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on call 】節目預告
常見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粥狀動脈阻塞、腦中風等,源於血管栓塞所致,血管栓塞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難以即時察覺,心臟病發時已經有嚴重栓塞並有生命危險,近年來心肌梗塞發生率逐年提升,與冠狀動脈血栓有相當程度關聯,且罹病者也有年輕化趨勢。本周三是世界心臟日,請鎖定明天上午11點名醫on call節目,特別邀請新光醫院心臟內科洪惠風主任,讓我們一起來關心心臟的健康!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被稱作無形殺手的「心肌梗塞」一發作,彷彿在跟死神拔河!資深藝人馬如風、戎祥、茂伯、馬兆駿、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親民黨前立委馮定國等,皆因心肌梗塞而離世。 秋冬季節交替,因溫差大,像近日早晚較有涼意,中午較高溫,有時不注意,也可能會有心肌梗塞的風險。究竟為什麼會發生心肌梗塞?又該注意什麼? 周孫...
冠狀動脈阻塞程度 在 大夫訓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ttps://youtu.be/jLPYuwTrfE0
這篇影片的內容是關於有研究指出,阻力訓練會減少動脈順應性,也就是會使得「動脈硬化」,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什麼?運動不是可以促進心血管健康?阻力訓練真的那麼恐怖嗎?
在解說阻力訓練是否真的會造成動脈硬化之前,先來介紹一下「病理性」的動脈硬化,也就是大家平常所害怕的粥狀動脈硬化 (atherosclerosis) 。
所謂的動脈硬化,就是動脈管壁變硬沒有彈性,動脈管壁的彈性可以緩衝心臟輸出血液的壓力,用以調節血壓,減少心臟輸出的負荷。而粥狀動脈硬化不但動脈彈性減少,且常伴隨管腔狹窄,使得血流減小,心臟輸出的負荷增加,血壓增高,最後形成惡性循環,反過來使得動脈硬化更加嚴重。
粥狀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主要是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也就是俗稱的三高。另外,遺傳、老化、肥胖、男性、抽菸等等也都會有影響。粥狀動脈硬化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沒有控制的高血壓,使得血管內皮受損,另外是膽固醇堆積在內皮,造成長期發炎反應,內皮因此增厚變硬,甚至會產生粥狀硬化斑塊,讓動脈管腔嚴重狹窄。粥狀動脈硬化好發在心臟冠狀動脈,頸動脈和顱內動脈,嚴重的話連四肢動脈都會發生。
粥狀動脈硬化會造成什麼危害呢?一方面使得血壓升高,心臟輸出負荷增大,長期下來會導致心臟肥大,甚至心臟衰竭。另一方面,組織的血液灌流不足,嚴重時會導致組織缺氧。例如心臟冠狀動脈硬化,在日常生活沒有什麼異狀,但在劇烈運動時,就可能會因為心肌缺氧而產生心絞痛,也就是狹心症。更嚴重的,還可能因為血管壁堆積的斑塊破裂、剝落,使得動脈產生血栓而急性阻塞,造成組織壞死,例如急性心肌梗塞,腦梗塞 (缺血性腦中風) 等等。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要那麼擔心粥狀動脈硬化的原因。
回過頭來,談談阻力訓練後的動脈硬化,我搜尋了一些文獻資料做重點整理。
1. 阻力訓練是否會造成動脈硬化,還沒有定論。有的研究說會,有的研究說沒有影響,有的研究說不同的訓練強度,對不同的年齡和不同的性別,會有不同的影響。反正,結論就是沒有結論。
2. 在阻力訓練會導致動脈硬化的研究裡,動脈硬化在訓練後就會立即產生,但持續訓練一段時期 (數個月) 後就會穩定硬化的程度 (增加10%-20%),不會無限制的硬化下去,而且停止訓練後,動脈可以恢復訓練前原本沒有硬化的彈性。這暗示阻力訓練造成動脈硬化的發生機轉,不同於長期膽固醇堆積慢性發炎所產生的粥狀動脈硬化。
3. 阻力訓練造成動脈硬化的原因機轉不明,可能是訓練時的瞬時高血壓 (收縮壓可能高達300-400mmHg),導致血管內皮細胞調控血管壁能力的變化。
4. 阻力訓練的動脈硬化並不像粥狀動脈硬化一樣會使得血管變窄血流變少,反而是管腔變大血流增加,剛好抵消了動脈硬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5. 阻力訓練可以減少肥胖,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降低血糖,對粥狀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都有正面的影響。
所以, 阻力訓練所造成動脈硬化,是血管為了適應訓練時的瞬時高血壓所產生的「生理性」變化,而不同於「病理性」的粥狀動脈硬化,自然不能相提並論,也無需擔心。
