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與氣】
從小就沉迷於日本的動畫《七龍珠》,反複重看了好幾次。動畫裡頭每一個角色的功力高下是由他的「氣」所決定。這幾天在日本的東京跟一群跑者分享科學化訓練與姿勢跑法,在隔了一層語言的情況下,雖然聽不懂他們說什麼,但透過跑步這項運動竟然產生「很深」的連結感,有點不可思議。
在前往日本之前就知道這次台下的人都是實力堅強的跑者、教練與運動科學家,照片中領跑前三位的五公里PB都在14分內,由右至左分別是砂田貴裕、八木勇樹、三田裕介。這三位跑者的背景都相當驚人,在我們的眼中他們都屬神人:
砂田曾經在一九九八年打破100公里的世界紀錄,創下6小時13分33秒的新紀錄(等於用3:44/km的配速跑完100km),現在的世界紀錄仍由他保持著,已經接近20年沒有人可以打破,而且接下來兩年的100公里成績都在6小時20分以內,成績非常穩定,到了二〇〇〇年還打破了自己全馬的PB,跑出2小時10分08秒,是全場全馬PB最快的跑者。能夠同時有100km的耐力,又能在同一時間提高全馬的速度,真是非常厲害的一位跑者。這位已經44歲的跑者,在這兩天的課堂上坐在第二排,從頭到尾都非常認真,精神一直很好,而且也協助搞笑讓上課的氣氛更輕鬆。戶外實作課時,也很認真去執行每一個動作,不會因為年紀比較大或實力比較強就在旁邊看或敷衍過去。他的認真與放鬆,讓我非常感動。
三田裕介的五千PB是13分47秒,一萬PB是28分15秒,在日本最出名的戰績是二〇一〇年一舉協助早稻田大學拿大学駅伝3冠(出雲駅伝、全日本駅伝與箱根駅伝),在第一天的課程空檔就主動邀請我到他的工作室去,也會主動循問「拉」與「踩」在教學指令上會的差異性,他說「拉」的指導語會使一般跑者的重心在後面,他問我會怎麼解決。因為他的主動提問,讓我有機會利用課堂上的材料來說明!這是每次上課我最喜歡的過程之一了。
八木勇樹似乎一開始就受到最多人的重視,只有我還不清楚他的來歷。他的五千PB是13分37秒、一萬PB是28分42秒,半馬PB是61分37秒。他曾是早稻田大學取得大学駅伝3冠時的主將,仍是現役選手,而且也在創業,建立了「SPORTS SCIENCE LAB」(官網:https://sslab.tokyo/)。
第一天課後在飯店分析他們的跑姿,每一個人從腳掌觸地到關鍵跑姿的時間都在0.03秒,落下的姿勢既放鬆又自然,拉起的動作既流暢又輕快,就像Jason說的,好像從地面上飄過去一樣。
除了實業團的跑者之外,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他業餘跑者。有其他跑團的指導者、大學教授、公務員、鍼灸師與搞笑藝人(猪瀬祐輔與小宮寛晶)。猪瀬在練動作時還會一起上來勾著我的手一起搞笑。
離開前,跟幾個人握手拍照時,我看到他們的眼神充滿熱忱,語言不通之下,好像反而是用眼神在交流,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有幾位嚴肅跑者有著非常「深沉混厚」的眼神,從眼神中就可以感覺到他們的氣場非常強大,頓時敬佩與謙卑之感油然而生,「是怎麼練就出來的呢?」我想。
過去我也見過許多實力非凡的跑者,但很少有過「氣很強」的感覺,但這次卻明顯地感受到了什麼是「強」,而且不只兩三人,是一群。這絕對跟科學無關,而是一種精氣神內斂且強化過後的展現,也許這也是來自日本的壓抑文化。
身體上的強,是指跑者非凡的速度,而速度是來自於「Compact」的身體與較大的落下角度;心志上的強,是否也可以由「Compact」的文化所形塑?心志的強大程度可以量化嗎?動畫《七龍珠》設定的「氣」是可以被量化,也可以被感應到。但現實世界呢?可以量化嗎?
我(現在)的答案是不能,它只能靠感覺,強大的心志會從眼神裡透露出來。「氣」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只不過無聲無形也無法量化(目前)。身在這群氣場強大的日本跑者之中,我感覺就像在無邊無際的氣海裡的一艘小船一樣,極為渺小,那就像從狹小的公寓裡出來剛見到大海的感覺。雖然我這兩天的角色是老師,但我只是在分享知識與工具的用法;從他們身上我見識到更多無法用語言傳達的「境界」,一種極端嚴謹、執著、自律的強大個體所展現出來的一種「神氣」。
這是人生中第一次來日本本島,也是第一次講課之後有這麼強烈的謙卑感,謝謝Garmin帶我走這一趟神奇的旅程。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0的網紅林lillian_lin1029常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基隆市八斗高中 2020年度「小小導覽員培訓班」 張惟晴老師指導 這裡是基隆市八斗街96巷4號 這間咕咾厝應該有180年歷史了,根據屋主之一的杜家媳婦杜陳美女口述:「他們祖先應該姓劉.因為招追兵追殺而改姓杜。 八斗子漁村「咕咾厝」充分展現台灣早期建築就地取材的特色,層層疊疊的「咕咾厝」也...
