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早安愉快!藝術就在巷弄裡!根煌今天要向您介紹,新莊區豐年街100巷內的彩繪校園2D互動牆,與您一起分享生活中觸手可及的美感與快樂。
今年4月間,新北市政府水利局配合豐年街後巷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同時完成了美麗的校園主題2D互動彩繪,現在已經是許多年輕朋友拍照上傳的私房景點。近來疫情肆虐,室內群聚確實不宜,但是大家來這裡走走看看,倒也是有益健康的行程。
小確幸不必跑太遠,就在您我身邊。根煌邀請好友今天下午就撥個空,帶著家人到立體彩繪牆邊擺擺pose、拍幾張照,傳到這篇貼文的留言區,和大家分享同樂喔!
https://travel.ettoday.net/amp/amp_news.php7?news_id=2064985&from=google.com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6的網紅陳麗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壹、大林蒲遷村,農地漁民誰來顧? 一、大林蒲遷村計畫書有如兒戲 市府9月編了「大林蒲遷村計畫書(草案)」薄薄幾頁,只有原則,根本沒細節,這也能稱計畫書?這是兒戲吧? 二、大林蒲遷村農地如何處理? 有關於農地部分,所謂的草案只講依「高雄市舉辦公共工程拆遷補償及救濟自治條例」辦理,卻完全...
「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的推薦目錄:
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 在 蔡錦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汙水處理好 環境變更好】
許多民眾是否有發現今年收到水費單後,覺得變貴了,其實不是水費變貴,而是從 #2021年一月 起開始徵收 #汙水處理費用 了喔,基於「使用者付費」之原則,開徵使用費除可減輕市府財政負擔外,收取之使用費做為後續污水下水道建設、設施營運及維護之經費。
市府自民國86年起,大力推動 #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目前汙水處理接管工程大致上建置完成,市府至今已投入330億元接管污水下水道。
近年來由於高密度住宅區,生活污水量逐日增加,對於環境衛生、居住品質及都市發展影響甚鉅。污水下水道建設除可改善環境衛生、提升居住品質及健全都市發展,為了下一代能更好,生活污水不再排入雨水溝,雨水溝不再發臭、蚊蟲不再叢生,居家環境品質得以提昇,現行的化糞池將一併填除,住戶不必再使用化糞池,省下 #水肥抽除 的費用。
『阿賢』近期有收到民眾反映 #汙水處理費率偏高,其實並沒有喔!!
#新北市 的費率與 #台北市、#高雄市 相同,#1度收5元,以平均每戶每月用水量20至30度計算,平均每戶每月約需多繳100到150元,隨自來水水費徵收。
『阿賢』在去年議會也有向 #新北市政府 提出:
#使用者付費的概念,#收費費用應比照其他縣市,絕不可高於其他縣市,#每戶收費應平準化,對於 #中低收入戶及低收入戶者 應給予更多的優惠。
109年7月22日汙水處理費爭取經歷
https://reurl.cc/AkzerY
各縣市收費標準:
#新北市
事業用戶及一般用戶每度5元。
(一般用戶且為中低收入戶者,每度1.5元;一般用戶且為低收入戶者免徵)
#台北市
事業用戶及一般用戶每度5元。
#高雄市
事業用戶每度10元、非事業用戶每度5 元。
#宜蘭縣
事業用戶每度5元。
#臺南市
事業、機關及學校:每度10元。
(部份接管者每度5元)
#南投縣
事業用戶每度10元、一般用戶每度5元。
#提升你我生活品質
#對的事堅持到底
#阿賢用心讓您放心
#新北市議員蔡錦賢
