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C專欄-番外篇:桃園兒少代表培力工作坊大公開】
#K編解密
#台少盟出任務前進桃園青民協一齊衝
#從團隊凝聚到議題討論
這次台少盟接到桃園市政府的委託,與青民協及前任台北市兒少代表,共同撐起這次培力兒少代表的重任。會有這次少年培力的緣起,就要回到各縣市少年委員會尋找少年代表開始說起,為了符合《兒童權利公約》中提及的兒少表意權(與自身相關事務的意見發表)、被傾聽權(成人必須傾聽權衡與回應),不再只是將兒少的聲音拒於門外。因此,各縣市將積極保障兒少的話語權,讓各代表們能在會議上充分發言,然而,代表們也不是一開始就對議題提案內容討論,以及自身的權利有足夠的掌握程度,那就由我們這群培力專員來帶領他們進入兒少代表們的世界。
5月23、24日兩天,五位專員們設計了充實有趣的工作坊內容,從第一天上午的破冰之旅、兒少代表知多少、輕鬆入門CRC,讓少代們能彼此認識,初步從基礎理論,講解為何大家齊聚一堂成為代表們,全盤的掌握兒少權利所保障的意涵,並積極為桃園少年們發聲。下午是團隊活動信任帶領、歷屆少代們分享,這次的代表們年齡分佈從12到18歲,但年紀大小從不是侷限想像的關鍵,從大家的互動狀況,都可以觀察到不同年齡提出的解決方法,是如此的新穎也能激盪出更多火花。
次日整天都是在為模擬少年委員會準備,從上午的議題咖啡館,就分為教育與課綱、兒少公共參與、學生自治、霸凌、性別五個面向,從與兒少相關的生活切入,了解他們的需求為何,進而提出具題的實施方法措施,供委員會上討論。接下來的模擬少年委員會,由幾位專員分別扮演在委員會上的常見角色,從精準控時的主席、敷衍搪塞的局長、支持少年聲音的團體及教授、到反對少年過於自由的成人委員,讓未參與過的少年略知一二,及現場可能會發生的狀況。當然實際上不可能照劇本那樣順暢,如何培養少年代表們有可以因應的強健武器及內在知識,就是接下來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在兩天的工作坊尾聲,我們彼此建立了支持(support)、尊重(respect)、信任(trust)三大核心價值,也初步達成參與團隊的規則及共識,選出六月實際進到少年委員會的四個代表。期待在少年代表們實質參與過一次以後,可以進一步的分享他們的心得及想法,抑或政府在保障兒少表意上,還有什麼能更努力的目標!
=========================================
你也關心兒少的權益保障嗎?
歡迎以小小的零錢贊助台少盟,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用定期定額,敲響下一代!
台少盟捐款專區:https://reurl.cc/pdWr9e
兒童權利 心得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兒童節,看到各處都在分享連假哪裡有好玩的親子遊樂景點時,最近思考許多的我,特別想在這一天跟大家分享一本書─
《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
這本書的作者,1879年生的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Korczak)是一個猶太人,同時也是波蘭醫生、作家、教育家,他創辦了猶太孤兒院,實驗「以兒童為主體」的教育,為兒童人權與教育奉獻畢生,在二戰期間,因為拒絕離開猶太人聚集區,最終與他所愛的兒童們一起在集中營遇難。
而1989年於聯合國通過、超過兩百個國家簽署的《兒童權利公約》正是依照柯札克的思想精神而定。
柯札克對於兒童人權的思考。是將兒童視為權利的主體,在他眼裡,「孩子思考的方式不會比大人差,只是以不一樣的方式思考。」同時他也認為「在想要認識孩子前,先認識你自己。」父母或照顧者對於自身感受的覺察與信任,是對孩子尊重的基石,能確保不被四處飛竄的教養知識亂了手腳。
這對現在各個教養流派百花爭鳴的時代,更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
我很幸運,在畢業後的十年間,我在一所教育理念以兒童為主體的學校教學,累積了十幾年來關照孩子也觀照自己的寶貴經驗。一直到我當上母親、離開學校教職,從參選至今,看見許多沉重的兒少傷害事件,包括各種兒虐、意外甚至致死案件、成長過程中層出不窮的霸凌事件、兒少/校園性侵案,每一起都像扎在心上的一根刺,讓人難受,這都是許多家庭一輩子難以撫平的傷口。也讓我常常思考,我們可以為孩子們做些什麼?
