增值,就算你之前投資虧損,也不要怕投資。你要從知識著手。
第一,你要增加知識,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
第二,將每月的部分資金,去做月供股票,供ETF是好適合你的,盈富(2800)、VOO都得。對初階投資者來說,月供股票是一個很好的累積財富方法,因為可避免你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原理如同儲錢,不過就不是儲現金,而是儲股票。計劃要長期進行。
另外,盈富是一個組合,適合絕大部分人投資,風險不高,長期儲貨可助你財富平穩增值,記住要長線持有。
2)如果可以的話,這幾年減少支出,每月儲多少少錢,對你之後換大屋好有用。
------------------------------------------------
Q18167:
龔sir, 我目前手上有3手建行 (6.9入) 同 6手農行 (3.7入), 係好耐以前買, 一直到而家都上唔返原價賣左去.
我平時好少留意股市, 最近想認真整理下portfolio, 唔知你有無建議應該放唔放好?
我另外1000 股小米 (16.74入) 同 HSBC (48入)
謝謝指教
龔成老師:
你的組合太多銀行股。
第一,銀行業的賺錢能力比過往弱左。第二,銀行業本身是較高風險的行業。第三,任何行業都不能過度集中。
因此,你最好調整翻自己的持股,建立一個更平衡的組合,慢慢減持銀行股。
至於小米(1810),有發展,可長線持有。
------------------------------------------------
Q18168:
你好,龔老師,請教一下收息股
1長和現價51.x
同941中國移動58.x
呢2個現價入,長揸收息合理嗎?
麻煩你
龔成老師:
可以,都是有質素的股票。
不過,你預佢地增長力唔算強,只是收息,現價合理,分注可以,只要同時留現金就得。
------------------------------------------------
Q18169:
Hi老師,2400點睇
2382現價算平嗎,是否依然優質
龔成老師:
心動公司(2400)集團主要於中國、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及澳大利亞開發和營運網上遊戲,網絡遊戲都為免費,收入主要來自銷售遊戲內的虛擬物品所產生。
集團同時也開發及營運付費遊戲,以及與第三方遊戲開發商合作發行及營運授權遊戲。
業務上,有吸引地方。不過,我一向都新股半新股都無興趣,因為真實面要過一段時間先見到真章。所以新股估值困難,只建議你小注,同時你要明白當中的風險。
舜宇光學科技(2382)只是合理價,未平,這股有質素,可長線,不過中短期相信會較波動。
------------------------------------------------
Q18170:
龔老師你好丫,我係你的忠實粉絲,我有問題想請教你丫
我現時27歲,剛買樓,供$20000,供30年,現在還有大約120萬儲蓄。諗住大約用100萬左右去投資。用來幫輕供樓,想請你俾一些建議。
我諗住買
0002—$110000
0003—$220000
0066—$190000
0270—$65000
0435—$35000
0778—$130000
0823—$120000
1212—$63000
2388—$43000
餘下10-20萬做現金
求龔老師指點
龔成老師:
如果你要供樓,建議你留有一定的現金,唔好絕用資金,加上現時的大市只是處合理區,不算特別平,因此,唔建議你用太多,暫時動用$60萬已足夠,慢慢分注投資,餘下就等機會先用。
另外,上述股票雖然有一定的質素,但不少的增長力都不強,以你27歲,未必適合。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因此,建議你重新選股。你可以投資「平穩增長股」,加少少「潛力股」,「收息股」則不用投資。
------------------------------------------------
Q18171:
龔成老師 你好 見到你開post 都有啲成功例子 所以都想請教你
我啱啱大學畢業 搵到野做 2萬一個月 扣除家用交通費日常開支 一個月都應該儲到12000 我自己都有買過股票 但全部都仲坐緊 買左303 (平均62蚊)861 (平均6.5) 386 (4.08)
原本啱啱畢業都儲左9萬蚊左右 5萬蚊買左以上3隻股票 有打算短炒和月供股票 個人希望5-6年後有100萬結婚買樓 如果係呢個目標 月供股票做唔做得到
諗住供媒氣同盈富
同埋想問 2588 現價可唔可以入
所以想請教下你
龔成老師:
要留意3樣野。
第一,唔好再短炒,我之前做銀行、證券行多年,見證大量客短炒全部都蝕錢,只有長線才能有錢賺。
第二,你在選股上要提高能力,選一些更優質的股。
第三,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現時持有的偉易達(0303)、中國石油化工(0386)標算供的煤氣(0003)都只是收息股,你年輕,唔太適合投資這些股。
盈富(2800)可投資,而神州控股(0861)中銀航空租賃
(2588)小注都可以。
你要再選一些優質股,長期月供及投資,要「建立」一個增長優質的組合。
------------------------------------------------
Q18172:
龔成老師你好,我已經留意左你專頁好耐,但一直唔知點開始
我完全冇投資經驗,不過有儲開錢,最近公司裁員,而家手上可用的資金有20萬,想嘗試一下投資
我應該試月供股票,定係用呢20萬黎投資其他股票?
