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會表達喜怒哀樂,必有大事】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看到一篇文章,內容是吳醫師講述他近日在急診診斷一名第1型糖尿病孩子的經驗,讓我想起過去的一段往事。
那時,我是兒科住院醫師,剛進入兒科領域第二年,正在兒科急診接受主治醫生的指導,由於醫院位於市區,診所林立,白天來急診的病人並不多。
某個如常的平日白班,接近中午,一位爸爸帶著他三歲孩子來,說孩子好幾天沒大號了,想治療孩子的便秘。
「便祕為什麼要來急診呢?」
一問之下,才發現孩子便秘已經兩個禮拜了,孩子的父母甚至還遠赴外地尋求知名腸胃專家的意見,但便秘依然不見起色。
我看了一眼孩子。
孩子安穩的睡在父親的懷裡,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玩累了就睡,是很常見的事情,眼前這副畫面,看多了,也就習慣了。
等等......
「他從早上到現在,有沒有醒來過?」我問。
「有啊,但是醒來一下又繼續睡了。」
「所以起床之後有沒有玩?有沒有哭?有沒有吵著要什麼東西不要什麼東西?要抱抱?要看巧虎或Dora?」
「都沒有耶。」
「早上到現在也都沒有吃東西?」
「沒有,這幾天一直都這樣,很愛睡......」
我倒抽了一口氣。
「護理師阿姨,再幫我 Check 一次 Vital signs,備 IV,準備上針,抽 CBC、生化、驗一下指尖血糖,快!還有......再幫我備 Gas管,抽 Gas!」
我們很快幫孩子打上了點滴。
其實,我當下不知道為什麼要抽 Gas (血液氣體分析,可得知血中氧氣、二氧化碳濃度、酸鹼值等狀況),只依稀記得前輩曾分享過:「覺得病人怪怪的,抽個 Gas 就對了!」
「黃醫師,血糖機 show high!」護理師說。
沒隔多久,護理師桌上的電話響起。
「黃醫師,檢驗科報危值,孩子的血糖 600 mg/dL,Gas 很酸,報告已經發了。」
血糖高加上酸中毒,糖尿病酮酸血症!
「點滴先換成 N/S,run 20 mL/kg,然後,再請檢驗科驗一下 Ketone 吧,我來聯絡加護病房。」我說。
忙亂了一陣,我才有時間跟爸爸好好解釋。
孩子可能是第1型糖尿病患者剛發病,以酮酸血症來表現,需要住進加護病房。
爸爸第一時間無法接受,我在急診也只能初步解釋,剩下的,就要靠病房的內分泌專家了。
※
「精神、活動力」與「食慾」,是評估一個孩子病況最重要的指標。
但是,這個詞彙真的相當籠統,父母感覺的「精神、活動力」與「食慾」,和醫生會感到擔心的「精神、活動力」與「食慾」其實並不完全一樣。兩者之間仍有些落差。
當然,兒科醫生也有更客觀的評估方式:小兒評估三角(Pediatric assessment triangle),透過孩子的表現(Appearance),呼吸功(Work of breath),和膚色(Circulation),來判斷孩子是否正陷入危機。
其中Appearance,包含了肌肉張力、與人的互動、能否被安撫、眼神、以及哭聲。
「但是,這些細節,父母哪記得住啊⋯⋯」
後來,我想到一個更實用的判斷的方法:
「只要孩子會表達喜、怒、哀、樂,或各種慾望,大多沒有嚴重的問題。」
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看見孩子大哭、生氣、吵鬧,反而會覺得安心的原因吧。
要抱抱、生氣氣、哇哇大哭、要看巧虎、看到醫生會害怕,都是「活動力」還不錯的表現。
反之,一個孩子沒有情緒,沒有慾望,任人擺佈,那就真的要小心了,這個時候不要拖,盡快找到醫生評估才好。
每次帶醫學生巡診,我一定會跟他們分享。記下這句話,一輩子受用無窮。
「只要孩子會表達喜、怒、哀、樂,或各種慾望,大多沒有嚴重的問題。」
※
我還記得那一天,身為新任主治醫師的我,準備接手前輩交給我的門診病人,一一整理病歷,想好好了解,每一個孩子的故事。
我在電腦上,叫出你的病歷,找到你發病的那一天。
「當時,是誰幫你診斷的呢?」
我點開你來急診時的第一筆醫囑。
螢幕上顯示的是,我的名字。
我腦海裡浮現出你癱軟在爸爸懷裡樣子。
我看到了我當時寫的每一筆記錄,我開的每一條醫囑。
想起多年前的意外,第1型糖尿病讓你們全家猝不及防。
震驚、恐懼、無法接受。
後來,從門診的記錄發現,你回診的頻率漸漸拉長,從一個月一次,到穩定的三個月一次。
面對、理解、與之共處。
當一個兒科醫師,有時候我也很不能理解,
為什麼老天爺要讓孩子生這種病,
有時候,也不知道老天爺到底做了什麼安排,
也不知道,你會不會有印象,我就是當年在急診的那個住院醫生?
