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漿菌快篩
患者狂咳不止? 今天咱們來談談「黴漿菌」。
並跟大家分享這十多年來的心得。
大家有聽過「黴漿菌」嗎?這是一種比細菌小的病原體。
主要影響我們的呼吸道,導致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等。
主要症狀是久咳、狂咳、咳到不能自已。
以前讀書,總是說黴漿菌感染,主要是久咳、乾咳,患者活力很好。偶爾會發高燒,但不一定,我們會稱他「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
因為一般的大葉型肺炎,患者都會很不舒服,會臥床。而肺炎+活力好,要考慮是黴漿菌。
以前阿,如果要證實黴漿菌感染,要抽血「兩次」。第一次檢驗黴漿菌的 IgM (抗體),兩週後再檢驗一次,如果有上升四倍以上,才能證實患者這次有感染。
這顯然是太麻煩了,而且隔兩週才知道,所以臨床上很不實用。
以前教科書上也說,黴漿菌主要感染學齡前兒童,四五歲以上的孩子才比較常見。
=======================
不過這十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告訴我教科書上寫的也許不完全正確。或者跟台灣的現況不完全相同,畢竟台灣氣候、人口集中度跟西方都有所不同。
我們的確在很多小小孩身上看到黴漿菌感染。我在想是不是因為診斷不易(小小孩困難抽血),所以黴漿菌的感染率被低估了?
還好現在有黴漿菌快篩。準確率還不錯。
(快篩有兩種,健保給付的要抽血驗抗體,另一種挖喉嚨的是檢驗抗原,健保目前沒有給付)
教科書上說主要是乾咳+活力很好。
但最近有蠻多個案,有痰的咳嗽+活力不佳,然後抽血證實是黴漿菌感染。
所以活力好不好也不能當作判斷標準了。
=======================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幾天前的一個孩子。
高燒 40C 三天+帶痰的咳嗽+活力不佳。
使用一般藥物治療無效。
還好現在有新武器,可以做黴漿菌快篩。檢驗之下,確診黴漿菌感染,使用針對性的抗生素後,這孩子就恢復得相當好。
有的時候,我真的是感嘆科技的進步。我也認為科技的普及,會改變教科書的內容。
我想,小小孩黴漿菌的感染率,應該是比教科書上統計的高。臨床表現也不見得是教科書寫的那樣。
最後,想跟大家說,久咳不癒不見得是黴漿菌感染。在孩子身上要考慮氣喘、黴漿菌感染、感染後咳嗽、胃食道逆流等等。但是黴漿菌的確是久咳不癒的重要診斷之一。然後有很多其實是氣喘。
以上跟大家分享黴漿菌的小知識^^
兒童氣喘診斷標準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患者狂咳不止? 今天咱們來談談「黴漿菌」。
並跟大家分享這十多年來的心得。
大家有聽過「黴漿菌」嗎?這是一種比細菌小的病原體。
主要影響我們的呼吸道,導致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等。
主要症狀是久咳、狂咳、咳到不能自已。
以前讀書,總是說黴漿菌感染,主要是久咳、乾咳,患者活力很好。偶爾會發高燒,但不一定,我們會稱他「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
因為一般的大葉型肺炎,患者都會很不舒服,會臥床。而肺炎+活力好,要考慮是黴漿菌。
以前阿,如果要證實黴漿菌感染,要抽血「兩次」。第一次檢驗黴漿菌的 IgM (抗體),兩週後再檢驗一次,如果有上升四倍以上,才能證實患者這次有感染。
這顯然是太麻煩了,而且隔兩週才知道,所以臨床上很不實用。
以前教科書上也說,黴漿菌主要感染學齡前兒童,四五歲以上的孩子才比較常見。
=======================
不過這十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告訴我教科書上寫的也許不完全正確。或者跟台灣的現況不完全相同,畢竟台灣氣候、人口集中度跟西方都有所不同。
我們的確在很多小小孩身上看到黴漿菌感染。我在想是不是因為診斷不易(小小孩困難抽血),所以黴漿菌的感染率被低估了?
