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本土藝術團體自組「大埔藝術學堂」
舉辦一連七日 免費網上藝術節《隔離藝術ing》
衝破疫情隔膜 一齊投入社區藝術交流
《隔離藝術ing》一連七日免費網上藝術節
日期:5月25日至31日
詳細節目內容:請參考附圖的節目表📷
播放頻道:「 #大埔藝術學堂 」
YouTube: https://bit.ly/3cpzBWg
疫情之下,市民要保持社交距離,群眾無法聚集,人與人之間愈來愈陌生。但就算我們在隔離之中,仍然可以透過藝術尋找心靈交流,學習並發現生活的美好。大埔藝術中心當中有十個駐場藝術團體,在抗疫期間靜極思動,決定自組「大埔藝術學堂」,並於5月25日至31日,舉辦一連七日的免費網上藝術節《隔離藝術ing》。演出項目非常多元化,包括踢躂舞加Handpan、印度Bollywood舞蹈、青少年粵劇折子戲、一場瞓覺音樂會、嬰幼兒專屬五感劇場、從武術中尋找藝術等等,與觀眾們同樂同學,最後一天更會有閉幕直播大匯演,內藏神秘節目!
藝術家們希望在這段時間,與大埔街坊甚至全港市民,衝破隔膜交流,將來有機會,冀能一起創作更多社區藝術。
由折子戲、Bollywood舞蹈到一場想你瞓著的音樂會
「大埔藝術中心」前身為大埔官立中學,改變用途後早於2019年9月已經啟用,目前共有二十一個藝術團體進駐,主要以表演藝術團體為主。平日他們會舉辦不同工作坊,大埔區大人小朋友都可以參加,另外又有黑白盒劇場、活動室、藝術資訊中心,可予市民租場或查閱藝術資料。可惜目前大埔藝術中心因疫情關係,暫停向公眾開放,導致一眾藝術團體,難以再用傳統方法,接觸到社會大眾。
當中十個駐場藝術團體,包括耀鳴聲劇團、STEP OUT Studios、BEYOND Bollywood、大細路劇團、
藝術本子、香港五感感官嬰幼兒劇場、二犬十一咪、人仔叔叔創意教室、藝造人才、TEFO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決定自組「大埔藝術學堂」。他們於5月25日至31日,將會舉辦一連七日的免費網上藝術節《隔離藝術ing》,以下是各團體的簡介,以及他們的表演項目(每個團體有機會演出多過一個項目):
《隔離藝術ing》一連七日免費網上藝術節
日期:5月25日至31日
詳細節目內容:請參考附圖的節目表
📷
播放頻道:「大埔藝術學堂」YouTube:https://bit.ly/3cpzBWg
1. 耀鳴聲劇團
表演項目:《大戲入門班》、《迷你小生學化妝》、《盡顯功架耍花槍》
耀鳴聲劇團為非牟利粵劇團,由葉沛纓老師主理,是次會表演青少年粵劇折子戲。粵劇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於2009年被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吸收民間各種技藝,以唱、做、念、打的手段來表現戲劇的內容;而折子戲則是指戲曲中其中一「折」戲的意思,通常是全劇最精華片段。耀鳴聲劇團將以三段折子戲展現粵劇音樂及唱腔之華美,並由青少年演員擔大旗,將傳統技藝承傳。
2. STEP OUT Studios
表演項目:《踢 Tap 學堂》、《親子爵士舞學堂》、《踏靈音樂迷離夜》(Tap dance x Handpan)、《The Late Show: Still In The Maze》 (Tap dance x Guitar x Beatbox)
STEP OUT Studios踢躂舞教室,由兩位20多歲的年輕舞者創立,將以輕鬆短片介紹踢躂舞歷史,分享著名演出及經典電影片段, 最後還會教授踢躂舞的基本舞步及簡單編舞。
另外他們將教授一些爵士舞的基本技巧,並會以迪士尼電影主題曲作音樂的編舞,讓大家於家中創造好玩回憶,爵士舞都可以是親子活動。
其實踢躂舞者既是舞者,亦是音樂家,所以這次表演也會加入創新元素:與二犬十一咪合作的《踏靈音樂迷離夜》,融合踢躂舞與Handpan,另外更有 Tap Dance x Guitar x Beatbox,不同藝術家首次合作,交換靈感,創造有beat又靈性的即興演出。
3. BEYOND Bollywood
表演項目:共三集《印「蹈」線上教室》
真正實踐社區多元共融,由印度人親授簡單易學的3段印度舞蹈,觀眾在家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從造手、表情、服飾和化妝了解印度文化,當中包括印度民族舞及Bolloywood舞,有趣少見,絕對不能錯過。
4. 大細路劇團
表演項目:共三集《親子創意卜卜齋》
大細路劇團成立於1999年,是一個專業兒童劇團,除帶給兒童娛樂外,更藉戲劇感染兒童,豐富其生命,亦讓成人重拾童真。這次意粉叔叔與導師們,將為大家簡單介紹如何利用家中環境演出原創舞台小品,一家人輕輕鬆鬆一齊扮鬼扮馬,將屋企變成獨特舞台!