對於已經有粥狀動脈硬化或是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人,平常可能沒有任何的症狀,但是這些堆積在動脈血管內壁的班塊,遇到訓練時劇烈的血壓變化,就有可能會破裂、脫落,而造成急性梗塞或管壁剝離,雖然發生的機會非常少見。
所以訓練前,要先了解是否有心血管疾病,或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等的病史。如果有,在訓練的時候不是完全不能閉氣用力,而是要小心的安排調整訓練強度,不要一開始就狂操猛練拼PR,start low,go slow。隨著訓練後身素質的進步,再逐漸的增加訓練強度。
另外,雖然阻力訓練時發生嚴重心血管意外的機會非常的低,比耐力訓練還低,但也要了解紅色警戒red flag。訓練時如果有不舒服,如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心肌梗塞症狀,或是頭暈、頭痛、臉歪嘴斜、單側肢體無力等腦中風的情形,就要盡速就醫,千萬不要堅持把課表做完。
運動,不管是耐力或是阻力訓練,對於動脈硬化以及其它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等的慢性疾病都有益處,只是阻力訓練同時也可以增進肌力和骨質,預防肌少症和骨質疏鬆症,減少日常生活中肌肉關節酸痛的機會,避免跌倒受傷骨折的風險,對於有限的訓練時間來說是最有效益的。所以不要因為微小的風險甚至是道聽塗說,而不敢從事阻力訓練。
🔹️🔹️🔹️🔹️🔹️🔹️🔹️🔹️🔹️🔹️🔹️🔹️
重量訓練與疾病風險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388928908627647
血管迷走神經性昏迷 - vasovagal syncope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360202788166926
高血壓與阻力訓練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657567211763814
主動脈剝離與重量訓練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757068611813673
被妖魔化的重量訓練與Valsalva maneuver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820534712133729
冠狀動脈阻塞程度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出來跑,總是要還的~
昨天才剛說,有關流感疫苗的新聞報導,下標常常會嚇死人,今天果然就嚐到苦果,忙到剛才才寫完,是怎麼一回事!(翻桌)
============不良事件通報4死===========
不良事件通報,不等於疫苗有問題。
但可能看到「打疫苗後4死」,造成一定程度的殺傷力,陳時中晚上又緊急出來加開記者會。
這4名死亡個案,死因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第一人:21日接種疫苗,24日死亡,蜘蛛膜下腔出血、腦動脈瘤破裂
第二人:14日接種,24日死亡,死於急性心肌梗塞。
第三人:12日接種,23日死亡,是冠狀動脈阻塞引發腦中風。
第四人:12日接種、14日死亡,經解剖後釐清是主動脈剝離造成死亡。
結論請幫我劃大字、劃紅線!這四例死亡都跟流感疫苗無關;他們本來就有心血管病史。
截至目前流感疫苗不良事件通報有76例,現在疫苗已經接種近430萬劑。
陳時中說,以比例上看不良事件通報並沒有異常升高,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疫苗有問題。專家小組的討論也認為,沒有證據顯示應該停打疫苗,台灣的接種政策會繼續。
=========通報不等於有關連============
防疫醫師林詠青說,預防接種不良事件的通報是民眾端及醫療端的主動通報,只要他們覺得打完疫苗之後有身體不適,自認為可能與疫苗有關就可以通報。
林詠青說,通報案件只是時序上在疫苗接種後發生,但兩者未必有因果關係。當醫師警覺性高、或韓國事件影響,都可能加強通報意願。
根據疾管署數據,在10月16日傳出韓國首例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前,流感疫苗接種不良事件通報共44件;韓國首例死亡後,台灣的通報量沒有明顯增加,一週增加21件;但在10月25日出現台中男GBS案例後,在10月26日一天就通報了11例(包含4例死亡),創下今年流感疫苗開打以來單日通報數新高,累計76件。
======有病看醫生不是上網放話======
民眾如果接種流感疫苗後身體不適,不管你是打完暈眩3、4天,還是每5分鐘頻尿一次,自認一定跟流感疫苗有關,很後悔接種,但不去就醫釐清,只會上網直播或爆料的話,問題是不能解決的。
專家建議,接種後有問題,速就醫!有疑慮就通報!