還好現在有黴漿菌快篩。準確率還不錯。
(快篩有兩種,健保給付的要抽血驗抗體,另一種挖喉嚨的是檢驗抗原,健保目前沒有給付)
教科書上說主要是乾咳+活力很好。
但最近有蠻多個案,有痰的咳嗽+活力不佳,然後抽血證實是黴漿菌感染。
所以活力好不好也不能當作判斷標準了。
=======================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幾天前的一個孩子。
高燒 40C 三天+帶痰的咳嗽+活力不佳。
使用一般藥物治療無效。
還好現在有新武器,可以做黴漿菌快篩。檢驗之下,確診黴漿菌感染,使用針對性的抗生素後,這孩子就恢復得相當好。
有的時候,我真的是感嘆科技的進步。我也認為科技的普及,會改變教科書的內容。
我想,小小孩黴漿菌的感染率,應該是比教科書上統計的高。臨床表現也不見得是教科書寫的那樣。
最後,想跟大家說,久咳不癒不見得是黴漿菌感染。在孩子身上要考慮氣喘、黴漿菌感染、感染後咳嗽、胃食道逆流等等。但是黴漿菌的確是久咳不癒的重要診斷之一。然後有很多其實是氣喘。
以上跟大家分享黴漿菌的小知識^^
兒童氣喘診斷標準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患者狂咳不止? 今天咱們來談談「黴漿菌」。
並跟大家分享這十多年來的心得。
大家有聽過「黴漿菌」嗎?這是一種比細菌小的病原體。
主要影響我們的呼吸道,導致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等。
主要症狀是久咳、狂咳、咳到不能自已。
以前讀書,總是說黴漿菌感染,主要是久咳、乾咳,患者活力很好。偶爾會發高燒,但不一定,我們會稱他「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
因為一般的大葉型肺炎,患者都會很不舒服,會臥床。而肺炎+活力好,要考慮是黴漿菌。
以前阿,如果要證實黴漿菌感染,要抽血「兩次」。第一次檢驗黴漿菌的 IgM (抗體),兩週後再檢驗一次,如果有上升四倍以上,才能證實患者這次有感染。
這顯然是太麻煩了,而且隔兩週才知道,所以臨床上很不實用。
以前教科書上也說,黴漿菌主要感染學齡前兒童,四五歲以上的孩子才比較常見。
=======================
不過這十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告訴我教科書上寫的也許不完全正確。或者跟台灣的現況不完全相同,畢竟台灣氣候、人口集中度跟西方都有所不同。
我們的確在很多小小孩身上看到黴漿菌感染。我在想是不是因為診斷不易(小小孩困難抽血),所以黴漿菌的感染率被低估了?
還好現在有黴漿菌快篩。準確率還不錯。
(快篩有兩種,健保給付的要抽血驗抗體,另一種挖喉嚨的是檢驗抗原,健保目前沒有給付)
教科書上說主要是乾咳+活力很好。
但最近有蠻多個案,有痰的咳嗽+活力不佳,然後抽血證實是黴漿菌感染。
所以活力好不好也不能當作判斷標準了。
=======================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幾天前的一個孩子。
高燒 40C 三天+帶痰的咳嗽+活力不佳。
使用一般藥物治療無效。
還好現在有新武器,可以做黴漿菌快篩。檢驗之下,確診黴漿菌感染,使用針對性的抗生素後,這孩子就恢復得相當好。
有的時候,我真的是感嘆科技的進步。我也認為科技的普及,會改變教科書的內容。
我想,小小孩黴漿菌的感染率,應該是比教科書上統計的高。臨床表現也不見得是教科書寫的那樣。
最後,想跟大家說,久咳不癒不見得是黴漿菌感染。在孩子身上要考慮氣喘、黴漿菌感染、感染後咳嗽、胃食道逆流等等。但是黴漿菌的確是久咳不癒的重要診斷之一。然後有很多其實是氣喘。
以上跟大家分享黴漿菌的小知識^^
兒童氣喘診斷標準 在 兒童氣喘診療指引 的相關結果
氣喘 之肺功能的診斷標準. 1. 支氣管擴張試驗:. 病人在吸入兩劑短效支氣管擴張劑後15-20分鐘,其FEV1增加. 12%以上(當FEV1低於1公升時較不可靠),或是PEF增加15%以上 ... ... <看更多>
兒童氣喘診斷標準 在 兒童氣喘病| 衛教單張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的相關結果
氣喘兒童 常有下列症狀:胸悶、咳嗽、喘鳴、以及間歇的呼吸困難且有「咻咻」的喘鳴 ... 有氣喘和異位性體質的家族史。 診斷標準. 臨床表現; 肺功能檢查(年齡大於5歲). ... <看更多>
兒童氣喘診斷標準 在 兒童氣喘診療指引 的相關結果
國際氣喘診療指引將氣喘治療分為成人與兒童,各自有適用之. 診療標準1,2,但學齡前兒童因其氣喘症狀有時在步入學齡後會. 自主消失3,且治療方式較為特殊將另行獨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