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籲重視淨零轉型 經部: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及儲能、智慧電網等相關配套解決方案(08/12/2021 聯合報、中央社)
工總今天發表白皮書呼籲政府重視淨零轉型、能源配比等議題。經濟部晚間表示,會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提供產業足夠的綠電,維持外銷競爭力,並強化儲能系統,增加供電調度穩定性。
經濟部晚間表示,電力結構先朝低碳發展、再邁向無碳化,將是淨零排放的關鍵。以2025年能源轉型為基礎,持續擴大再生能源發展,不但能降低排碳,更能提供產業更多綠電,滿足全球供應鏈碳中和要求,提升國際競爭力。
同時,搭配碳捕捉、封存技術,以及氫能等新燃料,將可確保電力系統穩定、兼顧減碳。經濟部強調,為履行綠色供應鏈及RE100倡議,確保「台灣製造」產品的外銷競爭力,持續發展再生能源,才能讓台灣趕上全球趨勢。
經濟部提到,台電公司為因應大量再生能源併網,已規劃引進儲能系統、提供自動調頻輔助服務。除於去年採購15MW儲能系統自動調頻輔助服務外,更於今年7月1日啟動電力交易平台,盼藉以吸引更多儲能系統參與輔助服務市場。
為強化電力系統穩定,經濟部已責成台電公司,評估搭配相關電網新技術、新電力設備、可提供頻率控制、電壓調整的調度資源,建置區域電能調度中心,逐步朝向區域電網發展;同時利用儲能電池提供的輔助服務,快速提升調頻備轉能力,穩定供電調度。
針對工總提出碳費與碳交易的建議,經濟部表示,會持續蒐集各國經驗,綜合考量產業國際競爭力、國際對接、產業特性及對弱勢產業和族群衝擊等因素,並兼顧減碳與國家競爭力、能源穩定供應與落實公正轉型。
經濟部指出,今年上半年出口已累計達2069億美元,年增31%;外銷訂單更已連16紅,上半年累計3099.2億美元,年增39.2%,製造業訂單穩定成長,顯示台灣已逐漸從疫情影響中恢復。
對於廠商反映貨櫃難覓、原物料高漲等問題,政府已有各項因應措施,例如行政院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航港局設置「國際海運運輸平穩專區」等。
經濟部補充,協助產業多元化發展一直是政府目標,也自105年起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吸引包含Google、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紛紛來台成立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協助產業多元化發展。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670257
♡
全球淨零 競 逐 與產業 低 碳 新 創 契機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放假看看比爾蓋茲】
近日比爾蓋茲出席了核能學會舉辦的核能大會,內容提及他剛出的那本書以及最近很紅的先進反應爐Natrium,我們需要核能解決共同氣候變遷以及貧窮的問題,而創新能讓核能得以有更多的突破與前景。
當然,比爾蓋茲未否認現行核電技術的存在,認為既有核電應繼續運行。
● 相關書單: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https://www.facebook.com/talkthatenergy/photos/2844738859083501
● 推薦影片:
Bill Gates talks about new Wyoming nuclear power project
https://youtu.be/WXAK9yYmZa8
Joe Scott 的頻道
https://youtu.be/laGuOleeeNg
Finland Might Have Solved Nuclear Power’s Biggest Problem
https://youtu.be/kYpiK3W-g_0
*******以下為演講翻譯全文*********
《為何我投資核能創新》
顯然,正如我們無法同處一室所現,過去一年半中,我們面臨著歷史性的全球公衛危機。COVID-19 已造成數百萬人死亡、摧毀了經濟,也干擾了地球上每個人的生活。
