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我閉嘴我就把事實多講幾遍】
從政以來,我一直有個理念:政治人物不是只講好聽話「推銷」自己,而也該負起責任,講正確的話,做好「政治教育」、「通識教育」。
因此,你會發現,我不是個「溫和禮貌」的政治工作者,我講話非常直接。如果有人因此要顛倒是非、剪接抹黑我,我只好再把正確的歷史,多跟各位說幾次。這些歷史,也就是韓國瑜李佳芬集團一幫人等,死也要修改課綱修不見,讓你們都不知道的歷史。
大家看過《返校》,有沒有覺得片中一些沾滿血跡的場景很可怕? 但你能想像嗎,台灣的歷史,遠比電影恐怖,遠比《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更催淚灑狗血。 高雄市政府,曾經血水淹滿地下室,這不是我亂掰的,是包含中國國民黨籍的目擊證人在內的現場見證。
請大家好好看看高雄好過日寫的這段歷史,就知道彭孟緝被叫做「高雄屠夫」從何而來,就知道「殺人魔」這個封號,對他和他代表的政權來說還算是客氣了!
1947年,中國國民黨鎮壓的子彈,不是對著天空、不是對著「暴民」發射,而是對著手無寸鐵,代表當時高雄在地仕紳公知的民選議員、區長、區代表、醫師、律師、記者、教師、甚至曾從軍抗日的老兵們發射,他們讓台灣的一代菁英,一群想努力改變社會的公共參與者、一群「本土軍公教」人士,不是被屠殺,就是徹底閉嘴外還要教育後代永遠遠離政治。
台灣地方政治為何敗壞? 為何大家會說有黑道民代?不是就是你們中國國民黨殺光「正常人」,改變地方制度,讓劣幣驅逐良幣所造成的? 228與白色恐怖的後果,仍然影響著我們的政治結構,但至今還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然後代表加害者的政黨,仍然全力反對轉型正義,仍然坐擁龐大政經資源。
你說敘述歷史叫做撕裂族群? 強迫我們遺忘歷史的人,才是撕裂台灣的元兇!
【1947年,沒能活下來的那些高雄人】
序、#為什麼他願意冒生命危險?
1947年3月6日,星期四,天氣尚有點涼意。這天一早,林界穿上西裝,打好領帶準備出門,38歲的他,身材厚實,方臉大耳,剛當選苓雅區長4個月,正值青壯歲月,看似前途一片光明。但他匆匆跨出家門時或許沒有想過,這是他最後一天看到三歲和一歲的兩個女兒。
林界公學校畢業後,和大多數台灣人一樣未再升學,而是開始工作賺錢。在那個快速工業化的高雄,他和大哥、弟弟一起在新和鐵工廠當技師,工作勤奮,深獲肯定。29歲時他應聘到台東的糖廠擔任工務主任,兩年後,有點積蓄和技術的他,和兄弟討論,決定一起辭去工作,合夥一起開設一家小小鐵工廠,承包工程。在太平洋戰爭末期,美軍連連空襲台灣,林界的工廠也受戰火波及而停工。所幸,剛出生的長女平安渡過戰爭,戰後他擔任新生印刷廠暨新生報社印報廠廠長。這樣一個白手起家的實業家,在1946年11月當選苓雅區區長,原本是希望在戰後百廢待興的社會,為故鄉做點事,不料卻是厄運的開始。
228事件發生時,林界恰好在外地,眼看局勢嚴峻,他連忙趕回高雄。回到高雄時,已是風聲鶴唳,多處警局都傳出被包圍,當時駐紮在柴山上的中國軍隊,則已經開始用要塞的大砲居高臨下砲轟市區,並派出巡邏隊,遇到聚在一起的市民就開槍射殺,讓街上人心惶惶。林界一遇到市長黃仲圖後,市長就說:昨天已和軍方提出談判,但被拒絕了一次,他為了市民的安全,一定要再試一次,也希望林界一起去。