或許是緣分吧,在急診的那天,你遇到了我,我遇到了你,
多年以後,你又遇到了我,這次,是在我的門診
看著你活蹦亂跳的樣子,我想
無論如何,我會繼續照顧你,
今後,也會陪著你
好好長大。
#剛好說故事
「兒科護理學筆記」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兒科護理學筆記 在 剛剛好醫師-兒童內分泌 Dr. 黃世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兒科護理學筆記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兒科護理學筆記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兒科護理學筆記 在 [售書]護理專業課本、三元補習班課本、考古題庫- 看板Nurse 的評價
- 關於兒科護理學筆記 在 軟爛護理國考生a筆記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兒科護理學筆記 在 護理師『佳芯』國考必勝絕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兒科護理學筆記 在 兒科護理學-莊淑芬老師(考前重點試題解析) - YouTube 的評價
兒科護理學筆記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育兒筆記】15:最積極的耍廢──爸爸的「陪安胎」心得 (暘斌)
有時我們辛苦地上班,勞勞碌碌,終於撐到放假,如果週末可以躺在床上耍廢,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隨心所欲地追劇、看電影,有專人打理一切,沒有任何人敢招惹你,這種日子的確令人神往。
但,這種耍廢的日子如果要持續幾個月,且肚子裡裝著兩個小生命,24小時綁著儀器監控著他們的生命跡象,不能提早結束,結束意味著孩子就要早產。這種耍廢,就不太有趣了!
每一位媽媽都是偉大的,安胎過的媽媽,更尤其辛苦。安胎本身是一件很矛盾的事,如果可以選擇,沒有人想要安胎,而一旦遇到了,卻又希望可以安得越久越好。自己苦多久都沒關係,只希望孩子能在子宮裡住好住滿、發育多一些、體重重一點,這就是媽媽安胎時矛盾的心情,以及母親的偉大之處。
以前聽說某人曾臥床安胎,都覺得那是電視新聞般的遙遠故事。作夢也想不到,這樣的悲劇會發生在我太太身上,「完全臥床安胎76天」。所謂的「完全臥床」,是指吃、喝、拉、撒、睡,全部在床上完成,躺著吃三餐、躺著換衣服、躺著洗頭擦澡⋯⋯。我也在醫院住了兩個多月,此生最辛苦、最難忘的歲月。之前一直不願意面對,時隔一年半,終於決定動筆紀錄那段安胎生活,稍一回想,往事竟如此清晰,彷彿昨日。
(一)從天堂到地獄
2018年5月26號,當時的我躊躇滿志,對自己的人生非常滿意。未滿三十歲,家中有老房供我暫住、有新車可代步、從事我最喜歡的工作、有嬌妻相伴,且即將成為龍鳳雙寶的父親。當天我們和最要好的另一對夫妻朋友相約,到北海岸度過兩天一夜的假期,想把握孩子出生前清閒的時光,盡情玩樂,甚至把每個週末的行程都排得滿滿。