因為暫時都應該唔會有但穩定收入,所以想聽下老師意見
龔成老師:
你要做三樣野,第一,增加知識,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
建議你盡快睇《股票勝經》。
第二,了解銀行及證券行,去開一個證券戶口,並準備做月供股票。
其實兩者都可以,銀行就較方便,但手續費就較貴,證券行收費就較平。你可以先了解下不同的收費。
第三,將每月的部分資金,去做月供股票,供盈富(2800)。對初階投資者來說,月供股票是一個很好的累積財富方法,因為可避免你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原理如同儲錢,不過就不是儲現金,而是儲股票。計劃要長期進行。
另外,盈富是一個組合,適合絕大部分人投資,風險不高,長期儲貨可助你財富平穩增值,記住要長線持有。
當你在做上述三件事的同時,開始學下股票,了解下那些股票適合你自己。上述只同你簡單供盈富,當你過半年,有知識及少少經驗後,就可以利用你手上的資金,其中一部分,去投資股票。
如果你真的唔想月供,就自行慢慢,分注投資盈富(2800)。總之,現金唔好用得太快。
------------------------------------------------
Q18173:
老師你好,有問題想請教下,我今年48歲,計劃明年退休,另一半做生意的,已不用供樓,打算兩百萬投資股票
現在沒有持有任何股票,如果每月做到收息一萬作為生活費,請問投資組合應如何配置,同時現在市況可以開始吸納嗎?非常感謝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48歲,其實財富仍然有增長力,但就不能太進取,應該要以「平穩增長」作為核心。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
另外再加: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上述股,你可以分注去入,慢慢將資金,轉為優質股的組合,例如每個月入一次,分注去人,將買入價平均。盈富可較多。
你可以將$100萬,分開1、2年去入。餘下資金,就等機會先入。
當然,如果你目標是「現金流」,唔打算增長,只求收息,就可以這刻集中投資收息股。
你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如果你能承受到風險,有些更有超過8%、10%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要自己衡量,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只能小注)。
------------------------------------------------
Q18174:
龔老師你好,有投資問題想請教一下
小弟今年29歲 月入大概24k 資產有120k 之前冇投資股票經驗,而家想試下月供 扣除所有開支暫時有5k可以投資
盈富(2800)@3000
銀娛(0027)@1000
港鐵(0066)@1000
請問咁樣可以嗎?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可以。
這些都是有質素的股票,都可以長期進行月供,已經可以開始。
餘下的資金可以持有現金先,慢慢等機會先入市,暫時可以做左月供先。
月供要長期進行先有效果,唔好理中短期股價,保持進行就得。
------------------------------------------------
Q18175:
本人現年37歲,已婚有兩小朋友,家庭月入100K,正供兩層物業,月供30K及均已租出,租金足夠供樓,現金有300萬。
本人投資股票經驗少,若然想用200萬買股票作長遠收息,請問有哪些組合及什麼價位可以入市介紹?謝謝
龔成老師:
以你的年齡,財富仍有增長力,其實應集中「增值」多少少。
因為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不過,如果你本身怕風險,可以建立一個「平穩增長股」+「收息股」的組合。
平穩增長股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投資收息股,可以同時作為財富分配的一部分,但不建議將全部資金都投資,因為一定要留有一定的現金作防守,以備不時之需,以及若大市下跌,可以買平貨之用。
你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都可以。
如果你能承受到風險,有些更有超過8%、10%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要自己衡量,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只能小注)。
但要留意,現時股價只是合理,未到平宜,因此買入時宜分注,同時不能用盡現金。
我暫時建議你先用$100萬,在一年內,慢慢分注投資上述股票,同時增加投資知識。等你有知識及經驗後,之後才動用餘下的資金。
------------------------------------------------
Q18176:
Hello~ 龔成先生
見你會解答投資疑難,冒昧試下問你
我5月初死蠢誤墮投資騙局,買入(1701),隨後急瀉。
我對股票投資係零概念,近年生咗兩個小朋友就做全職主婦。諗住自己暫時無能力返工搵錢就試下買股票,點知💔
(1701)急瀉後,一直唔敢沽貨,仲蠢到再低追,宜家唔知點算?