3月5日晚上,面對因為感到局勢很危險而極力勸阻他上山的家人,林界說:「就是因為危險,所以我們才要去。外面這麼亂,身為公職,不能任由人民在外面隨時有生命的危險。」
這句話,也等於是林界的遺言。
一、#司令部
於是,早上八點多,林界在市府和市長、議長一行共七人搭上汽車,為了避免被士兵誤擊,他們特別在車上插上兩根巨大的白旗,車子沿著日人修建的山路,往柴山上開去。
車子通過嚴格的安檢岡哨,整個高雄市區與高雄港已經映入眼簾,但林界無暇看著平日難得一見的故鄉美景,倒是更注意黃仲圖市長和彭清靠議長兩人的表情。兩人都帶著黑框圓眼鏡,一瘦一壯,都是曾受日本教育的讀書人。
黃仲圖市長是南投竹山人,師範學校畢業後到日本東洋大學留學,但或許父親是清代秀才出身,讓黃仲圖一直有濃厚的漢人意識,畢業後前往中國浙江從事教育工作,對日戰爭爆發後加入中國國民黨一路往重慶撤退,曾任浙江大學教授、軍事教官等職務,戰爭後才代表國民黨來台接收,也就是俗稱的半山。
另一位同車的彭清靠議長,當年57歲,和黃市長背景不同,他的父親是基督教傳道士,重視教育,彭清靠學業表現傑出,就讀總督府醫學校(現台大醫學系),是馬偕醫院創院元老。家中還有四個弟弟都是醫師,可說是日治時期的台灣菁英知識份子家庭。他在24歲時就在大甲開設德仁醫院,43歲時感到學識仍須精進,特別舉家前往東大附設病院研修婦產科兩年,1935年返台在高雄開設「彭產婦人科病院」,是當時高雄婦產科權威。學識地位都為人敬重的他,1946年被選為高雄市參議會議員,並擔任議長。
對林界來說,在從政之前,這兩位的社會地位都高過於出身基層的他,平日也很少說得上話,但從他們凝重的表情,就可看出大事不妙。同行的凃光明、范滄榕、曾豐明,聽說有的參與了這兩天的雄中自衛隊、有的是牙醫師、有的也曾擔任軍官,還有一位台電的李佛續也被臨時找來,看來市長是希望選出最有代表性的談判陣容來說服軍隊了。
早上九點,車子停到了一棟兩層樓的和式洋房前,一行人被士兵帶進一間會議室內,中間有一張小桌,大家坐定後,要塞司令彭孟緝少將,才從後面走出來,他瞇瞇眼,理著平頭,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招待大家。因為彭議長不會講北京話,主要都是黃市長和彭孟緝溝通,之後黃市長掏出一份寫著「和平條款」的請願書給彭看,並對彭孟緝說:要他「約束巡邏隊,不要再隨意槍殺市民」,彭孟緝看到協議書,火冒三丈,表示「豈有此理,這簡直是造反」。正當兩人爭辯越來越大聲時,官兵突然大喊「有刺客」,一聲令下,官兵一口氣湧入,把凃光明壓在地上,一行人也全部被拿下拖走。
這個凃光明,是個半山,也是一行人裡頭較為衝動的人,曾在中國參加過臺灣義勇隊打游擊,在這幾天也參與雄中自衛隊的行動,在市長與彭孟緝爭論之際,根據彭議長的回憶,凃忽然破口大罵蔣介石和陳儀,而後才被壓制。
一行人被制服後,均被繩索綑綁,而凃光明被以鐵絲取代繩索捆綁起來,鐵絲並以老虎鉗旋緊,直到凃痛極慘叫。經過一夜苦刑之後,凃光明、范滄榕、曾豐明被軍事法庭隨意審判判決死刑,兩天後三人都被槍斃。
市長黃仲圖、議長彭清靠與台電的李佛續被繩索捆綁,在頸後打結,士兵不停地用刺刀指向胸部,他們原本都以為一定逃不過,心理準備被殺害了,但卻在3月7日被釋放回家。
至於林界,則被關押在柴山上,過了兩週後,才在3月23日被槍斃。和事件一點關係都沒有,也僅從政幾個月的他,為何會莫名其妙變成「暴動匪徒首謀」呢? 原來是苓雅區有士兵被殺,為了報復,中國軍竟然就用莫須有罪名,殺害苓雅區長洩恨!