2018年5月27號,在觀海民宿裡的美好早晨,芳瑜忽然感覺肚子緊緊的,休息一陣子不見好轉,她當時直覺不對勁,我們便決定直奔產檢醫院。現在想想,那個「直覺」真幸運,如果再貪玩,晚個半天,大概就要生了吧。總之,我們結束了北海岸之行,開啟了安胎之旅。
飛車到了醫院,芳瑜躺在病床上,儀器一測,宮縮的數值直逼臨盆等級,當下就被收住院了。因為是週日,先在醫院觀察一晚,隔天再做進一步檢查。
2018年5月28號,一早要去做腹部超音波。到了檢查室,我還一派輕鬆,延續著之前的屁孩心態,心想:「等一下就要出院回家囉,送啦!下週末還要跟導師班學生、家長們去福隆度假哩⋯⋯。」當檢查員大叫「快請醫生過來會診!」時,我還沉浸在美好的想像裡。芳瑜被推出診間後,我興奮地迎向前去:「晚點要回家了嗎?」沒想到她哭喪著臉說:「剛剛檢查員說什麼,你沒聽到嗎?」我:「沒啊!怎麼了?」芳瑜:「子宮頸已經短到照不到了!」
「砰!」我瞬間墮入萬丈深淵。
病床推回病房,醫生前來關心時,臉上也帶著焦急與不安:「怎麼會這樣?」當下我已方寸大亂,囁嚅地問醫生:「萬一現在寶寶出生的話,存活的機率高嗎?」醫生說:「我會請小兒科醫師來跟你們說明,另外,你們要做好安胎到出生的準備。」聽到「小兒科」三個字,我臉都綠了,那時雙寶才24週,體重600公克左右。這時,很多新聞上看過的「巴掌仙子」的畫面,一一在腦中浮現。
我不願再多想,就在此時,芳瑜焦急地說:「我感覺內褲濕濕的,好像有羊水流出來,該不會快生了吧?」當下我簡直緊繃到想哭,但必須強作鎮定,請護理師來檢查一番,後來確定不是羊水,只是一般分泌物。
這麼一折騰,我的情緒已到達崩潰邊緣。護理師離開病房後,我走到房間廁所前的轉角(那個小區塊是視線死角,怕躺著的芳瑜看見),我直接跪下了,祈求老天爺保佑我的老婆和孩子們。我不算一個好人,但一輩子也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真的不要這樣對我⋯⋯,當下更想哭了,但還是強忍著淚水。
後來家人們陸續趕來,我騎車回家拿東西,一個人在機車上放聲大哭,這輩子沒有哭得這麼慘過。口罩裡又是鼻涕、又是眼淚,這是我整個陪安胎的過程中第一次哭,也是最後一次。不到48小時前,我們還在北海岸逍遙快活,忽然間掉入煉獄的感受,是如此的真切。
(二)從地獄返人間
在陪伴安胎的過程中,我做了三個關鍵的決定,運氣很好,這三個決定讓我們從地獄返回人間。以往家裡的大小事都是芳瑜在安排,我只要當個「愛運動的讀書人」就好了。但如今,芳瑜倒下了,過慣好日子的我,得獨自站起來,用爸爸的肩膀撐起這整個家。
第一個決定:轉到臺大兒童醫院安胎。
2018年5月28號的下午,聽了專業人士的意見後,我們決定簽下自願離院同意書,並且自費坐救護車轉院。兒醫的整體醫療環境相當專業,重點是,那裡的病房有對外窗,視野相當遼闊,對於緩解「我」焦躁的心情大有幫助(反正芳瑜只能躺著,看不到😆)
第二個決定:使用安胎自費藥。
入住兒醫後,醫生好心詢問我們,要不要使用自費藥?他說效果很好,對人體沒有副作用,唯一的副作用就是「貴」!我問了價格後,發現依照芳瑜的宮縮狀況,一天平均是一萬六左右。雖然當時距離預產期還有大約一百天,我當下沒有做太多思考,馬上決定要用。錢,再賺就有了,老婆和寶寶們,豈是金錢可以衡量?後來,自費藥果然神奇,我們成功安住寶寶了!
