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冷 當我們談論《#辛丑和約》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記者會上提到:「他們(美國及其五眼聯盟的朋友)的嘴臉不禁讓人想起了當年的八國聯軍。」今年是辛丑年,剛好是八國聯軍後簽訂《辛丑和約》後又輪了兩個甲子,也就是過了 120 年。
過去歷史課本中在講述清末時,一定會提到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以及在那之後的《辛丑和約》。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其實《辛丑和約》不是條約。
我們一般所謂的《辛丑和約》只是個議定書,它的正式名稱是《中國與十一國關於賠償 1900 年動亂的最後協定》。用英文名稱看也能看出端倪,"Austria-Hungary, Belgium,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Italy, Japan, Netherland, Russia, Spa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 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對比之下,南京條約的英文是 "Treaty of Nanking" ,馬關條約是 "Treaty of Shimonoseki",可以明顯看到主體是有所差異的。
義和團之亂時, 光緒皇帝曾在 1900 年 6 月 21 日發布《宣戰詔書》下詔宣戰。在武裝衝突結束以後,李鴻章奉命處理善後,前往北京和列國談判。不過,因為大清帝國的宣戰程序並不完備,《宣戰詔書》並沒有按照現代的外交慣例,交予各國使節。大清所謂的「宣戰詔書」只是號召全國軍民抵抗攻擊的動員令,而不是正式的宣戰書,因此從定義上來看,各國和大清並沒有進入戰爭狀態。
最後,幾經交涉,這件事被定調成外國派兵來華,協助剿平叛亂(義和團之亂),大清只有須要賠償軍費,但同時還是簽下了一些懲罰性的條文,包含了拆除砲台、允許外國駐軍等。
一言以蔽之,某種意義上來說,八國聯軍不是戰爭,《辛丑和約》不是條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八國聯軍宣戰詔書 在 王定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以下是他們清帝國的自稱戰狼(實為瘋狗)外交、小粉紅、五毛和貪腐官軍的故事....義和團和八國聯軍!
1898年梅花拳拳師趙三多首次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
1899年10月17日,朱紅燈率團民在山東省西北的平原縣發生民眾和基督教衝突。
1900年5月31日,「義和團」波及北京,東交民巷的各國大使館多次要求「加強保護使館」,並藉此要求在北京駐軍。
1900年6月21日,清廷以光緒帝的名義,正式公布「宣戰詔書」,戰爭真正意義上爆發。同時,還以銀兩懸賞捕殺洋人:「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義和團及官軍開始不顧國際外交規矩,圍攻北京使館區。
1900年12月22日,清帝國戰敗,英、俄、德、美、法、日、義、奧以及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等十一國公使聯合向奕劻、李鴻章遞交《議和大綱》十二條。清政府於27日同意接受。
1901年5月11日,奕劻、李鴻章照會列強公使,接受四億五千萬兩賠款總額的要求。
1901年9月7日,總理外務部事務和碩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和文華殿大學士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代表清廷與八國簽訂了《辛丑條約》十二款及其十九個附件。
八國聯軍宣戰詔書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