二、#活下來的人
黃仲圖和彭清靠在此巨變後,受到很大衝擊,短短三個月後,黃仲圖轉任教職,退出政壇不再參與政治事務。而彭清靠議員任滿後,也完全退出政界。他的兒子,便是一生從事民主運動與支持台灣獨立的彭明敏。
他回憶:「父親精疲力竭地回到了家裡。他有二天沒有吃東西,心情粉碎,徹底幻滅了。從此,他再也不參與中國的政治,或理會中國的公共事務了。他所嚐到的是一個被出賣的理想主義的悲痛。到了這個地步,他甚至揚言為身上的華人血統感到可恥,希望子孫與外國人通婚,直到後代再也不能宣稱自己是華人。」
至於莫名其妙冤死的林界,死後留下了妻子胡錦華與三歲的林黎影、一歲的林黎彩兩姐妹。林界被殺後8年,在生活種種壓迫下,胡錦華自殺身亡,兩姐妹從此成為孤兒,被分開撫養長大。
16年後,孤兒林黎彩在天主教堂流浪謀生,認識了29歲,退伍的外省榮民廖中山,兩人很快決定結成連理。廖中山十分上進,不斷進修,48歲成為海洋學院的教授,期間,因接觸黨外雜誌,開始改變了他忠黨愛國的政治立場,更偶然在黨外雜誌中,看到了身亡快40年的岳父林界名字!
父親死時林黎彩全無印象,之前只聽母親在生前說過:當年家人聽說要塞前的瓦礫堆中埋了很多人,於是上山尋找,家族中幾位女性首先挖到大拇指,把背部覆蓋的土撥除後,看出面朝地下,手腳反綁,整個身體被五花大綁,槍從背後開。當他們把屍首翻過來,看清楚是林界沒錯,頓時哭成一團。屍首都腐臭了。
經過黨外雜誌的描述,林黎彩才知道父親死亡的真相,1992年,林黎彩向法院控告當時仍活得好好的彭孟緝「偽造文書」、「非法處決」林界,事後未按程序通知家屬領回遺體,有湮滅罪證之嫌。當然,法院全都不起訴結案。
三、#大屠殺
回到談判團全數被捕的3月6日那天,彭孟緝將他心中「高雄各界的領導人」一網打盡後,開始對市區展開總攻。下午2時,彭孟緝命令部隊會同第21師獨立團第3營展開鎮壓,軍隊下山進攻高雄市政府、高雄車站與雄中,何軍章帶兵抵達高雄車站後,便開始掃射車站人群,民眾躲入高雄車站地下道也遭軍隊封鎖兩端,對內掃射,據目擊者表示,打死兩三百人。
此時處理委員會和民眾毫不知道山上發生的事,還在高雄市政府大禮堂等待市長上山談判結果,但等來的卻是中國國民黨的軍隊。
高雄要塞守備大隊陳國儒部包圍建築後,直接丟入手榴彈並開槍掃射人群,議員黃賜、許秋粽、王定石、區代表王平水、新生報主任邱金山、律師陳金能等五、六十人,直接都被亂槍打死。前高雄市長王玉雲回憶在市府地下室救出躲藏的弟弟時,地板整片都淹滿血水,積血竟然有一截手指的深度。
躲藏在防空壕的民眾被軍隊丟入手榴彈,民眾跳入當時還清澈的愛河躲藏,也遭軍隊開槍掃射,河水染成紅色。短短兩個小時,高雄市區包含當今的三民、新興、鹽埕、前金區,已經屍橫遍野。
第二天,雖然已無抵抗勢力,但軍隊仍然調來迫擊砲與要塞砲夾擊,猛轟雄中,雄中也成為228事件中唯一被國民黨軍隊破壞的學校,至今紅樓仍留有彈痕。
同日下午,部隊在市區展開「清鄉」,逐戶清查戶口、收繳武器,但在期間發生多起搶劫民戶、強暴婦女等事。軍隊說你是暴民,你就是暴民,猶如今日香港在共黨統治下,學生不准戴口罩、喝珍奶會被抓走、抗議女性被脫衣襲胸摸下體,這樣荒謬情境,卻也真實曾在我們的土地上發生。