但通報只是方便食藥署監測安全性,並不會進入關連性審查。如果民眾很有疑慮,可向衛生局申請,屆時衛生局會申請相關病歷請專家審議。
=====過去流感疫苗不良事件審議======
在2009年H1N1大流行時,當時接種疫苗也傳出多起不良事件通報,且通報量隨之大量增加,但那時很多案件進到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查時,有9成左右經審議與疫苗無關。
林詠青說,過去審議與接種流感疫苗相關的受害救濟案件,多是在接種後在合理期間內出現過敏、蕁麻疹;或接種部位紅腫疼痛,甚至發生廣泛性肢體腫脹等。
我今天真的是上班上得很生氣~發了8000字,沒打疫苗我也腦血管都要爆了
但幸好晚上記者會有張上淳
也算是因禍得福 (什麼跟什麼🤣🤣🤣)
#圖片指揮中心提供
冠狀動脈阻塞程度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被稱作無形殺手的「心肌梗塞」一發作,彷彿在跟死神拔河!資深藝人馬如風、戎祥、茂伯、馬兆駿、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親民黨前立委馮定國等,皆因心肌梗塞而離世。
秋冬季節交替,因溫差大,像近日早晚較有涼意,中午較高溫,有時不注意,也可能會有心肌梗塞的風險。究竟為什麼會發生心肌梗塞?又該注意什麼?
周孫立醫師說明,通常造成心肌梗塞的原因是不會突然發生、出現的,大部分人都是因為長期不良的先天條件、不良的後天環境及不良的個人習慣造成的。
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有高血脂、高血壓家族病史
周孫立醫師說,由於現今外在環境汙染等問題很多,就容易讓原來先天存在不良的體質,提早誘發問題,所以才會有漸趨年輕化的現象。若是發現自己的家族有相關心血管疾病的遺傳因子,就要特別注意。
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患者
代謝及血管功能失調也是導致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
慢性腎臟病
先天心臟功能不全
心臟傳導異常
腦血管疾病,或身體其他各處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有前兆嗎?
周孫立醫師指出,心肌梗塞從過去至今的死亡率都很高,原因就是表現出來的症狀都不太明顯或不太專一,最常見的症狀為「胸痛」,但也有很多患者是出現其他症狀,導致錯失警訊,因此延誤就醫。此外,在某些神經功能退化的人,尤其是老人家,甚至沒有症狀。
心肌梗塞症狀
胸痛(大部分)
肩膀痠痛
牙齒痛
胃痛
脖子痠痛
背痛
呼吸短促
未出現症狀
突發心肌梗塞怎麼辦?