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 在 林姿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周年施政願景之二
#大步前進開創新猷永續宜蘭
#幸福蘭圖 #宜居蘭陽 #接軌國際
宜蘭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一代一代堅毅不凡的宜蘭人,我們在這塊土地共同生存,懷著感恩與希望,一起努力讓宜蘭愈來愈好,於是姿妙日以繼夜,帶著縣府團隊拚經濟、拚交通、拚教育、拚文化、拚醫療、拚社福、拚農漁生產,拚出宜蘭好生活。
我們大步前進接軌國際,借鏡全球領先城市經驗,打造以人為本、環境永續的宜蘭有感好生活,所以率非六都縣市之先聚焦永續,局處全員動起來,以「地方自願檢視報告(VLR)」的高規格來檢視縣內永續發展目標的執行成效。
宜蘭45萬3千人口,每年吸引9百萬人次造訪,觀光人潮帶動經濟發展,當務之急就是把生活環境、教育就業、交通建設與綠色招商引資做到最好,讓向來以環保立縣的宜蘭能留住好山好水;未來也將更用心勾勒永續藍圖,與縣府局處團隊秉持專業、無私付出的暖心公僕態度,讓縣民幸福擁抱永續宜居宜蘭。
-------------------------------------------
●接軌國際_完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檢視。
縣府團隊藉由提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地方自願檢視報告」之契機,全面盤點陸域生態與永續海洋政策。這項努力不僅彰顯政府部門自主的能動性與政策管理,更呼應了聯合國對於永續發展目標的願景和守護。具體作法諸如:增加有機驗證、友善耕作及宜蘭嚴選無毒驗證之耕作面積,減少農藥及化學肥料對生態系的影響,每年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增加50公頃;輔導50位農民加入宜蘭嚴選標章,落實農藥實名制,定期陳報率達98%以上,植物醫生每年輔導至少100位農民,教導安全用藥、合理化施肥。
另外,宜蘭縣至今已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3處、國家級重要濕地5處,未來將持續執行保護區和濕地資源調查監測,以及棲地保育維護。為了減少外來物種入侵影響陸地與水域生態,也持續進行小花蔓澤蘭防治、斑腿樹蛙移除、秋行軍蟲防治、福壽螺撿拾、紅火蟻列管、埃及聖䴉監測等,透過中央和地方攜手合作,公私部門協力,避免生態浩劫,全力守護全縣陸域與水域生態。在守護海域方面,縣府團隊持續辦理本縣海域環境溶氧量、重金屬等水質監測,截至今(109)年10月底,本縣海域水質符合甲類海域環境分類及海洋環境品質標準100%。
我們也積極推動減少一次性產品源頭減量工作,推出「減塑宜起來」系列計畫,預計110年至少減量一次性塑膠袋15萬袋,減少塑膠類產品對環境之危害;更希望2030年之後,能夠推動全面減塑政策,減少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各類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飲料杯、一次用塑膠吸管等4類塑膠製品,共同維護美好環境與克盡愛護地球的責任。
同時,我們成立環保艦隊、招募潛海戰將,發行海洋貨幣。首先,鼓勵漁船加入自願配合攜回自行產生的垃圾、協助打撈海漂垃圾、執行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維護港口環境。本縣現有127艘漁船加入艦隊,截至今(109)年10月底,海洋垃圾清運量為49.187公噸、回收可再利用資源0.74公噸,預定2030年提升艦隊規模50%,招攬更多淨海聯盟成員。其次,透過每年發行「海洋貨幣」,結合企業商家自願減塑與消費優惠折扣,由學校師生、臨海社區及民眾一起進行撿拾沙灘廢棄物,營造乾淨、友善的棲地環境,讓淨灘行動成為守護海洋的最佳起點。再者,推動辦理海洋資源復育、活化人工魚礁、鯨豚保護查緝,並輔導成立民間海洋巡守隊,落實保護生態,促使海洋健康,公私合作齊心打造永續海洋。