清鄉過程中,三塊厝居民全被叫出來跪下,男丁被鐵線捆綁押進鼓山監獄,雄中校長林景元被中國兵用軍刀刀身毆打,前額血流如注,兒子也和其他人依樣被鐵線反綁雙手絞緊,關押3天才解開。
228事件後彭孟緝官運亨通,之後的清鄉、澎湖七一三事件,師大四六事件中,強力進行鎮壓,造成成千上萬民眾的傷亡,因而得到「#高雄屠夫」的稱號。
相對於對人民的殘酷,彭孟緝對掌權者極盡諂媚能事,在蔣介石剛敗逃來台時,曾居停孫立人將軍公館,那幾天,彭孟緝每天早上提著一鍋人參燉土雞的補品,向蔣先生請安問好,贏得蔣介石青睞,根據孫立人夫人回憶,彭孟緝以高雄要塞少將司令之姿呈雞獻媚,因此人云彭孟緝「乘雞飛上天」。
彭孟緝一路強力鎮壓,製造冤案,不但7年內就破格跳升爬到參謀總長,更是長期高居權貴,安享天年,其子女也是榮華富貴,兒子彭蔭剛擔任中國航運董事長,又娶了中共政權「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前香港特首董建華的妹妹,由藍轉紅,出錢出力鼓吹中國併吞台灣。
近來,又有許多中國黨政客想抹殺彭孟緝是「殺人魔」的歷史,對於指出真相的人,不是指責他製造仇恨,就是將其言論斷章取義。莫怪乎我們會看到該黨總統候選人表示上任後就要修改課綱,改回「中國史」,減少台灣與世界史篇幅。原因很簡單,他們不想讓台灣人知道的東西太多了。至今,高雄306屠殺仍只有受害者,沒有負責的加害者,若是這樣矇混過去,我們何嘗對得起那些單純為了保衛家園、保護市民性命而死的前輩們?
再工業化通識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沒有上課時間 只有下課時間的法國小學】
這是法國南部阿爾德緒山區裡,一個藏在黃楊木森林裡的小村落,今年春天裡一個星期二的早晨,時間是早上9點 也許10點或者11點,當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小孩都在黑板或是電腦前,利用早晨所謂的大好時光,學習各項重要科目的時候,在這個叫做黃楊木農場學園裡的孩子們,只是全心全意的玩耍,不只是整個上午,而是整天,整個學年。
(黃楊木農場學園負責人/ Sophie Rabhi)
根據神經科學的研究,最好的學習條件,是當我們可以自由決定我們要學什麼的時候,這正是幼兒們所做的,而當我們開始強迫他們接受學習時,一定要學習讀寫 學習計算,把壓力聚焦在整套制式的學習上,我們發現就會喪失創造力 喪失快樂 喪失熱誠
黃楊木農場小學負責人 蘇菲哈比,是法國生態農業教父皮耶哈比的女兒,她在1999年創立了這所,被法國教育部許可認證的私立小學已經20年了。
(黃楊木農場學園負責人/Sophie Rabhi)
這是一所私立學校,所以政府並沒有提供我們補助,因此家長必須要每月付費,一學年每個孩子的學費是3200歐元
農場學園目前一共有15位老師和80名學生,從3歲的兒童到16歲的青少年,除了3-6歲的小朋友有一個專屬的蒙古包之外,所有其他的孩子都可以在不同屬性的蒙古包之間自由來去,或是根本選擇在室外活動,沒有固定的教室 不分班級,也沒有課程表。