第三個決定:自費住單人病房。
起初一到兒醫,情況危急,隨時可能要早產,我們先住在「產房」十天左右。當時住的是雙人房,芳瑜安胎需要靜養,但隔壁床都是週數已到,即將臨盆的產婦。有時是半夜要生,「開一指、開兩指、開三指……」,隔壁床的媽媽因為陣痛而大叫,即使我們完全可以理解那種辛苦,但對於正在努力「安」住寶寶的我們,聽到隔著兩層布幕的鄰居在努力「生」小孩,心情和睡眠品質真的大受影響。
後來狀況穩定一些,醫生允許我們搬到11樓,一般婦產科的病房。當下我就決定自費住單人房,雖然一天的病房費要價4500,家裡的存款也不多,但如之前所述,錢再賺就有了,「母好」均安才是首要目標。
於是我們就在名為「11PE03」的病房裡,展開我們的安胎生活下半場。
「完全臥床安胎」的一天行程大致如下:
AM 1:00
大夜班巡房、媽媽吃藥和上廁所
AM 5:00
大夜班再度巡房(護理師很貼心,盡量不吵醒爸爸😆)
AM 7:00→AM 7:30
媽媽起床上大號(不要懷疑,在床上),我準備早餐和顧門口
AM 7:30→AM 8:30
吃早餐
AM 9:00→AM 9:30
白班護理師巡房、會陰部沖洗、四天換手打點滴
AM 9:30→AM 11:30
我看書、芳瑜看情況(沒宮縮就很自在,有的話很緊繃)
AM 11:30→PM 2:30
我買飯一起吃,一起追劇
PM 2:30→PM 3:30
睡午覺
PM 3:30→PM 4:30
我起床做運動,芳瑜看情況(同上)
PM 5:00
小夜班巡房
PM 5:30→PM 7:30
我買飯一起吃,一起追劇(我父母一週送餐兩次,感恩啊!)
PM 8:00
刷牙、洗臉、擦澡(床上完成)
PM 9:00
小夜班巡房(早期每天都有不同的住院醫師來塞陰道塞劑,後來我學會了,便自行幫她。)
PM 9:00→PM 10:30
看看書、滑滑手機,就寢
日復一日,平安就是福。
基本上,沒有「宮縮」時,日子還算愜意,一有狀況時,上面的作息就毫無意義。芳瑜肚子上就綁著測宮縮的儀器,數值隨時上下波動。她躺在床上看不到,而每當我瞥見數字飆升,都會假裝沒看到,以免讓芳瑜緊張。但肚子就長在她身上,往往也會感受到不適,休息一下好轉,那就罷了,若維持一段時間,不論白天黑夜,護理師都會衝進來關心,甚至調高點滴的劑量。這時我們兩個人都會很緊張,又怕影響對方,一起裝沒事,這大概就是安胎時最累的時刻吧──心累。
撐到28週之後,日子就好過一些,我們知道寶寶基本上生命無虞,安胎至少及格了。每週五下午是照超音波確認寶寶狀況的時候,往往勞師動眾,護理師幫忙打理儀器,我和傳送員一起推病床,移至九樓檢查,短短的路程,兩小時卻跑不掉。
因為下午的檢查很累人,我們每週五的中午就會吃好一點,有時叫外送,有時是我充當Uber,順便慶祝每週五是孩子的週數向前加一的好日子,算是安胎時期的小確幸。
隨著寶寶的週數越來越大,我們就越來越安心,彷彿有從地獄返回人間之感,甚至開始和醫生敲定剖腹產的日期,是要0816跟我生日同天,還是0822和我兄弟同一天呢?
(三)人間即是天堂
2018年8月9日PM 9:00,寶寶即將滿35週,我們一如往常,準備舒服的培養睡意時,芳瑜心跳忽然狂飆至200多。護理師反覆確認後,就和主治醫師討論,應是健保安胎藥的副作用所致,考量寶寶的週數已夠,他們便決定把健保藥停了。
當時我還天真的以為,這次我們一樣可以化險為夷,如同之前撐過的每一場宮縮風暴。沒料到宮縮始終未曾停息,凌晨兩點,護理師和住院醫師一群人浩浩蕩蕩地進到病房來,並進行內診,我和芳瑜都很錯愕,原來,要生了!