要說我們已經控制住了大流行,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那些無法完全獲得疫苗的國家。但我要說的是,我們現有的這些疫苗,它們是在首例確診出現後的一年內創造出的,這一點證明了人類透過創新解決全球問題的能力。科學家們透過共享數據與合作實驗研究疫苗,我們才有終結大流行的工具。
如你所知,世界同時面臨著氣候變遷的歷史性全球危機,如果我們不即刻採取行動,以減輕它的威脅,它將摧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目前,世界每年排放大約 510 億噸溫室氣體。我們需要在未來 30 年內將這個數字變為淨零。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我們將使用現有的每一個工具,以及...一些我們還沒有的。與疫苗一樣,許多中低收入國家還沒有像富裕國家般那樣獲得能源。這種不平等阻礙了他們的發展。因此,在實現淨零排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提升更多能源的可取得性。
十五年前,我與一群專家坐在一起,探索解決全球能源貧窮及氣候變遷雙重威脅所需的技術。很明顯,解決這兩個問題的一個重要工具是先進的核能。核能是唯一一種可以在地球上幾乎任何地方晝夜不停地在每個季節提供電力的無碳能源。它已被證明可以大規模地工作。很難想像未來我們可以在不使用更多核能又可負擔的達成電網脫碳的情況。
2018 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近千種讓美國實現淨零排放的情境,所有最便宜的途徑都涉及使用清潔、可調度用的能源,如核能。這就是為什麼,在我 2006 年的學習之後,我共同創立了 TerraPower。從那以後,我一直是董事長和最大的投資者,因為我相信這項工作對於解決氣候變遷和為每個人提供潔淨、可靠和負擔得起的能源至關重要(SDG7and13)。
今天,核電正處於十字路口。美國有將近 20% 的電力來自核能,它仍是美國最大的無碳電力來源。但是,縱使美國核電廠的表現良好,計劃關閉的反應爐仍遠多於新建的機組。坦白說,如果我們認真看待氣候變遷,我們也必須如此,我們應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確保這些反應爐繼續的安全運轉。而即便如此,僅維持現狀尚不足夠,我們需要更多的核能來實現美國的淨零排放並阻止氣候災難。
我一生都在快速發展的市場和依靠創新保持競爭力的公司工作。幾十年來,能源市場和(核能)技術變化非常緩慢,我們需要做得更好。任何技術都可能發生變化,正如我們在太陽能和鋰電池等技術中看到的那樣,成本的改善令人印象深刻。如同電腦產業,不創新的公司和行業將被拋在後面。這就是我推動 TerraPower 作為科技公司而不是能源公司的原因。這就是 TerraPower 的 Natrium 能源系統重新定義核電的設計方式並提供不同價值的原因。
Natrium 是由 TerraPower 和 GE Hitachi 合作設計的,我們的設計與眾不同。Natrium 並非使用反應爐的熱量產生蒸汽旋轉渦輪機,而是使用它來運行一個巨大的熔鹽儲能系統,該系統比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存儲系統大一個數量級。這意味著 Natrium 可以在需要時提供穩定的基載電力,也可以隨著風能和太陽能等變動再生技術的發電量下降提供支援。此外,Natrium 的設計降低了核電廠的建設成本和時間,同時提高了調度彈性,使核電廠對公用事業更有價值。
上週,我們宣布與能源部合作,作為先進反應爐示範計劃的一部分,TerraPower 將在懷俄明州一家即將退役的燃煤電廠所在地建造第一座 Natrium 電廠。我們將利用現有的電網基礎設施和那裡熟練的勞動力來建造和運營新電廠。我們希望除了能源效益之外,先進核能還可以為全球專業勞動力提供工作機會。
TerraPower 並非唯一一家考慮核電先進設計和應用的公司。這就是讓我對核能的未來感到樂觀的原因。我們看到對能夠實現脫碳的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許多創新公司正致力於將新的核技術推向市場,執政與立法者也認識到需要這些技術來解決氣候變遷並保持美國在核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