(黃楊木農場學園負責人/Sophie Rabhi)
我們發現一致性的通識教育,某種程度上是浪費時間,不會成為他們未來生命中所需要的能力,而當我們讓孩子自主的時候,他會主動開發屬於他自己的能力,才真正的符合他的志趣
農場學園教學方法的核心原則就是自主學習,而不是從上到下被動式的接受,他們全天候的玩耍,因為遊戲是最快樂自然的學習方式,小朋友得以在沒有任何約束和強制概念的情況下學習,這樣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最為堅實,一輩子受用。
(黃楊木農場學園負責人/Sophie Rabhi)
在一般的學校裡,我們上15天的課然後是測驗打一個分數,然後另外一個科目 15天的課 然後測驗,必須要很快吸收消化這些知識,但是之後我們就忘了,完全就只是為了考試和分數而已,之後我們就忘了,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組織的一種工業化的效率,甚至包括知識和生命,所以我們希望脫離這個系統,找到一個不同的時間性
自主學習並不是放牛吃草,而是要求孩子們自己訂立學習的方向和目標,教學團隊以陪伴和協助的方式,來參與這個學習的過程,每一個孩子在學年開始時,選擇一名教學成員為他的教父或教母。
(黃楊木農場學園負責人/Sophie Rabhi)
例如說曾經有個孩子要求要瞭解飛機,因為他將來想當飛行員,負責陪伴他的教父就安排他去參觀機場,去拜訪飛機的駕駛 去詢問他們,他們一起研究了如何報考飛機駕駛的證照,所以現在他有特別的課程,他有模擬的飛行課等等,所有這些工具都是和他自己一起架構的,一步一步隨著他的計劃往前走
教學團隊除了陪伴和協助之外,沒有任何評價的權力,這裡完全禁止為孩子的打分數,也沒有什麼成績單。
(黃楊木農場學園負責人/Sophie Rabhi)
教學團隊成員主要的徵選條件是他們生活的態度,他們受過 「非暴力溝通 」的訓練,他們必須要能夠在這個組織裡支持這些孩子和青少年,但是不能採用一般傳統的「教育暴力 」,這表示我們沒有體罰,我們不對孩子們吼叫,他們不會被評判,不會被打分數
因為在這個開放而自由的學習環境裡,成績沒有任何意義,培養不斷的學習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這是一輩子的事,競爭和比較在這裡更顯得荒謬突兀,學習如何彼此協助 如何一起合作,才是重要性遠超過競爭的人生課題。
(黃楊木農場學園負責人/ Sophie Rabhi)
來上這個小學的家庭是被我們的教學方法吸引,不一定來自這個地區,而是來自城市和其他的歐洲國家
這些玩得不亦樂乎,學來全不費工夫的孩子們身後,最辛苦的應該是家長。
(黃楊木農場學園負責人/Sophie Rabhi)
我們已經被制約成習慣性地把小孩的生活定義為功課和成績,所以對於過去受了這種教育的父母,要重新接受一套不同的教育邏輯,無法迴避害怕,害怕我的孩子是不是玩太多了,啊 他玩這麼多以後怎麼辦?