5. 藝術本子
表演項目:《笨雄加油》、《飛住先,對摺吧!》、《電車小叮在哪裡》、《簡單地好似大師咁繪畫》、《我有理由》
藝術本子成立於2003年,讓孩子及學員在獨特設計的主題課程,和專業藝術訓練中,無拘束地發揮創意潛能,透過創作和討論去認識社會事物,啟發孩子的觀察力。
這次他們會分享不同繪本故事,讓兒童思考及感受故事情節,配合視覺藝術創作及創意戲劇,以故事帶動一連串好玩的創意藝術和手作活動予小朋友及家長。
6. 香港五感感官嬰幼兒劇場
表演項目:《左一半·右一半》X「感官X簡約物件」、《畫畫》X「感官X簡約物件」、《呼呼·呼》X「感官X簡約物件」、《我是黑白》X「感官X簡約物件」、「劇場玩繪本」X 感官互動劇場工作坊
香港五感感官嬰幼兒劇場是全港首個以感官為切入點的嬰幼兒專屬劇場。今次將透過五段演出及分享,介紹國際及本港嬰幼兒及兒童劇場特色,並讓大家體驗感官互動劇場演出、「感官X簡約物件」戲劇遊戲課程,實踐無界限及多元劇場文化。
7. 二犬十一咪
表演項目:《畫一場瞓覺音樂》(Handpan x 尺八 x 畫畫)、《摺埋的藝術 • 假記真導》、《摺埋的藝術 • 假記真導》、《摺埋的藝術 • 告解創作》、《摺埋的藝術 • Home of Glory》、STEP OUT Studios x 二犬十一咪 : 《踏靈音樂迷離夜》(Tap dance x Handpan)
二犬十一咪是本地裝置藝術家及插畫家,是次最主要的表演之一「摺埋的藝術」,是因為有個原定四月舉行的展覽,因為疫情而取消,四位藝術家被迫「摺埋」在家,空白的時間反而聽到自己內心的對白,發展出意想不到的新創作。
而「一場瞓覺音樂會」,就是想用充滿想像空間的handpan和tongue drum,還有其他世界不同的樂器,以走向內心和靈性的音樂,送觀眾進入想像,希望大定聽到瞓着覺,醒了又再瞓⋯⋯
8. 人仔叔叔創意教室
表演項目:《 詠春與人生》、《顏色日誌》、《另類家長學堂 ▪ 故事魔法棒》
人仔叔叔為全職劇場工作者及社區藝術策展人,自1987年開始從事劇場創作、設計及管理工作。
《 詠春與人生》─人仔叔叔請來詠春師父陳顯釗,從武術中尋找藝術,探索拳術與表演藝術訓練之間的共通性和相容性,哲理中了解人生的意義,實踐《生活詠春》,如何面對逆境,探索生命的價值。
另外,由兩個簡單的攝影創作-《顏色》及《日誌》。《顏色》重新微觀在生活上忽略的色彩,由家居中(或平日經過的路)集合一起成為作品。《日誌》用相機記錄時間,細看變化-用以'縮時拍攝' 的概念,把物件/事情的變化記錄下來。
在這競爭激烈的處境中,在子女學業、成長和教養上家長都備受壓力。《另類家長學堂 ▪ 故事魔法棒》將介紹如何利用講故事這支魔法棒,不但可以輕鬆解決親子溝通上的大小難題,更可以找到適合孩子個别特質的學習方式。
9. 藝造人才
表演項目:《我哋有舞》(參加者須事先報名)
藝造人才讓想跳舞但怕跟不到拍子、記不到舞步、覺得自己身體不協調的拋開框框!大家可以在這裡一起體驗舞蹈的可能性、發掘每個人內在的舞者。
是次的項目《我哋有舞》為集體創作,參加者須事先報名,並將會與舞者C+於網上連線一起即興創作舞蹈,各自在家都可以共舞。
10. TEFO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
分享:《An Online Learning Design Framework for the Creative Disciplines: Technology-Enabled Creative Learning (TECL)》、《「協作的藝術」專題分享》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TEFO)成立於2002年,一直致力推動戲劇教育及應用劇場的發展,連繫業界與國際同業交流及對話。是次分享專為藝術業界而設,有關科技與藝術以及劇場遊戲影片。
*內容如有調動,以當日播出的節目為准
想接收更多《隔離藝術ing》及「大埔藝術學堂」的資訊,請Follow及Like以下專頁:
「大埔藝術學堂」Facebook:https://bit.ly/3fvLVpY
「大埔藝術學堂」IG:https://bit.ly/2yzDucN
「大埔藝術學堂」YouTube:https://bit.ly/3cpzBWg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兒童 粵劇 課程 在 Luvin 菁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從用左新電話,
我已經無用美圖好耐,
學生傳張相返來嚇親我。。
依家嘅美圖做咩搞到我個樣咁攰.....