我們有良好的基礎,但僅靠這些並不能確保美國核工業的成功。市場將繼續發展,其他能源技術將繼續創新。為了發揮其潛力,核工業需要擁抱創新和變革。我們還需要聯邦政府兌現其為先進反應爐示範計劃等項目提供資助的承諾,我們需要像 NEI 這樣的組織繼續推動重視潔淨電力的政策,並鼓勵管制機關對新技術更新他們的政策。
我藉由TerraPower付出行動 ,因為我堅信核能必定在淨零排放的世界中發揮作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共同努力,正如病毒學家共同努力以人類歷史上最快的速度研發出 COVID 疫苗一樣。從技術專家到公共事業單位,我們對核能在電網中的角色有著共同的願景,跨領域合作的趨勢從未如現在這般強烈。我期待著與你們所有人合作,讓這個未來得以實現。
▼英文逐字稿可看
https://world-nuclear-news.org/Articles/Speech-Why-I-invest-in-nuclear-innovation
圖片取自:路透社
全球淨零 競 逐 與產業 低 碳 新 創 契機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世銀碳價趨勢報告摘要】淨零競逐下 全球碳價收入達530億美元(06/01/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碳價是必要但不能只有碳價
2021年世界銀行全球碳價現況與趨勢報告出爐,開宗指出碳價對於低碳轉型十分重要,但要真正發揮作用,則另需要確保:(1)碳價水準達每噸40~80美元、(2)根據各國不同情況量身設計、(3)低碳轉型需要包裹政策,包含致力於低碳研發、破除減緩措施的非經濟障礙等。
文:倪茂庭(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
1. 關鍵數字
全球61個碳價機制,管制21.5%溫室氣體排放
2021年全球碳價機制成長至64個,包含3個具體規劃中的碳價。其中61個已施行生效的碳價機制,共管制全球約21.5%的溫室氣體,主要的增幅來自2021年2月中國施行的全國碳交易。
全球碳價水準中,僅有3.76%的排放量符合巴黎協定水準
從各國減量自訂貢獻中,全球氣候行動仍不足以回應巴黎協定的目標,這同樣也反映在目前的碳價水準上,目前全球的碳價中僅有3.76%看齊應有的碳價水準,即世銀2017年給予符合巴黎協定2°C目標的碳價建議,分別於2020年、2030年時,每噸碳價應為40~80美元;50~100美元的水準。若要進一步達到1.5°C的目標,世銀報告也引用國際能源研究顧問公司WoodMac的分析,2030年碳價應達到每噸160美元的水準。
2021年碳價水準的典範(下圖灰色範圍),即高於40美元的碳價制度,也從去年的4個增加到9個,但也僅佔全球排放量的3.76%,分別是歐盟碳交易、法國碳稅、芬蘭碳稅、列支敦士登碳稅、盧森堡碳稅、挪威碳稅、瑞典碳稅以及瑞士的碳稅與排放交易制度。
全球碳價收入來到530億美金
2020年全球碳價收入高達530億美金,相較於2019年提高了80億美元,主要的貢獻來自於歐盟碳交易價格的漲幅,管制全境39%溫室氣體的平均價格為49.8美金,收入約計225億4800萬美金。其次,碳價收入排名依序是法國碳稅96億3200萬、法國碳稅96億3200萬、加拿大碳稅34億700萬、日本碳稅23億6500萬、瑞典碳稅的22億8400萬。(※碳價收入的高低涉及該國實際管制的排放量、碳價等因素,排序僅為概況的說明。)
全球500大企業中近半數採行企業內部碳價;9.8%的內部碳價高於每噸80美金
全球500大企業中近半數採行企業內部碳價(共226家,包含預期兩年內施行)。2020年全球也有853家企業採行內部碳價,1159家企業預期兩年內施行,統計約27兆資本額加入。企業內部碳價的採行,主要乃為了強化低碳投資的需求。儘管內部碳價的實質影響受到質疑,但相關研究與具體實踐的經驗中也逐漸優化內部碳價機制設定的標準與分析實際減量成效。
此外,也有許多企業的內部碳價水準已經高於政府碳價機制。雖平均來說企業內部的平均碳價並未符合巴黎協定要求,但有超過16.1%的企業內部碳價符合每噸40美元~80美元的碳價水準,更有9.8%的企業採行更高水準的碳價。
2. 關鍵訊息