心肌梗塞前兆並不明顯的狀況下,當發生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回應,若發現自己沒來由的肩頸痠痛,此時千萬別輕忽,應即刻拿出血壓計量血壓,確認自己的血壓狀況是否與平時無異;也可測試自身脈搏,是否過快過慢或不規則,先用這樣簡單的方法,或身邊就有的儀器來檢視身體是否有異狀。
周孫立醫師強調,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症狀,若這些症狀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就應先找出最有可能致死的疾病,設想最緊急的情況來預防。
心肌梗塞如何治療?
心導管手術
周孫立醫師說明,若是冠狀動脈已嚴重阻塞到壞死的程度,此時唯一的做法就是做心導管手術。先用氣球擴張術將血管撐開,再置放支架,讓血液能夠恢復暢通,拯救剩餘的、還未壞死的心臟細胞,避免再惡化。
內科藥物治療
若是冠狀動脈阻塞還沒那麼嚴重,心肌細胞並沒有完全壞死,只是暫時性的缺血,此時可以考慮以內科藥物治療,溶解造成血管阻塞的血栓,預防進一步的阻塞,讓血液能夠持續供應心臟養分。
但周孫立醫師也說,若藥物治療狀況不佳、醫師評估患者未來還有可能再發缺血性心臟病,或缺血性心肌梗塞時,最後可能還是得置放支架。
慢性期預防:阿斯匹靈
除了緊急突發的心肌梗塞治療外,在日常亞急性或慢性期的預防,一般還是常用阿斯匹靈,或其餘控制血壓的藥物,以減少心臟負擔。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如何預防?
少吃油、鹹、重口味
周孫立醫師表示,盡量避免食用高油、高鹽等身體不容易代謝的食物。可以適量吃點「蔥、薑、蒜」,能減少身體壞膽固醇的形成,減少堆積,還能增加代謝。
控制血壓
高血壓患者可用藥物控制;非高血壓患者或慣性吃藥的人,就用飲食控制,平日飲食盡量以蔬果為主。
有氧運動
周孫立醫師說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以有氧運動為主,除了能夠幫助身體代謝調和外,還能幫助維持交感神經的穩定度。根據WTO統計,一周若能有氧運動150分鐘以上的人,可降低2∼3倍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的猝死。
【更多心血管相關影片】
心跳忽快忽慢不得輕忽!心悸、心律不整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健康連線】
https://youtu.be/329m7IN7EIU
造成糖尿病、動脈硬化,腸漏症絕對別吃...【錢政弘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cTEk8Bso1V4
糖尿病、高血壓都跟它有關:維生素D健康補充法【健康連線/江坤俊醫師】
https://youtu.be/zlyW4MoHic0
【心血管疾病文章報你知】
每天「踏步1分鐘+休息30秒」,1週後血管年輕9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397
一天1杯清血果汁,血液變乾淨、跟三高說掰掰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459
美官方認可抗癌食物第一名!高血壓、低血壓都該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121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冠狀動脈阻塞程度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明明就沒有被嚇到,也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但常常莫名感到心跳加速或不規則跳動,有時還會合併胸悶、頭暈,這樣心慌慌的感受是所謂的心悸嗎?立達診所周孫立醫師說明,心悸是指在普通、沒有特別注意的情況下,對自身心臟的搏動感覺到不舒適的一種自覺症狀。
心悸是什麼?
周孫立醫師解釋,心悸是一個概略的稱呼,發生時我們會很明顯的感受到心臟跳動,而跳動的感覺遠大於平時能承受,例如:心跳加速、心臟搏動明顯、不規律等,甚至開始感到不舒服,同時可能還會合併手腳冰冷、手心冒汗、全身冒汗等症狀。
心悸發生時怎麼辦?
周孫立醫師表示,首先應先檢視自己的狀態及環境,如果在爬樓梯或是跑步等運動中發作,可以先試著停止當下的活動,最重要的是馬上休息。此外,也要保持所處環境的空氣流通,他說明,心臟的血液供應最需要的是充足的氧氣,因此一個通風良好的環境很重要。
當我們立刻休息,並確保環境通風,盡量將危險降至最低後,再規劃下一步該怎麼做,例如:去醫院就診或是其他的藥物處置。
心悸的原因?