為了邁向永續漁業,針對各漁業訂定「禁漁區、禁漁期及總量管制」,2022年起刺網全面實名制,鼓勵傷害性漁法退場,本縣原有800多艘刺網漁船,預計2030年達70%轉型;另外,我們也獎勵休漁,宜蘭縣登記漁船約1363艘,自願性休漁獎勵2016至2019年平均每年核准650件。
●宜居蘭陽_山海經、田園樂、產城合。
宜蘭擁有好山好水、好環境,為了讓這塊土地能夠永續發展,孕育更多美好,我們對於環境的守護只求進步,從不讓步。譬如:永侒公司申請展延員山鄉礦權及申請新礦區,將大大影響溪北地區10萬人的飲用水安全,經過多方討論,我們決定將礦場用地納入國土計畫法中的國土保育地區第1類,依法限制開發,落實保護生態環境與重要的水源地,維護縣民居住的品質。
水是宜蘭最重要的資產,為提升河川水質與改善公共衛生,並妥善處理廢、污水,我們持續辦理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計畫。目前,全縣公共污水下水道的用戶接管普及率為33.1%,排名全國非6都縣市之中的第3名,未來預估每年約可提升1%公共污水下水道接管普及率。
另外,我們也持續推動水污染排放管制,期許於3年內將中度污染河川占比降低至10%以下、輕度污染河川占比降低至10%以下、未(稍)受污染河川占比提升至80%以上。截至今(109)年10月底為止,蘭陽溪重金屬合格率超過97%,受輕度及未(稍)污染長度比例已達100%,提前達成2023年改善水質的目標。
為了要提升民眾自主防災能力,縣府團隊積極輔導成立「水患」與「土石流」自主防災社區防災支援體系,並將全縣28處易淹水地區全數納入水患自主防災社區;預計於111年,將位於土石流影響範圍內的52個村里,全數納入土石流自主防災社區,建置完成的防災支援體系。目前阿里史溪抽水站、茅仔寮抽水站皆陸續建置完成,將有助於減少淹水機率與災情。
在消防救災部分,宜蘭縣率全國之先,建置「宜蘭縣公眾場所室內3D資訊服務平臺」,整合建物資訊與圖資,即時追蹤室內人員軌跡定位,提升救災效能,作為消防員有力的後盾,讓消防人員順利完成救災任務,平安走出火場。宜蘭縣南北兩端各有雪山隧道及蘇花改隧道群,是國內最長的公路隧道,為保障安全及強化救災人員隧道救災能力,消防局規劃設置「宜蘭縣長隧道救援救護整合中心」,整合交通、無線電,警察、醫療救護規劃等資源,有效提升隧道災害救援能量及應變能力。
在改善空氣污染部分,106年起本縣細懸浮微粒PM2.5已符合空氣品質標準,未來將更為精進,持續推動縣內工廠空污管制與異味控制、老舊車輛汰舊換新等方案,落實交通廢氣、民俗低碳、農業焚燒等空氣污染改善工作,預期112年達成WHO建議的目標值。
為落實溫室氣體減量,本縣第1階段(至2020年)的執行成果,預估減碳量達29.8萬公噸,已超標達成。縣府團隊深知未來挑戰將愈趨嚴峻,仍需滾動式檢討與持續加強,配合國家溫室氣體2050年較國家基準年(2005年)減量50%的目標,持續從地方積極推動減量及調適行動,朝碳中和的理想方向穩健邁進。
宜蘭縣發展再生能源,以太陽光電和地熱作為發展重點,清水地熱發電BOT+ROT案預計明(110)年商轉,年發電量約2,500萬度;太陽光電部分,推估年發電量約3,000萬度。
宜蘭縣整體的國土規劃以「山海經」、「田園樂」、「產城合」為發展願景。為了符合社會發展實際情形,縣府團隊也會定期檢討縣內各區域的都市計畫內容,目前已發布實施的都市計畫區域共有21處;另外,我們會持續辦理三星鄉大隱區、員山鄉阿蘭城區、冬山鄉丸山區等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待重劃以後,將大幅增加公共設施,縮短城鄉差距,提升總體縣民的生活品質。
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壹、大林蒲遷村,農地漁民誰來顧?
一、大林蒲遷村計畫書有如兒戲
市府9月編了「大林蒲遷村計畫書(草案)」薄薄幾頁,只有原則,根本沒細節,這也能稱計畫書?這是兒戲吧?
二、大林蒲遷村農地如何處理?