護理師要我簽手術同意書時,我全身顫抖著,原本以為一切會按照劇本走,沒想到結局來得這麼突然。因為手抖得太厲害,無法簽字,後來用左手強行將右手壓在護理站的櫃檯上,才勉強簽下了我的名字。
當天清晨,姊弟倆相繼出生,「母好」均安。
回想安胎過程的種種,就像一場夢,卻又如此清晰。如果沒有安胎的歷程,我應該會是個「豬隊友」吧!仗恃著我父母為了金孫們去考了保母執照,以及岳父母家裡住得近且支援力強大,我應該就是那種一到假日,就想丟包小孩,圖自己清閒快活、好好放鬆的爸爸,更不可能有請育嬰假的打算。
因為經歷過最辛苦的完全臥床安胎,帶養孩子的辛苦真的不算什麼。我也開發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能力──「感受幸福的能力」。安胎結束之後,不時會在日常的小事中感受到幸福。
有了幸福感的人生,人間即是天堂。
作家史鐵生曾說:「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話雖如此,時隔一年半,我仍然努力將那些事化為語言,努力讓那些事盡量貼近它們原本的樣貌,以茲紀念──我們那「最積極的耍廢」的安胎歲月。
Lin Binder Emily Liang
兒科護理學筆記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幫治病的AI越來越多,但你一定要知道這些事
吳志奇 / 何渝婷編譯
2019-12-26 17:40
僅在美國,每年有成千上萬的患者死於完全可以治癒的心臟病。
但是因為無法及時發現這些問題,導致臨時出現狀況時心臟驟停。而AI可以解決提前預測的問題。
美國使用AI改進心臟病治療方法的核心人物之一Mayo,在過去三年和團隊已經發表超過20項關於心臟病學AI的研究,並在數十家保健診所進行了現場算法測試。
這些正在開發的算法,能在手術之前檢測心臟功能的細微差別,預測心臟的異常和即將發生的疾病。
這只是AI可以在醫療保健上發揮重大價值的一面。
隨著AI工具越來越多進入醫療保健產業,它未來能執行的任務,包括了接聽電話、病理審查、人口健康趨勢和分析、治療藥物和設備設計、閱讀放射圖像、制訂臨床診斷和治療計劃等等,甚至還能和患者交談。
而現在AI已經為醫療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好處。
MIT Technology Review通過與900多位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訪談,發現AI已經被用來改善數據分析,實現更好的治療診斷以及減輕管理負擔。
報告顯示,AI讓臨床醫生有更多時間來執行其他任務,以及為患者提供越來越多的個性化訂製的最佳護理。
在8月發表的研究中,Mayo表示,預付心臟病的算法已經能夠以 80%的準確率,準確辨識患有心房顫動的患者。
除了臨床醫生,AI技術還給其它營運、研究人員以及患者,都帶來了很多便捷之處。
後方的醫生能承擔做筆記、更新電子健康記錄等更多行政工作,而且部署的AI越多,醫生在電腦上花費的時間就會越少。
相關研究人員還能加快開發新藥物治療的速度並降低成本,通過利用分析,來挖掘以前未開發的重要臨床數據,對醫療進行個性化設置。
患者也能在整個過程中,加強對自己護理的改善,通過應用程式與醫生進行更多的互動,並簡化獲得護理的流程。
但同時,任何一種新事物都必須經歷雙面的試煉。
越來越多AI實驗,都是「快速嘗試,然後快速失敗,未來再去修正」的方式展開,當AI產品進入現實,檢查結果很容易讓人失望,因為大部分產品還沒有足夠的數據和成果支撐。
在醫療保健上使用,風險就更大了。
AI的風口下,很多研究結論常常被誇大,不僅是因為大家對此的關注度很高,據研究公司Gartner 7月份的一份報告,僅在今年第三季度,醫療人工智慧就吸引了16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資金,幾乎達到虛高預期的頂峰。
