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10/2 14:00 的 #線上講座直播,主題為:#People – 環境、空間與人的聚變,特別邀請到的講師皆具有串聯環境、空間與人的專長與經驗💪💪💪
主持人 #王俊雄 老師是 實構築 季刊總編輯,實構築季刊的創立宗旨便是打造一個台灣的國際建築平台,每一期都介紹了許多精彩的建築作品案例;
與談人 #吳宜晏 老師為前欣建築主編,帶領了一系列的 #建築走讀,直接和人們一起體驗建築,走入環境;
與談人 #蕭有志 老師的 #大量交織計畫,透過資源轉換、嫁接與整合等模式,不論是建築教學,還是藝術創作,都將其理念實踐於都市環境中;
與談人 #賴人碩 老師創辦的 #繼光工務所,更是身體力行本展的主題─#聚變,將單一空間的影響力發揮到極致。
與談人 #黃姍姍 總監所帶領的忠泰美術館團隊,也努力將美術館打造成為平台、觸媒、智庫。
在生活中,可能在你平常沒有注意到的角落,有那麼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嘗試新事物,如果有很多群人都在嘗試改變,相信這個社會會變得更加美好!期待本周六的講座,大家線上見囉~~
🔸活動日期:2021年10月2日(六)14:00-16:00
🔸直播平台:忠泰美術館Facebook粉絲專頁
🔸共同主辦: 忠泰美術館、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主持人:
🎤王俊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主任、實構築季刊總編輯)
🔹與談人:
🎤吳宜晏(意點創異股份有限公司經理)
🎤蕭有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賴⼈碩(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黃姍姍(忠泰美術館總監)
🔸注意事項:
1. 活動將於忠泰講廳直播進行,為避免群聚並落實社交距離,不開放現場觀眾參與。
2. 講座影片結束後仍將保留於忠泰美術館Facebook粉絲專頁。
3.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異動之權利,活動一切更動將以忠泰美術館官網與Facebook粉絲專頁公告為主。
💡預約參觀連結:https://tinybot.cc/jutbooking/
++++++++++++++++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
Drawing Ambience: Alvin Boyarsky and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2021.05.08 SAT – 12.05 SUN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參觀資訊|全票100元、優待票80元(學生、65歲以上長者、10人以上團體);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者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票(優待票及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
展覽介紹│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2946
同時也有3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
兒童展覽台北 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講師介紹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系列講座二:People – 環境、空間與人的聚變,本次講座特別邀請了幾位在台灣重要建築平台與計劃的參與者,同時也扮演著Gatherer的角色,在各個時間、空間裡聚集了人事物,在這當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產生的變化,如何形成跳脫建築界線以外的連結呢?#敬請期待
🔸活動日期:2021年10月2日(六)14:00-16:00
🔸直播平台:忠泰美術館Facebook粉絲專頁
🔸共同主辦: 忠泰美術館、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預約參觀連結:https://tinybot.cc/jutbooking/
++++++++++++++++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
Drawing Ambience: Alvin Boyarsky and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2021.05.08 SAT – 12.05 SUN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參觀資訊|全票100元、優待票80元(學生、65歲以上長者、10人以上團體);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者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票(優待票及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
展覽介紹│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2946
兒童展覽台北 在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國際漫畫系列講座🚀
【探尋與對話:閱讀世界中的漫畫 A Voyage to Comic Between Cross-Domain Dialogue】
學術講座2 Comic Talk
【漫畫藝術視界 Exploring Comic Art】
◾報名網址 click to sign up👉🏻https://wenk.io/t10ZvEeE
👉🏻名額加開,盡速報名以免向隅。
◾2021/10/2(六)Sat. 13:00-17:30 on「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YouTube頻道👉🏻一定要記得先報名喔 ! !
⌓⌓ ⌓⌓ ⌓⌓ ⌓⌓
漫畫是藝術嗎?在歐洲漫畫被視為藝術形式之一,還被稱為「第九藝術」。漫畫以圖文的方式,以含括視覺和文學的表現手法,傳達故事及意念,這次活動講者們分別以來自法國、英國、臺灣等不同地區的研究學者、評論家、創作者,以不同觀點和經驗探討漫畫藝術發展,一同探索漫畫敘事藝術的魅力。
✨本次講座特別邀請✨
◾引言人:法文譯者/藝評家 陳文瑤
◾講師:
插畫家/漫畫創作者 阿尼默
藝術家/漫畫創作者 周依
法國安古蘭歐洲高等圖像學院漫畫學程教授 Johanna Schipper
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倫敦傳播學院/Comic Research Hub教授 Ian Horton
漫畫評論家 吳平稑
⌓⌓ ⌓⌓ ⌓⌓ ⌓⌓
🌍插畫家/漫畫創作者 阿尼默🌍