信任是農場小學的家長最辛苦的功課,如果缺乏這種信任,孩子將首當其衝成為不信任的第一個受害者,因為正是這種信任,才能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大無畏地
進行探索和體驗未知。
(黃楊木農場小學負責人/Sophie Rabhi)
孩子們也因此可以解放家長心裡的包袱,因為當孩子們是自由的,反而迫使我們問自己,我們要當一個什麼樣的成人,因為他們會以我們為榜樣,我們所有的人,這表示我們不該再忙個教育小孩,我們應該要教育自己
信任孩子就是信任生命的原始力量,擺脫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是農場學園的家長,必須做的一個偉大而重要的內心革命,信任他,而不是以擔心來綁架他
(黃楊木農場小學負責人/Sophie Rabhi)
我想他們感受生命,你們也聽到他們在這裡玩耍的聲音,我的感覺是他們離開這裡之後,也是繼續這樣,也就是說他們不會覺得人生很沈重,要強迫自己怎樣努力,把自己封閉在一個不適合的邏輯裡
我們的鏡頭親眼見證了這兩位小男孩和小女孩,在一屋子各式各樣充滿危險工具的工作室裡,獨立操作使用這些木工器材,並沒有人在旁邊特別監督安全,他們各忙各的但是彼此協助
(記者VS.學生Marius)
哈囉請問你叫什麼名字?(Marius),你可以解釋一下你在做什麼?(我在做一個把手),什麼的把手?(一把斧頭),你是自己一個人學的?(我爸爸幫了我一些),你做了多久?(一年)
每個家庭每年至少提供給學園60小時的志工,可以是任何形式,這位小男孩的爸爸負責的是木工,他對小朋友的計畫提供製作的協助,包括構圖 計算 從何著手,但是站在白紙前面動腦筋的是小男孩,他只是適時的引導和協助。
(記者VS.學生Julio)
計畫是什麼?(一輛車),一輛車,用腳踩的,(對,用腳踩的,所以我想,踏板應該在這裡,這裡,還有,應該要有一個板子,還有一個軸),應該要用一個鋼軸
(對)
很難想像這個只有8歲的小男孩,要自己做一輛車,沒有人對他說這很困難或是這很危險,沒有人在乎他要花多少時間,這部腳踏的四輪車會帶他走入數學 力學 速度和重量的知識領域,也可以想像這部小車,會長大成他未來人生裡更大的計畫 更大的夢想。
(記者VS.學生Julio)
你拿穩釘子,慢慢開始
實在很少見到這樣專心的使用電鑽的小女孩,就像Marius 在滿天木屑中磨他的木把,他的自信和快樂溢於言表,驕傲地和我們分享他的成果,這份滿滿的自信遠勝過所有的分數。
(黃楊木農場小學負責人/Sophie Rabhi)
到目前為止我們不打分數,這是一個選擇,我們也不知道教育部是不是會讓我們一直這樣下去,但是目前這是我們的選擇,因為我們從一個害怕的邏輯轉到一個信任的邏輯,全世界都應該做這樣的轉變
我們親眼目睹這些孩子們自由而快樂的學習,沒有叫喊訓斥 沒有吵鬧爭執,早春的好天氣讓許多孩子在戶外玩耍,但是也有人選擇了安靜的角落,做他們想做的事,讀書 玩遊戲或是寫東西 沒有人滑手機 也沒有人發呆,雖然無所事事的發呆應該也是被允許的。
(黃楊木農場小學負責人/Sophie Rabhi)
這份自由是一份和周遭人事不斷對話的自由,所以溝通在學園裡非常重要
除了教學團隊「非暴力溝通 」之外,所有孩子們相處上的問題,有一個調解委員會來協調,任何人都可以隨時要求調解委員會來解決衝突,分歧或是其他問題。
(黃楊木農場小學負責人/Sophie Rabhi)
孩子需要的話可以寫張條子投進信箱裡,把他的困難寫在裡面,也許是和一個成人的問題,或是和另一個孩子,還是一個小孩子和一個大孩子都沒關係,他們會說:我有一個問題,我是調解的中間人 我們有好幾個,我就去把相關的人都找來,聽聽每個人怎麼說,然後我們要試著找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學習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意見,也學習聆聽別人的,學習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何嘗不是人生重要的課題,學習尊重才能讓每個人的自由都能欣欣向榮。
(黃楊木農場小學負責人/Sophie Rabhi)
到目前為止所有教育部的評估都很OK,因為我們還是有一些教學成果,也因為他們看到從這裡出去的大孩子,他們都非常優秀,在各個不同的領域,他們都表現的很好很自在,根本不需要什麼評價
訪問最終的驚嘆號是在幼兒班的繪畫蒙古包裡,一個不到五歲的小女孩 ,在詢問是否能拍她的畫作時,我很自然而然地稱讚了她的畫「很漂亮 」,她沒有說謝謝,她理直氣壯的回答:妳沒有權利評論我的畫 !