但 《歐洲臨床研究雜誌》1月份的一篇文章指出,很少有科技新創公司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發表他們的研究。還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很多AI開發人員對昂貴而耗時的試驗根本沒有興趣。
儘管軟體開發人員還是會誇耀其AI設備的準確性,但他們的AI模型其實大部分是在電腦上測試,而不是在醫院或其他醫療機構中進行。
《深度醫學:人工智慧如何使醫療保健再次成為人類》的作者Topol也表示:「美國出售的AI產品都沒有經過隨機臨床試驗測試。事實上,大多數AI設備根本都不需要FDA批准。」
這就表示,讓未經驗證的軟體進入市場,患者就像成為了不知情的白老鼠。
不過西雅圖艾倫AI研究所執行長Oren Etzioni表示,AI開發人員有足夠的經濟動機,來確保他們的醫療產品安全。「如果AI產品快速失敗,意味著很多人死亡或受到嚴重傷害,沒有人願意看到這一點,包括投資者在內。」
但AI系統本身依然是個「黑盒子」(飛行記錄器),開發人員也不清楚,數據是如何運算而得出最終結論的。
史丹佛大學生物醫學倫理學中心的兒科學教授Mildred Cho表示,AI 系統有時會根據與疾病無關的因素做出預測,這會導致提前預測的結論錯誤,同樣也會耽誤到病情治療,而且,如果醫生以此為據,也可能進行不必要的檢查或誤判。
加拿大一家公司曾開發過一個AI軟體,能根據講話來預測一個人是否有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結果發現AI判斷出現很多異常,因為系統認為老人們沒有講對單字,但事實上,後來才知道是因為他們很多都不懂英語,而不是因為有認知障礙。
同時,醫療服務機構和患者之間因此而產生的不信任感,以及人們對隱私洩露的恐慌感,也是這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
但這並不是代表要對醫療保健產業的AI研究適可而止。
正好相反,要鼓勵研究人員進行更創新的開發,以及更落地的實驗,未知風險要進行嚴格處理。對於醫療機構來說,無論有沒有AI介入,都要盡可能保證患者的安全。
而每個身處其中的人,需要謹慎辨別所有新的事物,切勿病急亂投醫,無論是在健康本身或是其他方面,保護好自己的利益。
附圖:(梅奧診所Mayo Clinic)
(團隊成員Friedman讀取患者的心電圖檢查結果)
資料來源:https://news.knowing.asia/news/7797fcd7-b182-46e4-ba2a-e5baa5bdb011?utm_source=dable
兒科護理學筆記 在 軟爛護理國考生a筆記 - 考試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學系 ... 以下正文- 由於小女子對沒有插畫的筆記實在是厭世到一個不行所以自己的筆記不管怎麼樣就是硬要畫 ... 跟兒科有關的胎血循環. ... <看更多>
兒科護理學筆記 在 護理師『佳芯』國考必勝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內外科護理學✓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快動動手指頭☝☝ 這裡下單喲 http://shopee.tw/f10107171/52491917 #佳芯國考必勝絕#護理師國考必備#全部手寫筆記. ... <看更多>
兒科護理學筆記 在 [售書]護理專業課本、三元補習班課本、考古題庫- 看板Nurse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為要販賣的書籍
可7-11店到店65
郵局少量65 多80
若有考試上或書本購買問題皆可來信詢問
可以幫忙挑選書本!
如果是要考執照考的,可以看書籍分類
會註明這些書適合哪個階段練習!