周孫立醫師指出,造成心悸的原因有很多,分別為下列4種:
血管性因素
心臟中的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臟本身的傳導受影響。
代謝性因素
周孫立醫師指出,可能與我們身體的電解質有關,包括:鉀、鎂、鈣離子,造成心臟的傳導受到影響。
全身循環因素
可能因身體的水分攝取不足,導致脫水;又或是水分過量,導致肺部在與空氣做氧氣交換時出了問題,此時也會心悸。
飲食因素
可能與吃進太刺激的食物有關,例如:咖啡、酒精等都有可能。
有心悸症狀,需要做什麼檢查?
周孫立醫師說明,首先會先檢視心悸的成因,分別鑑別診斷。首先會從最容易致命的方面開始檢查,也就是上述提到的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問題。
因為冠狀動脈阻塞就會造成心肌梗塞,死亡率非常高,因此醫師會看心電圖,另外也會做一些冠狀動脈的檢查。
另外,也有24小時監測的儀器,檢視患者的心臟在一天的跳動中是否規律、完整;還是偶爾會出現一些惡性的、比較嚴重的心律不整。接下來就是比較容易做得到的,例如抽血,藉此檢測身體是否有代謝性或電解質的問題。
周孫立醫師強調,代謝性及電解質的問題不會在一般人身上發生,因此若是因心悸去做檢查,發現血管及24小時心電圖監測都沒事,但後來抽血卻發現某個電解質有問題,就要特別當心,因為這可能是某個器官造成的,例如腎臟、肝臟,不見得是心臟本身的問題。
心律不整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
周孫立醫師回應,心律不整通常會看其程度及危險性,若是較危險、死亡風險高的,就會考慮用藥物介入治療。
電燒治療
然而,對於某些患者而言,藥物治療效果較差,周孫立醫師說明,此時就會用電燒的方式介入,會先檢查患者心臟上頭是否有神經過度增生、過度傳導或有些捷徑的產生,造成傳導異常,再用電燒的方式減少這樣過度興奮的神經活動。
周孫立醫師也說,當然如果評估危險性沒那麼高,也不見得要吃藥,但一定要去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可能的原因,例如:喜歡喝咖啡,又喝得很多很快,或喜歡抽菸,不愛喝水,甚至吸毒等。
心悸日常生活中如何改善?
周孫立醫師表示,若是短時間內發作的心悸,經過醫師評估也不願意藉由藥物或電燒等外力介入治療,則會建議患者心悸發作時平躺,並確保空氣流通。
此外,也建議可以做屈膝的動作,能增加流回心臟的血流量。周孫立醫師指出,當心臟有足夠的血液回流時,就能刺激心臟良好的收縮。
【精彩文章】
心跳忽快忽慢不得輕忽!心悸、心律不整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健康連線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63
【心臟、心悸相關影片】
每天手轉60圈,肩頸痛、自律神經失調一次解決!
https://youtu.be/pXxTloundCE
這些竟是心臟病徵兆,注意4件事遠離心臟病風險【健康連線/林謂文醫師】
https://youtu.be/rLmTVGgmhY4
飲食、保暖、冠狀動脈疾病,注意3件事遠離心因性猝死【健康連線/林謂文醫師】
https://youtu.be/hPABECFlsLc
【心悸、心律不整相關文章報你知】
心律不整怎麼辦?按3穴道減少心律不整、預防心悸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369
心悸怎麼辦?先釐清心悸13種可能原因病症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064
莫名心悸是心律失常!數手指操讓心臟永遠年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794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冠狀動脈阻塞程度 在 治療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我的選擇是甚麼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治療 冠狀動脈 狹窄或 阻塞 我的選擇是甚麼. 54,660 views54K views ... 心血管狹窄 阻塞 光學掃描檢查新利器/心臟血管內科陳柏偉醫師. NCKUH成大醫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