有關於農地部分,所謂的草案只講依「高雄市舉辦公共工程拆遷補償及救濟自治條例」辦理,卻完全沒具體內容,大家還是霧煞煞。事實上,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裡只講到了地上物補償,這就是第十八條講的「農作改良物及畜產遷移之補償標準,由本府農業局另定之。」卻沒講到農地本身的處理機制。請問農業局長:
(一) 你對大林蒲的農作改良物地訂了補償標準沒?
(二) 更重要的是,農地部分不在補償自治條例裡面,這該怎麼辦?農地也要一坪換一坪,你們會為農民請命嗎?
三、漁民部分又該如何處理?
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第十九條也講到:「水產養殖物遷移之補償標準,由本府海洋局另定之。」那麼請問海洋局長:
(一)鳳鼻頭漁港現還有多少漁民、漁船、漁具,你們是否都知道?
(二)目前停泊在鳳鼻頭漁港內舢舨共計78艘,漁船3艘,有拖網、刺網,你們要全部收購嗎?用多少價格?補償標準訂出來了沒有?
貳、君毅正勤污水管舖設問題
君毅正勤國宅社區由多棟12樓住宅大樓組成,其污水下水道於民國83年國宅開發時已配合埋設完成,污水經由地下室化糞池採壓力排往區內側溝,因區內巷道底下接鄰地下室頂板,早期以淺埋連接管及側溝截流方式辦理用戶接管,因此,必須以廢除地下室化糞池改管方式,藉以辦理實質用戶接管,達到改善環境衛生,削減河川污染源。
原計畫花1.3億,應該在2年前就完成,請問水利局目前狀況如何?
參、工業缺水問題
一、高雄每日155萬CMD,用水緊繃
高雄每日約需 155 萬噸水,高屏堰地面水每日 110 萬噸,鳳山水庫每日供應 30 萬噸,另外地下水(含伏流水)每日15萬噸,這樣的供水量已經達到極限。
二、工業區加入搶水行列,十年後缺水23萬噸
目前用水緊張,然而高雄現在還有開發中的工業園區將要加入搶水行列:
(1) 橋頭科學園區最高用水量是4萬CMD(公噸/每日)
(2) 仁武產業園區1.2萬CMD
(3) 和發產業0.55萬CMD
此外,現有的臨海工業區等也會增加用水需求,再加上民生用
水也可能成長,高雄市預估民國120年每日用水缺口達23萬噸。
三、再生水補得過來嗎?
經濟部預計公告之「水源供應短缺之虞地區」,高雄將被列為首波名單。為解決困境,經濟部打算加強再生水的利用,在再生水發展條例規範下,未來境内新設廠或舊廠擴增產線,用水量超過3000噸工業用水須強制使用50%以上再生水,新法勢將影響高雄未來之產業發展。
但單靠再生水廠,能補足23萬噸用水缺口嗎?高雄第一座已完工的鳳山再生水產可供應4.5萬噸。第二座設計建設中的臨海污水處理曁再生水廠,第一期供應臨海工業區內中鋼、中油、李長榮化工、李長榮科技、中石化等5家工廠每日3.3萬噸再生水,總經費約新台幣39億元,計畫向内政部營建署申請補助(中央補助92%,市府自籌8%),未來最高可擴充到日產 6 萬噸。
鳳山加臨海兩座再生水廠,最多只有10.5萬噸,這個離23萬噸還有很大差距,要怎麼補?
四、新設每日用水3000噸以上公司要用50%再生水,辦的到?
另一個問題是強制新設每日用水3000噸以上公司要用50%再生水,這如何強制法?做得到嗎?
五、高雄水自己用都不夠,未來竟還要支援南科20萬CMD?
南科目前用水量約21.5萬CMD,在台積電設廠後,預計在115年將會到達32.5萬CMD。我們從水利署的穩定供水方案看到,中央為了讓南科不缺水,竟然打算在「臺南高雄水源調度108年完成」後,要把高雄送水到南科由現在的5萬CMD增加到20萬CMD!
高雄水已經不夠用了,中央竟然一口氣還要抽20萬CMD的水給南科用,這會不會太誇張了?原來水利署花了幾十億做「南化高屏聯通管工程」把原水送到高屏溪攔河堰並不是支援高雄用水,而是為了南科,請問水利局長,這樣可以嗎?
