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的,成為一個快樂的母親
孩子跟我分享,語文老師讓他們看的一篇文章,是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在《親子天下》網站上寫的。
文章裡面說,每個成人內在都有一個孩子,而這個「內在小孩」有五個分身,分別是(以下是文章的摘要):
1. 神奇小孩:我們心裡覺得「無所不能」的那一面。
2. 孤單小孩:我們心裡覺得「與別人格格不入」的那一面。
3. 貧窮小孩:我們心裡覺得「還想要更多」的那一面。
4. 創傷小孩:我們內心覺得「自己受傷了」的那一面。
5. 永恆小孩:我們內心「抗拒長大」「不想承擔責任」的那一面。
這五個內在小孩的原型,許皓宜心理師在《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由》這本書裡面,有更詳細的說明,大家有興趣可以再找書來看。
我分享這一段,是因為我其實很能感受到,身為「母親」,我們內在小孩不斷在潛意識中吶喊與運作的過程。
每個媽媽彷彿都是育兒專家,談起孩子的時候,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內在那個神奇小孩,帶著我們興奮地成為母親,也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覺得自己有無限大的創造力。
然而,成為母親之後,我們卻也變成了一座孤島。曾經的朋友,如果沒有一起成為母親,那麼很容易因為妳們彼此在作息、生活與話題的差異,而慢慢漸行漸遠。有多少個夜晚,妳看見朋友穿著時髦的衣服,在IG上打卡,說她們正在某間知名的餐酒館,享受下班時間的美酒佳餚。而妳,卻匆匆忙忙趕回家,換上哺乳衣,把小娃掛在身上餵奶,一面準備晚餐。哺乳衣上,沾有洗不掉奶漬。孤單小孩總在這種時候浮現,懷抱著心愛的孩子,但妳的表情卻五味雜陳。
然後,妳的貧窮小孩,讓妳開始跟那些年輕貌美的同事比較,你甚至很可能跟過去的自己比較。看著曾經的照片,照片上纖細的腰、豐滿的胸部,有彈性的皮膚,有一段時間妳可能不太敢照鏡子,每天清晨在鏡子裡看見的那個,因為睡眠不足而有著熊貓眼,全身皮膚鬆垮、水腫的女人,到底是誰?
比較帶來感傷,創傷小孩覆蓋了妳的意識,讓妳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笑容。有時候,你想要捨棄掉所有的職責,讓永恆小孩帶著妳,流浪到不知名的、沒有孩子哭鬧的地方......
妳也有過這些心情嗎?我知道,很多很多一直努力著的母親,都有一樣的經驗。我曾經在生完老大老二的時候,經歷過產後憂鬱症的陰影,所以我完全能夠理解,在母職的情境中我們的煩惱與不安。
所以,如果妳在育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陷入了焦慮與憂鬱,請妳不要因為這些經驗而氣餒,更不需要因為這些情緒而自責。
因為這些情緒的產生,並不意味著妳是一個抗壓性低的女人,反而是因為,妳太想做好每一件事,妳太渴望一個更好的自己,太想成為一個完美的女人,而讓自己太累太累,最後陷入憂鬱的迴圈之中。
如果妳正在憂鬱之中,看到這篇文章,不妨試著深呼吸,正視自己的感受,告訴自己:「這些情緒都很正常,我的內在小孩也很正常,有這些想法不是我的錯。」
即使這些情緒讓人不舒服,但我們可以不要因此評價自己,只要靜靜的看見它、感受它。然後,適時的拍拍自己的肩膀,對自己說:「親愛的,妳已經盡力了!妳已經是一個很好、很盡責的媽媽了!放過自己吧!」
這也是我生下老三後,並沒有被憂鬱席捲的原因之一。因為在第三次經歷母職的過程中,我選擇放過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但不預期結果,花更多的時間,去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去肯定自己的用心,並試著照顧好自己。上班時享受職業婦女的成就感,下班後享受與嫩嬰彼此陪伴的時光。
用這種「活在當下」的心態來生活,我反而能夠更自在的,成為一個快樂的母親。
內在原型 榮 格 在 女人迷 woman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心中的萬人迷擁有什麼樣的特質呢?活潑大方、善解人意、__?但你知道透過心靈整合之父榮格,是如何透過內在原型,看見萬人迷背後的核心議題嗎?