碳價的韌性挺過新冠疫情,更為綠色振興創造財源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活動的同時也影響著全球碳價,影響包含遞延排放盤查的期限、暫緩調升碳價的措施等,但自2020年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全球大流行起開始觀察幾個全球主要排放交易市場中的碳價表現,可以發現絕大多數都有約計40%以上的漲幅,包含歐盟、紐西蘭、美國區域溫室氣體倡議(RGGI)。除整體淨零氣候承諾的維繫外,排放交易制度本身透過其價格供給調整機制(price or supply adjustment mechanisms, PSAMs)支撐碳交易市場。另一方面,仍有如加拿大、愛爾蘭等國如期提高碳稅稅率。此外,自願性額度市場同樣也挺過來了。這些發展都可以看見碳價制度的韌性。
碳價亦扮演著疫情衝擊下綠色振興的重要角色,短期內確保低碳永續的產業維持競爭力、創造就業及維持經濟成長外,長期可實踐淨零目標。此外,藉由碳價的收取可增加綠色振興所需的財源,無論是投資低碳技術或創造低碳產業職缺,例如加拿大2020年12月提出共119億美金的健康環境與經濟計劃中(Healthy Environment and Healthy Economy Plan),即擬利用碳價收入打造未來10年的產業轉型創新的來源,碳價將每年提高每公噸11.94美元,預期2030年達到每噸135.3美元的碳價水準。
碳價的政治經濟分析與政策溝通策略越顯重要
根據2021年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 The Peoples' Climate Vote》民調的120萬份調查中發現,全球調查的50個國家中約計有64%的受訪者視氣候變遷為緊急狀態,特別是小島國家聯盟與高收入國家皆有超過70%的受訪者同意。同意的受訪者中,又有近6成(59%)認同國家應採取必要且立即的氣候政策。然而,6大領域共18項的具體氣候政策中「污染者付費」的政策選項,僅獲得39%的支持,位列第10名應採行的優先措施。相對地,於高所得國家中污染者付費工具的政策支持度則比較高,獲得55%受訪者支持。
這些民調顯示碳價的施行與碳價水準高低維繫於社會接受度,從企業端觀察,過去為主要的反對遊說勢力,但近期因氣候管制的手段已勢不可擋的情況下,也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轉向支持碳價政策。至於公眾則比較關注於碳價制度的公平性、碳價收入的使用是否帶來低碳投資、減低其他稅賦或提高社會福利等,例如愛爾蘭碳價用於社會福利保障、德國碳價用於減低電力稅、通勤補貼等措施。據此,相關碳價的推動都開始聚焦政治經濟分析、制度公平性與社會溝通策略。
淨零競逐下,全球碳價前景看好
全球淨零競逐下,結至2020年底已有127個國家、823座城市、101個地區與1541家企業承諾2050年淨零目標。碳價該如何回應各國淨零的競逐?一方面可以發現歐盟碳價創了歷史新高、加拿大、德國、愛爾蘭、紐西蘭等國的碳價也相應的向上修正;另一方面,碳邊境調整機制的想像也預期逐漸落實,包含歐盟、美國、加拿大、日本等主要經濟體,預期今年6月主辦G7峰會的英國,也將強調碳邊境調整機制的落實。
同時,私部門方面,一方面企業加入淨零行動也增加自願碳價機制的量能,但值得注意的是,私部門的碳價參與固然重要,特別是自願的碳價市場多以碳權額度市場為主,涉及高度的異質性、減量真實性與重複計算的質疑,重點仍應擺在實質減量的努力,應視碳權額度的參與為輔助的措施,並更進一步確保額度交易的透明度、減量真實性。
同樣的外,也越來越多金融投資機構,如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以及Lansdowne Partners等也開始參與碳市場,據統計,2020年43.7%的歐盟碳交易市場碳權由投資機構購入,雖然可強化碳市場流通性與參與碳價誘因,但相對的必須注意碳權及其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金融監管機制。
3. 亮點實踐經驗
中國碳交易
今年度受溫室氣體管制的成長貢獻主要來自2021年2月公布的中國碳交易,預期將於今年6月底前啟動線上交易,預期將初步管制全國2225個發電業者,共計約40億噸的碳排量。目前全國碳交易註冊登記系統(中碳登)也刻正進行開戶手續。受管制的電業今年將首次針對過去兩年的碳排放償付碳價,若未能履行碳價義務則預期將處以高於市場碳價2~5倍的處罰。