一、護理專業課本(內容皆有重點+筆記,書況良好)
1.產科護理學-新文京/2010.6.15---200元
3.精神科護理概論-華杏/2010.10---200元
4.身體檢查與評估指引-新文京/2009.1.5---200元
5.慢性病護理學-匯華/2009.1---150元
6.長期照護實務-永大/2002.9—100元
8.兒科護理學-永大/2011.2---220元
9.新編基本護理學-新文京/2009.8—130元
12.安寧緩和醫療-理論與實務-新文京/2009.10—190元
13.內外科護理學上冊+下冊-華杏/2010.5—500元
15.內外科護理技術-新文京/2008.1.18----250
--------------------------------------------------
二、實習輔助手冊(書況良好.乾淨.幾乎無筆記)
1.華杏醫學縮寫詞典-華杏/1998.1---30元
2.實用醫護手冊-華杏/1998.3---------20元
4.最新護理診斷手冊-華杏/2009.12---250元
--------------------------------------------------
三、考試用書、考古題類 (適合考前6-12個月以上寫)
6.護理教師自編精神科總複習(全冊分章節+歷年題庫+筆記)/2013—280元
7.新護理師捷徑(基本護理及護理技術)-華杏/2009.10—50元
8.新護理師捷徑(解剖生理學)-華杏/2009.10—50元
9.新護理師捷徑(內外科護理學)-華杏/2010.9—90元
10.新護理師捷徑(精神科護理學)-華杏/2011.2—60元
12.2013全方位護理應考e寶典(病理學)-新文京/九成新+筆記+重點—100元
13.2013全方位護理應考e寶典(產科護理學)-新文京/八成新+筆記+重點—200元
14.新護理師寶典(兒科護理學)-永大/九成新+筆記+重點+實力評量本1本---200元
15.2013全方位護理應考e寶典(解剖生理)-新文京/八成新+筆記+重點—200元
16.2013全方位護理應考e寶典(微生物與免疫)-新文京/九成新+筆記+重點—100元
17.護理師模擬考考卷-產兒+精公+內外+基護+基礎醫學=>約4800題---350元
---------------------------------------------------
五、三元及第補習班2013護理師執照班/考古題
(都是老師自選的重點考題.適合考前三個月複習)
1.兒科護理學週考試題本-王英/全冊精選試題+筆記—50元
2.產科護理學週考試題本-王英/全冊精選試題+筆記—50元
3.衛生護理學週考試題本-王雪/全新!全冊精選試題+全新—100元
4.基本護理學週考試題本-徐珮瑜/全冊精選試題+筆記+全冊模考考卷1份—90元
5.微生物與免疫學週考試題本-尤峰/全新!全冊精選試題,全新—70元
----------------------------------------------------
六、三元及第補習班2013二技護理題庫班
(老師自編的重點考題.皆有重點.老師的補充筆記,適合考前三個月)
1.基本護理學-徐珮瑜/內容為重點+近五年考古題----150元
-------------------------------------------------------
八、三元及第補習班出版2013考古題.二技.護理師專技考用
(是補習班老師自己出的題庫本,聚焦系列解析清楚而且豐富,適合考前6-12個月練習)
1.護理師練習曲/專技考全範圍精選題目.全新---200
2.生解基護95-100二技歷屆試題/六成未寫-----20
5.聚焦系列-精神科-凌荃/全寫過---100
6.聚焦系列-護理行政-徐珮瑜/八成未寫過---100
7.聚焦系列-藥理學-蔡牧名/九成未寫過---190
8.聚焦系列-微生物與免疫-吳念華/全新---150
9.聚焦系列-基本護理學-徐珮瑜/一半未寫過---220
------------------------------------------------------------------
九、其他三元及第補習班書籍
****考前三個月適用的考古題類
1.2011年內外科護理學週考試題本-徐珮瑜/全冊精選試題,筆記+全冊—30元
2.2011年精神科護理學週考試題本-郭美立/全冊精選試題,全新----20元
3.2011年兒科護理學週考試題本-王英/全冊精選試題,全新----20元
****三元課本
4.2011年護理師專技班-藥理學護理學課本-蔡牧名/全新--------40元
8.2011年護理統測二技、插大班-國文課本上+下冊-陳元/全新--------80元
9.2012年護理統測二技、插大班-國文課本下冊-陳元/全新--------30元
10.2012年護理師專技班-病裡學課本-徐三元/全新--------40元
※ 編輯: mnio 來自: 42.75.60.235 (09/14 14:52)
※ 編輯: mnio 來自: 42.75.60.235 (09/14 14: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