八木 戶 老師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基隆市八斗高中 2020年度「小小導覽員培訓班」
張惟晴老師指導
這裡是基隆市八斗街96巷4號
這間咕咾厝應該有180年歷史了,根據屋主之一的杜家媳婦杜陳美女口述:「他們祖先應該姓劉.因為招追兵追殺而改姓杜。
八斗子漁村「咕咾厝」充分展現台灣早期建築就地取材的特色,層層疊疊的「咕咾厝」也形成八斗子漁村特有的聚落建築和文化景觀。
八斗子漁村杜氏族人為建蓋房屋常就地取材,利用咾咕石質地輕、多孔隙的特性,將大
小不一的咕咾石以石灰、海砂黏著物相互嵌合,形成牆面,部分的縫隙則用貝殼填補。有些咾咕石的牆面會再用泥土抹平,有些則無,保留原始凹凸不一的樣貌,還有一些咕咾石厝,會用紅磚開幾扇可愛的窗戶。一般而言,咕咾厝都是單層居多,但也有少數二層樓的建築;每一棟咕咾厝,各有巧妙不同。咕咾厝的屋頂多以瓦片為頂,有的則是用俗稱黑紙的油毛氈(ㄓㄢ),每隔一段時日,必須重新刷上柏油,才能防雨、防潮。
現今,八斗子漁村還有幾間破舊的「咕咾厝」,有些牆壁、窗戶還很完整,清楚看到咕咾、石灰、砂石、貝殼、泥土等材質的混合結構。
107年7-8月由海大洄遊農村駐村學生跟社區志工,一起將已經閒置且荒廢40-50年的廢棄堆積物,經過6次清理,清除7台3.5頓的垃圾車終於清乾淨也由志工設計將清出的咕咾石做一個木製籃框放置作為圍牆,並且將此取名為『八斗子咕咾厝義診站』。
八木 戶 老師 在 白冰冰官方影音頻道Bingbi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特別感謝民視八點檔『多情城市』女主角賴慧如友情跨刀演出
來電答鈴下載方式:
中華用戶: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代碼017340,即可完成
(中華電信來電答鈴超值包 請洽中華電信各地營業窗口申辦)
台哥大用戶:手機直撥803→按4→輸入代碼111059,即可完成
遠傳用戶: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代碼111126,即可完成
亞太用戶:手機直撥560→按2→按6選擇快速點歌→輸入代碼013162,即可
台灣之星用戶: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代碼013555,即可完成
********
木工歌手陳思瑋,生來一副好歌喉,經歷各種歌唱比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身經百戰,是各個歌唱比賽節目的常勝軍!
為了溫飽,努力學藝成為專業木工,但是不忘初衷,喜歡唱歌的思瑋,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讓自己成為歌手的機會,比賽一個接一個,從少不經事比到現在!
只是要站上演藝圈的舞台並不是那麼容易,一年之內有多少新人湧進,又有多少新人退出,一路走來磕磕碰碰的甚是辛苦!
雖然如此,幸運的思瑋還是碰上了很多貴人.....
承蒙歌壇大姐大「張小燕」發掘,知名音樂人「丁曉雯」老師的賞識,今年他更幸運的碰上了熱心助人的俠義阿姐「白冰冰」從此將打開陳思瑋歌唱之路的另一頁!
冰冰姐重金禮聘,最好的詞曲作者、編曲老師、製作團隊,期待打造出一個國台語雙聲帶,音樂巨擘!
在這最艱困的時刻思瑋將用更多幾倍的努力來讓大家看到、聽到、他的好聲音!
八木 戶 老師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基隆市八斗高中 2019年度「小小導覽員培訓班」
張惟晴老師 白聰富老師指導
咕咾厝:根據許焜山先生論文中於2014年統計,目前還有七斗子8間.八斗子7間
這裡是基隆市八斗街96巷4號
這間咕咾厝應該有180年歷史了,根據屋主之一的杜家媳婦杜陳美女口述:「他們祖先應該姓劉.因為招追兵追殺而改姓杜」。 八斗子漁村「咕咾厝」充分展現台灣早期建築就地取材的特色,層層疊疊的「咕咾厝」也形成八斗子漁村特有的聚落建築和文化景觀。 八斗子漁村杜氏族人為建蓋房屋常就地取材,利用咾咕石質地輕、多孔隙的特性,將大 小不一的咕咾石以石灰、海砂黏著物相互嵌合,形成牆面,部分的縫隙則用貝殼填補。有些咾咕石的牆面會再用泥土抹平,有些則無,保留原始凹凸不一的樣貌,還有一些咕咾石厝,會用紅磚開幾扇可愛的窗戶。一般而言,咕咾厝都是單層居多,但也有少數二層樓的建築;每一棟咕咾厝,各有巧妙不同。咕咾厝的屋頂多以瓦片為頂,有的則是用俗稱黑紙的油毛氈(ㄓㄢ),每隔一段時日,必須重新刷上柏油,才能防雨、防潮。 現今,八斗子漁村還有幾間破舊的「咕咾厝」,有些牆壁、窗戶還很完整,清楚看到咕咾、石灰、砂石、貝殼、泥土等材質的混合結構。 107年7-8月由海大洄遊農村駐村學生跟社區志工,一起將已經閒置且荒廢40-50年的廢棄堆積物,經過6次清理,清除7台3.5頓的垃圾車終於清乾淨也由志工設計將清出的咕咾石做一個木製籃框放置作為圍牆,並且將此取名為『八斗子咕咾厝義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