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記者就形容這簡直是一場「大規模的出埃及記」...
- - - - -
▶今日精彩新聞:http://bit.ly/2YVyDdv
出埃及記 組織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贈書活動 #重回大地薩爾加多的凝視
這一生中,我完成過幾個攝影故事,那些作品述說我們身處的時代以及世界的轉變。每一次,我都得花上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夠完成作品。常有人說,攝影師是捕捉影像的獵人,這的確不是空話。狩獵的獵人事先總會花很長的時間窺伺獵物,再儲備足夠的耐力靜心等待,直到獵物願意自己走出藏身處。攝影也是如此,攝影師得有耐心等候可能發生的種種狀況或事件,因為一定會有狀況或是事件發生。除此之外,多數時候,我們沒有方法避免狀況的發生或者加速事件的變化,因此就必須安於忍耐。
在執行「創世記」攝影計畫之前,我拍攝的對象只有人類。為了這個獻給保留自然原貌地區的專題,在長達八年的時間裡,我除了周遊世界各地之外,更得學習如何和其他物種一起工作。從第一篇報導進行的第一天開始,感謝那隻象龜,讓自己領悟到要拍攝動物,就必須真心喜歡牠,樂於欣賞牠的美、仔細觀察牠的輪廓,更得學會懂得尊重牠、維護牠的生存空間,以讓牠安心的方式靠近牠、觀看牠、拍攝牠。也就是從那天起,正如我向來與人一起工作一般,自己也以同樣的方式開始與其他動物一起工作。(Sebastião Salgado 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
🟥從鄉村小孩到經濟學者再到國際知名的紀實攝影師。
1944年出生於巴西鄉下,薩爾加多從小接觸大自然。他的父親是農場主人,希望他接管農場或是成為律師,但隨著庫比契克(Juscelino Kubitschek)當上巴西總統,國家經濟復甦,薩爾加多決心要成為經濟學家。1964年布朗庫元帥(Castelo Branco)發動軍事政變,民間爆發大規模的抗議運動,為了逃離危險,他和妻子蕾莉亞於1969年踏上海外流亡之路,前往巴黎。在巴黎讀完經濟學博士班課程後,他為倫敦國際咖啡組織工作,享有優渥的薪水。但在此時,他擁有了人生第一台相機,短短時間,他已陷進了攝影的魅力之中,甚至決定放棄經濟學家的身分,成為攝影師。
薩爾加多曾為知名的伽馬圖片社和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工作,並於1994年自立門戶,和妻子蕾莉亞成立了亞馬遜影像圖片社。2016年,他被選為法蘭西藝術院攝影組院士。攝影是他的語言,照片是他表達的方式,因此他的作品是主觀的,富含著他的想法、人生經歷、體驗。
🟥看盡自然狀況和人類多元的攝影師
他帶著相機和底片走遍全世界,走過森林、沙漠、非洲、南美洲、南極洲,拍攝了工人、移民、原住民、戰亂、飢荒、種族大屠殺。薩爾加多的黑白攝影作品在歐洲各大媒體上刊登,他透過影像,將這個世界的所有面貌展現給世人。
🟥看見人類世界上的不平等
薩爾加多在二十歲時就觀察到了巴西國內情勢的變化,隨著工業發展,鄉村人口逐漸向城市遷移,社會不平等因此浮現。在世界各地工作過後,他看到了更大程度的不平等,因此他決定透過攝影向大眾揭露那個我們不願面對的世界:戰爭、飢荒、種族大屠殺,使我們用自己的雙眼直接去看:這個世界有多麼不公平!
🟥他為地球種下250萬顆樹
不只如此,他還想要為世界、人類、地球做更多──他和妻子蕾莉亞回到巴西,創立了地球研究所(O Instituto Terra),努力尋找資金及專業人士的幫助,在遭到人類破壞殆盡的大西洋沿岸森林重新種下兩百五十萬棵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作者。 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Sebastião Salgado
紀實攝影師,法蘭西藝術院院士。1944年出生於巴西,取得聖保羅大學經濟學碩士和巴黎行政管理學校經濟學博士的學位後,進入國際組織工作,享有優渥的薪水。但他放棄高薪和經濟學者的身份,轉而成為攝影師。薩爾加多的足跡到過120個國家,曾為知名的伽馬圖片社和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拍攝照片。1994年他和妻子蕾莉亞成立了亞馬遜影像圖片社(Amazonas Images)。1998年創立地球研究所(O Instituto Terra),在巴西種下兩百五十萬棵樹。出版有攝影集《其他美洲人》(Autres Amériques,1986年)、《工人的手》(La Main de ;Homme,1993年)、《出埃及記》(Exodus,2000年)、《非洲》(Africa,2007年)、《創世記》(Genesis,2013年)。
曾獲得美國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攝影獎(1982年)、美國雜誌攝影師協會年度最佳攝影師獎(1987年)、法國佩皮尼昂國際攝影報導節新聞攝影獎(1990年)等獎項。自2001年起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伊莉貝爾‧馮克Isabelle Francq(採訪整理)資深記者,合作媒體包括《新觀察家》和《宗教世界》,擔任《生活》周刊服務中心主管,負責「藝術」及「電視」專題。
__贈書辦法__
1.追蹤粉絲團
2.按讚分享此貼文並設公開
3.留言寫上一位最喜歡的攝影師
6/29日晚上12點截止
6/30公佈抽獎結果 請得獎者注意私訊
將贈送三本書會由 #衛城出版 出 版社寄出
🟥Photo Credit: Sebastião Salgado
出埃及記 組織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真正的「自古以來」- 陶傑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政權爆發戰爭。拜登聲明支持以色列自衛反擊。中國外長則宣稱,歡迎以巴雙方派代表來中國相討領土紛爭。