雖然可能事實都係有啲攰😅😅
@兒童戲劇教育專業教師證書課程
#artiste #Luvin #actress #hkig
#cantoneseopera #xiqu #teacher
#actingclass #acting #course
#traditional #art #粵劇 #跨媒體藝人
兒童 粵劇 課程 在 劉天賜個人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教育認真講
香港的教育已走向重質不重量的大路上。
很多學生從幼兒園至中學畢業,『隨俗的家長們』都想盡千方百計加重他們學習的種類:才藝方面,學鋼琴、小提琴、芭蕾舞,繪畫等等,語言上學普通話、法語、西班牙語等。一周七天都擠滿了學習課外技能及語言的課程,小孩子吃力吧,童年便在奔波中渡過。
為什麼家長不送子弟學二胡、洋琴,粵劇舞臺功架?又為什麼不學阿拉伯語、俄羅斯語?答案很簡單,因為使子弟學習那些項目,乃有功利之,心,上述所學項目有可能增加他們入讀所謂『名校』可能性,或長久有利於『搵食』(謀生)。甚至認為『有分加』!故此,威迫利誘可憐的無助的小孩子做一些他們天性不感興趣的事情。然而,付出代價甚大,小孩子最寶貴的十多年童真便相對地被活活剝削了。一生永不能補償!(何況所學並非他們興趣,忘記得一乾二淨。)更加嚴重的,無形之中使到下一代沒有發展個人潛能的機會,順民的種子已經埋下了!
德國及歐洲人文及科學文明進度領先的國家,從幼兒園開始便保護兒童學習的心靈,德國法例不允許幼兒擔負沉重『學前教育』,小孩子心中早已藏有極廣闊的創意種子,如果家長稍為留意孩子一舉一動,發至由心的說話,必能發現小孩子創意蓬勃,令大人慚愧。這些並非『幼稚想法』,而是不在社會規範影響創意之前,天然流露的創造本性。試看,古今中外的天才都能夠超越過去的成就,自成一番事業。
或者,家長們認為,子弟並非天才,只希望達到當今社會『搵食』的水平,然而,天才有限,可是不給與天才機會,便等同握殺天才,於心何忍。所謂『搵食』的水平?是什麼?基本的社會知識,common sense便是了。家長們請不要忽略了孩子EQ、AQ的鍛煉,成長之後,才是『搵食』的技能。當然,全世界教育家都強調德育先決性、重要性,缺乏德育的孩子將會成為『惡魔』,能力愈大愈可怖,他們利用所學,天賦聰明,環境優勢等等條件發展掙錢能力,或甚爭權能力。一到了財雄勢大,而缺乏道德之心,沒有同理心,缺乏同情心,別只是一隻難於收拾的『猛獸』,可能現世被消滅,可能在歷史遺臭萭年。
家庭,學校,社會都有責任,尤其在小孩子開始進入人類社會,接觸社群,便是德育的開始。
我說了一大段話,有什麼與他人不同的呢?
大家可以發現:我提出的數個概念:天才的創意,EQ、AQ的鍛煉,社會基本知識,common sense,家庭,學校,社會所教導的德育,認知同理心,同情心都是當今公開試,校內試不會考驗的。不設有等級ABC優良常可劣,不設評分,50分合格,卻由社會打分,影響小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