以插畫、漫畫、動畫等媒材創作,出版作品包含繪本《情批》入選2021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年度主題「Poetry詩類別」評審優選獎,漫畫集《小輓》獲得2020年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拉加茲獎青少年漫畫類首獎,漫畫作品呈現高度文學性及藝術性,並於2020年參展法國安古蘭漫畫節台灣館。
⌓⌓ ⌓⌓ ⌓⌓ ⌓⌓
🌍藝術家/漫畫創作者 周依🌍
橫跨插畫、平面設計、漫畫等領域的藝術家,並與國內外出版社、品牌合作。於2010年開始創作藝術性漫畫,出版多本藝術書與ZINE,並前往多國舉辦展覽,近期有漫畫作品〈Lottery〉收錄於《波音漫畫誌 Vol.3》、〈TAIPEI STAGE 台北綜藝團〉收錄於美國西雅圖獨立出版社《Cold Cube 04》等。
⌓⌓ ⌓⌓ ⌓⌓ ⌓⌓
🌍法國安古蘭歐洲高等圖像學院漫畫學程教授 Johanna Schipper🌍
約翰娜(Johanna Schipper)於1967年生於台灣彰化,法國漫畫藝術家,自2010年起任教於安古蘭歐洲高等圖像學院,進行漫畫學程的創作教學及研究,出版漫畫作品《Une par une》、《Nos âmes sauvages》等,曾於2004年以在法國與台灣出版《出生在她方》(Nee quelque part)描述她2002年重返台灣的回憶之旅。
⌓⌓ ⌓⌓ ⌓⌓ ⌓⌓
🌍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倫敦傳播學院/Comic Research Hub教授 Ian Horton🌍
現任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倫敦傳播學院Graphic Design Communication教授(Reader) 及Comic Research Hub研究成員,以漫畫研究探討漫畫與藝術史、平面設計、應用等領域,進行多項漫畫研究發表及出版,現與漫畫研究學者Maggie Gray合作進行漫畫與藝術史研究,與Comic Research Hub教授Ian Hague進行漫畫及設計研究。
⌓⌓ ⌓⌓ ⌓⌓ ⌓⌓
🌍漫畫評論家 吳平稑🌍
於法國安古蘭歐洲高等圖像學院修讀漫畫學程,進行漫畫研究及創作,經營「manga.kurabu 格格俱樂部」,發表漫畫閱讀、分析及知識, 並於Openbook、《CCC創作集》、《漫射報》發表漫畫評論、海外漫畫博物館介紹、漫畫報導等文章。
⌓⌓ ⌓⌓ ⌓⌓ ⌓⌓
✨趕快報名講座,徜徉在藝術及漫畫的波浪中!
✨活動完全免費,名額有限,不要錯過囉!
⌓⌓ ⌓⌓ ⌓⌓ ⌓⌓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1國際漫畫系列講座 #漫畫藝術視界
💕追蹤漫博小隊 Instagram|https://wenk.io/t20tq6Nv
兒童展覽台北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兒童展覽台北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桃園市立美術館#美術館#青埔特區
這是青埔青塘園旁正在興建的桃園市立美術館及兒童美術館工地,位於中壢區高鐵南路二段兩側,目前進度是兒童美術館已經可見二層的鋼骨結構,而美術館則還在開挖地下室停車場的部份。預計兒童美術館是將於2022年底優先完工,而美術館是隔年竣工。
兒童美術館是地下一層,地上四層的建築館舍,總樓板面積約為7208平方公尺,規劃提供兒童美術館展覽室、主題餐廳、兒童藝術資源教育中心、國際演講廳及兒童美術教室等。希望透過多元互動方式學習,讓桃園地區的小朋友有個美育環境的成長空間,以提升兒少年美術教育機能。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山水畫家的藝術」頻道推薦播放清單:
梁震明水墨作品賞析: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9nXm38PQcabEIbffxyp-h
梁震明水墨創作介紹: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TfktfF0G6o3zCLipJvc-n
水墨藝術材料介紹: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s1alttOymTOkXl3IhRW04
紓壓療癒輕音樂空拍影片: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CrrHknKxWuwRy8UIh6EnUQ
台灣海景空拍影片分享: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471Ieo4YaalS5yvbDAIyu
4K畫質空拍影片分享: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72YQD4vgRR9NaI-brI-4Q
桃園青埔特區記錄: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BSI3tWDXsgQUuzgKzRSGxY
新北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fbQybqr__G4cLGrtVugsl
桃園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BweKa4jfWGZW39J9ASipD7
新竹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k7e3AvAuU6IWQsbvn49e6
宜蘭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CnNCun9gC5UM3In0ztXDG_
#DJI #dronefootage #dronevideo #dronephotography #dronestagram #drones #fpv #djiglobal #photography #pro #aerialphotography #dronepilot #travel #nature #dronefly #fpvfreestyle #quadcopter #dronevideo
兒童展覽台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夢想始於足下_100行動畫展」個展介紹
訪問藝術家:王桂玲
畢業於東方設計大學五專部美術工藝科,從事兒童畫教學10餘年,目前於企業擔任教育訓練規劃師。
三年前開始執行多項「100天行動」計畫,也為自己設下100幅畫作為目標,因而重拾起20年前放下的畫筆。
走過半百人生的我,歷經過人生的起起起落,猶如四季的春夏秋冬,本次畫展以四季光景來表現,四季展現出生生不息生命力,光總是給人溫暖與帶來希望,期望賞畫者透過賞畫過程中找到自己心中希望與動力。
本次畫展名稱定為夢想始足於下_100行動畫展_,王桂玲個展,希望借由我的100次行動實踐,激勵好友們~大膽的向宇宙下訂單吧! 只要你夠努力、夠堅毅、勇氣十足的朝目標前進,相信全世界都會來幫助您實現夢想,這是我的首次個展,期待能與您在會場相遇!
展出地點:臺北市藝文推展處-第三展覽室
展出日期:2021.4.03~15
展出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5號
展出時間:周二~周日 10:00~17:00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