內在原型 榮 格 在 療心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為什麼要過這種日子?
的確低潮時,在房裡哭到換氣過度的時候,會這樣有點生氣。但我其實,已經坦然接受憂鬱症出現在我的人生裡,甚至開始有點感謝它。
.
幾天前和友人見面,他闡述自己因疫情失業許久,前些日子確診憂鬱。於是希望我這個有12年病程的…「前輩級」病患🤭給他一些建議,然後他偷偷紀錄了所有對談,並回傳給我,以下分享給大家:
------
#你的憂鬱症確診起因是什麼
每個人罹患憂鬱症的原因、歷程、病況演變,絕對是不相同的。我的話…根據一直以來不停止的惡夢、夢裡我總是受害,是那一個被惡人追殺、被恐嚇、被打被揍的角色,以及我容易恐懼較權威型、強勢型、面露冷酷易怒或暴躁的人 這樣的情況來評估 ,加上接收諮商、跟內在原型小孩告解後,確定是起因於童年受暴,包含言語暴力辱罵、肢體虐打。
#當初怎麼會想求診精神科呢
和一般人一樣,加上以前哭的時候常會被斥責只是抗壓性差,所以我北上生活後,以為逃離最初的受虐環境,一切就會沒事,也要自己心裡強大一點、不要軟弱,後來的確是…只要告訴自己「不要再想了」心情好像就可以假裝沒事;可是在大二開始半工半讀後,突然有整整兩個禮拜我沒辦法睡覺,
真的是每一天都沒辦法入睡,眼睛閉上就夢到自己挨揍挨罵,然後被自己的哭聲嚇醒,天亮之後去上課、去打工,都可以假裝沒事,可是一到晚上我回租屋處就會恐慌,眼睛閉上就會害怕,那時候夜不成眠真的太痛苦,我察覺那真的是無法好好過日子,
那個時候我就開始想去了解心理學,然後我讀到…他應該算是我現在學習和鑽研的方向,是一位心理學派的領袖,他叫做榮格,他的經典著作《紅書》中就有提到這段:只有不理解黑暗的人,才會恐懼夜晚。透過理解你內在的黑暗與神秘,你會變得簡單純粹。身體明明累得很,但是卻不敢睡著。
看完這段我真的恍然大悟,所以下定決心要正視內在的陰影和傷痛,就去中正區一間身心科診所。
那第一次,我是哭著走進診所的,櫃檯小姐一看就知道我是「初診」,馬上給我衛生紙,然後跟我說「沒關係,有來就是好的開始,會越來越好的」當下哭的原因是覺得自己好丟臉,竟然真的要變成一個靠吃精神科藥物才能過日子的人…然後那是我第一個接觸的精神科醫師,他那時候跟我講一句話,他說,「現在的人都有情緒控管的問題,但都不承認,有的人早就有精神疾病,但是沒有病識感,沒有病識感、逃避的人,才真的連醫生都治不了了。」
#那現在你對憂鬱症的想法有甚麼改變?為什麼改變?