然而,根據《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業)》初期尚未有總量的限制,將會視未來更多具體部門別目標設定以及《十四五》計畫的內容後,決定中國碳交易的總量目標。另外,除了已於2020年開始施行的再生能源配比制度外,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也預期將於2021年底,針對「能源密集」產業施以「能源消費配額機制」,這些都將影響碳交易市場的總量設定與運行。
歐盟碳價:碳交易改革、碳邊境調整機制
歐盟綠色政綱宣布以來已經完成氣候法的制定,正式將2030年氣候減量的目標設定於減量1990年標準55%,2050年淨零排放;2040年的目標預期將於全球盤點後6個月內提出。為了回應歐盟新氣候目標,也將連同調整歐盟碳價制度,即包含修訂歐盟碳交易與頒布碳邊境調整機制。首先,針對歐盟碳交易制度,預期修正的方向包含收緊碳總量的設定、重新檢視市場穩定存量機制、強化航空業排放管制,並思考是否擴大排放管制部門,如新增海運、運輸與建築部門。其次,針對碳邊境調整機制方面,首批將針對原先於碳交易制度中屬於亦受碳洩露風險影響的水泥、鋼鐵等產業,同時取消免費核配碳權,改以碳邊境調整機制緩解境內外碳價差異。相關具體調整皆預期於今年6月後公布細節。
歐洲國家碳價趨勢:英國、德國、荷蘭
脫歐後的英國也正式於今年1月停止參與歐盟碳交易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英國獨立碳交易市場,相關制度的設計則仍維持歐盟第四交易期的規則,涵蓋電業、製造業、國內航空業等,預期每年減少420萬噸排放,2024年後將進一步重新校正。
德國也針對運輸、建築,兩個非歐盟排放交易管制部門,進行德國境內的碳交易制度,約計管制40%的德國排放量。
再次突破氣候訴訟想像的荷蘭,也於2021年1月開始施行產業碳稅法(Industry Carbon Tax Act / Wet CO₂-heffing industrie),每噸碳稅設定於35.24美元,管制的對象包含原本已包含於歐盟排放交易的產業外,也包含廢棄物焚化等產生氧化亞氮的部門,預期管制235家企業共284個廠址,目標2030年限制產業排放量為143萬噸。原本已包含於歐盟排放交易的產業,針對排放超過歐盟標準的部分,需另外依2030年產業減量目標並計算權重後,額外繳納碳稅(top up fee),若低於排放標準則可獲得抵減碳權(dispensation rights),作為交易或獲得過去五年裡依法繳納碳稅的退稅依據。
亞洲國家重點
日本除現行的地球溫暖化對策稅與東京市、埼玉市的排放交易制度外,日本政府2021年2月起,也分別由環境部、經產省各自展開碳定價機制與低碳成長的策略研究,例如從環境部的《Our Shared Future》報告中,預期2030年碳稅水準達到100歐元(122美金),預期未來10年將有95億歐元的氣候行動基金收入,並規劃其中的30億用於社會福利、避免能源貧窮以及公正轉型;50億用於建築物翻修;15億用於永續農業上。此外,排放交易的部分也會規劃碳底價的制度確保碳價水準。
南韓碳交易則於2021年進入第三交易期,擴大了原本管制範圍,新增大型運輸公司、與營建公司等,管制排放量約計全韓國73.5%;拍賣碳權的比例也來到10%。另外,也鬆綁關於投資機構參與碳權次級市場、以及國際額度碳權使用的限制。
此外,印尼於2021年3月開始碳交易試行,涵蓋80家燃煤電廠,並展開碳交易法制的擬定,預期2025年上路;越南於2020年11月修正通過《環境保護法》,提供排放交易制度的母法依據,預期於2025年試運行、2027年正式施行。
參考資料
“World Bank. 2021. 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1.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 World Bank. License: CC BY 3.0 IGO.”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3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