1701買入
@2.71 ( 20000股)
@0.475 (40000股)
@0.4 (40000股)
另外想問下你,我手頭上有30萬積蓄(可動用) ,有咩股票值得投資增值?因為平日要照顧小朋友,無乜時間研究股票,請賜教
另外,聽完你啱啱講解嘅【98%散戶會犯的錯】, 我消化完係咪即係我宜家持有嘅1701根本係無質素嘅股,係咪唔應該期望佢會升返少少(e.g 0.8)。寧願現價沽出去投資優質股?
龔成老師:
首先你要明白一個概念,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質素、前景,不要被買入價影響。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如果企業核心因素未被影響,我地係唔需要理會。
途屹控股(1701)本身質素不佳,如果你有睇佢的業務情況,生意大跌,同時出現虧損,就算現時已大跌了很多,這刻仍未是平。
首先,長遠一定要賣出這股,絕對唔好再加注,問題是怎樣賣出。
佢係中國的出境旅遊產品及服務供應商,如果全球疫情過後,有機會升翻少少,你可以等一年時間,但你預好難上到$1以上。最多見佢升翻D,就要賣出。另外,如果這股現時佔你財富已有一定的數量,最好減少少先,以平衡風險。
至於投資其他股票,我反而希望你唔好心急,有時間學下投資先。最多動用小部分資金好了。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以及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
Q18177:
龔成老師,看過你facebook 的post 之後就著迷的買了你好幾本著作並一口氣看完,獲益良多,並增強了我本身的自信,由不相信自己有可能發達,變為想嘗試一步步向著擁有豐盛生活的一天努力
不過,看完80後百萬富翁和股票勝經,我都有一個疑惑,就係,書中一直強調只要買入的股票只要是優質股就不用怕佢短中期的波幅變動
無論如何它都會保持上升,但如果大圍因素有變,比如美國大選(只是一個例子,可以是將來其他因素),結果導致股票大瀉,而如果已有這個預期結果
就算是持有優質股,都要繼續持貨?還是先放光,再從低位再入?
再一次多謝你將在投資路上的經驗作無私的分享,多謝!
龔成老師:
在大方向來說,只要是優質股,我地會偏向長線持有的,因為這是最有效令財富增值的。
當然,不少受散戶都有你的想法,就是在某些時候,先賣出,之後等跌再入,正如你上述講「結果導致股票大瀉,而如果已有這個預期結果」。
如果真的能預期這情況,當然可以這樣做。
但我可以好肯定同你講,散戶的預測,錯的機會一定比正確的機會大!
4年前美國大選,民調一直都話特朗普輸,最後佢贏,同時,當時的股市,一直都預期特朗普如果真的贏左大選,股市會暴跌,但最後佢當選後,股市連升6個月。
所以,表面上「預期會跌,先賣出等跌再入」,是正確,但要估升跌,難度遠遠比你想象中高,如果你認為自己估到,這反而更危險。
------------------------------------------------
Q18178:
龔老師 我係絕對新手 大學未畢業 亦無修讀經濟 知道您推薦2800 比無能力選股嘅人 所以我都開始咗3000月供 但想請問如果我想更進一步
開始研究潛力股作長線投資 應該如何開始學習? 有冇邊本書介紹?
我睇了你的少年百萬富翁 知道你當年在圖書館搜集資訊,咁現 又有冇咩渠道能收集到研究股票嘅所需資料?
我認真希望能跟你學習 謝謝
龔成老師:
你睇《股票勝經》《選股勝經》《年報勝經》《50優質潛力股》,之後,你上港交所坡露易的網站,下載企業年報去研究,這是最好了解企業的方法。
https://www.hkexnews.hk/index_c.htm
------------------------------------------------
Q18179:
老師你好!本人一直有買賣股票,不過短炒為主,所以本金沒有大上落,輸小贏小。
之前9.x買入868,但10.x已放,現在後悔不已。想問老師投資策略,希望可以一年內倍增。現手持:
200股3690
300股9618
另有15萬現金留作投資用途
龔成老師:
你唔好再進行短炒,這根本無法贏錢,之後要以價值投資作為核心。
現時你持有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長遠有發展力,可長線投資。
不過,你唔好太過集中持有這些新經濟股,你應該建立一個平衡的組合,長線投資。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8180:
你好, 一直有睇開你既fb學習投資, 當中獲益良多, 現有一問題想請教下
我同男友今年都42歲, 大家都無物業, 兩人合共5萬蚊收入, 已儲有首期, 現各自和屋企人住公屋, 我地應否買樓呢? 始終年齡唔細, 而家先供樓好似太遲
龔成老師:
現時仍可買樓的,你地的年齡仍然可以做長年期的按揭。
你地先計算一些首期、每月供款金額、目標物業樓價,最重要是「供得起」原則。
香港樓市中短期會波動,但長遠仍是向上,雖然現時樓價唔算平,但從自住角度,仍是可以的,你地可以討論下相關計劃的可能性。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