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日議會 第十屆第二次大會,本月質詢的主軸,今天的日本,明天的嘉義,以文化為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發展,第十四次質詢,質詢都市發展處處長,和市長(1004)
今天本次議會的總諮詢,終結這一個月來,以文化導向的城市設計,如何能讓各局處的公共建設投資,帶動觀光產業,增加就業機會和市府財政收入,達成三贏的境界,質詢都市發展處和嘉義市市長。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有一句台灣諺語:十去, 六死 ,三留,一回頭,成功的比例只有30%。
第一代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輕車簡從,就只帶著土地公,來到嘉義。所以,1664年成立的東城門的東安宮,並記錄了第一代嘉義移民的歷史。
第二代的泉州移民,帶著保生大帝的信仰,來到嘉義開墾,1701年成立,仁武宮大道公廟,反映了這一段移民的軌跡。
1715年成立的城隍廟,見證了第三代移民,跟著政府官員和家屬,來到台灣的歷史軌跡。
因此,御賜皇帝帽的城隍爺,也宣示了清朝政府合法統治的象徵。
1815年,武當山玄天上帝廟的成立,見證了最後一波,漳州移民在嘉義的文化縮影。
所以,嘉義市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只要有好的停車場,和公共運輸政策,就可以讓全台各地的遊客,在三個小時內,暢遊嘉義市的四大百年古廟,見證台灣300年來,移民社會,特別是最早期的泉州和漳州移民,仍然透過宗教保存完好的文化縮影。
整個台灣西部走廊,只有嘉義縣市和屏東縣,沒有科學園區,雲林縣有96公頃,台南是有1043公頃的科學園區。
工業區,是縣市政府主導,經濟部核准,各種不同類型,內外銷產業兼具的工業生產基地,時間長,要不是碰到這一次的中美貿易大戰,台商回流,可能到今天都會乏人問津,暴露地方政府,有土地開發能力,欠缺招商規劃的短處。
科學園區,是由中央政府科技部主導,全程規劃,從土地徵收、道路開發、污水下水道,到水資源中心(污水處理廠),到國際招商,都是由中央規劃買單,無論在執行效率,和招商能力上,都是地方政府望塵莫及的所在。
對於財政貧乏的嘉義市縣而言,這應該是缺乏科學園區的我們,改變城市發展,彎道超車的最佳選項。
透過新竹市和嘉義市兩個城市發展的比較,可以了解嘉義市,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真正原因。
37年前嘉義市和新竹市的人口概略相同,37年後的今天,嘉義市人口仍然維持26萬左右,但是新竹市已經發展成有45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
每年人口出生率的比較,嘉義市,從37年前的4722人,下降到1886人,新竹市,雖然也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從6100人,下降到4019人。
嘉義市,因為青年外移,出生人口腰斬,一半以上,直接影響未來15年後,六所國立高中,員額嚴重不足。
嘉義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37年前11,385人,驟升到39,737人。
雖然,新竹市也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從37年前的13,775人,增加到53,428人,但因為人口增減不同,嘉義市人口老化的比例,已經超過15%,新竹市只佔了11%,這為青年外移和人口老化,互為因果的關係,找到了證據。
另外,從國家稅收作比較,新竹市目前的國稅收入,每年高達1067億元,嘉義市只有31億元,不到新竹市10位數,零頭的一半。
但是,嘉義市,因為有三百年發展的歷史基底,也有許多富超過三代的家族在此。
所以,在國稅的細項比較中,嘉義市可以足堪告慰,可以和新竹市相比,就是證券交易稅,見證了嘉義市百年移民歷史的百年移民財力。
另外,反映在自籌款的比較上,嘉義市自籌款的比例是27%,新竹市自籌款比例52%,幾乎是嘉義的兩倍。