3/24這天,我在陰雨天推著嬰兒車,帶著小特助到台北去參加了一場民間自發辦的公益講座《就要你好好的~兒童安全權益免費公益講座》,座談中盡是在各領域中,關心兒童權益的人士與爸媽,更難能可貴的是整場講座的氛圍是相當尊重並友善孩童的,帶著對孩子各階段發展的理解、以及對許多攜子爸媽想參與的支持,孩子在現場的活動與聲音都被充分包容,正因為這群大人們看過的悲傷事件太多,在場孩子自在的嬉鬧與歡笑聲,其實都是平凡而幸福的天籟。
第一場由小燈泡媽媽─王婉諭,揭開了講座序幕『從家庭教育談社會安全』;接著,中華民國 兒童權益促進協會理事長─王薇君姑姑,跟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跟大家分享了『從法律與幼兒教育層面談兒童安全』;台大兒科醫師─呂立醫師『從醫學談兒童安全』則分享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及實用的居家安全常識;最後,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常務理事、也是歐巴桑聯盟-生活政治小民進擊全國總召的張淑惠,則是分享『從推動兒童人權主流化,拉起兒童安全的照護網』。
上個禮拜,我跟著市府社會處,一起去做托嬰中心的訪視輔導,想更進一步了解在幼托這個部分,市府的業務單位、專業督導人員,是如何為所有孩子與爸媽們在把關孩子的照顧環境與品質,包括幼兒的活動與課程、環境與衛生、甚至濕度溫度與燈光亮度的控制,都有嚴格的標準。而我一直在意的,是幼托人員的素質與勞動條件,大人的身心狀態很重要,無論是保母、教保人員或是全職爸媽,唯有一個大人的身心都能被照顧與支撐,他們也才有足夠的能量與健康身心,得以照顧好孩子。💗
孩子,不該是被支配掌控的附屬幼體,而是獨立的個體,一個完整的人。
每個出生在這世界上的孩子,都應該,也值得被好好珍愛與對待。
送上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也許愛就是
我引導你 回到你自己
一個輕柔的過程 💗」
perhaps love is the process of my leading you gently back to yourself.
衷心祝每一個孩子兒童節快樂💗
包括每位大人心中的那個小小孩。
願自己跟眾多伙伴們,能努力營造出友善兒童、讓兒童能安心快樂成長的社會。
我們會繼續努力~👊
#兒童人權
#一起來守護每個孩子
兒童權利 心得 在 妙雅 Miaoy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整個現代的教育方式,都在渴求孩子當一個方便的孩子。它一步步按部就班地催眠、壓制、用強硬的手段毀滅孩子內心的自由和意志,他堅毅的靈魂,以及他渴求和企圖的力量。」
-
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Korczak),醫生、作家、哲學家、作者以及教育家,以推廣兒童權利先驅的身分為世人所知。在他的作品《如何愛孩子》於台灣出版後,其教育理念感動了無數讀者。
因為他的精神與許多人的努力,1989年,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至此,兒童的權利終於能受到明確的保障。
而十二月在臺大,也有一系列關於兒童權利的活動!
-
12月1日中午12點,《歐洲兒權展:波蘭經驗》在臺大圖書館日然廳開場,包括譯者林蔚昀介紹《如何愛孩子》一書,用最清楚的方式,帶你理解‧柯札克的理念。
同一天下午一點,臺波雙方兒權維護研討會,在臺大法律學院霖澤館,邀請波蘭兒童人權監察使馬雷克‧米哈拉克先生,並由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廖福特先生主持,與我們分享守護兒童權利的心得。
另外還有《兒童權利公約》新書發表會,一系列的活動等你參與!
-
12月1日到12月20日,相約在臺大!
-
詳細資訊:
http://bit.ly/2fkhjrp
現在立刻報名:
研討會:https://goo.gl/forms/ZgqyUOVilAE8FJ542
展覽: https://goo.gl/forms/nZ5NynxJiXOc0VzW2
=========
Did you know that Poland was among the first countries to appoint an Ombudsman for Children? Throughout December, we will put on a series of events which will give you a chance to learn more about protection of children’s rights, and Poland’s leading role in youth advocacy.
On December 1st at noon, we invite you to join us at the opening of the "European Human Rights for Children: Polish Heritage" exhibition in the Zu-Zan Hall of NTU Library. The translator, Ms Lin Gorecka, will promote the recently published book by Janusz Korczak "How to love a child?"
Also, we look forward to welcoming you to a seminar on "Protections of Children’s Rights in Poland and Taiwan." It is also scheduled to take place on December 1st, at 1:30 pm, at the School of Law of NTU (1301 Multi-Media Room).
The seminar will feature many prominent speakers who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children’s rights. Among them are the Polish Ombudsman for Children, Marek Michalak, the Chairperson of the International Janusz Korczak Association, Batia Gilad, and a social adviser to the Ombudsman, Barbara Smolińska-Theiss. The host of the seminar will be Professor Liao Fu-te, from Academia Sinica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d Law.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human rights.
Also, stay tuned for a new book about children's rights!
We hope you join us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or more details, please: http://bit.ly/2fkhjrp
-
To register for the seminar:
https://goo.gl/forms/ZgqyUOVilAE8FJ542
To register for The exhibition:
https://goo.gl/forms/nZ5NynxJiXOc0Vz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