中國有此氣派值得歡迎,特別是當中國要將「中國模式」擴展世界,重整世界秩序、企圖取代美國為首的許多「話語權」的時刻。
於領土紛爭,「中國模式」的申述很簡單,就是以「自古以來」如何如何,四字判斷。釣魚台、香港、西藏、台灣,俱「自古以來」為中國領土。有人批評:此一「自古以來主義」,「古」到甚麼時候,失諸粗疏。
但用來解決以巴紛爭,對付雙方的政治宗教糾結、加上知識分子各種意識形態論說的複雜化,中國式「自古以來」的領土觀念申述,就像古希臘阿歷山大一刀砍斷「戈耳狄俄斯之結」(Gordian Knot)的智慧,化繁為簡,手起刀落 — 世界上的事,許多畢竟沒有那麼複雜。
巴勒斯坦自古以來就是以色列的領土。
由聖經的「創世紀」,猶太人的始祖亞伯拉罕,收到神諭,在「應許之地」建立家園。此一領地範圍,包括迦南(Canaan)和巴勒斯坦。領土範圍在希伯來聖經中早有記載。在「創世紀」與「出埃及記」中,也有明言。
此等經典,比阿拉伯文的「可蘭經」早出現至少六、七百年。自古以來,有明確佐證:耶路撒冷至今有大衛城,大衛就是公元一千年前以色列的君主。上帝差遣撒母耳去伯利恆、冊封大衛為以色列王。所謂「大衛用一顆小石頭擊殺巨人哥利亞」,此一典故人人皆知。
如果亞伯拉罕和摩西相當於中國人的炎帝黃帝,大衛王就相當於猶太人以色列的秦始皇。雖然猶太人缺乏秦始皇及其後裔殘暴的基因。這一切就是「自古以來」巴勒斯坦及更廣泛的領土、屬於猶太人的歷史鐵證。
以後凱撒大帝佔領了巴勒斯坦和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以色列王國淪為羅馬的殖民地。但是凱撒還冊封了猶太人的希律王(King Herod)「高度自治」。希律王得知伯利恆有一嬰兒出生,即將成為猶太人之王,遂下令全國殺嬰。其管轄範圍,也有清楚界定。
因為羅馬帝國,令猶太人離開中東,遷徙到斯基提亞和巴比倫,然後進入羅馬,成為首都羅馬主要的經濟勢力。有點像 1949 年之後的香港,上海人帶同資金與工業技術逃亡來香港,聚居北角成「小上海」。但猶太人的足跡,隨著羅馬帝國的版圖遍佈整個歐洲,是故分散而聚居,以希伯來文和猶太教為宗,憑著高超的做生意技巧,斂積財富,然後受到歐洲國家的歧視和驅趕,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拉滅猶至高峰。
戰後 1947 年 11 月,聯合國通過第 181 號決議,在舊有的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 包括加沙地帶在內的 1.18 萬平方公里地域劃歸「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國際化。
1948 年 5 月 14 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就在以色列建國第二天,周邊的埃及、敍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約旦和巴勒斯坦游擊隊即聯手進攻,企圖扼殺以色列。
當年僅這五國就有四千多萬人口,而以色列只有六十萬人,尚無正規的軍隊。然而,頑強的以色列人以陣亡近百分之一人口的代價,打贏了這場戰爭。
從以色列建國的 1948 年到 1982 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共展開了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不但沒被毀滅,而且愈打愈強,並佔領了大批阿拉伯領土,其中包括 1967 年在「六日戰爭」中佔領了加沙。
1993 年 9 月,以巴雙方簽署宣言。1994 年 5 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接管加沙,加沙 6 成左右的土地實現自治。
2005 年 7 月 14 日,有大量以色列市民反對政府撤出加沙的計劃。 圖片來源:PEDRO UGARTE/AFP
2005 年 8 月 15 日,以色列實施單邊行動計劃,開始從加沙地帶撤軍。當年 9 月 12 日,已完成撤軍,結束對加沙地帶 38 年的佔領,加沙徹底歸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至此,仁至義盡。
2006 年 1 月,哈馬斯在巴立法委選舉中擊敗主導巴勒斯坦政壇將近半個世紀的「法塔赫」(Fatah)政黨,贏得大選。
2007 年 2 月,哈馬斯與法塔赫簽署「麥加協議」,組建聯合政府,但哈馬斯以恐怖主義組織出身,拒絕交出軍隊,實現軍隊國家化。
2007 年 6 月,哈馬斯與法塔赫爆發血腥內戰,控制了加沙。儘管國際社會多次譴責哈馬斯的恐怖活動,強調必須尊重以色列的生存權,但這個 1987 年成立的組織,始終拒絕承認以色列,目標就是「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
哈馬斯控制下的加沙,變成了恐怖襲擊以色列的基地,各種人肉炸彈不斷在以色列爆炸。以色列人修築了 681 公里的圍牆,基本上堵住了人肉炸彈和非法移民。但哈馬斯並不死心,不斷從居民區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據統計,自以色列撤出加沙的 3 年半中,哈馬斯已向以色列發射了 6,000 多枚火箭彈。2008 年 12 月 19 日,哈馬斯與以色列為期半年的停火協議到期,12 月 27 日,戰爭爆發。
以兩千年來的因果,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事實,以色列都是在被整個阿拉伯世界欺凌的一方。但以色列科技發達,男女平權,不但有女兵,而且有數以百計女數學家、女工程師、女科學家。以色列女總理夫人,以民主選出掌政權,比英國的戴卓爾夫人早十年。
所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的,是以色列而不是哈馬斯。
原文:CUP
#政治 #宗教 #國際 #歷史