也許應該羨慕這片遠離塵囂的山谷,或是他們盤子裡乾淨有機的健康菜餚,但是最令人羨慕的,是這一份滿滿的自信滋養著這些孩子,像周圍春天裡復甦醒轉的大自然一樣,發芽 生根 成長 茁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dx4Agu-kGc
再工業化通識 在 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世界沉淪 李遠哲:人類自救從自身做起
http://www.epochtimes.com.tw/n7929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5日邀請前中央研究院院長、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主講「在向下沉淪的世界上,尋求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李遠哲表示, 「我們常說要救地球是不對的,其實要救的是我們人類的社會」。他認為要從自身改變做起,並呼籲人類要永續發展,一定要改變發展模式,若不改變就沒有希望。
李遠哲說,以前人類靠陽光、物質的循環發展;但工業革命後人類發明機械,雖然很有效率從地下挖煤礦、石油,結果卻慢慢脫離了大自然,「我們以為人定勝天,人類是地球上的主宰。我們再這樣發展下去很危險,下一代的生活就會有問題。」
他提醒隨著人口的增加,人們大量製造和消耗衝擊地球,地球溫度在上升、二氧化碳、洪水、颱風及極端氣候都在增加、海洋也在發生變化、物種多樣性在消失。他憂心舉莫拉克颱風、海燕超級強颱為例,大家以為偶發事件百年一次,但為什麼這種百年來一次的強颱,頻率減少到過幾年就來一次呢?
地球已被人類過度開發
「我們常說要救地球,其實是不對的,要救的是我們人類的社會。」李遠哲表示,最近熱門的紀錄片《看見台灣》,也讓我們看到台灣破壞環境的情形,地球已經被人類過度開發。他強調,人類要永續發展,一定要改變追求GDP發展的模式,若不改變就沒有希望。
而很多問題是全球的問題,工業化後人類脫離了大自然,大量的製造廉價產品,過度開發消耗地球資源太多;他列舉減少消耗的方式,包括做好城市規劃、多走路、騎自行車、要節儉、東西不要用了就丟。
結合有良知的人改變社會
「我們交給下一代的地球環境,汙染很嚴重已經慘不忍睹。」李遠哲呼籲,要與全球有良知的人,一起努力改造社會;政府應該把錢花在如何使產品更有效的使用;他也說,台灣的農產品自給率只有32%,卻又一直把農地休耕、變成工業地,這些都是不對的方向。
李遠哲告訴學生,不要相信年紀大的人說,明年GDP增加3%,台灣未來就會更好。年輕人應該覺醒過來,帶頭努力改變社會,也可以帶頭成為亞洲典範,進而改變全世界,從這樣來看人類還是有希望的。
---------------
台灣大紀元實體報
http://www.epochtimes.com.tw/realnews.htm
台灣大紀元電子日報
http://www.epochtimes.com.tw/
線上訂紙本報紙:
http://order.epochtimes.com.tw/
大紀元電子報開放訂閱:
http://epaper.epochtimes.com.tw/
再工業化通識 在 工人飯堂EP27|工業4.0?再工業化?香港仲有工業架咩? 的推薦與評價
再工業化 ?香港仲有工業架咩? ... 【#點播】點聞一分鐘| 通識 科最後一試末代考生有話兒 中學文憑試 通識 科今日迎來「最後一試」。 ... <看更多>
再工業化通識 在 新聞透視- 再工業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透視- 再工業化 政府自2016年開始推出多項措施,投資過百億元,協助傳統行業以科技升級改造,以及發展高產值行業。5年後的今天,無論製造業佔本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