一方面是真的從精神科醫師跟諮商師(我陸續換過幾個諮商師)身上接收到很多專業的建議,真的可以把一些偏差的觀念改掉;一方面是,我後來接受了,這個病可能真的已經是我的一部分,它完全融入我的…整個身心。我本來以為,好吧,可能吃個幾個月的藥然後有看醫生,就像感冒那樣,有時候可能三天份的藥都還沒吃完,它就會自己好了,但是憂鬱症真的沒辦法這樣,
你可能這一個月真的漸漸有起色,也不再突然大哭崩潰,那些自殘的行為也都忘了、不再有,可是很遺憾的是,可能有一天好端端的走在路上,你瞄到一個媽媽溫柔地牽著國中女兒,或是突然淋了一場雨,大概在…胸口的位置吧!會突然,真的是突然被一隻手掌重壓的感覺,突然心裡就很悶很悶,本來臉上的微笑會垮掉,腳步變得沉重,我有一次突然就這樣,停在斑馬線中央,然後沒辦法往前走,腦袋就是一片空白像電腦當機,只剩慌張、陷入鬱悶,
就是一個……我必須說我完全無法掌握它,即便我有了它這麼多年了。所以我徹底明白它不只是心情、心裡怎麼想的問題,它明確就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生理也是出狀況了,那就像大家講的,你胃痙攣很痛,你可以跟胃說「不要再難受了、想樂觀一點」它就不痛了嗎?不可能的。
#為什麼你現在會想讓更多人了解心理議題或情緒管理這些學問
老實說這出發點,有很大的原因還是出於我自己,畢竟我後來領悟到的是,人家說「抗病抗病」,憂鬱症是你越想抵抗它、擺脫它,越會被它操控的,你真的只能和它「相處得宜」,然後去理解它、剖析它,它既然已經是我的一部分,我去理解,也是一種…對自我更加能掌握、也誠實面對、坦然接受,掌握自己的缺陷,才能知道未來哪個方向是正確的。
那你說我為什麼想帶更多人去了解情緒議題、內在陰影和傷痛…因為人都一定有傷痛的!但是傷痛總是被要求要隱藏起來、假裝不在意,大家都非得要假装的很正常,不管是在社群網路、在同儕面前…但越是那樣,其實是越痛苦的,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不敢面對、無法好好去理解、接納自己,談什麼「做自己」呢?
舉例來說,有一次我回台大拿藥,因為天氣很熱,大家都心浮氣躁的,我靠在櫃檯旁邊的柱子大概等了20個號碼等批價拿藥,就有快10個人都對櫃檯小姐鬧脾氣,嫌她們速度太慢,有的人擺臭臉,甚至有的人指著櫃檯小姐的鼻子罵,說叫裡面的藥師出來解釋,說很急,但是我看那個人拿了藥,也沒急著離開呀,就去旁邊的咖啡店喝咖啡了
當下我就很納悶,為什麼大家都無法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問題,然後控制不好,就想找人發洩,那又為什麼,櫃檯小姐每天上班都要無端承受這些?她們也都是人呀!就是說,情緒控管不佳的人,就會影響更多無辜的人,甚至造成他人的驚嚇、造成更大的負面氛圍
其實情緒有問題,是很合理、很正常的事情,因為人心就是肉做的、人腦本來就是會思考、產生一些神經傳導物質讓我們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可是為什麼,大家都無法好好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呢?
-------
哎呀,本來想把另一大半收到的內容也分享,但前半段就好長一篇🙈
之所以從不避談自己的憂鬱問題,在於粿認為,真的必須誠實面對它,才有可能找到更明確的方向,之於我們的生活、人生、待人處事,才是有益的!
.
接下來,粿想以我歷經憂鬱症12年的治療歷程,還有結合自身對情緒控制、自我心理探索、對相關心理學知識的探研,希望也帶大家一起解析內心的陰影、擁抱受傷的自己。
這幾年在新聞網站上撰寫近5000篇議題新聞,2/3都與憂鬱、人際社會、親情和兩性有關,以及透過這個療心粉專,和各位能一起探討情緒問題和心理憂鬱,
無疑是因為我察覺,在你我之間的情緒互動、情感磨合,深深攸關於職場、校園、家庭和整個人生。
期望在接下來、已經表定好日期的講座中,可以和大家實際見面分享我與憂鬱、人群恐懼和諧共存的心路歷程,也透過心理學的幾個自我探索方法,帶大家一起參與實作、覺察內在、探索自我。
-----
💛【限額療心講座】💛
開放報名倒數I N G
敬請期待。
#粿然有感
#正視心理陰影
#情緒覺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