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心方向❤️
『我的孩子會說謊了怎麼辦?』、
『我的孩子講都講不聽怎麼辦?』
這是我最常被的的經典題,孩子喜歡說謊,確實是很困擾媽媽和爸爸,但我先請媽媽和爸爸想一想:
我們是如何定義說謊的呢?
隨著年紀增長,你我在人際社交的過程對於言語的使用,有多少比例是不符合事實的陳述呢?
我們會這樣的原因與目的又是什麼呢?
#說謊的出發點是什麼
以認知發展來看,3歲前的孩子還不太會說謊,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所想到、所看到的都跟他人一樣,通常都會忠於呈現事實,所以多問幾次他們就會說了;
再大一點之後便漸漸發現原來別人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而且想法有時未必與他人相同,於是有可能會開始否認或推託一些事情,試圖影響別人的想法,好比說,明明沒有洗手就拿餅乾吃,卻因為怕被爸媽罵而說已經洗過手了;
5歲以上的孩子,隨著年齡漸增這方面的經驗會逐漸純熟,因此有時候很難分辨他們是否說謊,尤其是情緒、行為與表情都發展地穩定又控制度較好的孩子,明明跌倒了很痛,卻可以忍住不哭、擠出笑容說一點都不痛;明明做了爸媽禁止的事情,被問起時卻依然能氣定神閒。
💡#練習自我提問與反思
不論是家長或孩子,我很喜歡透過詢問問題來解決他人的問題,常常多問幾次答案和做法就自然的浮出枱面,同時能讓媽媽和爸爸理解問題的產生,所以建議媽媽和爸爸遇到孩子說謊,就必須先自我提問與反思,為什麼孩子要這樣說呢?
與其對孩子直接處罰孩或曉以大義,不如好好地找到他們說謊的動機:
是不是怕被罵、被罰?
是不是這樣可以得到好處?
是不是比較方便省事?
與其只是指責說謊的行為,不如教導他們怎麼處理及面對所遇到的事情以及為什麼「誠實為上策」的原因和優點,讓他們衡量。
💡提供方法來代替制止
許多爸媽的教養習慣都是說「不要怎樣怎樣」卻較少告訴孩子該怎麼做比較好。
比方說若我只告訴爸媽不可以指責孩子說謊,卻沒有提供後續相關的建議,這樣大家仍會容易無所適從。
孩子會說謊絕對有原因。
動機的背後是損人利己的話一定要好好糾正;
若是怕被責備而報喜不報憂,爸媽就要培養一個像大海一般兼容並蓄的內心傾聽孩子說話,不打斷、不動聲色也不妄下結論,讓孩子一次次練習好好地去面對事件,正向積極不閃躲有責任感、勇敢地承擔與處置結果,如此一來,家裡也會更加和睦,彼此的負面想法與行為一定會越來越少的。
#全文刊登於國語日報
Search
全文刊登於國語日報 在 五甲羅濟劭作品刊登於國語日報,上台朗讀與全校分享 的推薦與評價
本周的中山小講堂,由二年丁班 鄭皓丰、姜藺桐、徐瑀婕、黃建. 2023年3月31日· 260 次瀏覽. 01:47. 中山提琴社 . 2023年3月21日· 267 次瀏覽. 03:38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