所以,從城市發展比較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知道,嘉義市目前發展的困境,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主因,就是缺乏科學園區。
由於,嘉義市在100年前,日治時代,就是以26萬人口,作為都市計劃的上位概念,37年前我們就已經達到標準,如果沒有中央政策改變,都市計劃變更,將遙遙無期,進無步,退無路。
總之,解鈴仍須繫鈴人,沒有中央政策改變的科學園區投資,造成嘉義市的人口停滯,和都市計劃的法令限制,使得嘉義市政府,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雖然擁有1500公頃農地,卻不能像沒有都市計劃的嘉義縣政府,可以大刀闊斧,自主的變更農業區為工業區,解決老農經濟困境,增加投資,提高就業機會,讓青年返鄉。
爭取牛稠溪科學園區,可以讓青年返鄉,讓人口不再外移,讓三代同堂,成為嘉義人共同的選項。
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日議會》都市計畫專案小組第1次會議
首先,謝謝嘉義市議會大會授權,蔡榮豐議員、王美惠議員、戴寧議員,和我一起,聯合召開都市計畫專案小組第一次會議。
也要謝謝市長,派出都市發展處陳副處長、建設處陳處長、工務處黃副處長、地政處饒處長,和交通處鄭處長等一級主管,參與這次會議,讓市民朋友,有機會了解,未來10年,嘉義發展的方向與願景。
我就嘉義市和新竹市,36年來的人口成長作比較,嘉義市近27萬人,新竹市的人口數,已超過44萬人,這中間14萬的巨大差距,有我們嘉義市的優勢,乾淨、悠閒。
但是,我們也可以借鏡新竹市,有產業,有就業的發展模式,為嘉義市尋找一條,適合嘉義發展的產業道路,作為都市計畫發展方向。
都市發展處,主導都市計劃業務,開宗明義,定位我們目前的都市計畫發展方向,是把嘉義定位成雲嘉南商業消費中心。
建設處,配合都市發展,將公園做多元使用,特別是停車場用途,做了詳細的說明。
工務處,也在都市計畫中,扮演要角,在防治水患,有了初步成效之後,進一步綠美化排水系統,建設開放的親水空間,啓動污水下水道工程,讓我們已經有汙水處理廠後,將來也會有地下污水淨化池,20年內,讓城市排水和污水淨化,同步完成,重現三百年來,兩河流域,流經這裡的親水景觀。
地政處處長,為我們分享了目前嘉義市公有土地,大多是畸零地,必須和中央部會協調,才能取得都更所需要的公共用地,為公辦都更中繼住宅基地。
交通處指出,舊有商圈和市區內,公用停車位不足,已規劃有20處的公用停車空間,11處已開發,但仍不敷使用,規劃建立小型電動中巴為主的公共運輸系統,連通公共停車空間,到各大商圈的最後一哩,希望雙管齊下,解決商圈停車,和交通運輸,兩大難題,促進城市繁榮。
未來,我們將陸續邀請都市發展處,就台北市成功的公辦都市更新成功經驗,提出嘉義可行的公辦都更計畫專案報告。
邀請建設處,針對網路購物和電子金融,對實體店面經濟衝擊下,因應方案和招商計畫專案報告。
邀請工務處,就大型公共建設,做進度專案報告。
邀請交通處,提供大型停車場設置,和電動公車公共運輸系統的專案報告。
邀請地政處和都市發展處,共同就湖子內成功的區段徵收經驗,提出加速區段徵收速度的專案報告。
自己的嘉義自己救,我們會在尊重專業的前提下,公開透明,理性監督,形成共識,代表民意,支持市府勇敢做對的事,讓嘉義有產業有就業,實現一個,讓年輕人可以返家就業的未來。
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 在 污水下水道紀錄片(前導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污水下水道 深埋地底、鮮為人知,是寂寞的工程,回顧其 建設 過程, ... 淨脈 #10月16日松菸誠品表演廳 請大家透過影片一起感受 污水下水道公共建設 推動的 ... ... <看更多>
公共污水下水道建設 在 國發會- 《近年國內下水道建設效益》 相較於大型交通建設等的 ... 的推薦與評價
下水道建設依性質不同有很多種類,包括雨水下水道、公共污水下水道、專用污水下水道與建築物污水處理等,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污水處理廠建設、污水下水道系統幹線與用戶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